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审计能力

2024-04-29

1. 如何提高审计能力

1、学习审计理论及业务知识。
2、注重培养与被审计单位领导及业务人员的语言沟通能力。
3、注意从细小的环节去发现问题。
4、做到嘴勤。多余各方面沟通,例如:上级主管部门,财政、税务等。
5、手勤。多方面查阅资料,如:档案资料、会议纪要、历史资料、技术资料等。
6、脚勤。勤于走动,到被审计单位的下属部门、车间、办公室等各重要部门看看,掌握直观感觉。

如何提高审计能力

2. 如何提高银行业务审计能力

 如何提高银行业务审计能力
                      作为金融行业的主要机构之一——银行,其内部审计工作的能力也越来越凸显重要。接下来我整理了如何提高银行业务审计能力的相关内容,文章希望大家喜欢!
    
     明确银行审计工作的目标。 
    任何一个部门一个岗位都有自身的工作职责跟目标。比如人事管理部负责员工的招聘、变动等工作,销售部提高产品的销售业绩,而财务工作中的'审计也是要明确岗位职责。作为审计人员要善于发现解决问题,提高银行审计工作的质量,并积极采取有效措施预防潜在的风险。明确工作目标后,工作执行力就要配合到位。
     明确银行业务审计工作的流程。 
    任何一道任务都有一定的工作流程,先怎么做再怎么做。如果银行审计工作流程不明确,那么就容易出现混乱、重复的工作,浪费时间精力和物力。所以要健全和完善审计内部体系,在依据相关法律法规条件下,明确银行内部审计工作的相关工作职责、业务流程、质量控制、以及运行机制,特别是对外审计要注意的事项和规则,流程透明,办事才有依有据。
     创新银行技术手段,以提高审计的效率。 
    互联网时代的迅速发展,使得各行各业都紧跟步伐,谁掌握了最新技术谁就抢占了市场的先机。不管是产品也好,还是内部管理工作也好,都离不开技术的创新。银行审计工作也要加快信息化管理,包括数据采集、数据模型分析、信息整合等,一系列的工作方式要创新,提高审计的效率,节省时间,让审计工作更便捷高效。
     加强与同行或相关行业的合作学习交流。 
    合作共赢,是时代的不变的话题。行业有竞争有合作,才能合作共赢。银行可以加强和同行或相关行业的业务学习合作交流,每一个银行都有各自的工作方式,可以定期举办审计工作交流沙龙或座谈会,提升银行审计人员的业务知识,共同进步。
     关系国家有关政策,定期举办学习座谈。 
    国家关于审计工作会有新的政策公示,作为银行的管理层和审计人员要及时关注审计工作的动态,了解其相关规则,做到遵守审计工作相关法律法规,并适时调整审计工作任务,保证银行审计工作的正常运营。另外可以定期举办审计工作的学习座谈,了解银行审计人员的工作能力是否得到进步,从而制定相关的培训工作。
     审计人员自身转变工作理念,提高自身实力。 
    现在有很多银行的审计老员工还惯用以前的老办法,不仅仅影响工作效率而且也耽误整个审计部门的工作质量,作为审计人员要转变工作理念,与时俱进。学习先进的技术专业知识。通过参加一些行业交流会,或自身学习专业书籍等方式,不断提升自身业务能力,适应社会的发展。才能更好地促进整个部门、整个银行的审计工作的开展。

