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育人的意义

2024-05-12

1. 实践育人的意义

第一章 高校实践育人的内涵与意义
  第一节 实践育人的内涵
  一、实践育人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内容
  实践育人如何理解?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众多观点中,实践的观点是首要的,第一位的。如果没有解决好什么是实践育人的问题,就不可能很好的解决“怎么开展实践育人”的问题。所谓实践育人,是指遵循大学生的成长成才规律和教育活动规律,通过激发学生课外自我教育和互相学习的热情和兴趣,以学生在学校课堂中学得的理论知识和间接经验为基础,以开展与学生专业发展和成才成长密切相关的各种实践活动为途径,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并促进他们形成高尚品格、祖国观念、人民观念、创新精神、实践能力新型育人方式
  (一)实践育人是遵循马克思主义教育原理的基本要求
  实践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实践即人的亲身体验。马克思主义认为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和动力,是获得知识的源泉,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马克思指出“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在认识论上处于优先地位。后来的马克思主义学者大多遵循实践的观点,像伟大领袖毛泽东将其发展为:“人的正确思想只能从社会实践中来。”实践育人对个人的成长主要起到了启发、培养、教育、警世的作用。教育的本质属性是实践性,马克思主义的教育观和我党的教育方针一直以来就主张三个结合:“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知识分子与工人农民相结合 、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相结合”.只有做到这三个结合,教育才能起到应有的作用。目前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也明确要求“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因此,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是坚持马克思主义教育原理,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具体体现和必然要求。
  (二)实践育人是大学生成长、成才和发展的内在需要
  大学生的成长成才不仅表现为拥有丰富的书本知识和高学历, 更体现在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上,更要体现在个性的充分张扬和与社会的和谐交融。 要实现这些目标,实践教育比理论教育的作用更大,更为直接。美国哈佛大学有一位教授查得·莱特教授曾讲过,他经过多年调查研究的结果显示,“发生在课堂外的大多数事件或活动对学生产生的影响要远远大于课内所学知识”.美国卡内基教育基金会也指出,“大学教育的效果不仅与学生在校园里度过的时光有关,而且与他们参加的课外活动的质量有直接的关系”.除了靠读书或听课来获得知识外,还可以参加有关社会实践来获得知识。这就要求我们要极大的重视实践在教学中的价值,要安排相应的实践环节在教学计划中。我国各地大量的教育实践充分证明,只有在社会实践中大学生才能很好的了解社会,融入社会,才能检验、巩固、掌握所学理论知识,增强社会责任感;也只有在社会实践中才能够面对克服各种困难,积极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增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 实践教育是人才成长的决定性因素。
  (三)实践育人是马克思主义实践理论与当代教育碰撞的产物
  随着时代的发展,教育理念也在不断的变革,学校也不再把分数作为学生的唯一评价标准,随着高中毕业,学生进入大学,就会有很多机会参加社会实践,一个不及早了解社会的学生,是不能更好的适应社会的。我们所说的实践育人是一个统一的教育体系结构,不仅包括更加重视实践教育的现代教育理念,也包括为贯彻实施这种理念而形成的各种教育方式和教育活动形式的总和。 它已经成为高等学校人才培养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在高校人才培养过程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这正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当代教育的有机结合,正是在这个统一体系的感召下,传统的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的二元对立关系被打破,传统看法将实践育人和学校教育看成两种不同的教育方式。实践育人被誉为是与学校的知识学习、理论教育相对立的一种培养人的方式,从而将知识学习和实践育人作为两个单独的问题来看待。搞好实践育人不仅要设计理论教学外的的实践环节,更重要的是要突出教育的实践性。促使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实现自主教育。
  二、 正确认识实践育人的科学内涵
  长期以来,人们对实践育人在认识上存在一些偏差。首先,传统观念把实践育人等同于实践教学,而实践教学从属于理论教学,传统观念认为理论教学,教师占主体地位,学校的主要任务是在课堂中进行理论教学,所谓的实践育人也只是在教室做做实验,并没有真正理解实践育人的内涵。其次,认为实践育人与理论教育是对立的。其实二者不是对立的,而是相对的,二者相辅相成,相互影响,共同统一于一个完整的育人过程中。所以,完整的育人活动离不开理论教育和实践教育的结合,尤其是在学校教育中更多体现的是一种转承关系。但实践育人与知识教育相比却有其自身的独特内涵。
  (一)实践育人注重育人行为的实践性
  要对人进行思想教育只通过知识教育很难实现,因为单纯的知识教育并不能代替人的情感体验。实践育人所要传授的知识与推理过程获得的理论知识和经验总结明显不同。在某些情况下,知识教育可以指导并促进实践育人目标的实现。但在有些情况下则不然,如经济学博士未必就是经济学家,音乐理论家也未必就是歌唱家。唱歌好的人很多也不是音乐理论家,但是我们也不能随便否定实践知识,我们只有让它在事实上支配着整个认识活动,对人的行为起定向作用,为人们的认识活动提供更多的导向,才能在经验、理论和实践等多个层面对这些实践知识进行经验总结和理论反思。而同学们只有在实践中去体验、规划,才能进行感悟和反思。然而知识教育与实践教育并不是没有一点关系。
  在大多数情况下,知行转化就必须要具备行动的意念、毅力和能力,以上这些都需要在实践中去锻炼。正是在此意义上,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思想道德既是人的一种心理素养,又是一种行为习惯和行为能力。“实践是人类特有的本质。”[10]
  所以,实践育人就要求我们在实践中学习,在实践中教授,从而增强受教者的认识、感知能力。
  (二)实践育人拓展的空间是广泛的社会生活,有利于加快人的社会化进程
  人的社会化是生物意义的人成长为社会意义的人的过程,在社会化的过程中,人的思想行为更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个体的成长渴求。人的品德开始形成并逐步发展,人们不断地掌握生活技能,培养属于自己的社会角色。也学会了如何在生活中以真诚和善意对待他人。从而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这本身就是一个不断实践的过程。
  (三)实践育人符合自我教育规律,是人的人本性复归,并对素质教育有很大的帮助
  在教育过程中,教育者要起主导作用,同时要重视受教育者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使学生自觉养成自尊、自律、自强的良好品格。大学生是受教育者,同时也是教育者,是实践育人的主体。 通过生动有效的实践活动,实施自我教育和相互教育,在这种教育的碰撞中,使学生们养成自觉、自律、自强的优秀品格,通过勤工俭学、助教、助研、助管,从事各种各样服务性的工作,培养热爱劳动的观念,从而增强自食其力的荣誉感和自豪感。
返回本篇论文导航

