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为什么亏损那么大

2024-05-12

1. 小米为什么亏损那么大

5月2日,小米提交招股书,正式申请在香港上市,中信里昂证券、高盛、摩根士丹利担任联席保荐人。

根据招股书草拟本数据,小米2017年收入1146亿元,经营利润122.16亿元;2016年收入684亿元,经营利润为37.85亿元;2015年收入668亿元,经营利润为13.73亿元。

但有一项数据值得注意,招股书显示,截至2017年12月31日,由于就可转换可赎回优先股产生大额公允价值亏损,小米集团有净负债人民币1272亿元及累积亏损人民币1290亿元,对此我们该如何理解呢?
原来,这其中牵涉到优先股公允减值变亏损的概念,也就是说小米招股书中的累计亏损,包括了可转换可赎回优先股的公允价值,而优先股是相对于普通股而言的,主要指在利润分红及剩余财产分配的权利方面,优先于普通股。

据了解,优先股对应的公允价值在公司的高速发展过程中,会产生了大量价值的增值,因为股东没有退出,这部分对股东而言是账面“浮盈”的价值增长部分,在IPO之前就被计为公司对股东的负债,IPO之后优先股转为普通股,这部分亏损就消失不再计入报表。

对此,见智研究所的数据分析师就对全天候科技解释称,“很多公司在上市前都会发行可转化优先股进行境外融资。这些可转换优先股可以在公司上市完成后按照约定的比例转换为普通股,其约定价格往往大幅低于上市后的每股发行价。”

值得注意的是,在会计计量上,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要求将普通股价值与转换价之间的差额计为亏损,这也是很多公司账面出现由可转换优先股造成巨额亏损的原因。

如果对此你还不理解,我们可以举一个简单的例子:

假如一开始公司制定的上市转股价是10港元,后来因为公司股价涨到了20港元,报表上就会计提每股10港元的亏损,不过实际这一部分亏损对于公司经营是没有影响的。

而实际上,这种亏损一般只会出现在以国际会计准则(IFRS)汇报的公司, 美国会计准则(US GAAP)对可转换优先股处理跟IFRS不同,小米的招股书中的财务报表,采用的恰恰就是国际财务报告准则(IFRS)。

总而言之,小米上市后可转换优先股将全部转换为普通股,这一“亏损”不会再出现在当期的利润表上,不过资产负债表上权益部分的累计亏损将会保留,影响后续分红的能力。
再回到小米的招股书上,我们可以看到,截止到2017年12月份期间,小米的累计累计亏损约为1290亿,但如果扣除优先股公允价值和股权激励,以股份为基础的薪酬,投资公允价值的增益,及收购导致的无形资产摊销,小米于2016年及2017年经调整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利润分别为人民币18.969亿人民币及人民币53.6亿元人民币。

实际上,小米这种可转换优先股的设置,被很多的上市公司所采用,也被业内人士解读是一种股权保护方法,即先是以公允价值当作负债的形式,一旦遇到有人恶意收购,马上可以转化为股权。

在此之前美图赴港交所上市的时候也曾遭遇类似的质疑,当时美图招股书上显示其截止2016年6月30日累计亏损为63.6亿元,但是这其中同样牵涉到了优先股公允减值变亏损的概念。

此前根据媒体的报道,保荐机构给小米IPO定价基本确定在1000亿美元以上,争1200亿美元,基石投资者定价在800亿美元以上。

而据专业人士表示,通常公司上市之前估值涨的越多,公允价值带来的亏损就会越大,根据保荐而优先股公允价值亏损并非真的亏损,是把投资人的增值算进去了。所以,和通常意义实际的亏损不同,这类 “亏损”越大,说明公司的发展越好,价值提升越大。全天候科技

小米为什么亏损那么大

2. 小米盈利又亏损是什么意思

你好,
1,也就是小米目前财务上是亏损的。
2,报道称:“在营业纪录期,2015年、2016年及2017年,小米集团分别产生亏损人民币76亿元、利润人民币4.916亿元及亏损人民币439亿元。
3,但小米最终会盈利。

3. 小米亏损为什么能上市

你好,
1,首先,小米的“亏损”有一部分是财务处理问题。
2,其二,小米的发展是健康的。
3,第三,上市以后小米的核心竞争力进一步提升。
4,第四,小米的经营团队是值得信任的。