3. 浅谈如何提高审计技能

大凡各个行业的政绩突出者,都具务较高的行业工作技能。反言之,一个人若没有相当的工作技能,想创造出突出的政绩,其实现值有可能会接近于零。如何提高审计技能,是审计业内经常研讨的课题。长时期以来,从事审计的专业人员都从不同角度、层次进行了探讨。作为一名审计机关的行政工作者,对如何提高审计技能,也谈一些粗浅的看法。 一、找准位置,坚定信念 审计人就要干审计事,这也就是常说的一句俗语“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但是,只是上山唱歌还不行,还要把歌唱好,要唱的大红大紫。这里的“山”就是自己要找准的干事业的位置,“要唱的大红大紫”就是自己要有坚定的事业信念。 (一)找准位置是提高审计技能的基础和前提。 一个能够就业的人,为了理想、生计等原因,大多都要就业。一旦就了业,首先想到的是,我今后要干什么了,或者说我今后是干什么事的人了,这就是人生中一个时期的定位,也就是找到了自己干事业的位置。 但是,只是找到了自己干事业的位置还不行,关键是要找准自己干事业的位置。那么,找准找不准干事业的位置要怎样去界定它呢?这个界定的标准就是:你在从业过程中,是事业驾驭着你,或是你要主动驾驭着事业?一个人不管原来学了什么、有什么特长、有什么理想,这些都不是要驾驭一种事业的真正障碍。只有个人不能战胜自我、不能说服自我、不能重新认可自我、不能重新选择自我,也就是不能全面改善自我的,才是唯一的障碍。只有在自己找到干事业的位置以后,不断地改善自我,才能逐渐找准自己干事业的位置。 一个人的就业可能是顺心如意的,也可能是因为专业不对口等原因不顺心如意的。不管是顺心如意与否,都应该说是找到了自己干事业的位置。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事业的进展,可能会出现以下四种结果: 1.顺心如意者,满怀壮志,积极工作,努力探索,干出了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比如大科学家钱学森等人,经过百般曲折回到祖国怀抱以后所干的事业,就是如此。 2.不顺心如意者,在从业过程中,因受从业环境等的感召或者其他原因,不断改善自我,努力拼打,使自己时刻展现在事业的巅峰,创造出人人共赏的业绩。比如现实中有相当部分的大中专毕业生,因就业不对口,起初还是牢骚满腹。但是,后来他们中间有很多人,就在起初不如意的行业中,创出了不平凡的业绩。 3.也有部分顺心如意者,从业以后得意忘形,满足现状,沦为不进则退的人。 4.也有不顺心如意者,在干事业的过程中情绪低落,敷衍了事,不求进取,沦为被摒弃的对象。 前两者就是在找到自己干事业位置的基础上,通过自我改善,找准了自己干事业的位置。后两者就是在找到自己干事业的位置以后,堕落涣散,自弃了干好一番事业的机会。就是说,他们没有找准自己干事业的位置。 以上分析说明,只有找准了自己干事业的位置,才能成为事业的驾驭者,才能在推进事业的同时,一次又一次地实现自己的理想和抱负。才能在理想和远大抱负的感召下,把事业逐步推向高峰。如果没有找准自己干事业的位置,那他就会被事业驾驭,就像泥兜里的烂泥巴一样被提拉着走,最终成为了事业的累赘,变为大家唾弃的对象。 以上分析还说明,找准找不准自己干事业的位置,关键在自己。已经找到的位置是相对固定的,但是,自身建设是可以改善的。所以说,每一个人在找到自己干事业的位置以后,都能通过努力找准自己干事业的位置。只有找准自己干事业的位置,才会有想干好事业的信心,才能在勤奋的工作中不断的发现、积累、探索出高超的工作技能。 我们干审计事业也是如此。审计人只有找准了自己想干好审计事业的这个位置,才能有想干好审计事业的信心,才能激发起探索高超审计技能的愿望。这是提高审计技能的基础和前提。 (二)坚定信念是提高审计技能的内在动力。 一个人在干审计事业中如果没有坚定的信念,整天朝三暮四,这山望着那山高,那他就会无所适从,这样的人会不懈地去探索审计技能吗? 坚定审计信念,是驱使人们努力探索审计技能的动力。坚定审计信念,主要体现在一个人对审计事业的追求和为之奋斗过程中。在对审计事业的追求和奋斗的过程中,通过克服重重困难,不断总结、学习、借鉴、探索出新的经验和方法,使自己的审计技能不断地得到充实和提高。 从另一个角度上说,一个审计工作者有所追求,是和坚定审计事业信念相铺相成的。如果一个人没有想在审计事业上有所建树,理想渺茫,缺少奋斗目标,他就不会有坚定的审计事业信念。如果一个人没有坚定的审计事业信念,他也不会在审计事业中有所追求。只有坚定的审计事业信念和有所追求的人,为了达到自己的奋斗目标,在日常的审计工作中始终想创造出一流的工作业绩,想干出自己的特色来,才能在工作中不会就学,不懂就问,才能在不辞劳苦的探索、学习中逐渐提高审计技能,最终成为审计事业战线上的佼佼者。 以上说明,要想提高审计技能,就必须坚定自己干审计事业的信念。只有坚定了审计信念,才能有干好审计事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所以说坚定信念是提高审计技能的内在动力。 二、铁棒成针,锲而不舍 一个人的审计技能,包括财会知识、相关法律法规知识、相关社会科学知识、审计工作经验等,是以上知识和经验有机结合而成的审计行为能力。一个审计人,单独具备财会知识,不懂法律法规等相关知识,他就不会有完整、高超的审计技能。再者,如果一个人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审计技能,甚至他的审计技能在一定时期还是高超的。但是,随着审计事业的发展,他那一时的高超的审计技能,也会逐渐不适应新时期的审计要求。所以,要想不断提高审计技能,适应各个时期的审计要求,还要从以下两个方面提高认识。 (一)铁棒成针是提高审计技能的精神食粮。 要想掌握一门高超的技能,就要付出相当的甚至成倍的努力。同样,要想时刻把握高超的审计技能,也是一件不容易做到的事情。那么,怎样才能获取高超的审计技能呢?在此举一实例。 我所认识的某县财政局某部门负责人。该人原是军转干部,刚开始是在省城一家大企业开大货车,一次偶然的机会调入某县财政局给领导开车,因表现突出,被改行到财政局从事业务工作。对于仅有初中文化程度,年近四十岁的这位同志,努力钻研业务理论,边自学、边工作、边问身边的同志,几年间,他熟练掌握了财会知识,成为县级财政战线上的财会高手,并被委以重任。李白受启发的“只要功夫深,铁棒磨成针”的典故,在他的身上得到了体现。这一实例,对我们大多数审计人来说,在怎样能获得高超的审计技能这方面,应该受到一定的启发。 