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举实例

2024-05-12

1. 怎样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举实例

在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相对于物质文明的建设,对未成年人(包括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视已经滞后了。经济的发展,使人们的价值观、人生观等观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互联网的快速普及,西方文化的汹涌而至,各种不健康的观念极大地冲击着未成年人的思想(包括成年人);在大社会氛围下,家长重智育轻德育的观念由来已久;学校教育在高考指挥棒挥舞下,不得不实质性地进行着应试教育,虽然表面上冠其名曰“素质教育”。如此等等,长期以来德育教育重视形式不讲实效的活动屡见不鲜。放眼今天,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很令人担忧,重视和加强迫在眉睫。

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是培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确保党和国家事业后继有人的重要举措。马克思主义从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长期性、艰巨性出发,一贯重视对青少年一代的培养教育。马克思说过,工人阶级的未来,从而也是人类的未来,完全取决于正在成长的工人一代的教育(参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6卷第217页)。共产主义是千秋万代的崇高事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需要一代又一代人的不懈努力。回顾过去,我们今天经济发展、政治稳定、文化繁荣、社会进步的大好局面是几代人艰辛创造的结果;展望未来,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将由后来者承担。现在的未成年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只有加强教育,使他们具有高尚的思想品质和良好的道德修养,才能确保几代人为之奋斗的伟大事业薪火相传,生生不息,取得最后胜利。

    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是提高中华民族整体素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迫切需要。社会主义是全面发展和进步的社会,不仅要有发达的生产力,而且要有繁荣、先进的文化,发展这种文化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这就提出了培养下一代的重大任务。现在,我国18岁以下的未成年人约有3.67亿,占总人口的28%。他们的思想道德状况如何,不仅关系到现阶段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而且关系到我们民族未来的素质,关系到国家前途和民族命运。放眼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不可阻挡,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综合国力的竞争更加激烈,这种竞争归根结底表现为人才的竞争。只有从娃娃抓起,培养亿万高素质的合格建设者和人才,我们才能紧紧抓住本世纪头20年的重要战略机遇期而有所作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是坚持执政为民本质要求、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具体体现。讲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就是要把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放在首位。3.67亿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发展成才,牵动着亿万家长的心,关系到亿万个家庭幸福,关系到社会的和谐与安定,是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未成年人如何成才呢?固然需要科学文化知识的教育,高尚思想品质和良好道德的培养更是不可缺少的。古人云,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即是说,一个人的“德”要靠“才”去发挥;“才”要由“德”去统帅。这种德才辩证统一关系的论述是很有见地的。高尚思想品质和良好道德保证一个人的发展有正确的方向和强大的动力,所以对人能否成才、为社会做出贡献至关重要。教育学表明,未成年人阶段是接受思想品德教育最重要的阶段,是思想品德教育的最佳时期。历史上有所贡献的杰出人物,大都从小在思想道德方面打下良好的基础,从而具有远大的理想、崇高的志向、健全的人格和顽强的毅力,能够克服困难,做出创造性成绩。这一点已经为古今中外人才史所证明。现在,时代呼唤人才,国家需要人才,家长殷切希望子女成才。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使之能健康成长、发展成才,既是关系国家前途和民族命运的希望工程,也是关系亿万家庭切身利益和幸福的民心工程。完成这一工程,功在当代,利在后世。

    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是重要的战略任务,又是紧迫的现实任务。这是因为:

    从客观上看,近年来国内外情况的深刻变化,使未成年人成长的环境更加复杂了,他们的思想道德建设既面临新的机遇,也面临严峻挑战。

    ——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为我们学习世界各国先进文化提供了重要条件;同时腐朽文化通过各种途径对未成年人进行渗透,资本主义腐朽生活方式对青少年的影响不能低估。尤其是资本主义文化垃圾和腐朽生活方式与一些先进的文化成果掺杂在一起,鱼龙混杂,瑕瑜难辨。其传播又以高科技手段为媒介,影响面广,渗透力强。未成年人世界观、人生观尚未形成,涉世不深,缺乏对真善美、假恶丑的识别能力,很容易受到腐蚀。