小米亏损为什么能上市

4. 小米一直亏损为什么能上市

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不懂的人看表面,以为是亏损,实则不然。下面是网上找来的资料,看不懂不要紧,可以了解一下真实情况
直接上业绩:2015年至2017年,收入为668.11亿元、684.84亿元、1146.25亿元,净利润为-76.27亿元、4.92亿元、-438.89亿元,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26.01亿元、45.31亿元、-9.96亿元,毛利率为4.0%,10.6%、13.2%。
看到这个数据,估计你有点懵:作为一家真正的独角兽企业,成立7年营收破千亿,但是怎么2017年还巨亏438亿?
由于小米在香港联交所上市,采用国际会计准则,利润表中有一个特殊的科目,即“可转换可赎回优先股公允价值变动”。
上市前,小米通过发行可转换优先股的方式进行了多轮融资,这部分融资,会在报表中形成金融负债,计入非流动负债中的“可转换可赎回优先股”。
按照国际会计准则,这部分金融负债的公允价值变动,需要计入当期损益,最终影响利润。
如果企业的估值上升,那么,账面金融负债会上升,由于此处处于负债项,负债增多,在利润表中,就会体现为利润降低;反之,如果企业估值下降,负债中的金融负债减少,那么,利润就会增加。
此处,需要等到上市后优先股转为普通股,才不会再影响公司利润。这笔实际并不存在的“账面亏损”就会消失。
其中,2015年、2016年及2017年末,小米可转换可赎回优先股公允价值变动分别为-87.59亿元、-25.23亿元、-540.71亿元。
所以,如果你只从财务角度来看:小米的估值越高,这个数值负数越低,账面上看小米亏的也越多。
但是,其实事实并非如此。
如果以国内的会计准则来看,优先股具有金融负债和权益工具双重性质,在实操中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划分为金融负债或权益工具核算。
如果划分为金融负债,采用实际利率按照摊余成本核算;如果划分为权益工具,作为报表中的权益类科目核算。但不管怎么分,都不需要随公允价值的变动重新计量,不会影响利润。
注意,以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计量下,小米调整后的净利润为-3.04亿元、18.96亿元、53.61亿元,净利率为-0.5%、2.8%、4.7%。
也就是说,事实上小米2017年的盈利为53.61亿元。不过,实际上,如果看小米的业务运转情况,另一个指标“经营利润”其实更有参考性。招股书显示,小米2017年经营利润122亿元,同比大增223%。

5. 为什么小米成本那么低

第二点,庞大的流量基础,小米依靠性价比积累了大量的流量,因此无论小米做哪些产品,都会有很高的关注度,这些流量就会带动销量。【摘要】
为什么小米成本那么低【提问】
你好,为什么小米成本那么低原因内容如下第一点,在小米进军生态链之前,小米手机已经取得了很高的市场份额和消费者的认可,消费者愿意购买小米的产品,小米产品性价比的招牌已经打出去了,后续再出小米产品,自然会有很多消费者愿意购买。【回答】
第二点,庞大的流量基础,小米依靠性价比积累了大量的流量,因此无论小米做哪些产品,都会有很高的关注度,这些流量就会带动销量。【回答】
第三点,小米生态链是从源头上控制成本,投资或者加盟上游供应链厂商,使成本降低,小米带来的热度和销量,几乎没有一家硬件厂商会拒绝,虽然单品利润低了点,但销量可大幅上涨,也就是我们所说的薄利多销。【回答】