我们从事审计工作,对财会知识、相关法律知识等,没有勤学苦练的精神和意志,在今后的工作中是不会有明显起色的。就拿财会知识来说,原来是财会学校毕业的和原来没有财会技术的各类人员,一旦从事了审计工作都需要不断学习财会知识。有财会基础的,要在实践中熟练、完善自己所掌握的财会知识。财会技术欠缺的,更要从头学起。但是,成年人的学习,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家庭负担、社会应酬、本职工作、记忆力倒退等,诸多学习障碍,有一个处理不好,都会受到影响。所以,要想不断提升财会、相关法律法规等方面的技能和素养,没有铁棒成针的意志是不行的。所以说铁棒成针是提高审计技能的精神食粮。 (二)锲而不舍是提高审计技能的精神支撑。 唯物史观认为,任何事物都是发展变化的,审计事业也是如此。审计事业发展了,你所掌握的审计技能也要随之更新。审计事业的不断发展,就决定了审计人也要锲而不舍的不断探索审计技能。 如果把驾驭审计事业比作驾驶汽车,你若是一位新驾驶员,汽车在前进过程中有可能会遇到人群拥挤、车辆堵塞、路面陡狭、道路泥泞、车辆更新、交通事故、机器故障等诸种情况。为了应对这些情况,你就要不断加强自身修养。针对人群拥挤、车辆堵塞、路面陡狭、道路泥泞、车辆更新,你就必须要追求更高、更新的驾驶技术。针对交通事故,你必须在不断提高交通故障应变能力的同时,还要不断提高对社会关系的处理和应对能力。针对机器故障,你必须要不断探索高超的维修、维护技术。你若是一位老驾驶员,面对新老公路更替,高速公路的建设,城市高架的利用,你就必须及时掌握最新交通图册,牢记新型路标的含义等,不然你就无法上路,或者走错路,或者下错了出口,或者下不来高架。 事理相通,驾驭审计事业也是一样。在审计事业的推进过程中,一定会不断出现财会技术、法律法规、社会勾稽关系的利用、工作经验有待丰富等方面的问题。 1.财会技术方面。在当今年代,财会的发展,可以说是日新月异。特别是计算机在财会领域的应用,给当今审计人提出了新的审计要求。如果不会操作AO系统,就会面对被审计单位的电子账“望电兴叹”。并且,AO技术也在不断更新、发展。 2.相关法律法规方面。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法律法规的不断完善更是日新月异。建筑行业的迅猛发展,民生工程的推进,各项政府投资的扩展,“小金库”存在方式的不断翻新等,逼迫着相关老法律法规条文的更新和新条文的催生。所以,在审计中的法律法规条文的运用,无时不存在着审计风险。这种现实,逼迫着审计人要对更新的和新生的法律法规要及时掌握,熟练应用。 3.在社会科学方面。主要体现在审计调查、现场审计等所看到的审计内容与周边的关联人,以及与客观环境的内在联系的合理利用方面。它的最大的特点就是,变化频繁。也就是说,每一个审计项目,其周围关联人、客观环境与其他审计项目几乎都不相同。如果对某一个审计项目的周围关联人、客观环境探讨、把握不到位,利用不充分,这个审计项目的审计结果就有可能失真。这就要求,审计人在开展审计的一生中,都要及时的、不断的探讨社会科学知识。 4.在工作经验方面。主要是要不断提高审计业务敏感性的熟练程度,不断加强审计业务技巧的灵活应用,不断推进审计资料成果的提升和运用。这些工作经验是提高审计技能最主要的内在要求。只有不断积累、丰富这些工作经验,才能逐渐提高审计技能。 如果审计人在审计发展过程中,没有坚持锲而不舍的精神,而放弃了对新的财会知识、新的法律法规等必要知识的探究,半途而废或停滞不前了,那他就很难适应审计事业不断发展的需求,对审计中出现的新问题、新动向等,就只能望“新”而叹。那么他的审计前途也就随之半途而废或停滞不前了。 通过以上分析说明,审计人面对审计事业的发展变化,只有在锲而不舍的精神支撑下,不断探讨财会技术、法律法规、社会科学、工作经验等有关技术知识,审计技能才能不断提高,才能跟上审计发展的要求。所以说,锲而不舍是不断提高审计技能的精神支撑。 三、勤耕善作,多交共享 提高审计技能的另一个重要方面是勤耕善作,多交共享。在审计事业这片田地里,只有勤耕善作,多交共享才能结出丰硕成果。 (一)勤耕善作提高审计技能的必经途径。 中国的农夫有一句常言叫做“人勤地不懒”。所以,有很多农夫为了多得成果,便终生勤耕。但是,在同等条件下的同一年份,大家勤耕的结局往往不同,有的是硕果累累,而有的是稀松平常。这里不同结局的重要原因就是善作问题。这就是说,农夫要想有个好收成,只懂勤耕还不行,还要懂善作,即一定要勤耕善作。勤耕不言而喻即勤劳耕作,那么善作讲的就是善于耕作,就是很会耕作,即好的耕作技能。 毛泽东主席说过,实践出真知。即只有在勤耕中才能学会善作。邓小平同志也说过,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即善作还要到勤耕中去进行检验。这样勤耕---善作,善作---勤耕,循环往复,使善作在勤耕中不断得以完善和发展。这里讲的勤耕就是审计人员的辛勤工作,善作就是不断完善的审计技能。审计人员只有在实际工作中勤以探索,才能不断提高自身的审计技能。审计人如果不亲自去干审计工作,那么他的审计技能会无中生有吗?所以,审计人只有“勤耕善作”才能不断提高审计技能,这是审计人不可跨越的必经途径。 (二)多交共享是提高审计技能的最佳捷径。 电灯的发明,蒸汽机的出现,日心说的诞生等,最终都是因为多交共享,使人类的文明程度发展到现在相当高的水平。如果爱迪生发明了电灯以后,保守闭锁,且其他所有也发明了电灯的人,也都保守闭锁,会有现在琳琅满目、别具风格的电用灯具吗?一个成果一定要广泛参与交流,全面共享,才能在大众的交流共享中不断发展和完善。一个人必须要广泛参与交流,参与共享,才能在交流和共享中快速获得多方面的知识和技术。反之,则不能。这也证明了多交共享是快速学到知识的捷径这个观点。 如果现在的人想办灯泡厂,他有必要再去重新搞发明电灯吗?他只要共享前人的科研成果,再稍加自身的创意,生产出自己的产品就行了。所以说多交共享是多学知识、快学知识的捷径。 要提高审计技能也摆脱不了这一规律,每一个审计人,只有积极参与多交共享,才能快速的、多方面的获取高超的审计技能。自己探讨的成果,只有交给大家共同探讨才能得以发展,别人的成果在自己的运用、探讨中也能再得以升华,使审计技能在多交共享、反复探讨中不断提高。所以说,多交共享这是提高审计技能的最佳捷径。 总之,提高审计技能是无止境的,那么探讨如何提高审计技能的道路更是长远的。它也需要有坚定的信念和铁棒成针的精神,更需要多交共享的捷径。