    ——先进文化与落后文化、腐朽文化同在,“主旋律”与“多样化”并存,是当今的文化现状。互联网等新型媒体和各类文化娱乐场所快速发展,丰富了群众特别是青少年的文化生活;而色情、暴力、赌博、愚昧迷信等文化垃圾和有害信息也乘隙传播。未成年人的优点是和弱点相联系的,他们正处在身心发育过程中,思想活动变化快,精神需求旺盛,求新猎奇心理强烈,自制力差,模仿性强,情绪不稳定,容易冲动,这些特点使他们既容易接受高尚文化作品的熏陶,也容易成为落后、腐朽文化作品的俘虏。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尤其是社会转型期,市场经济体制和民主法制不健全,社会上还存在种种不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消极因素,给未成年人成长带来不可忽视的负面影响。加上社会转型期社会问题比较突出,收入差距凸显,就业问题严重,未成年人过早地感受到未来竞争的压力,有些人对前途感到茫然和困惑。如果说人的正确思想来自社会实践;错误思想观念也往往同人在社会生活中的消极体验有关。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生活和广泛存在的不公正现象,有的未成年人感到难以理解,无所适从;有的在求学、就业、交友等问题上已经有了初步的消极体验;不少人正在经历“成长中的烦恼”,对自身前途难以把握。未成年人没有学会辩证地思考问题,不善于区分主流和支流,不能正确对待生活中的黑暗面。久而久之,心灵就会受到伤害和扭曲。

    从主观工作上看,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在体制机制、思想观念、内容形式、方法手段、队伍建设等方面还存在与时代要求不相适应的地方,全社会关心和支持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浓厚风气尚未形成。特别是有些地方思想道德教育缺少时代特点,内容陈旧、形式落后、方法简单、手段生硬,未成年人不仅难以接受,有的甚至产生逆反心理;教育工作者也感到两代人之间差距很大,难以沟通,工作难做。这说明,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要真正得到加强,就必须切实加以改进。

    从工作对象看,当代中国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状况总体上是好的,热爱祖国、积极向上、团结友爱、文明礼貌是他们精神世界的主流;另一方面,少数未成年人精神空虚、意志消沉、行为失范,有的甚至走上违法犯罪歧途,一些例子是触目惊心的。面对既使人高兴又让人担忧的现状,我们必须增强解决问题的紧迫感。我们强调树立以人为本的发展观,因为人是最宝贵的,未成年人更代表我们的未来和希望。如果说生态的破坏难以在短期内恢复,那么对未成年人思想的腐蚀和心灵的伤害则更为可怕,搞得不好有可能造成无法治愈的后果,甚至葬送民族的未来。

    总之,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意义重大,任务艰巨,形势逼人,时不我待。我们要以高度的责任感、使命感,做好这项关系国家兴衰和民族福祉的工作。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除了“加强”,更要“改进”,培养和教育未成年人,一个很重要的前提就是尊重未成年人,以平等的态度对待他们。受封建传统的影响,我们对于未成年人的教育,不管是学校教育还是家庭教育,都习惯于采取“自上而下”的灌输和强迫方式,缺乏对未成年人应有的尊重,忽视了受教育者的真实感受。尽管父母们苦口婆心,老师们日夜操劳,但实际教育效果却始终不理想,甚至会激起孩子的逆反心理,走向了教育目标的对立面。

  在日常的对未成年人的教育中,我们确实有很多地方需要检讨和改进。譬如,我看到过这样的一幕:清晨,一位一年级的学生家长把孩子送到校门口,对孩子千叮咛万嘱咐,要孩子一定遵守纪律,不要打架。孩子非常认真的点了点头,走进校门。这位家长在转身离开时,与另外一位送学生的家长发生了冲突,由开始的相互指责到高声谩骂,情况愈演愈烈。而他们的孩子将这一切全都看在眼里,记在心中。相信这这两位家长并非不想让孩子学会打架骂人,在他们看来,这只是体现尊严、解决问题的一种方式。可是对小孩子来说,家长的行为就是他们要学的,可以做的。说到底,在这两位家长的潜意识里,还是缺乏对孩子人格的真正尊重,因此才出现了对孩子的要求和自己的做法呈现鲜明的反差。对孩子不尊重、不信任,如此言传身教之下成长起来的孩子,怎么会去尊重别人的人格和权利呢?