为什么小米成本那么低

6. 小米 亏损 为什么ipo

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不懂的人看表面,以为是亏损,实则不然。下面是网上找来的资料,看不懂不要紧,可以了解一下真实情况
直接上业绩:2015年至2017年,收入为668.11亿元、684.84亿元、1146.25亿元,净利润为-76.27亿元、4.92亿元、-438.89亿元,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26.01亿元、45.31亿元、-9.96亿元,毛利率为4.0%,10.6%、13.2%。
看到这个数据,估计你有点懵:作为一家真正的独角兽企业,成立7年营收破千亿,但是怎么2017年还巨亏438亿?
由于小米在香港联交所上市,采用国际会计准则,利润表中有一个特殊的科目,即“可转换可赎回优先股公允价值变动”。
上市前,小米通过发行可转换优先股的方式进行了多轮融资,这部分融资,会在报表中形成金融负债,计入非流动负债中的“可转换可赎回优先股”。
按照国际会计准则,这部分金融负债的公允价值变动,需要计入当期损益,最终影响利润。
如果企业的估值上升,那么,账面金融负债会上升,由于此处处于负债项,负债增多,在利润表中,就会体现为利润降低;反之,如果企业估值下降,负债中的金融负债减少,那么,利润就会增加。
此处,需要等到上市后优先股转为普通股,才不会再影响公司利润。这笔实际并不存在的“账面亏损”就会消失。
其中,2015年、2016年及2017年末,小米可转换可赎回优先股公允价值变动分别为-87.59亿元、-25.23亿元、-540.71亿元。
所以,如果你只从财务角度来看:小米的估值越高,这个数值负数越低,账面上看小米亏的也越多。
但是,其实事实并非如此。
如果以国内的会计准则来看,优先股具有金融负债和权益工具双重性质,在实操中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划分为金融负债或权益工具核算。
如果划分为金融负债,采用实际利率按照摊余成本核算;如果划分为权益工具,作为报表中的权益类科目核算。但不管怎么分,都不需要随公允价值的变动重新计量,不会影响利润。
注意,以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计量下,小米调整后的净利润为-3.04亿元、18.96亿元、53.61亿元,净利率为-0.5%、2.8%、4.7%。
也就是说,事实上小米2017年的盈利为53.61亿元。不过,实际上,如果看小米的业务运转情况,另一个指标“经营利润”其实更有参考性。招股书显示,小米2017年经营利润122亿元,同比大增223%。

7. 为什么小米销量那么高

1、米粉数量庞大,买的人多。
2、小米一直坚持低价高配的策略,吸引很多追求配置的人。
3、小米实行线上,线下两种销售策略,抢占线下市场。
4、最重要的是小米手机供货改善了很多,很多机型不用再抢了,而是现货供应。

为什么小米销量那么高

8. 小米利润高吗?