浅谈如何提高审计技能

4. 审计机关如何提高审计能力

当前,我国的审计工作也已开始由传统审计向现代审计转轨,审计工作面临着许多新的形势和任务,需要在审计的理念、方式方法和技术手段等各个方面要有新的突破。为此,笔者认为基层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要适应新形势下审计工作面临的挑战,应当从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协调能力和服务能力四个方面入手,全面加强审计能力建设。
一、提高学习能力,打牢履行监督职能的坚实基础
当前社会发展变化很快,知识更新非常迅速,审计机关作为专业性要求很高的业务单位,对审计干部的要求也非常高,要求审计干部不仅要有强烈责任感和事业心,而且必须要掌握经济、法律法规、管理、财务、工程等多方面知识。因此,认真学习是必不可少的。目前,基层审计队伍尚不能很好地适应经济与审计的发展需要。有的财务知识比较丰富,对审计相关法规,审计技巧却了解不多;有的实际操作能力较强,而政策理论水平不高,综合分析能力、文字表达能力欠缺;有的传统财务审计比较精通,而计算机知识掌握不深;有的善于做具体工作,但组织协调能力缺乏。以人为本,强化素质是审计工作的基础。因此,作为基层审计机关,要将学习由任务与需要演化成每位审计干部的习惯和追求,大幅提升学习能力,全方位提升审计干部综合素质,要利用脱产学习、业务讲座、组织集训、实践锻炼等多种形式,抓好审计人员的教育和培养。作为基层审计干部,要从传统的“要我学”变成“我要学”,坚持在职自学新知识、新技能,把工作岗位当作学习的平台,学习中有工作问题研究,工作中有学习成果运用;要从专业知识到市场经济知识学习,从微观技术操作到宏观经济分析,从现状分析到未来世界走势预测,从党和国家大政方针政策到地方区域特色,全部纳入学习范围。要通过学习,更新陈旧的思维方式,提高政治理论水平和明辨是非的能力,增强抵制腐败思想和不良风气侵蚀的能力;不断增强工作的预见性、针对性和有效性,努力达到业务精通、技能娴熟,成为善于发现、分析和处理重大及潜在问题,适应审计事业发展的复合型人才。
 二、提高创新能力,不断改进审计方式方法
创新是审计事业发展的不竭动力,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和重要保证。新的历史时期,随着形势的不断发展变化,审计工作要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就必须紧跟时代潮流,更新审计理念,坚持在继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不断改进和加强审计工作。
(一)创新审计工作思路,树立审计为经济社会科学发展服务的理念
刘家义审计长指出:“审计的本质就是国家经济社会运行的免疫系统”。审计“免疫系统”是指国家审计机关受人民的委托,依法、独立、专门、主动去预防、揭示和查处问题,促进国家经济社会健康、安全运行。审计工作要切实发挥经济社会运行的“免疫”作用,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灵魂和指南,牢固树立科学的审计理念。因此,基层审计机关要紧紧围绕党委政府工作中心,从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目标中确定审计工作的发展目标,从经济社会各项事业科学发展的要求中寻找审计工作的切入点和着力点,正确处理好监督与服务的关系,为更好地履行审计监督职责、推动审计事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二)加强制度建设,改进审计方式方法,提高审计监督的效果
任何制度的建设都要经历从建立到不断完善的过程,任何制度的内容和形式都需要根据地方一个时期的中心任务的变化不断丰富和发展。这些年来,经济运行的新环境使得审计的范围越来越广。然而,由于审计仍处于逐步发展和完善的过程中,而且审计工作一直以事后监督为重点内容,无论是财务收支审计、预算执行审计,还是政府投资审计、经济责任审计(开展更多的是离任审计),审计监督大多是在被动地搞“秋后算账”。因此,在具体落实上,有些审计项目成效不明显,与经济发展的要求和人民群众的期望还有一定的距离。这就需要基层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不断研究新情况,加强审计制度建设,加大审计方式方法的创新力度,重视事前审计,抓好事中审计,强化事后审计,在拓宽审计思路上见成效。
(三)加强审计信息化建设,运用现代审计手段,提高审计工作效率
当前,财务软件的使用和普及,给传统的财务管理模式和业务处理方式带来了重大变革,因此,与此相关的审计工作要加强审计信息化建设,结合实际,全力推进。
一是大力加强计算机基础设施建设。要继续在计算机基础设施建设上加大资金投入,夯实审计信息化基础。通过引进、推广审计软件,加快计算机辅助审计步伐,为提高审计工作效率和质量提供技术保障;通过局域网建设,提升机关办公自动化水平;通过数据库建设,为提高管理水平提供技术支持。
二是大力培养计算机审计人才。要加大计算机审计的教育培训力度,不断深化并拓宽学习培训内容。同时,建立各类培训的跟踪反馈机制,查找存在的问题及原因,不断提高培训质量,尽快培养一批既懂审计业务又掌握计算机与网络技术,能熟练运用各种现代审计技术的审计专业人才。
三是大力拓展计算机审计领域。与审计实务相结合,促进提高审计工作的效率和质量,是审计信息化建设的根本价值所在。基层审计机关应用计算机技术与网络技术的眼光应重在审计的运用,要充分利用现有物质基础和各项研究成果,高度重视计算机在审计实务中的应用。要结合各自的工作对象和特点,大力推广运用比较成熟的审计软件,提升审计业务的信息化水平,提高运用现代审计手段的能力。
三、提高协调能力,圆满完成各项审计任务
审计工作如果没有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和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没有被审计单位的积极配合,没有机关内部各科室的沟通协调,做好工作的难度就会很大。因此,基层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必须具备很强的综合协调能力,对审计监督工作进行有效的领导与组织,实行科学的审计管理。
  (一)科学安排审计计划
 审计计划在审计工作中起着统领全局的作用。科学的审计计划,要根据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从宏观上把握经济运行中的重大决策和有关事项的动态,抓住党委政府关心、群众关注的影响全局的关键环节和重大问题,明确工作目标,确定审计项目。科学的审计计划能使审计部门合理控制审计成本,有效规避审计风险,提高审计效率与质量。
(二)合理调配审计力量
 审计计划确定之后,要在提高审计人员整体素质的基础上,将分散的各专业审计人员整合为综合、系统的有机整体,针对具体审计业务的复杂程序,有针对性地选择审计人员,集中优势兵力各个击破;要把预算执行审计与经济责任审计、绩效审计等相关业务结合起来,对审计结果进行转化利用,优化审计信息资源;要充分发挥社会审计力量的作用,对一些项目实施委托审计,对专业技术性强的审计项目,可外聘专家参与审计。
(三)加强与有关部门的沟通
审计的发展及审计的质量与监督的效果,不仅取决于审计部门和审计人员的本身,在很大程度上还受到审计对象及审计环境等外部因素的制约。基层审计机关要注重保持与同级纪检监察、组织人事等职能部门的良好协调关系,使审计机关自身能够及时了解新的相关大政方针和政策规定,使有关部门了解审计工作情况,支持审计部门依法履行职能。同时,在党风廉政建设、干部队伍建设等规章制度的制定方面,要及时将审计监督纳入其中,注重发挥监督合力。
(四)加强与被审计单位的交流
 审计工作只有得到被审计单位的积极配合才能顺利完成,审计人员开展审计工作时不能将上级机关角色带入审计工作当中,而必须坚持客观公正的原则,遵守审计职业道德和审计工作制度。同时,基层审计机关要加大审计宣传力度,宣传审计工作的建设性作用,使被审计单位了解审计工作,消除误解,端正认识,进而理解、支持和配合审计工作。
(五)突出审计重点
突出重点是审计工作的方法策略,把握审计监督的主要方面,在重要岗位、重点内容、关键环节上下功夫,带动审计整体功能的发挥。一是财政财务收支审计。深化对本级政府财政预算执行和对下级政府的财政决算审计。从源头上制止财政资金使用的随意性,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二是经济责任审计。通过审计,对党政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和准确评价,为组织、纪检部门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三是重点部门、重点单位和重点项目的审计。当前要特别关注重大基建投资、重大土地出让等项目,维护国有资产的安全和完整,提高国有资金的使用效益。四是事关民生资金的审计。“三农”资金、扶贫资金、社保资金事关社会稳定及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事关群众的切身利益。要重点关注民生资金的管理和安全,切实加强对民生资金的审计,确保党的惠民政策得到贯彻落实。
  四、提高服务能力,促进各项财经法规和审计结论落到实处
审计是民主和法制的工具。审计工作的根本目的是通过审计,发现财经管理中规范性、制度性和体制性的问题,并通过解决这些问题,推动经济社会健康运行。因此,基层审计机关要注重在审上下功夫,在帮上动脑筋,在促上见成效,实现审计监督与审计服务的统一。
 (一)坚持依法从审,确保审计质量
 审计质量是审计工作的生命线,审计质量关系到审计职能的发挥,是检验审计能力的根本尺度,没有审计质量,审计监督就会流于形式,对被审计单位财政财务管理就起不到应有的监督作用,也就无从谈为被审计单位提供帮促服务的问题。基层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在审计项目实施过程中,要严格执行审计准则和各种规程,建立健全审计承诺制、审计责任制和审计考评等制度,把审计项目实施过程的各个环节都纳入质量控制与监督的视野,确保审计方案周密,审计程序规范,审计取证细致扎实。要强化组织纪律观念,对于审计中遇到的疑难问题,及时请示汇报,确保每个项目都经得起历史的检验。
(二)注重综合分析,提出有价值的审计建议
审计建议是审计机关为党委政府加强经济管理提供决策服务的主要载体,能否提出有价值的审计建议,已经成为提升审计工作层次和水平的重大课题。当前,审计工作还较多的停留在微观审计层面上,要从宏观角度去发挥审计的作用,从体制、机制、政策和法律法规上去研究问题。因此,广大审计人员要勤于思考,不断提高辩证思维能力,每查出一个问题,都要进行由个别到一般、由特殊到普遍、由现象到本质的审计分析研究,从微观上入手,从宏观上把握。对于反复出现的问题,要从规律上找原因;对于普遍出现的问题,要从制度上找漏洞。在系统、深入地分析之后,从更高的层次上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三)加大审计决定执行力度,巩固审计监督成果
审计决定是审计成果的最终反映和体现,全面落实审计决定既是审计工作的出发点,又是审计工作的落脚点,同时还是树立审计权威的有效手段。一是要以高度的责任感,重视和抓好审计决定的落实工作。敢于坚持原则,不徇私情,真正做到审计环节一个不能丢,审计程序一个不能少,审计执法到位,切实把审计决定落实当作审计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二是要建立考核约束机制。把审计决定落实情况作为基层审计机关内部年终考核评比的重要依据,实行审计组长负责制,对审计决定落实不到位的,审计组长要陈述原由。同时,还要把审计决定落实情况纳入各单位部门目标管理进行考核,切实加强对审计决定落实情况的跟踪检查和审计移交案件情况的督促落实。三是争取领导的支持。积极争取人大、政府的支持,对一些审计处理难、审计决定落实难的问题和情况及时向党委、人大及政府汇报,及时采取措施加以解决。对拒不执行或不完全执行审计决定的,要予以通报,纪检、监察机关对其单位负有直接责任者给予行政处罚。对重大违法违规问题,除给予必要的经济处罚外,还要追究有关责任人员的责任,经济案件线索应及时移送司法机关和纪检、监察等部门进行查处。
总之,加强审计能力建设是时代的要求,是审计事业发展的要求。基层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要紧紧围绕党委政府工作中心,不断加深对审计工作客观规律的认识,积极应对审计工作面临的挑战,全面提高自身素质和工作能力,以创新为动力,发展为主题,服务为宗旨,推动审计工作不断发展。

