新中国有什么日新月异的变化?

2024-05-13

1. 新中国有什么日新月异的变化?

1、新中国经济实力大幅跃升。
经过70年的奋斗,我国经济总量从新中国成立之初的600多亿元到2018年突破90万亿元大关,稳居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成为世界第一大工业国、第一大货物贸易国、第一大外汇储备国,在推动世界经济增长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2、新中国社会文明程度显著提升。
我国实现了从几千年的封建专制向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跨越,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制度建设全面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日益完善,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取得重大成就。
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更加巩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得到大力弘扬,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蓬勃发展,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显著提升。中国人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大幅度提高,精神面貌发生深刻变化,社会创造力和活力竞相迸发,“万类霜天竞自由”的生动景象成为新时代的社会标识。
3、新中国国际地位空前提高。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日益提升,中国在国际上的分量越来越重,影响力越来越大。与我国建交的国家,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10多个增加到现在的178个。中国坚持正确的对外方针和政策,广泛开展双边和多边外交,发展同世界各国的友好合作关系,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无论是推动建设新型国际关系还是推进全球治理体系变革,无论是促进“一带一路”国际合作还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都彰显了中国外交的大国特色、大国风格、大国气度,为维护世界和平发展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扩展资料

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推翻了压在人民头上的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并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新中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
从此,中国结束了一百多年来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真正成为了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成为国家的主人。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

新中国“新”的含义意思是现在的社会制度相对于之前的封建制度和奴隶制度是符合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和前进趋势、具有强大生命力和远大前途。
1、创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农村包围城市道路革命新道路的开辟,无论在中国革命史上,还是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发展史上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土地革命,是党在革命根据地开展打土豪、分田地、废除封建剥削和债务,满足农民土地要求的革命。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根据地开展打土豪、分田地、废除封建剥削和债务的土地革命,满足了农民的土地要求。这条路线,调动了一切反封建的因素,保证了土地革命的胜利。
3、土地革命使广大贫雇家政治上翻了射,经济上分到土地,生活上得到保证。为了保卫胜利果实,他们积极参军参战,努力发展生产。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天翻地覆慨而慷——新中国70年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新中国有什么日新月异的变化?

2. 关于祖国发展日新月异的资料

岁月长河滚滚向前,我们的祖国母亲也走过了六十个年头,六十年里风风雨雨,经历了惊涛骇浪,经历了悲欢离合,有人说母亲老了,但我要说,不,母亲正年轻,祖国的事业正蓬勃发展,中国正在发生日新月异的变化!

是的,新中国在几代领导人带领下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国变强了,世界承认了中国的地位,中国人挺直了腰板做人。

六十年前,新中国刚刚成立,民生凋敝,经济严重落后,国家事业百废待兴,政府和人民面对一个满目疮痍的中国面孔,并没有畏缩,勇往直前,仅仅用了三年的时间就恢复了国民经济。虽然国民经济得到根本好转,工业生产已经超过历史最高水平,但是我国那时还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许多工业产品的人均拥有量远远低于发达国家。小时候就听奶奶叫什么“洋火”、“洋钉”的,还以为是什么稀罕物,后来才知道当时中国真的很穷,人们的生活真的很困难,连这点基本生活用品都要靠外国供给,而且数量有限药凭票供应,那时候的中国根本就制造不出来。

六十年后,又有谁能够想到中国会发生如此大的变化呢,中国不但摆脱了当日的贫穷,而且走上了世界强国的道路,人民的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从以前的靠天吃饭吃饱就行到现在的靠科学技术吃饭挑着吃;从以前的自行车火车到现在的飞机轮船 ;从以前的相机到现在的DV网络,无一不是在说明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不仅仅在人民生活方面,这些变化点点滴滴渗透到了各个领域,78年恢复高考,中国开始重视知识的重要性,多年来为国家和世界培育出无数人才,正是他们让中国在各个领域有所建树;97年香港回归、99年澳门回归说明了中国的实力在变强;08奥运会的成功举办、抵抗国际金融危机更是我国综合实力的集中体现。

十年前,中国五十年国庆大阅兵,让世界人民看到了当代的中国已不再软弱,过去的耻辱我们牢记在心不再追究。中国人就是这样向世界展示了她的宽容与博爱。

中国的每一天都在发生日新月异的变化,中国将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作为您的儿女我们为您骄傲,为您自豪!

3. 有关科技发展变化资料

在20世纪,人类发明了许多对我们有用的物品,如:电话、电脑、电视……,这些物品使现代人类很方便干一些事情。
 
 
  两个人远隔千山万水,可是只要拿起听筒,拨几个号码,不用花几分钟,就能听到对方的声音,进行语言交流,这就是电话给人类带来的奇迹。电话已经发明有100多年了,在现代社会中,它已经成为人们工作和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比如:爷爷奶奶如果生了病,只要打个电话,觉得不是很严重的病,就提醒他们该吃什么药,或该注意些什么就行了。 20世纪,是电话给我们带来了方便。
 
 
  有了电话还不够。人类又发明了电脑,电脑比电话还好,电话只能听到对方的声音,而电脑则又可以进行文字沟通,还可以在网上打可视电话,能够看见对方。如果有什么节日,发一个E-MAIL,几秒钟对方就能收到,既可以节约纸张,还可以快速让别人收到。
 
 
  20世纪的科学技术发展,使我们人类生活更加方便,在以后的生活里,科技将会继续发展下去。

有关科技发展变化资料

4. 近二十年中国巨大的变化有哪些

对照近年来的变化:
1、经济实力大幅度提升。到2007年止,我国GDP总额已达到22.4万亿元,人均约合2880美元,年均增长100%以上,已经上升到世界第四位。
由占全球GDP总额的10%上升到50%以上;经济效益的提高,财政收入连年的增加,到2007年已达到5.13万亿元,外汇储备超过.7万亿美元。2009年,GDP总量已跃升世界第二位。
2、取消农业税,终结了中国几千年来农民种田交税的历史.我国粮食连年丰收,今年丰收已成定局。
3、进出口贸易一直增长,开放型经济进入了新的阶段。
4、创新转型国家建设进程良好,涌现出一批具有重大国际影响的科技创新成果。
5、改革开放取得重大突破。
6、人民生活质量改善。城市居民收入有较大增加。
7、国防和军队建设取得历史性进步。
8、文化建设开创新局面。
9、社会建设全面开展。教育事业发展迅速,农村实现了免费制教育。
10、 民主与法制建设取得新进步。
11、 港、澳、台工作进一步加强。
12、我国外交全方位发展。

