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乐大典一共有多少卷?

2024-05-16

1. 永乐大典一共有多少卷?

《永乐大典》是中国最大的一部类书,编撰于明永乐年间,全书22,937卷,11,095册,约3.7亿字。《永乐大典》屡遭浩劫,大多亡于战火,今存不到800卷。《大英百科全书》称之为“世界有史以来最大的百科全书”。
明成祖朱棣曾于永乐元年(公元1403年)命令翰林学士解缙等纂修一部类书。解缙组织学士们,日经继夜纂书,于第二年便纂集成书,取名《文献大成》。然而,由于短期草就,内容不丰富,不合成祖之意。不久成祖又加派太子少师姚广孝等为监修,动员儒臣文士参加编校、录写、圈点工作。大约用了3000儒臣文士,收集了七、八千种图书,包括绎、史、子、集、释藏、道经、戏剧、评话、工技、农艺等,上至先秦,下到明初,统会古今,包罗万象,集古今之大成。

经过四年的精心纂修终于永乐六年(公元1408年)冬天完成了,定名为《永乐大典》。原书编成后,即藏于南京文渊阁。直至永乐十九年(公元1421年),北京皇宫建成,此书才移藏于北京文楼。嘉靖三十六年(公元1557年)宫内失火,此典经抢救免于焚毁,五年后明世宗朱厚烽恐原本又遭意外,命阁臣儒士109人摹写副本一部,经五年到隆庆元年(公元1567年)完成。便藏于皇史崴。明朝灭亡之际,正本被焚。副本传到清乾隆已缺2000余卷,至光绪二十六年被八国联军大部分焚毁。解放后陆续收集到215册。
《永乐大典》收录古代重要典籍至七八千种之多,上至先秦,下达明初,这在当时真可以说是“包括宇宙之广大,统会古今之异同”。宋元以前的佚文秘典,多得藉以保存流传。收录的内容包括:经、史、子、集、释庄、道经、戏剧、平话、工技、农艺、医卜、文学等,无所不包。所辑录书籍,一字不易,悉照原著整部、整篇、或整段分别 

编入,这就更加提高了保存资料的文献价值。全书体例“用韵以统字,用字以系事”,检索非常方便。全书二万二千八百七十七卷,目录六十卷,共一万一千零九十五册,三亿七千万字。该书编成后,即珍藏在南京的文渊阁。永乐迁都后,又移至北京,深藏在故宫内的文楼(即文昭阁)里。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八月,誊写副本一部,从此《永乐大典》才具有正副两部,分别珍藏在文渊阁和皇史宬两处。

全书举凡天文、地理、人伦、国统、道德、政治制度、名物、奇闻异见以及日、月、星、雨、风、云、霜、露和山海、江河等均随字收载。全书分门别类,辑录上自先秦、下迄明初的八千余种古书资料,大凡经史子集与道释、医卜杂家之书均予收辑,并加以汇聚群分,甚为详备。它保存了明代以前大量的哲学、历史、地理、语言、文学、艺术、宗教、科学技术等方面丰富而可贵的资料。 
《永乐大典》汇集了上自先秦、下迄明初的八千余种古书典籍,除了著名的经史子集,还有哲学、文学、历史、地理、宗教、医卜等各类著作,包罗万象,是中国历史上最大的一部百科全书,它比著名的《不列颠百科全书》成书年代早了300多年。《永乐大典》内容包括诗文、戏曲、僧、道、医药、工艺等方方面面,其中,《永乐大典》还收录了许多后世已经残缺或佚失的珍贵书籍,如《薛仁贵征辽事略》、宋本《水经注》等,其所征引的材料,都是完整地抄录原文,因而许多宝贵的文献能保存其原貌,人们称《永乐大典》为“辑佚明初以前珍本秘籍的宝库”。

永乐大典一共有多少卷?

2. 永乐大典有多少卷?