5. 浅谈如何提高审计技能

大凡各个行业的政绩突出者,都具务较高的行业工作技能。反言之,一个人若没有相当的工作技能,想创造出突出的政绩,其实现值有可能会接近于零。如何提高审计技能,是审计业内经常研讨的课题。长时期以来,从事审计的专业人员都从不同角度、层次进行了探讨。作为一名审计机关的行政工作者,对如何提高审计技能,也谈一些粗浅的看法。 一、找准位置,坚定信念 审计人就要干审计事,这也就是常说的一句俗语“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但是,只是上山唱歌还不行,还要把歌唱好,要唱的大红大紫。这里的“山”就是自己要找准的干事业的位置,“要唱的大红大紫”就是自己要有坚定的事业信念。 (一)找准位置是提高审计技能的基础和前提。 一个能够就业的人,为了理想、生计等原因,大多都要就业。一旦就了业,首先想到的是,我今后要干什么了,或者说我今后是干什么事的人了,这就是人生中一个时期的定位,也就是找到了自己干事业的位置。 但是,只是找到了自己干事业的位置还不行,关键是要找准自己干事业的位置。那么,找准找不准干事业的位置要怎样去界定它呢?这个界定的标准就是:你在从业过程中,是事业驾驭着你,或是你要主动驾驭着事业?一个人不管原来学了什么、有什么特长、有什么理想,这些都不是要驾驭一种事业的真正障碍。只有个人不能战胜自我、不能说服自我、不能重新认可自我、不能重新选择自我,也就是不能全面改善自我的,才是唯一的障碍。只有在自己找到干事业的位置以后,不断地改善自我,才能逐渐找准自己干事业的位置。 一个人的就业可能是顺心如意的,也可能是因为专业不对口等原因不顺心如意的。不管是顺心如意与否,都应该说是找到了自己干事业的位置。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事业的进展,可能会出现以下四种结果: 1.顺心如意者,满怀壮志,积极工作,努力探索,干出了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比如大科学家钱学森等人,经过百般曲折回到祖国怀抱以后所干的事业,就是如此。 2.不顺心如意者,在从业过程中,因受从业环境等的感召或者其他原因,不断改善自我,努力拼打,使自己时刻展现在事业的巅峰,创造出人人共赏的业绩。比如现实中有相当部分的大中专毕业生,因就业不对口,起初还是牢骚满腹。但是,后来他们中间有很多人,就在起初不如意的行业中,创出了不平凡的业绩。 3.也有部分顺心如意者,从业以后得意忘形,满足现状,沦为不进则退的人。 4.也有不顺心如意者,在干事业的过程中情绪低落,敷衍了事,不求进取,沦为被摒弃的对象。 前两者就是在找到自己干事业位置的基础上,通过自我改善,找准了自己干事业的位置。后两者就是在找到自己干事业的位置以后,堕落涣散,自弃了干好一番事业的机会。就是说,他们没有找准自己干事业的位置。 以上分析说明,只有找准了自己干事业的位置,才能成为事业的驾驭者,才能在推进事业的同时,一次又一次地实现自己的理想和抱负。才能在理想和远大抱负的感召下,把事业逐步推向高峰。如果没有找准自己干事业的位置,那他就会被事业驾驭,就像泥兜里的烂泥巴一样被提拉着走,最终成为了事业的累赘,变为大家唾弃的对象。 以上分析还说明,找准找不准自己干事业的位置,关键在自己。已经找到的位置是相对固定的,但是,自身建设是可以改善的。所以说,每一个人在找到自己干事业的位置以后,都能通过努力找准自己干事业的位置。只有找准自己干事业的位置,才会有想干好事业的信心,才能在勤奋的工作中不断的发现、积累、探索出高超的工作技能。 我们干审计事业也是如此。审计人只有找准了自己想干好审计事业的这个位置,才能有想干好审计事业的信心,才能激发起探索高超审计技能的愿望。这是提高审计技能的基础和前提。 (二)坚定信念是提高审计技能的内在动力。 一个人在干审计事业中如果没有坚定的信念,整天朝三暮四,这山望着那山高,那他就会无所适从,这样的人会不懈地去探索审计技能吗? 坚定审计信念,是驱使人们努力探索审计技能的动力。坚定审计信念,主要体现在一个人对审计事业的追求和为之奋斗过程中。在对审计事业的追求和奋斗的过程中,通过克服重重困难,不断总结、学习、借鉴、探索出新的经验和方法,使自己的审计技能不断地得到充实和提高。 从另一个角度上说,一个审计工作者有所追求,是和坚定审计事业信念相铺相成的。如果一个人没有想在审计事业上有所建树,理想渺茫,缺少奋斗目标,他就不会有坚定的审计事业信念。如果一个人没有坚定的审计事业信念,他也不会在审计事业中有所追求。只有坚定的审计事业信念和有所追求的人,为了达到自己的奋斗目标,在日常的审计工作中始终想创造出一流的工作业绩,想干出自己的特色来,才能在工作中不会就学,不懂就问,才能在不辞劳苦的探索、学习中逐渐提高审计技能,最终成为审计事业战线上的佼佼者。 以上说明,要想提高审计技能,就必须坚定自己干审计事业的信念。只有坚定了审计信念,才能有干好审计事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所以说坚定信念是提高审计技能的内在动力。 二、铁棒成针,锲而不舍 一个人的审计技能,包括财会知识、相关法律法规知识、相关社会科学知识、审计工作经验等,是以上知识和经验有机结合而成的审计行为能力。一个审计人,单独具备财会知识,不懂法律法规等相关知识,他就不会有完整、高超的审计技能。再者,如果一个人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审计技能,甚至他的审计技能在一定时期还是高超的。但是,随着审计事业的发展,他那一时的高超的审计技能,也会逐渐不适应新时期的审计要求。所以,要想不断提高审计技能,适应各个时期的审计要求,还要从以下两个方面提高认识。 (一)铁棒成针是提高审计技能的精神食粮。 要想掌握一门高超的技能,就要付出相当的甚至成倍的努力。同样,要想时刻把握高超的审计技能,也是一件不容易做到的事情。那么,怎样才能获取高超的审计技能呢?在此举一实例。 我所认识的某县财政局某部门负责人。该人原是军转干部,刚开始是在省城一家大企业开大货车,一次偶然的机会调入某县财政局给领导开车,因表现突出,被改行到财政局从事业务工作。对于仅有初中文化程度,年近四十岁的这位同志,努力钻研业务理论,边自学、边工作、边问身边的同志,几年间,他熟练掌握了财会知识,成为县级财政战线上的财会高手,并被委以重任。李白受启发的“只要功夫深,铁棒磨成针”的典故,在他的身上得到了体现。这一实例,对我们大多数审计人来说,在怎样能获得高超的审计技能这方面,应该受到一定的启发。 