扩展资料:
五年时间瞬间即逝,中国与世贸之间的关系早已跨越了当初的起点。回首既往,目睹当下,相信所有人都会有这样的基本认识:
从任何一个角度看,中国入世都是名副其实的历史性事件。这不只是因为全球市场经济的浪潮中,突然加入了汹涌澎湃的13亿人口,而且更因为中国和世界都因此而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巨变。而这种变化将贯穿于整个二十一世纪。
作为国际经济体系中的“后来者”,中国加入世贸之后却迅速地后来居上。在短短五年时间里,中国经济和市场所释放出来的巨大能量,不仅使世界为之瞩目和震惊,而且还对当今和未来的全球秩序发挥着重要影响。
社论表示,就在入世后的几年时间里,中国的经济规模接连超越了多个老牌工业国,包括意大利、加拿大、法国和英国。中国仅居德国、日本和美国之后,其取代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目标,已不再是遥远的梦想。
由此开始,由七大工业国一直唱主角的世界经济格局,发生了彻底的改变,这是人们所没有料到的。
社论指出,当然还远远不止于此。在入世之初,中国只是一个不起眼的贸易国,但今天却已经变成世界上最大的贸易体之一。
当初,其外汇储备只相当于新加坡或台湾,但今天却超越了曾经一直名列前茅的日本,成为世界第一大外汇储备国;当初,其货币还不受重视,甚至受到歧视,但今天人民币却在国际贸易和外汇市场上变得炙手可热。所有这些,似乎都在瞬间发生。
然而,中国入世五年来最深刻的变化,还在于整个社会的变迁。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国的变化

5. 中国建国后在科技,文化,经济,等方面的飞速发展资料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经济活动对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造成越来越严重的破坏,给人们的生存造成了极大危害。在这种背景下,逆向物流的发展开始引起人们的极大关注。近年来,许多知名企业如通用汽车、强生等,通过实施一系列措施,开发信息管理系统,开始在逆向物流管理领域降低由于退货造成的资源损失。我国学者也开始对逆向物流进行深入研究,但研究重点在于逆向物流的内涵、价值、成因、业务流程等,而忽视了逆向物流的信息化建设等问题;或者即使有关人员进行了相关研究,但仍偏重于逆向物流中的退货物流而忽略了回收物流。本文针对综合性的逆向物流信息系统的设计问题进行探讨,希望对企业逆向物流的发展有所帮助。 

信息技术在逆向物流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逆向物流所面临的重要问题是回流产品的数量不确定性和复杂性,因此,建立为逆向物流服务的信息系统,提供准确、充足的回流产品信息对逆向物流的顺利完成是十分必要的。基于EDI系统设计的信息系统,还能让制造商与销售商共享退货信息,为物流服务提供包括品质评价、产品生命周期在内的各种营销资讯,使退货在最短的时间内被处理完毕,为企业节省大量的库存成本和运输成本。逆向物流信息系统的建立除了要求企业有足够资源外,还要求企业有足够的灵活弹性以应付逆向物流过程中出现的各种例外情况,并要求与企业内跨部门系统相连接。 

1 信息技术与逆向物流间的关系 

企业逆向物流的实施手段对逆向物流的经济表现和服务水平有直接积极的影响,并将推动企业信息技术水平的提高。手段的优劣,实施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了企业的竞争能力,这一点在逆向物流中同样适用。许多物流经理已经发现信息技术是改善服务质量的重要工具之一,并因此在信息技术方面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以改善客户响应速度和流程控制表现,这种基于信息技术的物流手段的实施一方面将改善企业物流效率和响应速度,另一方面也必将推动企业的信息化水平的提高。MRP、ERP、RFID等是过去数十年整合正向物流和逆向物流的衍生品,目前,商业企业对信息需求的扩大,正在整个供应链上形成一种对信息技术需求的热潮。基于RFID技术的EPC(产品电子代码,Electronic Product Code)系统也使全球信息网络的建立成为可能,一个建立全球物品信息实时共享的“物联网(Intemetof Th ings)”的运动正在世界范围内轰轰烈烈地展开。 

现代物流发展必须依靠物流信息技术,实现物流的信息化管理,推动企业经营管理手段的变革。通过以计算机网络管理为基础的物流平台,突破原有的发展平台局限,整合公司资源,规范业务流程;有效实现跨区域业务管理,实现信息流、货物流和资金流的畅通,快速提高公司整体效率,节省公司运营成本,提高服务能力和水平,增强公司的美誉度,为公司的财务统计、业务查询、管理决策提供有力支持。物流信息化建设是传统仓储、货运企业由蛾蛹化蝶的一个必经过程。只有政府部门和企业充分认识到物流信息化带给整个物流行业和微观企业上述革命性影响和后果,他们才会做出更有利于推动整个物流行业信息化发展的关键决策。比如政府部门会加大物流信息标准的制定、宣传贯彻力度,会加快物流信息基础服务设施与平台的建设,会出台更多有助于企业之间、地区之间、行业之间物流信息资源共享的政策和法规。企业也许会考虑将更多的资金投入物流信息化建设,企业也许会自建物流信息系统或者采用托管等方式来提高企业的信息化水平。总之,企业的物流信息化需求会被激发起来,这对推动整个物流行业信息化水平提高是十分重要的。 

2 建立逆向物流信息系统的重要性 

2.1 谋求长久发展的需要 

未来的企业必须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随着经济的发展,人类对大自然的损害越来越严重,为了减少污染,人们对逆向物流的需求将会越来越大,没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将会被淘汰。同时,人们对逆向物流的质量和反应速度的要求也会越来越高,只有建立强大的逆向物流信息系统才能迅速满足这种需求,赢得顾客,赢得持久发展。 