   据新华社昨日报道,现在很多人对儿童“成人化”表示忧虑。如今在成人文化和消费铺天盖地的冲击下,“儿童世界正渐渐失去童真”。现代文学研究专家王富仁教授忧虑地说:“现代的儿童不是懂事懂得太晚了,而是懂事懂得太早了;他们的幼年、童年和少年的心灵状态不是被破坏得太晚了,而是被破坏得太早了。”

  “儿童正在失去童真”,这是儿童的悲哀,又何尝不是大人的悲哀。人生在每一个阶段都有独特的需要和成长方式。尊重未成年人意味着承认他们是权利主体,有着独立的人格和尊严,意味着承认未成年人在成长期间有着自己的世界,成年人不能用自己的方式去看待和处理未成年世界中的问题。尊重是进行未成年人教育的前提,而这种尊重本身,就是对未成年人最好的教育。在这方面,成年人也要自律,约束自己的行为,尊重他人的权利,给未成年人树立榜样;而且要不断学习,甚至向未成年人学习,将对未成年人教育,寓于成年人的“自我教育”之中。只有整个社会的思想道德具有较高水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才能结出丰硕成果。

怎样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举实例

2. 怎样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举实例

在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相对于物质文明的建设,对未成年人(包括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视已经滞后了。经济的发展,使人们的价值观、人生观等观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互联网的快速普及,西方文化的汹涌而至,各种不健康的观念极大地冲击着未成年人的思想(包括成年人);在大社会氛围下,家长重智育轻德育的观念由来已久;学校教育在高考指挥棒挥舞下,不得不实质性地进行着应试教育,虽然表面上冠其名曰“素质教育”。如此等等,长期以来德育教育重视形式不讲实效的活动屡见不鲜。放眼今天,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很令人担忧,重视和加强迫在眉睫。
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是培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确保党和国家事业后继有人的重要举措。马克思主义从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长期性、艰巨性出发,一贯重视对青少年一代的培养教育。马克思说过,工人阶级的未来,从而也是人类的未来,完全取决于正在成长的工人一代的教育(参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6卷第217页)。共产主义是千秋万代的崇高事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需要一代又一代人的不懈努力。回顾过去,我们今天经济发展、政治稳定、文化繁荣、社会进步的大好局面是几代人艰辛创造的结果;展望未来,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将由后来者承担。现在的未成年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只有加强教育,使他们具有高尚的思想品质和良好的道德修养,才能确保几代人为之奋斗的伟大事业薪火相传,生生不息,取得最后胜利。
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是提高中华民族整体素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迫切需要。社会主义是全面发展和进步的社会,不仅要有发达的生产力,而且要有繁荣、先进的文化,发展这种文化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这就提出了培养下一代的重大任务。现在,我国18岁以下的未成年人约有3.67亿,占总人口的28%。他们的思想道德状况如何,不仅关系到现阶段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而且关系到我们民族未来的素质,关系到国家前途和民族命运。放眼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不可阻挡,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综合国力的竞争更加激烈,这种竞争归根结底表现为人才的竞争。只有从娃娃抓起,培养亿万高素质的合格建设者和人才,我们才能紧紧抓住本世纪头20年的重要战略机遇期而有所作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是坚持执政为民本质要求、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具体体现。讲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就是要把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放在首位。3.67亿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发展成才,牵动着亿万家长的心,关系到亿万个家庭幸福,关系到社会的和谐与安定,是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未成年人如何成才呢?固然需要科学文化知识的教育,高尚思想品质和良好道德的培养更是不可缺少的。古人云,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即是说,一个人的“德”要靠“才”去发挥;“才”要由“德”去统帅。这种德才辩证统一关系的论述是很有见地的。高尚思想品质和良好道德保证一个人的发展有正确的方向和强大的动力,所以对人能否成才、为社会做出贡献至关重要。教育学表明,未成年人阶段是接受思想品德教育最重要的阶段,是思想品德教育的最佳时期。历史上有所贡献的杰出人物,大都从小在思想道德方面打下良好的基础,从而具有远大的理想、崇高的志向、健全的人格和顽强的毅力,能够克服困难,做出创造性成绩。这一点已经为古今中外人才史所证明。现在,时代呼唤人才,国家需要人才,家长殷切希望子女成才。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使之能健康成长、发展成才,既是关系国家前途和民族命运的希望工程,也是关系亿万家庭切身利益和幸福的民心工程。完成这一工程,功在当代,利在后世。