我们从事审计工作,对财会知识、相关法律知识等,没有勤学苦练的精神和意志,在今后的工作中是不会有明显起色的。就拿财会知识来说,原来是财会学校毕业的和原来没有财会技术的各类人员,一旦从事了审计工作都需要不断学习财会知识。有财会基础的,要在实践中熟练、完善自己所掌握的财会知识。财会技术欠缺的,更要从头学起。但是,成年人的学习,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家庭负担、社会应酬、本职工作、记忆力倒退等,诸多学习障碍,有一个处理不好,都会受到影响。所以,要想不断提升财会、相关法律法规等方面的技能和素养,没有铁棒成针的意志是不行的。所以说铁棒成针是提高审计技能的精神食粮。 (二)锲而不舍是提高审计技能的精神支撑。 唯物史观认为,任何事物都是发展变化的,审计事业也是如此。审计事业发展了,你所掌握的审计技能也要随之更新。审计事业的不断发展,就决定了审计人也要锲而不舍的不断探索审计技能。 如果把驾驭审计事业比作驾驶汽车,你若是一位新驾驶员,汽车在前进过程中有可能会遇到人群拥挤、车辆堵塞、路面陡狭、道路泥泞、车辆更新、交通事故、机器故障等诸种情况。为了应对这些情况,你就要不断加强自身修养。针对人群拥挤、车辆堵塞、路面陡狭、道路泥泞、车辆更新,你就必须要追求更高、更新的驾驶技术。针对交通事故,你必须在不断提高交通故障应变能力的同时,还要不断提高对社会关系的处理和应对能力。针对机器故障,你必须要不断探索高超的维修、维护技术。你若是一位老驾驶员,面对新老公路更替,高速公路的建设,城市高架的利用,你就必须及时掌握最新交通图册,牢记新型路标的含义等,不然你就无法上路,或者走错路,或者下错了出口,或者下不来高架。 事理相通,驾驭审计事业也是一样。在审计事业的推进过程中,一定会不断出现财会技术、法律法规、社会勾稽关系的利用、工作经验有待丰富等方面的问题。 1.财会技术方面。在当今年代,财会的发展,可以说是日新月异。特别是计算机在财会领域的应用,给当今审计人提出了新的审计要求。如果不会操作AO系统,就会面对被审计单位的电子账“望电兴叹”。并且,AO技术也在不断更新、发展。 2.相关法律法规方面。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法律法规的不断完善更是日新月异。建筑行业的迅猛发展,民生工程的推进,各项政府投资的扩展,“小金库”存在方式的不断翻新等,逼迫着相关老法律法规条文的更新和新条文的催生。所以,在审计中的法律法规条文的运用,无时不存在着审计风险。这种现实,逼迫着审计人要对更新的和新生的法律法规要及时掌握,熟练应用。 3.在社会科学方面。主要体现在审计调查、现场审计等所看到的审计内容与周边的关联人,以及与客观环境的内在联系的合理利用方面。它的最大的特点就是,变化频繁。也就是说,每一个审计项目,其周围关联人、客观环境与其他审计项目几乎都不相同。如果对某一个审计项目的周围关联人、客观环境探讨、把握不到位,利用不充分,这个审计项目的审计结果就有可能失真。这就要求,审计人在开展审计的一生中,都要及时的、不断的探讨社会科学知识。 4.在工作经验方面。主要是要不断提高审计业务敏感性的熟练程度,不断加强审计业务技巧的灵活应用,不断推进审计资料成果的提升和运用。这些工作经验是提高审计技能最主要的内在要求。只有不断积累、丰富这些工作经验,才能逐渐提高审计技能。 如果审计人在审计发展过程中,没有坚持锲而不舍的精神,而放弃了对新的财会知识、新的法律法规等必要知识的探究,半途而废或停滞不前了,那他就很难适应审计事业不断发展的需求,对审计中出现的新问题、新动向等,就只能望“新”而叹。那么他的审计前途也就随之半途而废或停滞不前了。 通过以上分析说明,审计人面对审计事业的发展变化,只有在锲而不舍的精神支撑下,不断探讨财会技术、法律法规、社会科学、工作经验等有关技术知识,审计技能才能不断提高,才能跟上审计发展的要求。所以说,锲而不舍是不断提高审计技能的精神支撑。 三、勤耕善作,多交共享 提高审计技能的另一个重要方面是勤耕善作,多交共享。在审计事业这片田地里,只有勤耕善作,多交共享才能结出丰硕成果。 (一)勤耕善作提高审计技能的必经途径。 中国的农夫有一句常言叫做“人勤地不懒”。所以,有很多农夫为了多得成果,便终生勤耕。但是,在同等条件下的同一年份,大家勤耕的结局往往不同,有的是硕果累累,而有的是稀松平常。这里不同结局的重要原因就是善作问题。这就是说,农夫要想有个好收成,只懂勤耕还不行,还要懂善作,即一定要勤耕善作。勤耕不言而喻即勤劳耕作,那么善作讲的就是善于耕作,就是很会耕作,即好的耕作技能。 毛泽东主席说过,实践出真知。即只有在勤耕中才能学会善作。邓小平同志也说过,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即善作还要到勤耕中去进行检验。这样勤耕---善作,善作---勤耕,循环往复,使善作在勤耕中不断得以完善和发展。这里讲的勤耕就是审计人员的辛勤工作,善作就是不断完善的审计技能。审计人员只有在实际工作中勤以探索,才能不断提高自身的审计技能。审计人如果不亲自去干审计工作,那么他的审计技能会无中生有吗?所以,审计人只有“勤耕善作”才能不断提高审计技能,这是审计人不可跨越的必经途径。 (二)多交共享是提高审计技能的最佳捷径。 电灯的发明,蒸汽机的出现,日心说的诞生等,最终都是因为多交共享,使人类的文明程度发展到现在相当高的水平。如果爱迪生发明了电灯以后,保守闭锁,且其他所有也发明了电灯的人,也都保守闭锁,会有现在琳琅满目、别具风格的电用灯具吗?一个成果一定要广泛参与交流,全面共享,才能在大众的交流共享中不断发展和完善。一个人必须要广泛参与交流,参与共享,才能在交流和共享中快速获得多方面的知识和技术。反之,则不能。这也证明了多交共享是快速学到知识的捷径这个观点。 如果现在的人想办灯泡厂,他有必要再去重新搞发明电灯吗?他只要共享前人的科研成果,再稍加自身的创意,生产出自己的产品就行了。所以说多交共享是多学知识、快学知识的捷径。 要提高审计技能也摆脱不了这一规律,每一个审计人,只有积极参与多交共享,才能快速的、多方面的获取高超的审计技能。自己探讨的成果,只有交给大家共同探讨才能得以发展,别人的成果在自己的运用、探讨中也能再得以升华,使审计技能在多交共享、反复探讨中不断提高。所以说,多交共享这是提高审计技能的最佳捷径。 总之,提高审计技能是无止境的,那么探讨如何提高审计技能的道路更是长远的。它也需要有坚定的信念和铁棒成针的精神,更需要多交共享的捷径。