2.2 树立良好形象,提高顾客忠诚度的需要 

建立逆向物流信息系统可以在消费者心中树立企业的绿色形象,增加企业美誉度,同时可以对每一件产品的动态进行有力的监控,跟踪产品的流向和位置,控制和降低可能发生的风险,迅速解决顾客的逆流物问题,增强顾客的满意度。 

2.3 降低成本,提高资源利用率的需要 

通过对逆流物的监控,可以掌握逆流物的去向和用途,及时采取措施,对逆流物进行有效及时处理,充分利用逆流物的价值,变废为宝,降低企业不必要的成本,同时可以节约自然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 

3 企业应加深对逆向物流的认识,主动选择管理逆向物流 

3.1 企业应重视逆向物流 

逆向物流成功实施的关键在于企业管理层是否予以高度重视和支持。由于逆向物流也需要经过运输、加工、库存和配送等环节,这可能会与企业的正向物流环节相冲突,大多数企业只关心管理物流的正向部分,对逆向物流的投入很有限,当两者发生冲突时,常常会放弃逆向物流。因此,逆向物流成了管理中被忽略了的牺牲品。企业应导入逆向物流观念,加强逆向物流活动与管理,不但能为企业降低成本,塑造企业形象,而且能在环境保护上尽一份心力,兼顾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责任。在现今以客户为中心的市场中,只有那些将逆向物流看作机遇而不是负担的企业才能获得竞争优势并成为最后的胜利者。 


3.2 立足现实,加快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建设 

物流公共信息平台通过对物流相关信息的采集,为生产、销售及物流企业的信息系统提供基础物流信息,满足企业信息系统对物流公用信息的需求,支撑企业信息系统各种功能的实现;同时,通过物流共享信息,支撑政府部门间行业管理与市场规范化管理方面协同工作机制的建立。通过构建基于Internet的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平台上的物流相关企业可以实现异构数据格式的转换,按统一的数据标准流转,实现信息共享,避免重复劳动,节约社会资源;企业可以通过平台实现信息发布、查询,缩短物流信息流转时间,降低运营费用;平台还可以实现与信息化程度高的大企业内部系统的集成,对不具备全面开展信息化的中小企业,通过会员方式加入平台,能以较低成本共享物流业内信息资源,拓宽业务范围。政府相关部门利用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在宏观决策上可以进行科学的预测分析和规划,进而制定相关政策;在行业管理上可通过平台及时获得企业信息、需求总量、供给能力、运输方式、运营状况等,以便及时进行有针对性的行业调控。 

逆向物流信息系统的基本功能。逆向物流信息系统是以采集、存储、分析处理、传递和显示逆向物流信息为目标的信息系统,可以使使用者及时掌握逆向物流信息,对逆流物及时做出处理决策,以达到对资源的有效配置和充分利用。因此,逆向物流信息系统应具有以下功能: 

(1)采集功能。信息采集是逆向物流信息系统的重要功能。逆向物流的发展将产生大量关于逆流物的信息,逆向物流信息系统要把这些信息记录下来,并要转化成逆向物流信息系统可以接收的形式,以供下一步的处理。 

(2)存储功能。逆向物流信息进入逆向物流信息系统后将会保存在系统中,或永久保存,或作暂时之用,以供处理、检索、查询和共享之用。逆向物流信息系统应该有强大的数据库支持。 

(3)分析处理功能。逆向物流信息系统可以根据存储在系统内的《逆流物处理清单》对存储在系统内的信息进行分类整理,然后进行统计分析和分类加工,转换成具有参考价值的信息。 

(4)传递功能。逆向物流信息系统可以将各种有价值的信息在系统间进行传递,将有关逆流物的情况如类别、性质、状态、恢复可能、价值大小及与之有关的重要信息实现远距离共享和快速传递。 

(5)显示功能。逆向物流信息系统建立的目的就是为了方便人们对逆向物流信息的利用,显示功能便于人们的检索和查询,并以报表、文字和图形等直观形象的形式输出。 

基于Internet的浏览器服务器(IS)结构正成为新型的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结构范式。基于Internet浏览器服务器(B/S)模式的逆向物流信息系统的结构如图1所示。从图1可以看到,第一层为输出层,用户通过WWW浏览器可以登录系统,并进行相关逆向物流信息的检索和查询;第二层为功能层,负责处理逆向物流信息的采集、存储、处理和传递,接受用户端指令申请,并对其做出处理反馈给用户;第三层为数据层,用户输入的所有逆向物流信息都被存储在这里,数据库对其进行分布式集中管理,便于用户进行处理、传递、检索和查询操作。逆向物流信息系统采用集中制数据存储管理的以浏览器湘反务器(B/S)方式的应用模式,可以满足系统管理的实时性要求,而且在用户端工作站上不需要安装特制的软件,即可实现数据的安全传输,便于维护和升级管理。 



图1 基于B/S模式的逆向物流信息系统结构 


3.3 基于信息技术的逆向物流流程 

根据上述分析,笔者认为企业逆向物流的实施应当尽量利用信息技术改善各个环节的运作状况,尽可能地降低运营成本,提高经济效益,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一般而言,基于信息技术的逆向物流,主要按照如下流程运作(见图2): 



图2 基于信息技术的逆向物流流程 

纵观整个流程,按照功能划分,主要由3个环节构成:收集、运输和处理。每一个环节都牵涉到了一系列与逆向物流流程相关的人或组织,下面将分别对这3个环节作详细论述。 

(1)收集。收集阶段就是通过Internet、电话、传真向消费者发出收购请求以实现回收物品从消费者手中转移的过程。这个环节受到产品类型和实施回收者的影响。 

(2)运输。运输是逆向物流活动中最为重要的环节之一,它贯穿于整个逆向物流活动的始终。如果是企业自营运输,可以通过Internet向最近的事业部发出回收指令,完成产品转移。如果使用第三方物流,则可以通过Internet、FAX、电话等工具向其发出运输请求。 