《永乐大典》是中国古代最大的空前绝后的一部百科全书。全书共22937卷,11095册,总字数约3.7亿。
明永乐元年(1403年)明成祖朱棣告诉翰林学士解缙:“天下古今事物,效载诸书,篇帙浩繁,不易检阅。欲采各书所载事物,类聚而统之以韵,以便考索……凡书契以来经史子集百家之书,至于天文地理阴阳医卜僧道技艺之言,备编辑为一书,毋厌浩繁。”
到了第二年11月,书成,名为“文献大成”。但朱棣还觉得不满足,又命姚广孝、解缙等开馆于文渊阁,召集中外官员及四方宿学老儒充当纂修,命国子监及在外郡县学生员缮写,并叫光禄寺供给酒馔。当时参加的人数,据说在3000人左右。
永乐六年冬,书成,取名《永乐大典》。在这部书之前,我国历史上已编纂了不少类书。然而,卷帙最多的不过1000多卷。三国六朝时,魏缨袭等编纂《皇览》680卷,梁有刘孝标的《类苑》120卷,北齐有祖艇等的《修文殿御览》360卷;唐代有魏徵等的《文思博要》1200卷,许敬宗《瑶山五彩》500卷,欧阳询《艺文类聚》100卷,虞世南的《北堂书钞》160卷,张昌宗等《三教珠英》1300卷;宋代有李防《太平御览》1000卷,王钦若《册府元龟》1000卷,晏殊的《类要》77卷。
就现存的《艺文类聚》、《北堂书钞》、《太平御览》、《册府元龟》诸书看来,他们都是分类抄辑的群书。《永乐大典》依韵目的次序编纂起来,一字不改进行抄录,也是空前未有的体裁。《永乐大典》的这种体例,原来是依据元朝阴时夫的《韵府群玉》和宋钱讽的《回溪史韵》的体裁而编的。他们把每个字依照“韵目”的次序编纂,但篇幅却都很小。《回溪史韵》已散失,仅见残本;《韵府群玉》则只有20卷。《永乐大典》却将其扩大了1000多倍。

3. 《永乐大典》有多少卷?

《永乐大典》正文为两万二千八百七十七卷,凡例目录六十卷,装订为一万一千零九十五册。书面硬裱,以黄绢连脑包过。封面左上首签题《永乐大典》四字。其篇幅之大,搜罗之广,缮写之工整,装潢之精湛,为当时世界上罕见的珍品。

《永乐大典》有多少卷?

4. 永乐大典现存多少册

永乐大典现存多少册如下:
《永乐大典》残卷现存815卷,大约400册,1986年中华书局出版了影印本十册,共797卷。2003年,海外新发现永乐大典17卷,并由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其中1卷中华书局影印本已收,但有缺页,今觅得全帙,重新发表。 
2014年,在美国洛杉矶亨廷顿图书馆偶然发现一册《永乐大典》嘉靖手抄本。这册《永乐大典》包括两卷:第10270卷《教世子》及102071卷《文王世子篇》,主要讲述了皇室家族应当怎样教育皇子,其中大量引用了《礼记》等12部文献,包括4部现已完全失传的文献。

《永乐大典》初名《文献大成》。明永乐元年(1403年)七月,明成祖朱棣命解缙、姚广孝、王景、邹辑等人纂修大型类书,永乐二年(1404年)十一月编成《文献大成》。
《永乐大典》收录古代重要典籍至七八千种之多,上至先秦,下达明初,这在当时真可以说是“包括宇宙之广大,统会古今之异同”。宋元以前的佚文秘典,多得藉以保存流传。
收录的内容包括:经、史、子、集、释庄、道经、戏剧、平话、工技、农艺、医卜、文学等,无所不包。所辑录书籍,一字不易,悉照原著整部、整篇、或整段分别编入,这就更加提高了保存资料的文献价值。
全书体例“用韵以统字,用字以系事”,检索非常方便。解缙(1369-1415年),字大绅,江西吉水人。明著名作家。
《永乐大典》,明代官修的大型综合性类书。始纂于永乐元年(1403年),永乐五年完成。计两万二千九百三十七卷,三亿七千万字。主编为解缙、姚广孝等。成祖朱棣赐书名为《永乐大典》,并亲撰序言以纪其事。《永乐大典》正文为两万二千八百七十七卷,凡例目录六十卷,装订为一万一千零九十五册。该书编成后,即珍藏在南京的文渊阁。永乐迁都后,又移至北京,深藏在故宫内的文楼(即文昭阁)里。
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八月,誊写副本一部,从此《永乐大典》才具有正副两部,分别珍藏在文渊阁和皇史两处。全书举凡天文、地理、人伦、国统、道德、政治制度、名物、奇闻异见以及日、月、星、雨、风、云、霜、露和山海、江河等均随字收载。
全书分门别类,辑录上自先秦、下迄明初的八千余种古书资料,大凡经史子集与道释、医卜杂家之书均予收辑,并加以汇聚群分,甚为详备。它保存了明代以前大量的哲学、历史、地理、语言、文学、艺术、宗教、科学技术等方面丰富而可贵的资料。清咸丰十年(1860年)英法联军和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永乐大典》遭浩劫,部分被烧毁,部分被抢走,余者寥寥无几。
到1959年为止,收集到《永乐大典》原本两百一十五册,加上复制副本等,共得七百三十卷,1960年由中华书局影印出版,1986年中华书局将已征集到的现存的《永乐大典》近八百卷,缩印精装出版。

