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政府为什么在甲午战争后,反而越来越有钱了?

2024-05-09

1. 清政府为什么在甲午战争后,反而越来越有钱了?

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在这场战争中,中国输得一败涂地,清政府被迫割地赔款,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按照《马关条约》规定,清政府割让台湾、澎湖等地,赔偿日本2亿两白银,并给予日本人在华诸多特权。为此,清政府背上了沉重的包袱,主权受到严重损失,国内经济和社会受到严重冲击。按理说赔了这么多钱,割了那么多地,清政府应该是债台高筑、勒紧裤腰带过日子才是。但有趣的是,甲午战争后,清政府不仅财政没有破产,日子反而越来越富裕,可以说让人百思不得其解。那么甲午战争后,清政府的日子为何越来越宽裕?


其实清政府之所以越来越有钱,主要有三个原因。第一个是办实业。甲午战争后,清政府放宽了对民间办厂的限制,国内实业救国思潮高涨,各种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大量出现,中国经济发展速度大大加快。加上大量外资到中国国内设厂,中国的厂矿企业大大增加。企业增加和经济的发展使得税收大幅度提升,清政府的财政自然越来越宽裕。


第二个是关税增长。鸦片战争后,日本提出在华设厂,产品内销时免纳内地税。很快列强纷纷效仿,联合起来压低中国关税,使得中国关税税率大大降低,中国进出口贸易因此激增。鸦片战争后,国外商品如潮水般涌入中国,清政府海关关税激增,到清末已经高达4300多万两,是清朝增长最快的收入,也是清朝最主要的收入来源。可以说,关税支撑着大清国的财政,支撑着大清国的正常运转,清政府赔款、练兵、重建海军很大程度上依赖关税。


第三个是发行货币和票据。甲午战争后,越来越精明的清政府也玩起来金融手段。清政府实行货币管制,建立了对内对外两种货币体系。清政府通过向国内货币体系注水,使得国内货币贬值,国内外汇兑差变大。每年清政府通过这种内外货币差,赚取了巨额的差价。当然,清政府惹不起洋人,外币汇率不敢注水,所以受损的只能是中国老百姓。清政府利用这种方式套取民间财富,可以说坏透了。所以中国的百姓越来越穷,那些商人也不例外,尤其是那些和进出口有关的商人和农民。此外,清政府还发行了大量的债券,以增加国家收入。不过,老百姓早已看清了清政府,所以清政府发行的债券认购一直不足额。


因此, 在甲午战争后,受到战争冲击的清政府不仅没有苟延残喘、勒紧裤腰过日子,反而越来越有钱,日子越过越滋润。当然,这种怪现象是一种不正常的现象,只是一种假象。不管是关税还是赚取货币差,都是建立在损害国家和国民利益之上的。清政府的收入越高,对国家的损害越大,对国民的剥削越严重。所以说,清政府已经腐烂透了,已经无药可救。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清政府利用赚来的钱买枪买炮,又是编练新军,又是重建海军,还夺了对自己有威胁的汉人大臣的权。对于清政府的倒行逆施,逆来顺受的中国老百姓开始还能忍受,毕竟清政府手里有洋枪洋炮。但随着清政府越来越过分,老百姓不干了。


1911年5月,清政府为了向四国银行团借款镇压革命,公然将已归商办的川汉、粤汉铁路收归国有。这下老百姓不干了,因为修铁路的钱是他们的血汗钱。由于清政府态度强硬,用暴力镇压百姓,愤怒的四川民众掀起了轰轰烈烈的保路运动,并最终引发了武昌起义。辛亥革命爆发后,革命浪潮席卷全国。遭到打压、对清政府严重不满的汉人官僚趁机出手,利用革命和军队进行要挟,一举把清政府赶下了台。袁世凯为首的北洋军阀集团最终篡夺了革命胜利的果实。

清政府为什么在甲午战争后,反而越来越有钱了?

2. 清朝在甲午战争后,为何越来越有钱?


3. 为什么清朝在甲午战争后越来越有钱?


为什么清朝在甲午战争后越来越有钱?

4. 甲午战争清军有很大的优势,为何清政府还是失败了呢?