(3)处理。可以通过在线处理和离线处理两种方式。在线处理主要是通过网络在线解决产品修理和调换事宜。离线处理则是要利用各种不同的设备对产品进行监测、修理、调换或者丢弃处理。在处理完毕后及时将信息反馈给生产制造部门,以调整生产计划。其大致处理流程见图3。 



图3 在线和离线处理流程 


在图3中,实线表示了正向物流的流程,虚线表示了各种可能发生的逆向物流。在每一个节点都有对在线和离线处理的潜在需求。在线处理可以借用客户的设备,并可以节省大量的费用,而离线处理则需要增加大量的运输和管理成本。因此,建立统一的逆向物流系统,将各个节点高效连接起来信息共享,必将大大改善逆向物流的运作状况。沃尔玛便是凭借其强大的信息系统有效地降低了离线处理的成本,有效地改善了逆向物流状况,极大地提高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而对于离线处理后的产品,可以通过二次市场以打折形式进行处理,这种市场可以是实际的,如专门经营折扣商店的凯玛特(K-Mart)和经营双重折扣的Dollar General;也可以是网络上的,如专门从事网上销售的Ebay.com和Ubid.com,而两种方式相比,基于信息技术的网络处理方式显然更为高效和便捷,并且日益深入人心。 

4 结束语 

由于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电子数据交换系统(EDI)、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地理信息系统(GIS)、条形码(Barco de)和射频技术(RF)等的大量应用,开发逆向物流信息系统的成本将会很低。但是,该信息系统开发的目的在于应用,不能做表面文章,流于形式,使建立起来的信息系统成为一种招揽人心的摆设。要把信息系统与正向和逆向物流活动结合起来,而且要避免信息传递的“长鞭效应”。另外,系统开发出来以后,要与电子商务接轨,并要不断注意系统的维护与升级问题。 

目前国内学术界关于逆向物流的研究已经很多,并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但还没有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而关于信息技术与逆向物流的研究则刚刚起步。本文通过对逆向物流特点及回收处理形式的分析,探讨了基于信息技术的逆向物流实施流程和实施网络。但是这只是信息技术条件下逆向物流问题的冰山一角,今后仍有大量问题需要我们去研究。笔者认为,以下几个方面值得进一步研究: 

(1)逆向物流系统中信息的类型、特征及信息共享策略; 
(2)信息技术与逆向物流实施有效性及相关性的定量分析,可以从经济性和客户服务质量等方面来考虑; 
(3)基于信息技术的逆向物流的通用决策模型的建构

中国建国后在科技,文化,经济,等方面的飞速发展资料

6. 有关祖国日新月异的资料

2009年,正好是祖国的60华诞。六十年,在历史的长河中,仅仅是弹指一挥间。而我们伟大的祖国,则是辉煌的60年。六十年来,祖国在各行各业的建设,均取得了无比辉煌的成就,用“突飞猛进”“一日千里”来形容祖国的飞速发展也毫不夸张。

   在这帖子里,我不想说那原子弹、氢弹以及人造卫星之类我们没有亲身感受得到的成就,只说说身边的变化。

   我记得在上世纪的五十年代,我还是小孩子的时候,大人们的文化水平是很低的,特别是妇女有很多人都是文盲。当时上级为了提高人们的文化水平,更好地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为建设伟大的社会主义祖国服务,就利用晚上聊天的时间开办“扫盲班”,辅导大家学习文化知识。

   我们村的“扫盲班”就设在旧祠堂,由村小学的老师担任扫盲辅导员。我们几个小孩子也去凑热闹,经常都去听课。教的什么大都忘记了,但有几句至今还记忆犹新,那就是“楼上楼下,电灯电话”和“交通事业大发展”。

   记得当时的辅导员眉飞色舞地用充满向往的神情描绘着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美好蓝图:“在*毛主席的领导下,只要大家努力工作,建设社会主义,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到那时候,我们大家住的就是有“楼上楼下”的小洋楼了,而且还有“电灯电话”。“交通事业大发展”,公路四通八达,大小汽车穿梭于城乡之间,交通方便极了”。没想到这令人向往的社会主义新农村蓝图在大家奋斗了几十年之后真的实现了。现在我们的家乡不但有小洋楼,而且家家都装有程控电话,都有摩托车,我们的村子里,还有了几辆小轿车呢。

   说到电话,那变化就大了。我记得在50年代初期,我们村子里还没有电话,那时候我们连电话是什么样子都不知道。大概是在50年代末人民公社后成立的生产大队,大队部才有了第一台电话机。

   那时候的电话机统一都是浅黑色有一个摇把的手摇电话机。也没有电话号码,只用铃声的长短来区别是谁的电话。电话机旁边的墙壁上必定贴有一张各单位的电话铃声信号表,象电话号码簿那样方便查用。虽然当时电话还没有普及,但就是我们乡下这么小的公社也有7个生产大队,加上百货公司等商铺以及机关的电话,总也有二三十台的,没有号码,单凭铃声来区别是非常搞笑的。比如某大队“一长”,就是“………”、另一大队“一长二短”就是“……… ……”。你在那头按长短一摇电话机,全公社所有的电话机都同时响起,各值班人员就根据铃声来判别是不是自己的电话。有时候搞错了,大家拿起话筒“喂喂”地喂个不停,当知道弄错了才放回话筒,对方必须重新摇过,直到自己要找的单位接听了才开始通话,麻烦极了。如果是急着找人,当你摇了电话之后接听的并不是要找的,你大概会急到想哭。这种手摇电话大概也用了十多年吧,一直到了70年代才有了用手拨号的电话机。

   这电话也不是现在的程控自动电话,电话交换机是需要接线员接驳电话线的,当你按号码拨出后,交换机上显示你的一个牌子就会掉下,接线员会问你需要叫谁,然后就把交换机上你的线头拉出来插入你要叫的人(或单位)的受线孔,对方的电话就会响起,你很快就能找到你要找的人。这种电话虽然还不够理想,但比起手摇电话靠铃声长短来区别显然是前进了一大步,方便多了。

