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景理论的介绍

2024-05-09

1. 前景理论的介绍

前景理论是心理学及行为科学的研究成果。“前景理论”由卡尼曼和沃特斯基提出,通过修正最大主观期望效用理论发展而来的。卡尼曼(Kahneman )就因前景理论而获得200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

前景理论的介绍

2. 前景理论的提出者

前景理论是由荷兰语言学家 Teun A. van Dijk 提出的。前景理论是一种用于研究语言和文本中信息组织方式的理论,旨在研究如何在文本中构建意义和如何使用语言来表达意义。前景理论建立在认知语言学的基础上,关注的是语言使用者如何通过对文本的理解来构建意义。前景理论的概念也被广泛应用于其他领域,如媒体研究、政治学和社会学等。【摘要】
前景理论的提出者【提问】
前景理论是由荷兰语言学家 Teun A. van Dijk 提出的。前景理论是一种用于研究语言和文本中信息组织方式的理论,旨在研究如何在文本中构建意义和如何使用语言来表达意义。前景理论建立在认知语言学的基础上,关注的是语言使用者如何通过对文本的理解来构建意义。前景理论的概念也被广泛应用于其他领域,如媒体研究、政治学和社会学等。【回答】

3. 前景理论的基本原理


前景理论的基本原理

4. 谈谈对前景理论的认识?

生活中总会有许多选择题要我们来做,一旦做出选择,就意味着需要放弃其他的选项。但作为经济人,我们又是贪心的,往往都想要。所以选择的过程是及其艰难的。而丹尼尔卡内曼和阿莫斯特沃斯就此提出了前景理论,在不确定情况下人为判断和决策方面做出了贡献。他们针对长期以来沿用的人性假设期望理论从实证研究出发,从人的心理特质,行为特征揭示了影响选择行为的非理性心理因素。
前景理论内容总的可以概括为三方面分别是
当人们面临条件相当的获得前景时更加倾向于实现风险规避,
面临条件相当的损失前景时更加倾向于风险趋向。
人们对损失和获得的敏感程度是不同的,人们对损失比对获得更敏感。即财富减少产生的痛苦与等量财富增加给人带来的快乐不相等!前者要大于后者
其中又包含五个理论即确定效应,反射效应,损失规避,迷恋小概率事件和参照依赖。我想就其中的几个方面陈述自己浅薄的见解。
首先确定效应就是当我们面对确定的较低收益和有一定概率获得较多收益时,我们会倾向与选择前者。我想拿日常生活中的例子来说明这一点。高考之后虽可以享受放松的生活但还有选学校选专业的事情让人头痛。尤其是农村的孩子,父母没有太多的文化给不了建议,加上我们之前整日待在学校里对大学的相关情况根本没有了解,只能抱着学校发的两本书和一部手机开始漫长的选学校之旅。正是因为有这种情况,所以慢慢的衍生出为高考生指导报考学校的职业和专门的机构。他们会根据高考新动向,各个学校招生政策,利用自己掌握得各种数据为考生指导学校。考生只需要将自己的分数,理想专业,城市等条件告诉指导老师,他们就会根据你的要求筛选出合适的学校。作为交换考生就需要支付一笔费用。如果是自己选学校的话我们就是上网搜索资料,向老师请教,看书等。但由于我们掌握的资源数据有限可能就会出现报考滑档,死档,所报学校分数和自己分数相差较多认为亏分的情况。所以很多家长就会保守的花钱让机构或老师指导报考学校,因为他们害怕自己报考出现差错而导致复读等情况我认为这种情况就可以体现出人们在面对收益时会选择稳定的收益而不敢冒险选择赌一把。
反射效应是指在面对损失时,有确定的低损失和有一定概率的较大损失,人们往往选择后者,倾向于追求风险。对于这一点我也想举个例子。就拿人们日常的娱乐项目打牌来说,如果这个人今天的运气比较差,玩了好几轮下来每次都输,可能这时候他想的是换换位置调调运气万一手气就变好了还可以赢回来一部分而不是停止打牌,及时止损。虽然他可能还会继续输下去,面对这种情况人们就选择了倾向于大概率的风险,以求可以在之后的打牌中可以翻盘,因为他们已经输了,所以在继续玩下去输对他的影响不会太大,而对赢存在很大期望。
最后我想讲述的是参照依赖。即多数人对得失的判断往往根据参照点决定,举例来说,在“其他人一年挣6万元你年收入7万元”和“其他人年收入为9万元你一年收入8万”的选择题中,大部分人会选择前者。这就是“参照依赖”。现实生活中也有很多例子。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人们兴起了网上购物的潮流,而且由于在网上开店不用店面租金也节省了一笔费用,所以东西会比实体店的便宜很多。人们就更不愿意去实体店里买东西了,实体店因此也受到了一定的冲击,生意冷清,好不容易来个人买东西他们可能就会抬高价格大赚一笔。这也造成了有时候人们去逛实体店,总会觉得价格贵,拿着网上的报价来店里砍价其实他不是差那几十块钱,只是参照点不同而已,如果此时店家拿出其他顾客单子说你此时受到的优惠比别人都多,你可能反而会觉得自己捡了便宜。所以参照点不同,就会产生不同的心理感知。