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是重要的战略任务,又是紧迫的现实任务。这是因为:
从客观上看,近年来国内外情况的深刻变化,使未成年人成长的环境更加复杂了,他们的思想道德建设既面临新的机遇,也面临严峻挑战。
——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为我们学习世界各国先进文化提供了重要条件;同时腐朽文化通过各种途径对未成年人进行渗透,资本主义腐朽生活方式对青少年的影响不能低估。尤其是资本主义文化垃圾和腐朽生活方式与一些先进的文化成果掺杂在一起,鱼龙混杂,瑕瑜难辨。其传播又以高科技手段为媒介,影响面广,渗透力强。未成年人世界观、人生观尚未形成,涉世不深,缺乏对真善美、假恶丑的识别能力,很容易受到腐蚀。
——先进文化与落后文化、腐朽文化同在,“主旋律”与“多样化”并存,是当今的文化现状。互联网等新型媒体和各类文化娱乐场所快速发展,丰富了群众特别是青少年的文化生活;而色情、暴力、赌博、愚昧迷信等文化垃圾和有害信息也乘隙传播。未成年人的优点是和弱点相联系的,他们正处在身心发育过程中,思想活动变化快,精神需求旺盛,求新猎奇心理强烈,自制力差,模仿性强,情绪不稳定,容易冲动,这些特点使他们既容易接受高尚文化作品的熏陶,也容易成为落后、腐朽文化作品的俘虏。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尤其是社会转型期,市场经济体制和民主法制不健全,社会上还存在种种不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消极因素,给未成年人成长带来不可忽视的负面影响。加上社会转型期社会问题比较突出,收入差距凸显,就业问题严重,未成年人过早地感受到未来竞争的压力,有些人对前途感到茫然和困惑。如果说人的正确思想来自社会实践;错误思想观念也往往同人在社会生活中的消极体验有关。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生活和广泛存在的不公正现象,有的未成年人感到难以理解,无所适从;有的在求学、就业、交友等问题上已经有了初步的消极体验;不少人正在经历“成长中的烦恼”,对自身前途难以把握。未成年人没有学会辩证地思考问题,不善于区分主流和支流,不能正确对待生活中的黑暗面。久而久之,心灵就会受到伤害和扭曲。
从主观工作上看,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在体制机制、思想观念、内容形式、方法手段、队伍建设等方面还存在与时代要求不相适应的地方,全社会关心和支持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浓厚风气尚未形成。特别是有些地方思想道德教育缺少时代特点,内容陈旧、形式落后、方法简单、手段生硬,未成年人不仅难以接受,有的甚至产生逆反心理;教育工作者也感到两代人之间差距很大,难以沟通,工作难做。这说明,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要真正得到加强,就必须切实加以改进。
从工作对象看,当代中国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状况总体上是好的,热爱祖国、积极向上、团结友爱、文明礼貌是他们精神世界的主流;另一方面,少数未成年人精神空虚、意志消沉、行为失范,有的甚至走上违法犯罪歧途,一些例子是触目惊心的。面对既使人高兴又让人担忧的现状,我们必须增强解决问题的紧迫感。我们强调树立以人为本的发展观,因为人是最宝贵的,未成年人更代表我们的未来和希望。如果说生态的破坏难以在短期内恢复,那么对未成年人思想的腐蚀和心灵的伤害则更为可怕,搞得不好有可能造成无法治愈的后果,甚至葬送民族的未来。
总之,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意义重大,任务艰巨,形势逼人,时不我待。我们要以高度的责任感、使命感,做好这项关系国家兴衰和民族福祉的工作。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除了“加强”,更要“改进”,培养和教育未成年人,一个很重要的前提就是尊重未成年人,以平等的态度对待他们。受封建传统的影响,我们对于未成年人的教育,不管是学校教育还是家庭教育,都习惯于采取“自上而下”的灌输和强迫方式,缺乏对未成年人应有的尊重,忽视了受教育者的真实感受。尽管父母们苦口婆心,老师们日夜操劳,但实际教育效果却始终不理想,甚至会激起孩子的逆反心理,走向了教育目标的对立面。
在日常的对未成年人的教育中,我们确实有很多地方需要检讨和改进。譬如,我看到过这样的一幕:清晨,一位一年级的学生家长把孩子送到校门口,对孩子千叮咛万嘱咐,要孩子一定遵守纪律,不要打架。孩子非常认真的点了点头,走进校门。这位家长在转身离开时,与另外一位送学生的家长发生了冲突,由开始的相互指责到高声谩骂,情况愈演愈烈。而他们的孩子将这一切全都看在眼里,记在心中。相信这这两位家长并非不想让孩子学会打架骂人,在他们看来,这只是体现尊严、解决问题的一种方式。可是对小孩子来说,家长的行为就是他们要学的,可以做的。说到底,在这两位家长的潜意识里,还是缺乏对孩子人格的真正尊重,因此才出现了对孩子的要求和自己的做法呈现鲜明的反差。对孩子不尊重、不信任,如此言传身教之下成长起来的孩子,怎么会去尊重别人的人格和权利呢?
据新华社昨日报道,现在很多人对儿童“成人化”表示忧虑。如今在成人文化和消费铺天盖地的冲击下,“儿童世界正渐渐失去童真”。现代文学研究专家王富仁教授忧虑地说:“现代的儿童不是懂事懂得太晚了,而是懂事懂得太早了;他们的幼年、童年和少年的心灵状态不是被破坏得太晚了,而是被破坏得太早了。”
“儿童正在失去童真”,这是儿童的悲哀,又何尝不是大人的悲哀。人生在每一个阶段都有独特的需要和成长方式。尊重未成年人意味着承认他们是权利主体,有着独立的人格和尊严,意味着承认未成年人在成长期间有着自己的世界,成年人不能用自己的方式去看待和处理未成年世界中的问题。尊重是进行未成年人教育的前提,而这种尊重本身,就是对未成年人最好的教育。在这方面,成年人也要自律,约束自己的行为,尊重他人的权利,给未成年人树立榜样;而且要不断学习,甚至向未成年人学习,将对未成年人教育,寓于成年人的“自我教育”之中。只有整个社会的思想道德具有较高水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才能结出丰硕成果。