   这种电话的不足就是不是自动接线的,需要接线员手工接线,速度慢,而且不能拨打长途电话。如果你需要打长途电话时就要到电信局去,先填写电话单,再交20 元预付话费,然后排队等候,当叫到你的名字到某号电话室时你才可以与对方进行长途通话,然后再根据你的通话时间计算话费,再由预付款多除少补,麻烦极了。有时碰到去电信局打长途的人多或线路繁忙时还要等上半天呢。太麻烦了。

   大概到了上世纪的80年代,我们的家乡才开通了程控自动电话,但由于初装费需要四五千元,太昴贵了,除了单位之外根本无法普及,打电话还是要到电信局去。到90年代后,程控电话初装费才逐渐降低,直至免除了初装费,电话才得以全面普及,现在我乡下的农户大都安装了程控电话了。家里装了程控电话之后,打长途电话也不需要去电信局排队了,只要每月按时到电信部门交电话费就行了,非常方便。在城里到处都是滋卡或200卡等公共电话,只要你花几十元买一张卡,就随时都可以用来打电话,方便极了。

   科技的发展日新月异,自上世纪80年代末移动电话传入我国之后,发展速度异常迅猛。记得当时的移动电话机是很大很笨的,我们都戏称为“热水壶”,但身价很高,每台听说要一万多元,加上初装费高达一万多元,除了政府机关的头头以及大腕之外是无人敢装移动电话的。当时在我们这个拥有一千多工人的企业,也只有厂长一个人才能公费安装。由于移动电话的购机、装机及话费昴贵,一般人都使用不起,所以是身份的标志,只要是使用移动电话的都是非富则贵的人,所以在当时只要在摩托车的把手挂有一个“热水壶”手机袋的,在公路上行驶时连交警都不敢查他,这“热水壶”手机所显示出的身份就可想而知了。

   在我国,手机的普及速度非常之快。据机电网统计资料显示:虽然只有短短不到十年的时间,但早期移动电话(即热水壶手机)的身影已经远离了我们的视线。回顾我国移动电话的发展历程,我国移动通信市场的发展速度和规模令世人瞩目,是超常规、成倍数、跳跃式的发展史。自1987年中国电信开始开办移动电话业务以来到1993年用户增长速度均在200(百分号)以上,从1994年移动用户规模超过百万大关,移动电话用户数每年几乎比前一年翻一番。1997年7月17日,我国移动电话第1000万个用户在江苏南京诞生,这意味着中国移动电话用不到10年时间所发展的用户数超过了固定电话110年的发展历程。2001年8月,中国的移动通信用户数超过了1.2亿,超过美国跃居为世界第一位。???根据信息产业部数据,2004?年,我国计划新增移动电话用户5200?万户,移动电话普及率达到24.5(百分号)。到2006年将达到4.41亿人,年平均增长率仍然将超过18(百分号)。2004年7月信息产业部发布最新移动通讯市场数据,2004年上半年中国新增移动电话用户3500万户,总数达3.05亿户,到2010年,中国移动用户将突破7亿户。

   现在再看看我们本地,手机市场发展非常迅速,由于现在的手机很便宜,如果其功能只是拨打和接听电话的手机,不到二百元就有一台彩屏手机了,使用起来非常方便,加上大幅下调了资费,所以迅速得到了普及。现在走在大街上,无论是学生哥,打工仔还是干部,甚至是挖土方的、蹬着单车捡废品的,扛着锄头的农民,腰间都别着一台精致的手机,几乎是人手一台。

   手机的普及,大大方便了人们的联系,甚至改变了人们的某些习惯,每逢春节,人们都会利用手机互相发送贺年短信,互相祝贺与节日问候,方便极了。

   回顾我们电信行业由手摇电话、拨号电话、程控电话到多功能移动电话的发展过程,就足以从一个侧面证明我们祖国六十年来所取得的辉煌成就。

7. 在过20年中国出现怎样的变化

20年后的中国会是什么样子的?发达还是落后

20年,是十分漫长的,也是眨眼之间就可以不见的。对于人类而言,20年的时间可能是其美好的青春岁月;对于一个动物而言,20年的时间可能是匆匆而过的一生时光;对于一个国家而言,20年的时间,不过是其发展进程中的转眼一瞬。你或许可以预见20年后自己的容颜变化,不知是否想过20年后的国貌变化呢?

城市化成为“主角”:在未来20年,我国城市化趋向将成为社会前进的主角,人们打造更多城市化空间,铺设更多现代化基础设施。将有六成以上的国民成为城市里的居住者,城市消费力将逐步提升,彼时商业发展将呈现爆发式增长。
国家崛起进一步迈入全球化:20年后,中国将崛起成为经济大国,促使我们更加快速地迈进全球化,随着国际地位的稳固,必将担任更为重要的国际角色,承担更多更大的国际社会责任。

制度完善、政治民主成为趋势:一个国家的发展,离不开制度作为保障,社会的进步必然会带动制度的逐步完备,同时也会令政治更加趋向民主化。未来20年,我国将在制度与政治民主化上获得极大提升,让老百姓更真切地感受到祖国之好。

成为技术先锋,创造科学奇迹:高新技术的发展能够带动国家各行各业的快速崛起,在这一点上,我们早有认识,且取得了极大成就,无论是入海的蛟龙,还是升空的嫦娥,都是我们的骄傲,20年后我们还会有更多令国人,甚至令世界骄傲的突破,成为世界尖端技术的引领者。

城市贫民或将成为社会最底层:城市生活人人向往,城市化发展满足了这样的需要,,然而城市生活毕竟压力大,未来人们以工作为主要收入来源,一旦工作无法继续,就会出现被昂贵城市生存成本压垮的都市贫民。20年后,这一问题将会更加凸显,这也成为城市安全的隐患,增加了盗抢等犯罪行为升高的可能性。

医疗问题与养老问题更加凸出:中国现在40-50岁的人群中,在20年后都面临养老难题,环境污染与饮食安全带来的健康危机,成为这些人的最大威胁,而未富先老的现状则会让他们面临“生不起病”的困扰。20年后,进入六七十岁的他们,急需要社会伸出援手,加以帮助。

青山绿水或将越来越少:环境问题在我国极为突出,目前,我国虽然已经意识到治理的重要性,仍然没有彻底摆脱牺牲环境求发展的情况。20年后,雾霾或将笼罩更多地区,“迷雾”之城将越来越多,恐怕不得不日日带着口罩出门了!