实践育人的意义

2. 教育学实践意义

教育学的意义在于它的实践性 
中国教育的复兴与中国教师的责任(续三)

马克思?范梅南关于“教育学就是优秀的教学”的命题是很值得我们玩味的。我始终认为,教育学的意义在于它的实践性。当下有一种倾向,比赛提口号。似乎谁的口号动听谁就掌握了真理而丝毫不在意它的可操作性。比方说“教给学生一生有用的知识”这个口号无疑是正确的,问题是如何界定哪些是对 “学生一生有用的知识”。人们往往都可以用一个美丽动人的口号为自己的行为贴上标签。

“教育学就是优秀的教学”就抓住了提高教育质量的“牛鼻子”。它充分肯定了教师在教育中具有决定意义的作用及其无可推卸的责任。教师给予学生的影响是最直接的,教师的学识、人格、行为方式无时无刻不在“潜移默化”地转换为学生的学识、人格、行为方式的构成因素。

温家宝总理高屋建瓴地提出“把最有才华的学生培养成人民教师”的指示是具有战略意义的。无论是教育方针、教学大纲还是教材,都必须通过教师才能够转化成学生的“内化营养”。因此,教育家理论家的任务并不是要告诉教师该怎么做,不该怎么做;而是要研究教师在怎么做,他们这样做的实际效果是什么,帮助教师总结得失,扬长避短,实现最佳的教学效果。