3. 未成年思想道德建设先进典型

文标被确定为全省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先进典型

本报济宁12月9日讯本报以《晚霞,为未成年人燃烧》为标题报道的主人公———市人民检察院退休干部丁文标的事迹,在社会上引起反响。日前,丁文标被确定为全省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先进典型。为进一步弘扬其精神和事迹,在全社会营造更加浓厚的关心、支持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氛围,推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不断向纵深发展,今天上午,由大众日报、省电台、省电视台联合组成的新闻采访团来我市,深入采访丁文标同志的先进事迹。 

  丁文标今年72岁,自1993年退休以后,凭借对党的无限忠诚和一腔热情,利用自己在政法战线工作40多年的知识和经验,坚持做好未成年人思想教育和预防犯罪工作,坚持义务为群众搞好法律咨询,帮助弱势群体,为80多所学校和单位上法制教育课近千场次,撰写宣讲稿13篇7万余字,整理典型案例300多个,受教育师生和群众达30余万人次。先后受63位未成年当事人、被告人委托,代理诉讼、辩护,挽救失足少年40余人。11年来,骑自行车到学校上法制课和上门为群众法律咨询行程达6000多公里,在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方面做出了突出成绩。 

  采访期间,采访团将利用各种形式,对丁文标同志的先进事迹进行深入挖掘、采访。本报也将进一步报道丁文标的事迹。(记者赵厚峰) 

  