当我们从现实角度思考了我国在20年后的模样,也不妨从设想的角度来展望一下20年后的我国。随着科技的发展,我国在20年后或许能够进入到未来城市生活状态,到那时每个人都有了自己的小型飞行器,空中交通成为主流;人们出行不用钱包,直接刷脸就可以实现银行卡自动扣款;手机已经成为累赘,植入肌肤的芯片就能够实现即时通讯。这虽然都只是想象,但也有着极大实现的可能。期待20年后的我们能够活得更加精彩!

在过20年中国出现怎样的变化

8.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发生了哪些翻天覆地的变化

改革开放20年来,中国经济和社会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一个十分令人瞩目的现象,就是电子信息技术和种类繁多的电子产品,广泛渗入国防、经济和社会各个领域,成为人们生产、科研、工作、生活不可缺少的东西.这种现象的出现和日新月异的变化,是与我国电子工业的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近20年来,电子工业究竟发生了哪些变化?请看下面的几组数据:
  --电子工业总产值:1979年81.3亿元,1998年预计实现电子工业总产值4800亿元,19年增长了58倍,平均年递增23.9%;占全国工业总产值比重,也从1978年的1.4%,上升为6.5%;
  电子工业利税总额:1979年3.4亿元,1998年230亿元,19年增长66.6倍,平均年递增24.8%;
  --电子产品出口:1980年电子产品出口额只有1000万美元,仅占全国出口总额的%,预计1998年出口额可达到300亿美元(海关统计),18年增长3000倍, 1996年出口215亿美元,占全国出口总额14.4%,成为拉动我国出口的增长的支柱产品.
  --电子产品结构:电子工业投资类、消费类、元器件类三大类的比重:1980年为17:22 :61;1990年为14 :53 :33;1998年10月变化为38.8 :32.6 :28.6.投资类产品成为拉动产业增长的动力,从以元器件为主,到消费者类为主,再到投资类产品为主,樗着我国电子产业结构逐步优化,为四化服务能力大为提高.
  --主要电子产品生产与供应:据对当前生产的20种主要电子产品统计分析,1988与1980年相比,有13种是当年不能生产的新增产品,有7种继续生产的产品,年产量也分别增长了几十倍到几百倍(如彩电增长780倍).当时进入家庭的主要是收音机,单录机、彩电都是稀罕东西,现在从彩电、冰箱到家用电脑,从VCD、高档音响和种类繁多的小家电,已成为千家万户的日常生活用品.程控交换机、高档微机、集成电路和新型元器件高科技电子产品研制生产,也达到了一定的规模和水平,为四化建设和信息化提供装备的能力,有了得大提高.
  --电子工业在世界的排位:1980年,中国电子工业在规模排在世界国家和地区的第 位,现在已居第 位,成为世界电子工业大国.
  --电子工业的建设与技改投资:电子工业的取得如此巨大成就,但是从国家的投入看却是很小的,"六五"期间完基建和技改投资87.3亿元,占国家总投资的1.1%;"七五"期间完基建和技改投资114.29亿元,占国家总投资的0.7%."八五"期间完成基建和技改投资340.1亿元,占国家总投资的0.5%.三个五年计划合计国家对电子工业的基建和技改投资575.69亿元,不及国家对有的产业一年乃至一个项目的投资.
  从这些令人瞩目的数字告诉我们,电子工业是个实现高速发展的产业,是个以低投入实现高产出产业,是个对既对推进四化建设又对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做出巨大贡献的产业.电子工业的辉煌成就,令国人振奋,使业界自豪.我们可以豪迈地向全国和世界宣称:20年改革开放,中国电子工业实现了历史的跨越!
  中国电子工业的成就,是在党和国家改革开放政策指引下,电子工业历届领导和广大干部职工努力奋斗的结果.在改革开放20年的进程中,包括党和国家领导人江泽民、李铁映、邹家华、胡启立在内的七位老领导,先后担任电子(机械电子)工业部部长,他们付出了巨大的精力和心血,采取了正确的战略方针和政策措施,带领电子工业广大干部职工,不断开拓进取,出色完成了每个时期的战略任务和发展目标,谱写了各有千秋的历史篇章,共同造就了今日的辉煌.
  回顾20年的电子工业的发展轨迹,有以下几项重大决策和卓有成效的工作,对电子工业改革与发展全局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促使电子工业在总体上或某些领域发生了重大变化,实现了腾飞.
  一、产业发展模式从以军为主,转向军民结合、以民为主
  中国电子工业是因国防建设的需要建立起来的,特别是原电子工业部的直属企业,从其建立之日起,长期坚持"以军为主"的方针,不生产或很少生产民品.60年代初生产民用电子产品曾被批评为"不务正业",文化大革命期间,林彪一伙提出"四机部只管军用",更加严厉地限制了部直属电子企业的民品发展.70年代,尽管提出了 "军民结合,以军为主,平战结合,寓军于民"等口号,但因从部的领导机关到军工企业,对过去因搞民品受到的种种批评和指责都心有余悸,所以部属企业发展民品仍一直迈不开步子,民品产值长期在占电子工业总产值20%左右徘徊.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全党全国的工作中心转向经济建设,全国电子工业的民品产值提高到78. 4%,而作为电子工业主力军的部直属企业,民品仍然只占27%,其中雷达和指挥仪企业分别只占7.3%和1%.随着军品定货连续大幅度下降,以军为主的企业任务严重不足,又没有发展民品,面临十分困难的局面.为了摆脱军工企业的困境,四机部作出了加快向民用转移,大力发展民品的决策.1980年10月,召开部属企业民品工作会议,钱敏部长针对企业把民品当成渡难关的"权宜之计",怕重犯"不务正业"的"历史错误"的思想,提出当时的主要矛盾是民品没搞上去,根据中央领导同志的指示和电子工业的实际情况,电子工业"不再强调以军为主".这一观念的提出,冲破了军工企业搞民品是"不务正业"的思想束缚,促使军工企业打消了顾虑,提高了发展民品的积极性和自觉性,由"要我搞民品"走上了"我要搞民品",这一政策的重大转变,是电子军工企业自1980年民品得到迅速发展的关键.