浅谈如何提高审计技能

6. 如何提高流程审计人员的能力

随着各种新兴市场的形成,管理手段的日趋智能化,知识经济的挑战,作为从事独立经济监督的审计工作的审计人员,必须具备适应发展要求的应有素质。但目前审计人员现有素质与审计工作发展必需素质,即:适应性、效率性、超前性、整体性的发展趋势尚有一定差距,我作为审计队伍中的一名年轻干部,现结合审计工作实际,和领导、同志们共同探讨怎样提高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这个问题。
  一、审计人员素质现状
  (一)是习惯思维难以打破。由于历史的原因,部分审计人员原来是从事财务会计工作,而会计工作具有的单一、缜密、细致等专业特点,决定了其注重微观的思维方式,因此至今仍习惯以单纯会计思维方式来指导从事审计工作。
  (二)是系统性全面性较差。对于如何有效开展审计工作,部分审计人员,特别是进入审计部门时间较短的一些同志,由于缺乏较为系统的岗前培训,工作的目的性、系统性、整体意识、层次感均较为欠缺。在具体审计过程中,对于发现审计对象存在的问题,马上找条规对号入座,不能对事情发生的前因后果很好地加以分析,从中找出规律性的东西,进而提出一些较为切实可行的解决问题的办法,供决策部门参考。
  (三)是综合分析能力欠佳。审计人员在审计工作中还停留在传统的财务收支审计方法上,审计一进点,就按以往惯例,先账本、再报表、后凭证,主要精力放在收集整理大量的会计数据之上,较少采用如静态分析、动态分析、总量分析、结构分析等综合分析方法全面深入剖析审计事项,找出存在普遍性和规律性的问题。往往是就事论事,不能纵横结合分析,揭示问题的实质,找出因果关系,提出高质量的审计结论。
  (四)是创新精神有待加强。随着审计地位越来越重要,社会各界对审计期望越来越高,就我局经济责任审计来说,二00六年领导干部经济责任离任审计项目25项,比二00五年增加了11项。由此看来,上级部门及政府每年安排给我们审计机关的项目任务呈上升趋势,所以我们审计人员对审计工作存在单纯片面的任务观点,一年下来,只要年度项目计划完成则万事大吉。以完成当年下达的审计任务为目标,全年几乎是一个项目接一个项目,极少有充足时间对审计工作进行必要的总结和回顾,往往是按部就班,缺乏必要的创新精神,较少主动思考审计工作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认真探索问题出现的原因,运用创新思路予以积极有效解决。
  (五)是存在消极畏难情绪。审计作为监督部门存在,处于被审计单位的对立面,与被审计单位是一对矛盾关系,审计人员在具体审计过程中,面临着被审计单位不配合和方方面面的阻力与干扰,存在着一定的消极畏难情绪。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不太愿意主动对审计中发现的问题深入调查、分析和研究,浅尝辄止现象时有发生;二是对于被审计单位存在问题的处理处罚上,力度不够,尺度不一。在问题处理处罚上,存在以息事宁人、不得罪人的方式进行审计处理处罚现象,一定程度上弱化了审计处理处罚力度。
  二、提高审计人员素质的培养目标
  面对新的形势、任务和要求,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自身素质上存在的不足,为确保审计质量,增强审计工作的适应能力,对每一个审计案件都要做到审得出来、说得明白、写得清晰。
  1、审得出来
  要充分发挥审计人员的专业优势,不仅要把财务方面存在的问题审计出来,而且还应注重揭示、总结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或取得的经验。
  一是必须重视审计专业知识的更新与提高,加强对审计技术与方法的研究,不断提高审计能力。切不可“吃老本”,不能懒惰,更不能凭“经验”,要时刻注重知识的更新。
  二是有强烈的责任心和事业心。强烈的责任心和事业心来自于对审计事业的不懈追求与热爱,来自于自觉地遵守审计工作纪律。站得直、行得正。要培养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排除一切干扰,依法独立地行使审计监督权,客观公正,实事求是,还事物的本来面目。
  三是树立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必须树立强烈的程序意识。审计程序是法定的,一个不按法定程序进行操作的行为是无效的行政执法行为。审计问题没有大小之分,只是存在的性质不同。所以,不能主观臆断,简单从事。既要充分利用审计线索,又要不放掉任何蛛丝马迹,对发现的一切线索都要做到纵向审计到底,横向审计到边,把问题查深查透。
  四是审计组成员间必须建立起和谐关系。就一个具体的审计项目而言,审计组是一个整体,尤其是审计项目质量的高低,不是某个人的水平,而是需要审计组集体的智慧,代表着审计组的整体素质与能力,是审计组共同努力的结果。为此,审计组成员切不可“单打一”、“各自为战”,要做到技术与方法互相交流,问题要互相探讨,发现线索要互相提醒,资料要互相共享。
  2、说得明白
  “说”是沟通的一种主要方式。审计人员要加强“说功”的练习与应用。
  一是审计内容、审计目标能够说得明白。不仅是向领导汇报工作时要把情况说明白,对被审计单位或者进行调查取证时,更要把审计内容、审计目标或者意图说明白,以建立起和谐的审计关系,营造良好的审计执法环境。
  二是审计事实要说得明白。不能凭经验、凭感觉进行审计,更不能搞合理推测。对每个审计问题都必须搞清来龙去脉,做到一事一证,事实清楚,证据确凿。
  三是审计定性依据、处理结果能够说得明白。对被审计单位的意见与要求能够说得明白。
  四是对审计案件能够从不同角度说得明白。要扩大视野,善于透过微观审计,从法律、财务制度规定和政策以及经济发展等宏观角度全方位、多侧面地分析看待审计中查出的问题或现象,进行深入地剖析,查找深层次的原因,提出有针对性、可操作的审计意见和建议,以满足不同层面的需求,促进审计成果转化。

7. 浅谈审计工作者如何提高学习能力

一是要清楚目标。
人生的目标是学习的根本动力问题。人的一生要有奋斗目标,目标越高,动力越强,学习力就越强。人生奋斗目标决定学习的动力。只要树立目标,只要确定的目标是切合实际的、合理的,一般都能实现,但必须付出努力。目标应该是阶段性的,要对自己有规划、有管理。甚至树立目标不单纯是为了实现它,而是为了追求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提高能力,收获心灵的愉悦。这又必须说到做人,学习与做人有着很深刻的内在联系。做人是个大题目,每个人都得做。做人与学习关系十分重大。做什么样的人,就决定了学什么、为什么学、怎么学。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体现在价值观上。为什么活着?为谁活着?为谁工作?一个人要想办法干一些有用的事情,标准不一定很高,但一定要管用,要把工作当成乐趣,要嫉恶如仇,也要从善如流。价值观决定生存状态,决定工作的出发点,不要计较后果,要选择好适合自己的工作方式、生活方式和成长方式,价值观决定一切行为。人对人的帮助是有限的,天助自助之人,关键要看自己是不是努力。二是体现在习惯上。仅仅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还不行,还要养成有助于实现价值观的行为习惯。人的性情是懒惰的,要养成勤勉的习惯,“勤勉成习惯,习惯成自然。”文化的最高境界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是文化的最高形态。有修养的高手,出手全是下意识的,却无不中规中矩、恰到好处。明确人生的目标,磨练做人的功夫,这两点才是审计人员提高学习能力的根本途径。

二是要学现用的、管用的。
干什么就要钻研什么、悟什么,这是基本的职业道德、起码的专业素养。人的精力有限,一生能做好几件大事其实就很不简单了。排球运动员偶尔练一练打篮球、打二传的练一练主攻,作为一种业余爱好是可以的,但不能主次不分。同时追逐两只兔子的人,最终必将一无所获。

三是要从工作中学,从实践中学。
工作中有一些好想法要记录下来,笔头要勤。灵机闪念,也要随时记录,养成好的习惯,今后受用。虽然时间长了可能会忘记具体内容,但最后记住的将是一种信念、一种感觉、一种认识,最终沉淀为思想。这是学习上的因果。从做的不好的人身上也能学到很多东西,知道什么事不应该怎么办。从每个人的成长经历来看,其实是人和事在教育着我们,最不得意的学习,就是老师和学生在课堂上的教育方式。老猎人教徒弟打猎,最好的方式就是在打猎时带着徒弟去。最好的培养就是自己培养自己,只要静下心来,就能悟到很多东西。当然也要从书本上学,间接知识得来全不费工夫,但消化起来比较难,还是要结合实践来消化,应用是消化所学最好的办法,否则就不会属于自己的。