未成年思想道德建设先进典型

4.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活动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方案
“德是为人之本”,是人一生的基础。新世纪摆在我们面前的第一挑战,既不是技术革命,也不是经济发展,而是道德问题。幼儿阶段是一个人的道德品质初步形成的基础阶段,因而加强学龄前儿童的思想道德建设显得尤为重要。
一、将思想道德工作渗透到幼儿一日生活当中
我们今天的中国家庭,多以独生子女为核心。“只知索取,不知付出;只知爱己,不知爱人”是当前独生子女的通病,为培养孩子爱的情感,让他们学会“关爱”他人,懂得感恩,我们将思想道德工作渗透到幼儿一日生活当中,每时每刻对他们进行教育:从幼儿早晨入园开始,教幼儿使用礼貌用语问好;晨间活动时,各班都对幼儿进行德育十分钟教育;在组织喝水时,教育幼儿排队接水,不推挤,不浪费水;区域活动时,让幼儿懂得团结友爱、互相帮助、相互谦让、与人合作;户外活动前,领孩子们捡起院中飘落的树叶、纸屑等,增强幼儿文明意识。
二、将思想道德工作渗透到主题教育活动中
教师在设计教育活动时注重将知识、智能、品德及情感融合在一起,通过开展一系列的主题活动,教师和孩子共同协作探索研究,一起布置墙饰,让幼儿通过收集、绘制、剪贴、评论、欣赏等,深化了思想道德和情感。教育幼儿感受生命,理解父母的艰辛,培养幼儿热爱祖国、热爱劳动人民的情感。
三、将思想道德工作渗透在各种环境之中
1.幼儿园环境创设。园容整洁、舒适、优雅,室外张贴了幼儿文明用语和环保标语,充分发挥环境育人的空间。倡导幼儿回收废旧物品,变废为宝,制作游戏材料,增强幼儿环保意识
2.隐性环境——教师行为榜样对幼儿潜移默化的影响 。幼儿年龄小,最喜欢模仿心目中崇拜的人,而教师往往就是他们的模仿对象。我们通过各种形式,对教职工进行政治思想教育,职业道德教育,为幼儿树立良好的行为榜样。同时,努力营造良好的师幼关系、同伴关系,使幼儿园的精神文明水平不断提高。
3.家庭、社区教育环境。对幼儿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单靠幼儿园单方面的努力是不够的,必需取得家庭、社会的配合,构建好幼儿园、家庭、社会“三结合”的教育模式,才能有效提高幼儿的思想品德教育的效果,实现整体育人的目的。
(三)开展丰富多彩而又讲求实效的家庭教育培训指导活动
(1)建立家长委员会,定期召开家委会会议。
(2)办好家长学校,利用连心桥简报和不定期家长培训活动,帮助家长掌握科学育儿知识。
(3)通家长开放日活动,与家长沟通信息,形成教育合力。
(4)通过互访,了解幼儿在园、家庭的主要活动表现和进步状况,共商教育儿童的方法。 
四、节日中的思想品德教育  
“三八”妇女节、“学雷锋日”、“植树节”、“五一劳动节”、 “六一儿童节”“国庆节”来到时,我们抓住时机,组织各种有意义的“活动,培养了幼儿愉快的情绪,增进了幼儿与父母的情感,使幼儿在实践中得到体验。

