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青与霍去病墓地仅一墙之隔,一个万人敬仰,一个破败不堪

2024-05-20

1. 卫青与霍去病墓地仅一墙之隔,一个万人敬仰,一个破败不堪

在西汉名将中,无人不知无人不晓霍去病几次带领骑马深入大漠数千里打击匈奴,将不可一世的匈奴人打到溃不成军。从此之后,匈奴人只要听到霍去病这个名字无不望风而逃。可是世人却不知,如果没有卫青这个统帅在正面战场阻击那些凶猛的匈奴人,怎么有霍去病奇袭匈奴的大本营呢?给霍去病创造这个有利条件的,正是他的舅舅卫青。 卫青作为汉朝时的重臣,当时在朝中可是有自己的一席地位的,同时他还将自己的势力渗透到了皇宫之中,慢慢的算是将国家的大权握在了自己的手中,所以以致于后来的他被皇帝所革职。卫青尽管战功显赫,权倾朝野,但从不结党。他对士卒体恤较多,能与将士同甘苦,威信很高。元封五年,卫青逝世,谥号烈侯,陪葬茂陵,紧邻外甥霍去病墓而立。 两位将军一生征战,生前得汉武帝器重,死后被留在茂陵附近也在情理之中。比较有意思的是,霍去病和卫青的墓极具象征意义。霍去病的墓像祁连山,卫青的则"起冢象庐山",庐山也就是阴山。无论是祁连山,还是阴山,都代表了二人的一生荣耀所能达到的顶点。这是共同之处,但后人常常拿霍去病和卫青之墓说事,还有另一层意思,那就是享受的待遇有天壤之别。 只不过,两座墓冢尽管只有一墙之隔,一个万人敬仰香火鼎盛,一个却荒草凄凄任人涂鸦。有人曾这样对比过,通过近30多年的发展,虽然现在的茂陵仍是老样子,什么也没有改变,仅有的改变就是门票从最早的免票到1元增值到现在的80元。其实霍去病的墓还算是办理得不错啦,建起了博物馆,恢宏大气,人流量也相对较多。 而反观大将军卫青墓,和霍去病墓虽一墙之隔,但就像是一个没有被开发的荒山,面积还没有个篮球场大,里面的土堆不到20米高。卫青墓唯一值得可看的是就是清朝乾隆年间陕西巡抚毕沅所题的墓碑,碑上写有"汉大将军大司马长平侯卫公青墓。"卫青墓游客数量远不如霍去病墓,而且还是免费参观,甚至有网友拍到卫青墓前垃圾满地的画面,不得不说真是破败不堪啊! 卫青和霍去病,论才华和谋略,两人都不相上下,且对汉朝的抗击匈奴做出了巨大贡献,至于死后是否有大量的人瞻仰,相信他们自己都不会在意的,毕竟历史上的英雄都是不会在乎那些名利之事。朋友们,您是怎么评价名将卫青和霍去病的呢?欢迎大家留言互动! 
   

卫青与霍去病墓地仅一墙之隔,一个万人敬仰,一个破败不堪

2. 霍去病和卫青的坟墓只有一墙之隔,为什么区别会如此之大呢?

卫青和霍去病是葬在同一个地方,并且只有一个墙的阻隔。霍去病的墓多年来经过了无数次的修缮,并且每天都会安排专门的人前来打扫。因为来此参观的游客也是一天比一天多,所以当地就干脆在这建了一个博物馆,门票的价格每年也在增长。

我们再来瞧一瞧旁边的卫青,不仅非常冷清,而且还长满了杂草,甚至有人在卫青的墓碑上面乱涂乱画,导致墓碑都被破坏的难以识别了。为什么同是立下汗马功劳的两个将军,差别如此之大呢。我们先来看一下两个人的生平,霍去病是卫青的外甥,在漠北之战中大捷归来,他在战场上叱咤风云的形象也深深的印刻在了全国的人民心中,再加上霍去病非常谦虚。