在其他国家的眼中,甲午战争是中日开展的第一场战争。在这场战争的前夕,大清陆军的兵力已经达到了96万,而日军仅有24万,这等于是清军和日军大约是4:1的比例。日军这边在战前是派出了32艘军舰,24艘鱼雷艇,达到的总排水量是72000吨。北洋水师这边派出的是25艘舰艇,所以从军事武力上来看,日军要更胜一筹。至于那些所谓的清军有优势,是因为看到了清王朝的拨款数量超过日本,派遣兵力超过日本。但若真正来分析其原因,就会发现清军是处于劣势地位的,那清政府最后当然就会失败。我们下面来分析一下原因。


原因一,过分自信导致准备不足。由于在当时,中国已经引进了不少先进武器,使得军事实力有所增强。但这就让大清对自己有一种过分自信,他们认为现在的军事力量已经相当厉害,再加上他们派出了这么多的兵力,碾压日本应该是没有问题的。那就是因为这份自信,使得他们低估了日本的实力,最后反而被日本碾压了。


原因二,老佛爷庆典将近,她比较主张议和。她这个人已经奢靡惯了,在甲午战争发生之时,也是接近她的六十大寿之时。在那时候,她的心思都在举办大寿的上面,根本就不想要打仗。而李鸿章也不想派自己的水师出去,怕到时候消弱自己的势力,因此他们一直都在主张谈判。但那时中日谈判失败,又迫于朝中压力,李鸿章这才在光绪帝的要求下出兵。打得心不甘情不愿,那自然士气就会低落,如此一来,怎么可能打得了胜仗呢?


原因三,朝中的统治就出问题。那时候的清王朝内部,已经开始出现严重的问题,朝中大臣人心不齐,各有各的心思,大家的心都如同散沙一般,后方都做政不稳,前线当然就打不好仗。再加上平日里北洋水师本就缺乏训练,打仗之时,指挥官的指挥能力不行,下面作战人员的服从力又不行,最后打起仗来就变得慌乱不堪。但越打不好仗,心就越急,最后反复产生消极情绪,这些思想在作战中是大忌讳。

5. 甲午战争之后清政府为什么不能卷土重来?

甲午战争可以说是非常的残酷的,可以说清政府是输得一塌糊涂,从世界上的一流强国,变成了东亚病夫,那么,甲午战争之后清政府为什么不能卷土重来呢?
首先说清政府也是有卷土重来的资本的,可以说清政府尽管北洋水师被歼灭了,而且丢失了辽东半岛,但是清政府还是有非常多的陆军的,而且装备可以说基本上不比日本军队差,可以说如果打陆军的话,那么,很有可能翻盘的,只不过清政府太腐败,而且指挥者李鸿章也是一个投降派,所以清军才没有翻盘。


第二就是清政府那个时候可以说已经是没有了北洋水军,可以说清政府那个时候是非常的被动的,基本上呢,是不可能进攻日本本土了,而且日本的水军很有可能会直接威胁到清政府的各个港口,所以呢,日本当时可以说是占尽上风,而清政府已经是非常的被动了。
总之在陆上的战争还是有可能获胜的,不过呢,水军已经被歼灭了,所以,清军想卷土重来是比较的困难的。

甲午战争之后清政府为什么不能卷土重来?

6. 甲午战争失败后,清朝都在干什么?

1895年9月,英国驻华公使欧格纳任期结束,准备回国,临走前他去总理衙门辞行,语重心长的对恭亲王奕䜣说:“王爷在中国为第一有权有势之人,王爷拿不定主意振兴中国,即无人能拿主意,但此时急矣。若并日而作,百废俱举,各国闻之,自不敢动。若如此因循,恐不数年,便不可问也。日本先下手得便宜,各国未尝不动心也。好自为之,无为天下万世笑也。”
此时,甲午战争的销烟刚刚散去,《马关条约》的墨迹尚风干,割地赔款的创伤还在滴血。过去大家哼哧哼哧的搞洋务运动,本意是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结果二三十年过去,不仅西洋的夷人没能“制”住,连东洋的夷人也骑到我们头上来了。
如今,洋务运动的首领,晚清新式外交的开拓者——奕䜣王者归来,任领班军机大臣与领班总理衙门大臣。满朝文武都认为,他肯定能够带领整个国家一元复始,万象更新,重新实现大国崛起。