5. 如何开展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

一、充分了解未成年人的基本生活状况,把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贯穿于教育的全过程 
  对于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我们必须站在政治的高度、历史的高度来对待,认真做好各项工作,重视学校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中的作用。 
  (一)在现在的科教学中加强对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 
  学校是对未成年人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主渠道,必须按照党的教育方针,把德育工作摆在素质教育的首要位置,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要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思想道德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纳入中小学教育的全过程。利用辖区单位、幼儿园等所有利于开展未成年人法制教育阵地,以法律进校园活动为切入点,加大法制宣传力度,强化未成年人法制道德意识。开展亲情教育、家庭伦理道德教育,把预防未成年人道德教育同社区建设、社区教育、普法教育紧密结合,形成全社会共同关注,全社会共同提高预防未成年人道德教育。 
  (二)加强道德建设,为未成年人树立良好的道德 
  教育家孔子说过:“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年轻人可塑造性、模仿性强,情绪化明显,容易爱屋及乌的“亲其师而信其道”,也容易“厌恶和尚,恨及袈裟”或“良莠不辨”的盲目模仿老师。利用各种重大纪念日以及未成年人的入学、入队、入团、成人宣誓等仪式,对辖区未成年人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国防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帮助未成年人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同时深化《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学习宣传活动,组织好面向未成年人的宣传教育活动。 
  (三)重视个人与集体建设的工作 
  未成年人应该学会处理好个人与他人、个人与集体的关系,能正确维护集体的团结,自觉维护集体的荣誉和利益。要加强对未成年人成长规律的科学研究,为做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提供科学依据。要充分发挥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的作用。 
  (四)加强文化的建设,发展环境育人的效用 
  古人有言:“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教育史上有“孟母三迁”的佳话,这都说明环境对人的成长起着重要的作用。所以我们要注重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形成高雅的文化环境。加强自然环境建设,营造良好优美的文化氛围。让青年人在生活,赏心悦目,怡情养性,美化生活,净化心灵。 
  (五)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增强思想道德教育 
  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开展多元化的活动。给未成年人一个展示自己的平台,如我们常常组织“我向残疾献爱心”等等主题活动。还举行“一告别五远离”活动。即:告别不良卫生习惯、远离毒品、远离邪教、远离暴力、远离网吧、远离游戏厅。年轻人在活动中得到了锻炼,提高了能力,形成了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思想道德水准也不断提高。 
  二、认真抓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内容研究,丰富和创新德育内容 
  (一)减轻中小学生的课业负担 
  建立各级教育行政部门主要负责人主抓德育的工作制度,切实加强对中小学德育工作的领导;采取有力措施,改革课程设置、教材、教学方法以及考试评价制度,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加强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增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创造良好条件;因地制宜,积极开展各种课外文体活动,课外兴趣小组活动和力所能及的公益性劳动,培养中小学生劳动观念和创新意识。 
  (二)抓好日常行为规范教育 
  在幼儿阶段,重点抓好道德启蒙教育,培育最基本的文明语言、认知和行为能力;在小学阶段,重点规范基本言行,培养良好习惯;在中学阶段,重点加强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教育,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和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职业学校要加强职业道德教育、职业理想教育和创业精神教育。 
  (三)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 
  抓好学校德育骨干队伍建设,高度重视班主任工作,选派思想素质好、业务水平高、责任心强的优秀教师担任班主任,积极为班主任开展工作创造良好条件;建立模范班主任和优秀德育工作者评选表彰制度;通过多种途径和形式加强班主任和德育工作者队伍培训,提高他们的思想素质和业务水平。以多种形式,加强与家长、社会的联系,积极争取各方面的支持和配合,逐步建立社区教育网络。每学期至少召开一次家长座谈会,或举办一到两期家长学校,每学期由学校召开一次地区有关学校、单位联席会议,互通情况,共商对策,争取配合。 
  (四)进一步加强领导,健全制度,对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实施科学化管理 
  共青团、少先队组织要发挥实践育人、活动育人、服务育人的优势,大力开展各种形式的道德实践活动;建立健全城乡团、队组织结队帮扶工作机制,加强基层团、队组织建设,帮助和指导农村地区团、队组织正常开展工作;建立和完善校外辅导员、法制副校长制度,积极吸纳社会人士担任校外志愿辅导员。以多种形式,加强与家长、社会的联系,积极争取各方面的支持和配合,逐步建立社区教育网络。每学期至少召开一次家长座谈会,或举办一到两期家长学校,每学期由学校召开一次地区有关学校、单位联席会议,互通情况,共商对策,争取配合。   三、切实推进社区教育和社会力量的有效整合,实现学校、社区、家庭的良性互动,进一步促进社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上台阶、上水平 
  (一)开展“孝行”教育活动,培养学生的传统美德 
  为加强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培养孝敬父母为出发点,围绕“教育一代人,受益几代人”的宗旨,我校从多方面入手,做到学校、家庭、社会三者联动,开展以“体验亲情,孝心伴我成长”为主题的系列教育活动。让学生通过在实践中体验、感悟、认同,崇尚孝德、孝心、孝行、孝道,以积极向上的道德风貌促进自身健康成长。通过孩子和父母的交流和沟通,培养孩子的高尚情操,使孩子变得更有孝心,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二)加强爱国主义教育,激发爱国爱校热情 
  利用升国旗、唱国歌进行“国旗下的讲话”,教育学生爱国旗、颂国旗、爱祖国的思想教育。在爱国主义教育活动中,我校组织学生开展读一本书、讲一个故事、观看一场影片、举行一次中队主题活动、写一篇征文、画一幅反映家乡变化的作品、学会一首歌的“七个一”活动。通过活动,教育学生爱国必须从爱家乡、爱学校做起。 
  (三)学校应该与交警、街道、派出所等部门联系,建立德育基地,让更多的社会力量参与未成年思想道德教育工作 
  聘请城南派出所领导担任法制副校长,开展法制安全教育;组织学生参加少年军校活动,感受军人的严谨作风;成立以老教师为主要成员的关心下一代工作领导小组,请他们给学生进行艰苦奋斗、学习目的、前途理想等专题教育。成立家长学校和家庭教育领导小组,坚持开好家长会,做好家访工作,争取家长的配合和支持;以县城街道为热爱劳动、积极参与社会活动的教育点,以烈士陵园为革命传统教育基地,通过多种形式的活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培养“五爱”思想。 
  (四)要注重社区教育的作用 
  社区要建立社区、学校、家庭“三位一体”的社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定期不定期开展活动,确保每季度开一次联席会议,共同商议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社区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纳入社区建设与发展的总体规划,作为社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中之重,通过适时召开协调会、加强调查研究,提出工作建议和意见,切实解决社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社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领导小组要定期不定期向社区联席会议、协调会议及社区党委汇报工作进展情况,争取各方面对社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的支持和帮助。 
  (五)关注特殊家庭子女,加大服务力度 
  特别加大对辖区流动人口子女、留守儿童、单亲家庭子女、生活困难家庭子女等特殊弱势群体未成年人的关心、关爱,及时掌握辖区内闲散的未成年人的情况,重点开展特殊青少年的心理健康、行为习惯、安全法制教育,发动社会力量对这些孩子送温暖、献爱心,确保得到及时的照顾和服务。