当时据说上门提亲的人都踏破了门槛,可惜的是他二十四岁就去世了,也正是因为他年轻才让大家对他印象非常深刻吧。再来看看他的舅舅卫青,他也是一位难得的大将,7次出征匈奴,并且多次获得胜利,而且卫青很善于用兵,对所有的将士都爱护有加,直到他去世了还被追封为侯爵。

事实上卫青的墓没有得到重视,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在修建茂林博物馆时,西侧的土遭到了破坏,于是整个墓便被独立了出去。所以导致很多人对卫青缺乏关注。总体而言,这里有历史的因素,也有管理上的原因,更有文物保护上的需要。无论怎样,这两座坟墓都经受住了时间的考验,也见证了历史的变迁。

3. 为何同是抗击匈奴的英雄,霍去病和卫青的墓地,一个万人敬仰,一个垃圾遍地?

       我认为霍去病和卫青都是抗击匈奴的大英雄,只不过是景区的差异而已。古代英雄的墓地缺乏管理,才会导致垃圾遍地,只是没有保护好景区而已。先说霍去病,武帝爱才,人尽皆知,而且武帝对霍去病的宠爱可不是谁能比的。一代的少年英雄,战神霍去病,作战能力无人能比,可是太冲动,胆大妄为,明目张胆射杀李敢,太过年轻冲动了。

       除了汉武帝,没人能镇得住他,而霍去病24岁就死了,这其中的原因细思恐极。对于24岁的霍去病来说,他是个将才。如果有34岁的霍去病,他是个帅才。如果有44岁的霍去病,他会冤死。武帝的打算,是再造一个卫青。霍去病之所以能够在这个岁数获得这么大的舞台,与他舅舅有着极其重要的间接关系。

       此时的卫青,六战匈奴全胜,威望无双,任大将军,统御诸将,权倾朝野,虽然卫青做人务必谨慎,从不结党,但武帝作为人君,依然有他的打算。权力不可一家独大。大将功高封无可封之时,于君于臣都是双输。大将功高封无可封之时,于君于臣都是双输。所以武帝需要进行权力的平衡,最好的办法,就是再提拔一个大将,既是为了搞平衡,也是为了做人才梯队储备。

       可能和霍去病年少轻狂有关吧,年轻人更喜欢霍去病吧。但是霍去病一万骑兵把卫青十万大军耍的团团转这种事,真的有点哈哈哈哈。那带着一万骑兵的霍去病怕是要打二三十万的匈奴哦。太可怕了。无法将两人作比较,都是大汉抗击匈奴的英雄,都应该受到后人们的敬仰。

为何同是抗击匈奴的英雄,霍去病和卫青的墓地,一个万人敬仰,一个垃圾遍地?

4. 同为汉武帝爱将,霍去病与卫青的坟墓为何会挨在一起?

同为汉武帝爱将,霍去病与卫青的坟墓会连在一起,是因为两个人都是汉武帝最重视的武将,为汉武帝的基业达成立下了很多的功劳,所以才能够深的汉武帝的重用,就算是死后,墓葬也挨的很近。其次,两个人还是亲戚,霍去病去卫青的外甥,两个人都一定的关系,所以两个人死后,汉武帝还是命人将他们两个葬在了距离比较近的地方。

一、卫青和霍去病的墓葬在咸阳。提到咸阳这个城市,相信很多人都有一定的而了解,尤其是在咸阳的兴平,在茂陵这个地方,王陵的存在总是人一种庄重威严的感觉。除了茂陵的刘彻之外,卫青和霍去病的墓葬也在这里,两个人都是汉武帝生前最爱的武将,为汉武帝的基业出了不少的贡献。卫青和霍去病的墓葬相距也不太远,很多人都比较好奇,为什么这两个人的墓葬会这么近。

二、为了纪念两个人的战功赫赫。能够成为让汉武帝看中的武将,卫青和霍去病自然都是有一定的能力的。霍去病是一名杰出的军事家,曾经带领西汉的军队俘获了匈奴的大部分力量,而且打到了祁连山的位置,但是没有想到,年仅二十三岁的霍去病因病去世,汉武帝十分悲伤,将他葬在茂陵。