第一招 砍掉渠道,直面顾客
	  早在去年8月小米就曾说过不会走传统的实体渠道,而是会采用全网络销售的途径,以此节约渠道成本实现低价。的确在传统分销体系中渠道成本是一个比较重要的部分,层层代理制度的存在使得最终消费者得到的价格往往会溢价30%甚至更多。小米以纯网络的方式进行销售,去掉了所有的中间流通环节,的确可以降低这部分的成本,并以此获得较低的价格。
	  但这是小米保持利润率的原因吗?不一定。随着近年来网络购物的兴起,传统渠道不可避免的会受到冲击,作为对策,这几年来电子产品领域的渠道事实上都在向扁平化发展以取代原来的层级式结构,甚至很多公司也开始采用网络直营或者与卖场合作的方式,很多时候实体渠道也已经简化到了1~2层。在这样的情况下,渠道在售价中所占据的比例大约只有10%,对于一台售价2000块的手机而言也只有200块而已。何况小米公司后来也并没有如自己所说仅以网络渠道销售,实际上小米手机目前的主力出货渠道是运营商定制,这也是一种传统的渠道,也必然会给小米带来诸如展示、广告、库存等渠道成本。虽然小米手机的确利用渠道方面的优势降低了一部分成本,但这方面对于盈利的贡献是不大的。
	  第二招 铺货第一,售后第二
	  小米曾经说过“没有设计就是最好的设计”,对此现在很多人调侃道,小米的哲学其实是“没有售后是最好的售后”。相信看过小米论坛的人都应该能发现,关于小米手机最多的抱怨就是售后了。除去手机损坏后用户须自行将手机邮寄回小米公司(快递费用户自己支付,最多只报销15元,对于快递过程中的风险也不承担责任)以外,无法联系售后、维修检测周期过长、收费过高、责任认定不合理、甚至邮寄后无人受理的投诉比比皆是。作为一个一年不到出货超过300万台的公司而言,这样的销售数据是非常亮眼的,但是小米公司并没有以同样的速度和规模扩展自己的售后体系。虽然小米公司承诺过投巨资大力补充售后环节,但实际上到目前为止小米依然没有完善的售后渠道。全国百多个小米之家,很多都只是开办在居民楼里由一两个人打理的小服务,并不能承担售后责任,雪上加霜的是小米手机的返修率相对较高,这也进一步加大了对售后的压力。
	  这样的情况是可以理解的,毕竟小米背后有风险投资的压力,背负这种压力的公司很多时候只能不顾一切以最快的速度出货、回笼资金,才能满足风投的回报需求,而大力发展售后这类有长远利益却会损失短期收益的投资往往无法放在第一位考虑。考虑到小米手机的返修率,如果要获得国际大品牌同等的售后水平,需要投入的成本会更多,因此估测由于售后方面的节约,对于小米手机盈利的贡献大约是在50~100元左右。
  第三招 精选方案,精简成本
	  之前我们分析的两点虽然是小米手机获得高额盈利的因素,但它们对于最终盈利的贡献并没有想像的那么大。因此小米手机最大的盈利手段应该来自于产品自身。对于这点,我们可以分为三个方面来看。
	  一、选择较低开发成本和采购成本的平台。我们都知道小米手机采用的是高通平台,具体而言是MSM8260处理器。这颗处理器虽然频率很高,但是实际性能一般,小米之所以选择这颗处理器主要是因为高通平台具备更低的整体采购和供应链成本,同时也可以节约研发成本。对于一台以Tegra或者Exynos为核心的手机而言,处理器、音频、GPS、WiFi、蓝牙、电源管理、射频放大器、射频调制解调器、基带处理器都需要从不同的供应商处购买,而采用高通方案就可以全部由一家提供。虽然高通的方案在任何方面都不是最好的,但高度的整合性可以为厂家节约大量的研发与运营成本。小米选择高通方案,是削减硬件成本的第一步。
	  二、去掉不需要的硬件、功能和隐性成本。小米手机从一开始就频繁和国际大厂的顶级产品进行对比,但是官方往往只关心诸如主频、核心、内存这些数据,却忽略了很多隐藏的成本和功能。例如小米手机没有配备前置摄像头,这可以带来数美元的成本降低;小米手机没有配备陀螺仪,这也可以带来数美元的成本降低;小米手机仅仅内置了4GB的NAND,这可以带来数美元到数十美元的成本降低。
	  硬件方面减配只是一个方面,小米手机还去掉了一些高端手机中均有配备的功能。我们知道目前的高端手机都具备MHL转HDMI输出1080p视频的功能,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这样一个功能的代价是十分高昂的。产品要支持MHL除去要缴纳每年数万美元的会费以外,每一台设备都需要5美元的授权费,还需要额外购买一颗转换芯片,小米没有搭载这个功能,可以节约5~10美元的成本。
	  三、采用低档零部件、二线供应商和低成本制造工艺。虽然小米一直宣称自己的产品采用了全球500强提供的顶级元器件,但很明显这不符合事实。实际上小米手机选择的零配件除去高通处理器以外,基本上都是较为低档的型号,例如廉价的国产800万像素摄像头(拍照的效果有目共睹),对比高端的背照式摄像头,一个的成本差距可能接近10美元。而且在主流产品均采用性能更好的PET触屏时,小米手机仍然采用的是较为落后的单层玻璃基触屏,这也会带来几美元的成本差距。至于分离式的框架结构设计、较为低档的注塑材质(很多用户反应边框螺丝处开裂)、效果较差的液晶屏幕等等方面,小米手机都在尽一切可能降低硬件成本,甚至连最普通的阻容感元件也不例外。
	  对此我们只需要简单的和国际和国内的高中低端产品做一个对比,就可以明显看出区别。
 
结论相信大家都可以看得出来,这里就不多分析了。目前国际高端手机的硬件成本多数在180~200美元左右,而根据实际用料分析,小米手机的硬件成本不会超过120美元,因此在硬件方面,小米手机通过全方位、大力度的精简,相对于其宣传上的主要竞争对手节约了至少60美元,也就是至少大约400人民币。
	  结论
	  通过上面的计算来看,小米手机通过各种方面的运作,相对于大厂的手机而言,节约的成本大约在500元左右,这基本上和周鸿祎所称小米手机的利润大致相同,因此我们可以得到结论,如果小米公司按照等同于业界的标准去制造手机,那么这个价格的确是无法盈利的,但是小米公司并没有这么做,这才是小米手机的利润来源。这500元的成本,反应到售价上大约是1000元,而考虑到其它公司的运营成本、规模和研发投入,大家就可以明白为什么其它公司卖的比小米贵,却依然会亏本。从这个角度来看,小米手机的高额盈利是不健康的,因为它是以牺牲产品本身的质量和服务换取的,这对于投资人而言是好事,但是对于用户而言则不是。小米公司如果想在这个市场上真正立足,而不是成为昙花一现式的存在,需要改变的还有很多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