  1981年成立国家机械委,电子工业由军口划归民口,四机部更名为电子工业部.江泽民同志1982年到电子工业部工作,为电子工业"保军转民",加快民品发展作了大量工作.从而,使电子工业的发展模式较快地从以军为主转向了以民为主,从主要为军工服务转向全面为四化建设和人民生活服务.这一历史性重大变化的成效表现在:
  1、结合技术引进和技术改造,使骨干军工企业迅速形成民品生产能力.1980年开始发展民品时,军工企业大都是"找米下锅",以辅助车间搞一些落地灯、靠背椅之类简单产品.自"六五"计划开始,利用开放的有利条件,引进国外适用技术,对重点军工企业进行技术改造,使这些企业建立起各种民用电子产品生产线,有了各自的支柱产品,并实现了大批量生产.如长虹机械厂生产的"长虹"牌电视机,黄河机械厂生产的"黄河"牌电视机、电冰箱,长岭机械厂生产的"长岭-阿里斯顿"电冰箱,长江机械厂生产的"蝙蝠"牌电风扇,长风机械厂生产的"长风"牌洗衣机等等,成为生产民品的骨干企业.到"六五"末,所有的军工电子企业基本都转到了以民品为主,使之在新的历史时期,继续保持了行业主力军的地位.
  2、对三线企业搬迁调整,使之摆脱困境,提高了生存与发展能力.电子工业到1981年用于三线建设的预算内投资35.7亿元,占同期国家对电子工业总投资的64%,共建设三线企业124个,占部直属企业数的70%.同时各省市还建设小三线企业533个,占地方电子企业的19%.虽然国家对这些以军为主的三线企业实行了免税、补贴等一系列优惠政策,但多数仍处于困境.1981年部属企业37个亏损,34个是三线企业.因此,电子工业部在积极调整三线企业产品结构,大力发展民品的同时,根据国家的政策,积极抓了在原址难以继续生存企业的调整搬迁,确定"六五"期间搬迁64个单位,总概算10.63亿元.到1990年搬迁了53个单位.据对15个迁建改造企业统计,从1984年迁建到1990年,工业总产值增长5.9倍,利税增长5倍.经过搬迁大多数企业提高了生存发展能力,走上了健康发展的轨道.
  3、推进军用技术向民用转移.电子工业部有50多个直属研究所,大都是围绕为国防尖端和军工配套建立起来的,也在军转民过程中,相应调整了服务方向,许多研究所建立了以研制开发民品为主的科研开发型的公司,相当一部分研究所进入沿海特区建立外向型开发机构.同时,加快了科研成果的转化进程,由过去无偿转让走上商品化.目前,许多电子研究所已发展为科工贸一体化的高科技企业集团.部属48个研究所有经济实体204个(其中中外合资合作企业37个),全年总收入140021万元,利润4125万元,纳税2232万元,出口创汇751万美元,其中民品产值46710万元,利润2881万元.使科研单位从单纯为军工服务走上经济口额大幅度增长,1985年,出口额2.74亿美元,比1980年增长了26倍多;1990年增长到37.87亿美元,又比1985年增长了12.8倍,其中消费类电子产品出口额占总出口额的68%;5、丰富了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到1990年,累计提供黑白电视机11440多万部、彩色电视机4758.6万部、收录机14790多万部、收音机24743.7万部,还提供了大量洗衣机、电冰箱、电子琴等家用电子产品,活跃了市场,保证了供给,回笼了货币,许多80年代初只有少数家庭拥有的稀罕东西,变成了千家万户的日常生活用品;6、消费类电子产品的发展,对于电子工业走向集约化大生产,掌握现代化大生产技术,学会现代化管理,促进规模经济形成方面,也起到了重大的推动作用.
  五、认真贯彻国家优惠政策,支持四项高新技术产品优先发展
  1986年10月国务院112次会议,听取了电子工业部李铁映部长《关于我国电子工业发展方针与战略若干思考》(考察美国电子工业的报告)的汇报后,认为加快我国电子工业任务艰巨,各级政府应从政策上、资金上给予支持.并决定把集成电路、电子计算机、软件和程控交换机列为优先发展的高新技术产品,在"七五"期间对这四个行业实行如下优惠政策:免征产品税;减半征收所得税;免征关键设备、仪器的关税;按销售收入提取百分之十的研究开发费;对重大引进工程项目免征进口税.为了招聘优秀人才,允许在试办的小型创业企业中,实行工资从优的政策.另外国家还决定,在"七五"期间每年拔付1亿元电子发展基金.
  "七五"期间实行的这些优惠政策,取得了明显的效果.享受优惠政策的235家企事业单位,1990年销售收入、利润和上交财政收入,同1986年相比,分别增长了232%、189%、29%,并且在优惠政策的支持下,涌现出一批有相当实力的高新技术公司,如中国长城计算机集团公司、联想计算机集团公司、浪潮计算机集团公司、太极计算机公司.据测算,到1990年共得到的优惠资金8亿多元,利用优惠资金共添置科研开发专用设备仪器5000多台(件),开发产品3000多项,加快了电子企业的技术改造和产品的更新换代.利用电子发展基金4.6亿元,建立科技开发试验与生产线2000多条,提高了科研、设计和开发的能力,推进了技术进步,促进了电子工业产业结构、产品结构、企业结构的调整,在一些高新产品领域形成了规模经济.
  六、大胆利用外资,努力扩大出口,坚持以外促内,加快发展进程
  改革开放以来,电子工业一直把发展对外贸易作为振兴电子工业的重要方针.1980年就成立了中国电子技术进出口公司(1985年更名为中国电子进出口公司),迈开了对外贸易的新步伐.进入"七五"计划期,进一步提出:"走向世界,努力扩大电子产品出口,创造更多的外汇,形成大进大出的局面"的指导思想.进入"八五"计划期,特别是新电子部成立后,把开展国际贸易合作,扩大电子产品出口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胡启立部长提出了"市场导向,内外结合,以外促内,加快发展"的总体战略,把利用国外市场摆在了战略位置,强调要把国内国外看成统一的大市场,只有进入国际市场,才有能力更好的占领国内市场.