如何开展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

6.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方案

  首先要明白未成年人是祖国家庭的未来只希望;教育是第一首要!道德教育是教育的根本。
  二、要全社会参与:学校、家庭、宣传系统等进行道德与文化的宣传教育。
  三、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中一定一定要把文化层次分布建设部署好,这是搞好人文环境大问题!千万不能搞浊低媚俗泛滥“文化”;权政者文化专家者必须明白文化概念:文是圣说觉悟的理律;化是觉明之归;道化、德化、化育、造化、中化、中国化的文化;在高度人文环境中未成年人就自然得到教化培育。
  道德,道遍万物,贯穿一切,无不在道中。是宇宙不变的本体,老子释有七律参明,并在一切存在、运动中普示普证其不可抗拒不可更改性。正是这一道的本体、究竟、统一、不变存在,才纲纪了一切生命行为的祸福生死、胜败苦乐。说其有拿不来、摸不着、看不见,说其无律不离、则不废、果不昧。而且人类一切文化、一切行为都不外是在试图超越着什么,又试图在得到着什么。如果把这两个东西统以道代称究之,结果可能真的非常意外的明确,而且它们本来就一个不可变的东西。所以是否可结论,人类一切文化、一切行为的奔波、分争、寻究其最终本质,都不外是在求道、识道、用道、合道、直至得道而一弊之。若以识论之,道是绝对真理的极顶,若以在论之,道是相对至明的极心,普查人类的所有真理追求和设想,无一比老子的道更准确、更真实、更本然、更周圆。妙音赐禅,以究竟有而极虚、究竟无而极真、究竟尊而不为、究竟卑而不改、究竟生而若灭、究竟死而若生,故成一切生追求的最终统一最佳自然自在真本然。

  德是道之用,是智慧、能量、境界、依受的实土之积,是智明的选择,是主体我对依体众顺逆的利害。体用只可分解识而不能分立存,其合于道者曰积德自进道明,其背于道者耗德自坠苦暗。社会的权如此、势如此、命如此,无一能超越道的德能纲纪。德中包括德能、德为、德受,为是缘起之根、聚散之因、运命之本。为的最佳效果是无不为,为的最高形式是无以为,单从字面之识实难确见老子真面目,不免错判出唯心、消积的反向误导。有为执皮,无为及本,生活社会中如果不存在无效于有、柔制于刚的事实,那就不是道的普遍性了。比如一件事的不同处理就本在着有无之别,而且无处不有,遍及世宇。无为不背有为,德治不背法治,只是明确揭示为的最佳状态。人坠水中不为何以救,世面沦丧不治何以止。但法治不弃教治、不弃德治,这就是有无的统一,这就是不可能社会始终处在有为的法治状态。当下生灭有亦无,当下执着无亦有,统一落实于生命的全部支撑是众生。在这个实土上,古今圣明同倡范朴明天下、宁天下,此既德的无教无不教、无为无不为。

7. 如何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措施

摘要:加强未成年思想道德建设的指导思想:以未成年人道德养成教育为抓手,从学校实际出发,把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摆在学校工作的首要位置,全面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以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为主旋律,以自信教育为突破口,健全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德育网络,创设适合于每个学生健康发展的育人氛围,以倡导班级文化为契入口,确立学校文化新品牌,努力开创学校思想道德建设的新局面。
作者: 陈志坚
作者单位: 福建省南安市天山中学 

部分措施:(详细内容见附件)
一、注重学校德育教育工作,加强未成年思想道德建设
(1)充分利用国旗下讲话来加强学习。
(2)定期组织行为规范评比活动,开展认星争优,做美德少年活动。
(3)建立心理咨询室,加强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
(4)提倡绿色上网,拒绝网瘾。
二、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促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
(1)在社会上很多人都认为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蜡烛指引学生前进的方向。
(2)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正确把握“以人为本”的师德内涵,在教育教学工作中确立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对学生尊重信任与严格要求并举,严禁体罚和变相体罚。
三、利用家庭教育,家校联系来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
四、充分利用社会德育资源来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

如何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措施

8. 如何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

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要遵循四项原则 :
( 1 )坚持与培育 “ 四有 ” 新人的目标相一致、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的原则。
( 2 )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未成年人的原则。
( 3 )坚持知与行相统一的原则。
( 4 )坚持教育与管理相结合的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