5. 前景理论的简介

前景理论是描述性范式的一个决策模型,它假设风险决策过程分为编辑和评价两个过程。在编辑阶段,个体凭借“框架”(frame)、参照点(reference point)等采集和处理信息,在评价阶段依赖价值函数(value function)和主观概率的权重函数(weighting function)对信息予以判断。在价值函数是经验型的,它有三个特征,一是大多数人在面临获得时是风险规避的;二是大多数人在面临损失时是风险偏爱的;三是人们对损失比对获得更敏感。因此,人们在面临获得时往往是小心翼翼,不愿冒风险;而在面对失去时会很不甘心,容易冒险。人们对损失和获得的敏感程度是不同的,损失时的痛苦感要大大超过获得时的快乐感。“2002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发给了心理学家卡尼曼( Kahneman ),他带给人们一个新的理论——“前景理论”。瑞典皇家科学院称,卡尼曼因为“将来自心理研究领域的综合洞察力应用在了经济学当中,尤其是在不确定情况下的人为判断和决策方面作出了突出贡献”,摘得2002 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的桂冠。

前景理论的简介

6. 前景理论

前景理论有以下三个基本原理:(a)大多数人在面临获得的时候是风险规避的;(b)大多数人在面临损失的时候是风险偏爱的;(c)人们对损失比对获得更敏感。人在面临获得时,往往小心翼翼,不愿冒风险;而在面对损失时,人人都成了冒险家了。这就是卡尼曼“前景理论”的两大“定律”。人们在面临获得的时候规避风险,而在面临损失的时候偏爱风险,而损失和获得又是相对于参照点而言的,改变人们在评价事物时所使用的观点,可以改变人们对风险的态度。-----建立解释系统,越理性越高概率的感性。
  
  
 折叠直观推断法
  
  
 现实生活中,人们在不确定条件下进行判断或决策,往往会以偏概全、以小见大,但是根据理性人的假设则并非如此。概率论中贝叶斯定理的大数法则告诉我们,一个理性推断行为不仅会使用大样本的所有信息,也会利用所有的先验信息。但实际上人们往往只是重视了条件概率(即所直观到现象),而忽视了先验概率(以往存在的知识)。与典型描述的示范性偏差相关的是,卡尼曼与特韦尔斯基提出了他们称之为“小数法则”的许多例子,即人们通常会根据自己已知的少数例子来做推测。我们都知道,概率论中存在“大数定理”,指的是当分析样本接近于总体时,样本中某事件发生的概率将接近于总体概率。而“小数法则偏差”是指人们将小样本中某事件的概率分布看成是总体分布。卡尼曼与特韦尔斯基在1971年就指出,这实际上也是由于忽略了先验概率而导致的对事件概率的判断失误,其来源是夸大小样本对总体的代表性。与此相应的是对大样本代表性的低估。
  
 这种定位效应的存在说明人们在对不确定事物进行判断时是非理性的。如果初始点是由有用信息产生的,则定位效应可以说是理性的表现。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以上是学习卡尼曼的个人成就所或得的内容。今天看见共见共读伙伴的作业,真心感到同侪力量。88号小伙伴,很幽默很棒,行动力超强!

7. 前景理论

在所有研究实际决策的理论中,行为金融学家卡尼曼和特沃斯基提出的前景理论(Prospect Theory)最有名,并因此获得了2002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
  
 前景理论最著名的观点是,决策依赖于参考点。
  
 什么意思呢?假设你的办公室是恒温的,你对温度没什么感觉,但秋天当你走出办公室的时候,一阵风吹过,你会觉得有点冷。办公室的温度就是参考点。但是在外面呆一段时间之后,你是不是对温度又没什么感觉了?这个时候,户外的温度就成了参考点。
  
 人本身就是通过变化来体验生活的。
  
 网上有一门很火的公开课,叫《哈佛大学的幸福课》。课程火爆说明了“什么是幸福”是大家都很关心却又很困惑的一个问题。其实,幸福就是效用,幸福是效用的生活化表达。
  
 那么,怎样才能让自己感到幸福呢?
  