5. 我有一本永乐大典,值多少钱

如果是正品,那是无价之宝。
《永乐大典》开本高50厘米,宽约30厘米,用以桑树皮和楮树皮为主要原料制成的皮纸,洁白柔韧。作为大型类书,《永乐大典》除将各个门类事物的首字用篆、隶、草体书写外,正文均为端正大方的楷书台阁体。
正文为墨色,引用书名文字为红色,断句和标声符号用红色小圆戳钤印。全书朱墨灿然,温润古雅,是写本中的精品。
《永乐大典》搜集了当时能看到的所有图书资料,将相关内容的一句、一段或者整篇、整部书摘引抄录。永乐皇帝在此表现出了宽大的胸怀,即便是对同一事物有不同的说法,也都一并摘抄,这一点似乎比乾隆皇帝的《四库全书》要大度得多。

扩展资料:
《永乐大典》所载之书以宋元时期的著作为多,到明代编辑《文渊阁书目》时,这些著述已经是十不存三、四了。到了清代,只有十之一、二还在流传。
加上《永乐大典》收录的典籍除比较正规的儒家典籍、史传百家、历代文集等,还收录了大量的方舆志乘、小说戏曲、医学方技、道佛典籍等,所以历代学者都把《永乐大典》看作辑佚之渊薮,他们在其中爬梳整理,把分散在各卷中的典籍汇总起来,使许多佚书得以重现人世。
道教在元朝经历一次毁灭性的打击,元朝的统治者几乎烧毁了所有关于道教的书。到了明代,流传于世的道家经典不足宋元时候的三分之一。
而《永乐大典》则最大限度的记载了明朝以前所有的道家经典。清代学者辑录宋、元文人的诗歌文集和宋、元两朝的史料最为丰富。近现代以来,戏曲、地方志、科技书籍和医学著作开始被人们重视和辑录。大典中的佛教、道教资料也逐渐为人们所认识。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永乐大典

我有一本永乐大典,值多少钱

6. 永乐大典是什么书?


7. 永乐大典是一部什么样的书?

《永乐大典》是一部将古代典籍集合起来的类书。《永乐大典》编撰于明朝永乐年间,是由姚广孝以及内阁首辅解缙总编的一部中国古典集大成的旷世大典,初名《文献大成》,是中国百科全书式的文献集,全书22,937卷,由二千名学者在1403年——1408年编成(目录占60卷),11095册,约3.7亿字。但《永乐大典》大多亡于战火,今仅存800余卷且散落于世界。
全书内容极为丰富,经、史、子、集、释藏、道经、北剧、南戏、平话、医学、工技、农艺、志乘等共计七八千种,成书时间又早于《大英百科》,堪称世界上最早的百科全书,是我国传统历史文化的无价瑰宝。这样一本气势磅礴的巨著,为了方便查阅做成了“类书”的形式,也就是说按照字韵分门别类提供检索,不但如此,全书的摘抄工作都由知名的书法家担纲,具有极高的艺术欣赏价值。



永乐大典封面

永乐大典内页

永乐大典是一部什么样的书?

8. 永乐大典是什么书?

《永乐大典》是明永乐年间由明成祖朱棣先后命解缙、姚广孝等主持编纂的一部集中国古代典籍于大成的类书。初名《文献大成》,后明成祖亲自撰写序言并赐名《永乐大典》。全书22,877卷(目录60卷,共计22937卷),11095册,约3.7亿字,汇集了古今图书七八千种。
《永乐大典》内容包括经,史,子,集,天文地理,阴阳医术,占卜,释藏道经,戏剧,工艺,农艺涵盖了中华民族数千年来的知识财富。《不列颠百科全书》在“百科全书”条目中称中国明代类书《永乐大典》为“世界有史以来最大的百科全书”。已经成为了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符号。

扩展资料
《永乐大典》正本尚未确定是否存在永陵,但大典副本却惨遭浩劫,大多毁于火灾和战乱,也有相当一部分被后人以修书之名窃走,现今仅存800余卷且散落于世界。
副本流传至清代,并没有受到重视。到雍正年间,《大典》才由皇史宬移藏到翰林院,一些学士和编修官才得有借阅机会。乾隆初年清代学者全祖望考中进士后,被分到庶常馆学习,曾有机会见到这部书,大加称赞,并抄出《宋元图经》等海内孤本若干种,并且写了一篇《抄永乐大典记》,详记其事。
乾隆三十八年(1773),清政府纂修《四库全书》,此时《大典》已缺佚两千余卷,但仍从其中辑出佚书五百余种,其保存文献资料的巨大价值,可见一斑。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永乐大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