教育家居高临下地指示多了,教师就会无所适从,反而降低了教学质量。教师不能够做空洞教育理论的“应声虫”、“印证者”,而应当是教育理论的选择者、评判者、研究者。教师是教育理论真正的主人。教师不能盲目地跟着理论转,而必须时刻跟着学生转。教师必须适合学生而不是要刻意适合其他任何。不能想像根本没有小学课堂教育实践的人撰写小学教育理论。这样的理论必定给教学实践造成混乱。这个现象已经被事实反复印证了。

3. 实践育人

伴随人类的发展过程,人对自身及教育的理解和认识都在不断深化...实践育人理念逐步引起人们的关注和重视,这一理念对于探讨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的问题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
实践育人理念的内涵
任何实践都是人的社会实践。学校是社会的一部分,教育是师生共同参与的一种社会实践活动,实践属性是教育的内在属性。“重视实践教学是现代教学的基本要求……这里理解的实践教学不是以把学生带出校门、融入自然和社会为标准的,而是以学生的自主性为标准的,即凡是围绕着教学目的学生自主开展的活动都可称之为实践教学活动”。[8]实践育人理念不是不要理论教育,片面强调实践教育;也不是忽视学校教育,片面强调社会教育。而是要兼顾理论教育和实践教育,兼顾校内的实践教育和校外的实践教育。
(一)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
马克思指出:“个人怎样表现自己的生活,他们自己也就怎样。因此,他们是什么样的,这同他们的生产是一致的——既和他们生产什么一致,又和他们怎样生产一致”...
(二)教育是一种实践活动
教育是人类为了生存和繁衍的需要,在生产生活实践中产生的社会实践活动。《说文解字》解释“教育”:“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浑也”。施、效、养、使、作几个动词表明了教育是贯穿一系列行为的动态过程,最后达到善的结果的目的...
(三)教育实践活动的特点
过程性和不确定性。“在传统的课堂中,目标是既定的,过程是围绕目标而展开的固定环节。这种既定的过程所表现出来的是教学的预定性、确定性、呆板性,只是完成目标的手段”...

自己搜索参阅:

实践育人理念的哲学分析
《现代大学教育》2010年第1期 作者: 
吴亚玲

实践育人

4. 实践育人包括哪些内容

高校实践育人工作主要包括:实践教学、军政训练、社会实践活动。
  高校实践育人的主要内容就是让大学生坚持理论学习、创新思维与社会实践相统一,坚持向实践学习、向人民群众学习,以不断增强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最终服务于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人力资源强国。
人的一生是不断发现自我、不断自我成长的一生。而青年时代是自我成长的黄金期,人生观、世界观在这一时期逐渐形成。北京工业大学历来重视学生的成长、成才,紧紧抓住人生的黄金期,为学生提供成长成才的路径和土壤。

志愿服务是学校长期坚持的实践育人的有效途径。学校“坚持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坚持理论学习与创新思维和社会实践相统一”,为学生提供社会实践机会。自2008年奥运会以来,学校培养了一批优秀的志愿者,他们能够协助重大活动、重大赛事的完成。同时,他们自身的能力也在志愿服务中得到极大的锻炼。赴德国志愿者项目,更是一种实践育人的有益探索。国际志愿服务工作为学生提供更加多元的实践、锻炼机会,对学生的成长具有全面、深远的影响,有利于他们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和具有国际视野的国际化人才。实践证明,志愿服务是实践育人的有效途径。学校将继续落实《教育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精神,让志愿服务工作在实践育人工作中起到重要作用,进一步引导广大青年学生在服务与奉献中磨砺品格、成长成才。

国际志愿服务是学校开放办学战略的重要体现。在北京工业大学“十二五”发展建设规划中,北工大部署实施了人才强校、特色发展、开放办学三大战略,到2020年要把学校建设成为国际知名、有特色、高水平研究型大学。无论是开放办学战略还是建设国际知名大学,都需要具体的工作来一步步实现。国际志愿服务虽然是其中的一小步,却是学生个体成长的一大步。学校人才培养目标中提出,希望有三分之一的在校生有出国深造的机会,希望他们成为国际化人才。国际志愿服务项目为更多的学生提供了走出国门、了解世界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