 期望效用理论认为,效用是财富的增函数,虽然边际效用递减,但财富水平高时的效用肯定比低时的效用要高。但情况真的是这样吗?
  
 例如,公司这个月给你发了一万元的奖金,你高不高兴?
  
 传统期望效用理论认为,你当然知道自己是否高兴,因为这一万元绝对值带给人的效用是确定的。但你可能会说,等一下,我得先看看同事拿了多少钱,如果他们拿了五千,我就高兴,如果他们都拿了三万,我就不高兴。
  
 所以,参考点就是同事的奖金水平。
  
 前景理论认为,效用并不取决于财富绝对值带来的感受,而取决于跟谁比,跟谁比,就是参考点的位置。
  
 参考点不同,效用是不同的。

前景理论

8. 前景理论例子

篇一:前景理论举例】
[] 什么是前景理论的四大研究成果,即前景理论(或视野理论)(prospect theory)、()、()及(over confidence theory)。[] 前景理论概述很多学者研究风险以及条件下的,提出的模型非常多,其中最常用的被接受的理性选择模型是和(1953)发展的。该理论提供了数学化的公理,是一个的模型(解决了当人们面对风险选择时他们应该怎样行动的问题),应用起来比较方便。但是在最近的几十年,该理论遇到了很多问题,它不能解释众多的异象,它的几个基础性的公理被实验数据所违背,这些问题也刺激了其它的一些试图解释风险或者不确定性条件下的理论的发展。前景理论(prospect theory)就是其中比较优秀的一个。
前景理论认为人们通常不是从财富的角度考虑问题,而是从输赢的角度考虑,关心和损失的多少。[] 前景理论的产生前景理论(pt)首先由国外学者和()(1979)(用kt代表两个作者)明确的提出,他们认为个人在风险情形下的选择所展示出的特性和的基本原理是不相符的。
一是他们发现和确定性的结果相比个人会低估概率性结果,他们称之为()。kt还指出确定性效应导致了当选择中包含确定性收益时的以及当选择中包含确定性损失的风险寻求。
三是kt发现了(),当正负前景的前景绝对值相等时,在负前景之间的选择和在正前景之间的选择呈现镜像关系。为了补偿这些vmut所不能解释的关于个人行为的特征,kt提出了新模型pt。[] 前景理论的基本原理有学者将“前景理论”翻译为“”,在不同的风险预期条件下,人们的行为倾向是可以预测的。“二鸟在林,不如一鸟在手”,在确定的收益和“赌一把”之间,多数人会选择确定的好处。所谓“见好就收,落袋为安。称之为“”。在确定的损失和“赌一把”之间,做一个抉择,多数人会选择“赌一把”。称之为“”。白捡的100元所带来的快乐,难以抵消丢失100元所带来的痛苦。称之为“损失规避”。很多人都买过彩票,虽然赢钱可能微乎其微,你的钱99.99%的可能支持福利事业和体育事业了,可还是有人心存侥幸搏小概率事件。称之为“迷恋小概率事件”。多数人对得失的判断往往根据决定,举例来说,在“其他人一年挣6万元你年收入7万元”和“其他人年收入为9万元你一年收入8万”的选择题中,大部分人会选择前者。称之为“参照依赖”。前景理论引申出的四个基本结论1、大多数人在面临获利的时候是的()2、大多数人在面临损失的时候是风险喜好的() 3、大多数人对得失的判断往往根据参考点决定(参照依赖) 4、大多数人对损失比对收益更敏感(损失效应)简言之,人在面临获利时,不愿冒风险;而在面临损失时,人人都成了冒险家。损失的痛苦比获得所带来的喜悦更敏感,而损失和获利是相对于而言的,改变评价事物时的参照点,就会改变对风险的态度。[]前景理论的基本内容的理论从最早的,到后来的,但自从20世纪70年代以来,大量的充分展示了人的决策行为的复杂性,迫切需要新的理论分析、指导人的行为决策。和特威尔斯基在和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大量心理学实证研究于1979年正式提出了新的关于风险决策的前景理论。
前景理论认为人的决策过程分为两个阶段(的发生以及人对事件结果及相关信息的收集 整理为第一阶段,评估与决策为第二阶段。为了评估决策需要,人们通常在第一阶段对事件进行预处理,包括数据的、简化,但是不同的整合、简化方法会得到不同的事件及其组合,并导致人的非理性行为和框架依赖效应,即人对同一问题的最后决策的不一致。前景理论通过大量的实验和的运用,概括起来基本内容主要有四点:
(1)人们不仅看重财富的绝对量,更加看重的是财富的变化量。
(2)当人们面临条件相当的获得前景时更加倾向于实现)而面临条件相当的损失前景时更加倾向于风险趋向。
(3)人们对损失和获得的敏感程度是不同的,人们对损失比对获得更敏感。即财富减少产生的痛苦与等量财富增加给人带来的快乐不相等!前者要大于后者。
(4)前期的决策的实际结果会影响后期的和决策。前期盈利可以使人的增强,还可以降低后期的损失;而前期的损失会加剧以后亏损的痛苦,程度也相应提高。[] 前景理论二定律面对,人们会选择躲避还是勇往直前?这当然不能简单绝对的回答,因为还要考虑到决策者所处的环境,企业状况等情况,我们先抛开这些条件来研究在只考虑风险本身的时候,人们的心理对决策的影响。这时候我们会得出很有意思的结论。
的前景理论有两大定律:
(1)人们在面临获得时,往往小心翼翼,不愿冒风险;而在面对损失时,人人都变成了冒险家。
(2)人们对损失和获得的敏感程度是不同的,损失的痛苦要远远大于获得的快乐。
来看两个好玩的试验:一是有两个选择,a是肯定赢1000元,b是50%可能性赢得2000元,50%可能性什么也得不到。你会选择哪一个呢?大部分人会选a,这说明人是的。二是有这样两种选择,a是你肯定损失1000元,b是50%可能性损失2000元,50%可能性什么也不损失。结果大部分人会选b,这说明他们是的。
可是我们仔细分析一下,这两个实验其实是一样的,只是玩了个文字游戏而已。第一个实验中假设你刚刚赢了2000元(以此为参照),那么如果你选了a就相当于肯定损失了1000元;选b50%可能性赢2000元就相当于50%可能性不损失钱,50%可能性什么也得不到就相当于50%可能性损失2000元。
这个似乎玩文字游戏的实验结论对是很有意义的。举个例子,一家公司面临两个决策,方案a肯定盈利200万元,投资方案b有50%的可能盈利300万元,50%的可能盈利100万元。这时候如果公司定的盈利目标比较低,不如说100万元,那么a方案看起来好像多赚了100万元,而b则要么刚好达到目标,要么多赚200万元。a和b都是获得,那么大多数人会选a方案。但要是公司定的目标比较高,比如是300万元,那么大多数人会选b方案,会抱着说不定会达到目标的心理,去拼一下。这说明(决策者)完全可以通过改变盈利目标来改变员工对待风险的。
前景理论还可以用来解释一些决策现象。比如群体在奖惩决策时,奖励往往是就低不就高,惩罚往往是就宽不就严。为什么会有这种向中间回归的趋向呢?可以这么解释:获奖励者并非大多数人,多少有就可以了,重要的是名誉,多几块钱少几块钱人们不会太在意;受到惩罚者也非大多数人,名誉上已经惩罚了,物质上象征性地惩罚一下, 给人改过的机会。这就像中国古代的中庸之道,得饶人处且饶人。[] 前景理论对营销的启示一、对营销措施的启示
把前景理论引入现实生活,我们可以得到非常合拍的验证,可以举出生动的例子。把这个理论引入,应该注意各项营销措施,例如:
1、在推出营销措施时,我们的措施要明确而实在,因为人们在面临获得时会注意,恐怕上当受骗,以为会中圈套。有时营销徒有虚名,有时好事不被看好。所以我们的要实在,我们对方案的宣传要明明白白。
2、不要轻易取消以前的营销措施,因为人们在面临损失时是风险偏爱的,他们会感到吃了亏,来的不是时候,因此而对酒店的一切感到不信任,使酒店蒙受生意和信誉的双重损失。如果确实要有新的变动,可以采取改变营销办法的变通措施。
3、在决定一项营销措施时,要考虑是否能够持续下去,因为人们对损失比对获得更敏感,如果取消以往的营销好处,人们会非常不满。把曾经有过的优惠去掉,还不如当初就根本没有。
二、对营销宣传的启示
营销宣传也是大有学问的。根据前景理论,分别经历两次获得所带来的高兴程度之和要大于把两个获得加起来一次所经历的高兴程度;而两个损失结合起来所带来的痛苦要小于分别经历这两次损失所带来的痛苦程度之和。因此,在营销宣传中要注意如下操作。
1、如果有几项营销措施出台和宣传,应该把它们分别推出和宣传。