▲梁家辉饰演的奕䜣
其实,慈禧起用奕䜣,也是因为朝中实在没有可用的人才。例如刚刚入值总理衙门的翁同龢,身兼军机大臣、督办军务处会办大臣、户部尚书、管理国子监事务大臣、毓庆宫行走,每天忙得不可开交,恨不得有三头六臂。这固然是他权势增长的表现,但同时也能说明清政府高层无人可用的窘境。
慈禧想来想去,才终于想起了这位已经隐居十年的小叔子。1884年中法战争,清军在前线连连失利。仗打得不好,当然要找人来背锅,于是慈禧抓住机会,罢免了包括奕䜣在内的军机处全班人马,换上了一批能力平庸的官员。
这一次事件,也叫做“甲申易枢”。通过此次大换血,慈禧扫清了慈安太后和奕欣的障碍,一举成为了清朝的最高统治者。
小叔子被赶下台后,为了躲避杀身之祸,跑到了西山戒台寺,从此读书吟诗、坐禅悟道、不问世事,离削发为僧就差一步之遥。在这十年间,军机处由孙毓汶、徐用仪主导,而这两位的后台是光绪帝的亲生父亲醇亲王奕譞。
奕譞小心翼翼,如履薄冰,什么事都不敢发表自己的主张,只懂得一味的讨大姐的欢心。由于醇党的庸懦,使得清政府这艘行将就木的大船更加破败。
尽管朝野上下都对奕䜣充满了期望,但是奕䜣无论在生理上还是在心理上都已经不堪重任。生理上,他已经不是当年那个意气风发、精力旺盛的年轻人了,而是一个63岁的白发老人。
当然,这不是主要原因,毕竟马保国老师69岁了还在坚持练习闪电五连鞭。奕䜣的心理早已屈服于慈禧的打压,他不再锐意进取,不再挥斥方遒,而是凡事委蛇因循,唯唯诺诺、毫无主见,成为醇亲王的2.0版。
而且,奕䜣在复出后经常生病请假,根本无法开展正常的工作。按理说,要是你实在身体不舒服,难以承担重任,那就主动辞职呗,可是奕䜣就不。难怪欧格纳还对他说:“且王果善病,精力不继,则宜选忠廉有才略之大臣专图新政,期于必成,何必事事推诿,一无所就乎?”没办法,奕䜣还有权力欲望,他可以不干事,但是必须赖在这个位子上。
1898年1月16日,光绪帝召见军机大臣,问大家如果政府要改革的话,第一步应该做什么。翁同龢说,“以变法为急”,“从内政根本起”,这话说的很对,但是太大而化之。奕䜣和其他人则是“默然”,可见这个叔叔确实指望不上了。



▲奕䜣与慈禧太后 剧照
奕䜣在甲午战后三年时间里,没有领导行政体制做出任何变革,只是在一些小的地方做出修修补补的工作,例如同意贵州学政严修的建议创设特科以广收人才,同意荣禄的建议增练新军以固国本,开设武科以培养新式军官等。
即便对康有为等人创办的强学会,虽然不少官员要求严厉查封,但奕䜣的处理则比较低调,在某种程度上保护了青年一代爱国热情。
从1840年至1894年,在长达半个世纪的时间里,清政府在自强方面缺少总体规划,也没有建立坚强有力的统一领导核心,只是任由地方上的封疆大吏东一榔头、西一棒槌的搞了一些工厂和铁路,随意性地推行了一些新政。而中央政府本身的政策却又经常反反复复,甚至自相矛盾,令人无所适从。
现在,奕䜣的新领导班子依然在走老路,大家还是在做帝国勤勤恳恳的“裱糊匠”,而且裱的还不如之前的好。而甲午战争惨败的事实证明,只靠在窗户上糊上一层纸,是无法抵挡外面的狂风暴雨的。
02无人可用的光绪帝
自己的叔叔无能为力,那么作为皇帝,光绪能够拯救这个千疮百孔的国家吗?
1895年5月2日,光绪帝忍痛批准《马关条约》,八天后,他就发下谕旨,向臣民解释他为什么要签订这个条约,并提出战后要做出改革。
7月5日,光绪帝明发上谕,“为政之要,首在得人。前谕中外巨工保荐人才,业经次第擢用。当兹时事多艰,尤应遴拔真才,籍资干济。著各部院堂官及各直省将军督抚等,于平日真知灼见、器识闳通、究心时务,体用兼备者,胪列事实,专折保奏。其有奇才异能,精于天文、地舆、算法、格致、制造诸学,必试有明效,不涉空谈,各举所长,俾资节取。”