  国家对于电子产品出口十分重视和支持.如在中国电子进出口总公司成立时,给予了三年利润不上交、出口创汇全额留成的优惠.电子工业自身依照国家政策,也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主要有:1、建立出口基地,扩大外贸自主权.1990年时已建立出口基地36个,扩大外贸自主权企业98个;2、大力发展"三来一补"(来料加工、来件装配、来样制造、补偿贸易),利用国家优惠政策吸引外资举办"产品出口企业",1995年电子三资企业达到10246个,其中大部分是加工企业;3、扶持外贸企业发展,建立对外贸易主渠道.以电子工业进出口总公司为主体,形成外贸主力军.4、向大型出口企业集团迈进,形成参与国际竞争的实力.1995年3月以中电总公司为核心成立了由308个成员单位组成的中国电子进出口集团."九五"期间,计划重点扶植具有规模经济生产、科技开发、进出口业务综合型的,集科、工、贸为一体的,外向型大公司和企业集团,到2000年建立起出口额1000万美元以上的企业100家,中国电子进出口集团进出口额达到50亿美元,其中出口30亿美元.形成强大的电子外贸大军.
  由于采取了上述措施,电子产品出口突飞猛进.1980年前电子工业系统出口额只有1000多万美元,连同轻工、机械等经营电子产品出口的公司,合计出口额也只有2200万美元."六五"出口迈出了较大的步子,进入"七五"有了更为迅速的发展,据电子、轻工、机械三个进出口公司统计,1986年出口2.7亿美元,1987年为6.7亿美元,1988年为10亿美元,1989年达到12.7亿美元,平均年增长率为57%.据海关统计,1990年出口额为37.87美元,1995年达到165.3亿美元,平均年递增34.3%.1996年达到215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0.04%,1997年出口额269.29亿美元,增长25.26%,已成为我国主要出口产品.计划到2000年电子产品出口额达到400亿美元以上.
  开展国际合作,大胆利用外资,是国家的战略决策.我国《关于鼓励外调商投资的决定》中提出,对外商投资的"先进技术企业"、"产品出口企业"给予特殊优惠,因为电子项目大都为"技术先进"、"产品出口",可享受特殊优惠,对外商有很大的吸引力,各地的开发区也把电子作为引进外资的首选产业,电子工业的历届领导,对此也都积极鼓励和支持.因而,电子工业是利用外资比较多的部门.据有关资料的统计和估算,1986年上半年,约有三资企业150个左右,实际利用外资约2亿美元;1988年底,有三资企业536个,利用外资金额6.07亿美元;1991年有三资企业2846个,利用外资金额25.02亿美元;1993年,三资企业达到5000家,利用外资金额41.6亿美元;1994年,三资企业8000个,利用外资合同金额70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40亿美元;1995年,三资企业达到10264个,累计利用外资合同金额95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70亿美元.据外贸部对6508家电子行业外商投资企业统计,到1997年底,合同利用外资金额157.6亿美元,际利用外资已达116亿元美元,超过国内"六五"以来电子工业建设投资的总各和.
  利用外资、 举办三资企业,对我国电子工业发展起到了重大的推动作用,取得了显著效果.概括起来有六个方面:
  1、促进了产业的快速发展.我国资金短缺,长期以来对电子工业投入不足,制约了它的发展.通过引进外资,在相当程度上弥补了国内投资的不足,为电子工业发展注入了活力,产生了重大的推动作用.1980年到1995年的15年中,国家与地方对电子工业基建技改的总投资累计近600亿元,同期累计实际利用外资70亿美元,如按平均汇率1:6计算,为420亿元,相当全部投资的70%左右.成为电子工业特别是沿海地区电子工业快速发展的主要原因.
  2、促进了大公司的形成.从对电子百强企业的发展历程的分析,可以清楚看到三资企业对大公司的发展所起的重大推动作用:一是早期举办的三资企业,发展壮大为大公司.如深圳的华强、康佳,福建的福日、厦华、厦新等电子有限公司,80年代初合资时,投资只有300万左右,经过十几年来的有效经营和双方的增资建设,现都已发展成为几亿乃至几十亿销售额的国内著名大公司;二是有的合资企业投入大,起点高,建成投产后即成为在全国名列前矛的大公司.如北京松下显像管、北京国际交换系统、南京华飞彩色显示系统、安阳彩管玻壳等一批在"八五"后期和九十年代建立的大型合资项目,投资都在几千万乃至亿美元以上,建成投产后很快就进入百强企业行列;三是以国内资本为主体的大公司,也借助外资求发展,扩大自己的实力.如上广电股份公司,已开办合资企业25家(不包括与索尼洽谈中的合资项目),总投资29413万美元;南京熊猫集团,直接引进外资4227万美元,总投资1.5亿美元,建立了南京爱立信通信、南京双强计算机、南京乐金熊猫电器、南京夏普电子四个有限公司.进入电子百强的三资企业,1987年仅3家,1995年已达到了17家.
  3、促进了经济效益的提高.电子领域的合资合作企业大都比较成功,效益较好.如在全国第五届十大最隹合资企业中,电子就占四家.从一些重点省市的情况看,三资企业已成为当地的利税大户,电子工业的经济效益主要靠三资企业的支撑.1995年在电子工业实现利润最高的前10名电子企业中,三资企业占5家,其中上海贝尔电话设备制造有限公司实现利润15.37亿元,名列第一,北京松下彩管有限公司4.92亿元.上海1995年投入生产的合资企业实现销售收入104.4亿元、利润8.6亿元,分别占全系统的62.1%和73.2%.
  4、促进了技术与管理水平的提高.在利用外资、开展合资合作中,许多项目对提高我国电子企业的生产技术与产品水平,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最普遍的是带入和引进比较先进的技术装备和生?br>参考资料:电子工业改革开放20年的辉煌历史篇章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