四是要注重积累。
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提高观察能力。要善于观察,对常人司空见惯的现象要有不同的观察和理解。要善于积累点点滴滴,最后达到一种自觉,自然而然地就进入了研究变化中的事物的状态。对于持续积累,还是拿“龟兔赛跑”来说,乌龟的成功就在于持续的积累。人在运动时,时间才有意义;人在工作中,生命才有意义。要体现自己的方法。常言说:“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其实不同的人是有差异的,可能一分耕耘,九分收获,也可能九分耕耘,一分收获。总结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很重要,要摸索适合自己的方法。譬如说,读书的方法更在于重读、背诵,这样重复是有意义的,把一本经典看十遍要比看10本普通的书更有意义。要特别关注身边的事情。前面提到的“齐家”,就是只做好眼前的事情、做好应该做的本分。别人教给我们的东西对我们来说都是“舶来品”,不是来源于我们自身的实践,就很难结合并运用得很好,难免道听途说、人云亦云,那不是真正的属于自己的东西。怎样才能突破这个瓶颈呢?就要多多关注身边的人和事,从自己的工作实践中去领悟,虽然会很慢,但当突破了这一层“窗户纸”之后,一切就会变得很清晰、很简单,工作起来也就会得心应手。

作为一名审计人员,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的学习能力,用新的知识充实自己、完善自己,逐步使自己成为查核账务能手、分析研究高手、计算机应用强手和精通管理行家里手,才不至于被社会淘汰,才能成为审计行业的栋梁之才

浅谈审计工作者如何提高学习能力

8. 浅析如何提高审计队伍能力

一、以人为本,提升审计人员的学习能力。
当今社会是一个学习型社会,审计又是一个专业性很强的领域,因此要把学习作为提高审计人员素质的重要手段,就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
首先,要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审计工作的性质决定了审计人员必须具有较强的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和保密意识,必须具有坚持原则、依法办事、无私无畏的精神,因此,审计人员必须注重加强政治理论学习,牢固树立“党员、公务员、审计人员”三种意识;其次,要加强审计业务知识学习,审计人员必须具有扎扎实实的审计工作基本功,同时在审计业务方面还要熟练掌握会计、计算机等知识;在撰写审计报告时,还应具备综合、分析、判断的能力。这才能使青年审计人员在审计工作中发现新情况,解决新问题。
目前,审计队伍还不能很好地适应经济与审计发展的需要:有的人财务知识比较丰富,对审计相关法规、审计技巧却了解不多;有的人实际操作能力较强,而政策理论水平不高,综合分析能力、文字表达能力欠缺;有的人传统账簿审计比较精通,而计算机知识掌握不深;有的善于做具体工作,但组织协调能力缺乏。这些都要求我们不仅要勤于学习,而且要善于学习,不断提高学习效果,做到学以致用、学用结合。
二、把握原则,提升审计人员的协调能力。
审计工作要上水平,不仅需要扎实的业务功底和政策水平,更重要的是要处理好与被审计对象及各有关部门的关系。再就是青年审计人员在审计工作中要同形形色色的人大交道,因此,审计人员更要摆正自己的位置,既做到不卑不亢,又不能简单地以监督者自居,要掌握沟通的技巧。
在我们身边和工作中,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矛盾,在审计人员之间、审计业务部门之间、上下级之间、审计机关与被审计单位之间有时不免产生某种分歧。这些虽是正常的,但必须协调处理好。因此,审计人员尤其是审计部门的负责人必须具备很强的综合协调能力,对审计工作进行有效的领导与组织,实行科学的审计管理。审计人员要经常与被审计单位沟通、交流,审计工作只有得到被审计单位的积极配合才能顺利完成。同时,要加大审计宣传力度,宣传审计工作的良好效益,使被审计单位了解审计工作,消除误解,端正态度,进而理解、支持和配合审计工作,确保圆满完成审计任务。
三、创新思维,提升审计人员的执审能力。
作为一名青年审计人员,在日常工作生活中要注意有关账外信息的收集,对与被审计对象有关的资产、新设机构等尤其注意。从纷繁复杂的财务资料中,迅速找到切入点,或当一定的审计目标确定后,能迅速搜集审计证据,从而确定审计重点,这些都离不开职业敏感的执审力。
随着科学发展观深入人心,我国经济发展方式不断变革,愈来愈向全面、协调、可持续方向发展。在这种历史背景下,过去审计工作以事后监督、查错纠弊为主的经济“卫士”角色,必然要向经济运行中“免疫系统”的角色转变,审计必须从宏观角度揭示经济运行过程中体制、机制方面存在的问题,更加注重民主法制建设,更加注重社会公平正义,更加注重惠民政策的落实,更加注重宏观经济运行的质量、效益和安全,在更高层次上履行审计的前瞻性和建设性职能。
这些都要求审计人员必须提高审计能力,对不同领域审计项目都能审、会审,都能科学揭示问题,作出合理评价,提出切实可行的意见和建议,促进国民经济科学发展、和谐发展。
四、分析判断,提升审计人员的决策能力。
这是干好审计工作最关键的一步,在前期形成的调查研究,综合分析基础上,最终能否形成正确的审计结论,定性、处理、处罚、移送处理是否恰当,审计事项是否查深、查透,一个审计项目是否最终实现审计目标,关键就是要看审计人员的决策能力。而专业的决策力来源于丰富的专业知识,深厚的理论素养以及长期的工作实践,这些不仅需要我们平时在工作、学习中一点点去积累,还需要从微观层面进行甄别,从问题的宏观层面进行剖析,分析问题的产生和发展脉络,对审计单位所处的行业现状有不同程度的研究,能够把握审计所涉及的方方面面。在统筹分析基础上才能对所掌握的材料进行高度的概括和总结,做到对问题准确的处理,提出有价值的意见和建议。
五、秉公执法,提升审计人员的抗腐能力。
审计的目的不仅在于披露多少大案要案,更重要的是找出谁为审计出来的问题承担责任。多年来,审计出来的问题屡审屡犯,与审计意见落实难、审计决定执行难,执法力度不到位、责任追究不到位有一定关系。审计人员在工作中也常常遇到被审计单位“示好”、“客气”,如果意志薄弱,很容易被“拉下水”。因此,必须从以下几方面增强审计人员廉洁从审的抗腐能力,做到一身正气、两袖清风。一是加强制度建设落实廉政监督保障,强抓审前廉政教育构筑无形“防火墙”,促使人人做到自警、自省、自励、自尊和自爱,时刻忍得住清贫,耐得住寂寞,从而在思想上不想违纪、制度上不能违纪。二是坚持“审计权利运行到哪里,党风廉政建设就跟进到哪里”,推行廉政监督全程“跟进”、廉政监督员制度和廉政过错责任追究制,实现廉政跟着项目走,廉政监督与审计权利运行同步。三是实行外勤经费自理,切断与被审计单位利益链,树立审计机关清廉形象。四是实行廉政保证金制度,强化廉政考核。凡发生违反廉政规定和审计纪律行为受到本制度处理的,扣发廉政保证金,一律取消本人及所在科室评先评优资格。
六、多读多写,提升审计人员的表述能力。
表达能力是审计干部最基本的能力。主要表现在“口头”和“笔头”两个方面。要想提高审计地位,审计人员必须要有较强的文字表达能力,将报告中的专业术语变为通俗易懂的语言。为此,在新的形势下,要与时俱进,审计人员只有从以下两方面进行提高,才能成为一名名副其实的合格审计工作者。

综上所述,加强审计干部能力建设是时代的要求,也是审计事业发展的要求。审计人员职业胜任能力的提升是提高审计工作的层次和水平、逐步实现审计工作转型的关键所在,起着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