▲《马关条约》谈判
从上谕中可以看出,光绪渴求的是精于“天文、地舆、算法、格致、制造诸学”的人才,也就是技术性人才,这依然是洋务运动所需的人才标准。
当时,中国需要的是能够引领改革的人,类似于德国的俾斯麦,日本的伊藤博文、大久保利通。

7. 为什么甲午战争之后清政府为什么不能卷土重来?

当时中国有78艘舰船,参加对日海战的只有10艘,不知最后总共损失多少,但却无法卷土重来。
何来的所谓底子,剩下的六十几条船凑一块儿也打不赢定远和镇远,就像多少辆马车也打不赢坦克一样。这两艘巨舰造价340万两白银,最后定远沉了,镇远成为日本的战利品。总吨位超3万吨的北洋舰队主力此役全军覆没,除了镇远,济远,来远,广丙等舰被一并俘获,计1.3万吨,接近北洋水师的一半战力(还不算近海炮舰、鱼雷艇等)。而日本联合舰队在海战中一艘未沉,因此平白增添了30%的兵力。马关条约,清廷赔偿白银2.3亿两,超过清廷3年的财政收入,大清一下子拿不出那么多钱,一边靠分期付款,一边靠借,两边的利息一起算,最后实际支出远远不止这些。甲午之败也成为大清覆亡的最大诱因。如果甲午能赢,大清至少还能挺个30年,君主立宪制很可能就像日本那样实行起来了。甲午之败,以及续后中堂之死,袁氏当国,再到北洋混战,日寇肆虐,国共内争,中国失去了整整50年。

为什么甲午战争之后清政府为什么不能卷土重来?

8. 甲午战争,清政府到底是怎么失败的

说复杂点,是在整体上,清政府都处处弱于对手。
说简单点,就是甲午战争,清政府是在日本选定的时间,在日本选定的战场上,打了一场日本想要打的战争,可谓日本占据天时地利人和,你说清政府能有不败的道理。
天时:甲午之战,恰逢慈禧大寿,大寿之前,大量的北洋海军军费被挪用修颐和园,清廷的主要注意力也在祝寿之上,这个时候,正好是清朝最虚弱的时候,一旦过了大寿,不论是资金还是注意力都会有一个缓和,所以挑这个最虚弱的时候出手,日本蓄谋已久。
地利:甲午之战,是从朝鲜开战的。而在此之前,日本已经先行在朝鲜挑衅,为了不在慈禧大寿的时候打仗给老佛爷不痛快(这里又看出日本布局对时间选择的精准),李鸿章把北洋最精锐的陆军派到了朝鲜,以期威慑日本不要轻易动武。没想到这正中日本下怀。你要是看了甲午战争的记录,你会发现,除了海战之外,陆战的真正激烈的几场大战基本都是在朝鲜打的,等到日本攻入本土之后,反而没有还手之力了,为何,就是因为北洋最精锐的陆军被派往了朝鲜。北朝鲜多山,后勤补给不容易,就陷入了孤军深入,粮草援兵无以为继的局面,于是日本只需要击溃北洋水师,断掉海上补给线,那么北洋在朝鲜的陆军,将面临的就是弹尽援绝的局面。这就是地利,在朝鲜击溃北洋,甚至是清军当时的陆军主力要比在清朝本土击溃容易得多,借助挑衅将北洋陆军主力调动到朝鲜,这个日本预设的战场上,这就是地利。
人和:日本国家政府,全民的支持,运作的高效,士兵的素质,官员的效率等等,整体的优势,都比清政府好了不只一筹。这就是人和。

日本蓄谋已久,天时地利人和又都在他算计中,清政府根本没有准备,在别人选的时间、地点、仓促应战,哪能不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