三、卫青礼贤下士。卫青是霍去病的舅舅,虽然说有妹妹卫子夫给自己撑腰,但是卫青却是靠自己的实力一步步赢得了汉武帝的信任,虽然能力显赫,但是从不拉帮结派,结党营私,汉武帝对其是非常信任的。但是霍去病死后十一年,卫青也不幸病逝。为了纪念两个人的战功赫赫,汉武帝就把霍去病和卫青一起葬在了茂陵这个地方。     

5. 同样都是墓地,为什么霍去病墓万人敬仰,卫青却垃圾遍地

同样都是墓地,为什么霍去病墓万人敬仰,卫青却垃圾遍地

同样都是墓地,为什么霍去病墓万人敬仰,卫青却垃圾遍地

6. 汉武帝对卫青和霍去病的看法

我个人认为:汉武帝冷落卫青是从大局出发,不想卫家过于权重,所谓木秀于林风必摧之,也就是想保护卫家满门的一世荣华。至于霍去病,我认为他能取得胜利出乎汉武帝的意料,汉武帝重用霍去病是想历练他,也是在培养一个可以替代卫青的大将,而且霍去病是卫青的外甥,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保护卫家

7. 卫青霍去病真的很强吗?他们吧国库打穷了,兵打没了,也没有做到一下打残匈奴,而汉朝却一蹶不振了。

他们真的很强,只是那个时候汉朝的国力不行,另外匈奴也确实被他们给打残了,然后西迁到了欧洲,差点灭亡了罗马帝国,有一部很出名的电影叫做匈奴大帝讲的就是这个事情,现在匈牙利等国家说他们有匈奴人的血统,当然匈奴人也有部分南迁进入中原,还有一部分留下来成了北方少数民族的祖先。
补充:汉朝不能说是国力不行,应该是生产力的局限,还不足以支持那么大规模的常备军队远征。说实话那年代,能保持那么大规模的一支完全脱产的军队开销也就农耕民族能做到。
另外匈奴属于游牧民族,游牧民族的掠夺性就注定了和农耕民族的冲突,同时也注定了被历史淘汰,这俩个你应该都已经看到。

卫青霍去病真的很强吗?他们吧国库打穷了,兵打没了,也没有做到一下打残匈奴,而汉朝却一蹶不振了。

8. 同是民族英雄,霍去病的墓为何比卫青的大?

卫青,打的大部分仗都是硬仗,属于正规作战,对付的是匈奴精锐部队。常常面临生死考验,往往有全军覆没的危险。取得几乎全胜战绩,实属不易!这样的战绩在农耕民族对游牧民族的战争中很难找出第二人。可以说卫青是正规战之王,千古第一名将。
根可能要从霍去病墓被划定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说起,不知道为何,在上世纪60年代公布第一批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时,茂陵和霍去病墓双双入选,但卫青墓却失之交臂,到现在也只是个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这种等级上的差距,直接导致了地方政府在文物保护投入力度方面有所不同。
后来搞旅游开发了,当然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名头肯定更加响亮,于是霍去病墓被开辟为茂陵博物馆,得到了精心看护。
而博物院院墙外边的卫青墓,自然也就没人管了,一直到现在,毕竟博物馆人手有限。而且因为文物保护单位的缘故,想扩大或者缩小院墙,要履行一大堆手续,可能博物馆也就懒的弄了吧。
另外也不知道是啥习俗,每年六月初一,当地人就会跑到卫青墓跟前办庙会,各种烧香烧纸,弄得卫青墓封土乌烟瘴气的。虽然很多网友呼吁了,本地的媒体也关注了,但这种事还是没人愿意管。
更有意思的是,按照本地媒体华商报的一篇报道里的说法,咸阳当地曾经协调将卫青墓圈入博物馆,但不知为何最终却不了了之了。也曾经有人愿意出资给卫青墓修保护网,却遭到了博物馆方的拒绝。但不知为何,同样长期处于茂陵博物馆墙外的,少人问津的金日磾墓,却悄然的被圈进了博物馆。
记者援引博物馆一位工作人员的话说法,“磾墓是有人捐了钱的(150余万)。”,但工程还是超支了,于是茂陵博物馆呼吁全国的金氏后人继续踊跃捐款,来推动工程继续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