2、如果有几个价格上调的收费,应该把它们放在一起推出和宣布。
3、如果有一个大的好消息和一个小的坏消息,就应该一起推出,使其带来的快乐超过带来的痛苦。
4、如果有一个大的坏消息和一个小的好消息,就应该分别推出,使好消息带来的快乐不致以被坏消息的痛苦所淹没。[] 前景理论的缺陷一是作为一个描述性的模型,前景理论具有描述性模型共有的缺点,和规范性模型(具有严格数学推导的模型)相比,它缺乏严格的理论和数学推导,只能对人们的行为进行描述,因此前景理论的研究也只能使其描述性越来越好,换句话说它只是说明了人们会怎样做,而没有告诉人们应该怎样做。
二是前景理论的应用研究,尤其在我国的应用研究还不足,前景理论作为风险下决策的描述性模型,其应用价值非常大,应用范围也非常广,而目前的应用研究主要集中在上,因此应用范围方面还有待拓展。[] 前景理论的实例在做演讲时,特地谈到了一位华人学者的研究成果,他就是终身教授、中心主任奚恺元教授。奚教授用来研究、、等学科的问题,是这个领域的主要学者之一。
看上去很美---在差的物品上花更多的钱
如果有两个匹萨,他们的配料和口味等其它方面完全相同,只不过一个比另外一个更大一点,你是不是愿意为大的匹萨支付更多的钱?
答案似乎毫无疑问是肯定的。人应该都是理性的,对于好的东西和坏的东西,人们总是愿意为好的东西支付更多的钱。可是,在现实生活中,人的决策却并不总是如此英明。
来看一个奚教授于1998 年发表的冰淇淋实验。现在有两杯冰淇淋,一杯冰淇淋a有7,装在5的杯子里面,看上去快要溢出来了;另一杯冰淇淋b是8盎司,但是装在了10盎司的杯子里,所以看上去还没装满。你愿意为哪一份冰淇淋付更多的钱呢?
如果人们喜欢冰淇淋,那么8盎司的冰淇淋比7盎司多,如果人们喜欢杯子,那么10盎司的杯子也要比5盎司的大。可是实验结果表明,在分别判断的情况下(评点:也就是不能把这两杯冰淇淋放在一起比较,人们日常生活中的种种决策所依据的参考信息往往是不充分的),人们反而愿意为分量少的冰淇淋付更多的钱。实验表明:平均来讲,人们愿意花2.26 美元买7盎司的冰淇淋,却只愿意用1.66 美元买8盎司的冰淇淋。
这契合了等所描述的:人的理性是有限的。人们在做决策时,并不是去计算一个物品的真正价值,而是用某种比较容易评价的线索来判断。比如在冰淇淋实验中,人们其实是根据冰淇淋到底满不满来决定给不同的冰淇淋支付多少钱的。
再来看一个奚教授做的餐具的实验。比方说现在有一家家具店正在清仓大甩卖,你看到一套餐具,有8个菜碟、8个汤碗和8个点心碟,共24件,每件都是完好无损的,那么你愿意支付多少钱买这套餐具呢?如果你看到另外一套餐具有40件,其中24件和刚刚提到的完全相同,而且完好无损,另外这套餐具中还有8个杯子和8个茶托,其中2个杯子和7个茶托都已经破损了。你又愿意为这套餐具付多少钱呢?结果表明,在只知道其中一套餐具的情况下,人们愿意为第一套餐具支付33美元,却只愿意为第二套餐具支付24美元。
虽然第二套餐具比第一套多出了6个好的杯子和1个好的茶托,人们愿意支付的钱反而少了。因为到底24件和31件算是多,还是少,如果不互相比较是很难引起注意的,但是整套餐具到底完好无缺还是已经破损,却是很容易判断的。
瞧,人们还是依据比较容易判断的线索做出判断的,尽管这并不划算。其实,大到的都可能发生这种偏差。来看这样一个实验。比如说太平洋上有小岛遭受台风袭击,联合国决定到底给这个小岛支援多少钱。假设这个小岛上有1000 户居民,90%居民的房屋都被台风摧毁了。如果你是联合国的官员,你以为联合国应该支援多少钱呢?但假如这个岛上有18000 户居民,其中有10%居民的房子被摧毁了(你不知道前面一种情况),你又认为应该支援多少钱呢?从客观的角度来讲,后面一种情况下的损失显然更大。可实验的结果显示,人们觉得在前面一种情况下,联合国需要支援1500 万美元,但在后面一种情况下,人们觉得联合国只需要支援1000 万美元。据说,这个实验从一般的市民到政府官员,屡试不爽。[]参考文献 夏飞.前景理论及其对政府决策的启示.现代管理科学.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