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向死而生”的思维

2024-05-10

1. 有“向死而生”的思维

是说,当人们做了最坏的思想准备时,就能积极地应对和改善可能发生的状况。
  
  
 世事瞬息万变,计划永远赶不上变化。
  
  
 凡事不仅要做最好的准备,也要做最坏的打算,才不会被突发事件轻易搅乱步伐。
  
  
 至今仍风靡全球的可口可乐一开始并不是饮料,而是一种能“缓解痛苦的药”。
  
  
 原来,创始人约翰·彭伯顿曾受过重伤,为了缓解疼痛,他研制出了能替代药物的古柯酒。
  
  
 没曾想,在他打算将古柯酒推向市场时,政府却突然颁布了禁酒令。
  
  
 此时,他只能启动另一个方案,将原有配方里的酒精替换成糖和苏打水,这才制作出了最初的可乐。
  
  
 正是他事先预备好的另一个方案,才能让可口可乐如期上市,并成为当地的爆款,一步步走向世界。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机会只会垂青有多手准备的人,如果不给自己多留条出路,很容易陷入兵荒马乱的尴尬境地,让自己变得被动,让所有的努力付诸东水。
  
  
 就像很多时候,打败你的,从不是能力上的欠缺,而是你没有“向死而生”的思维。
  
  
 做事未雨绸缪,提前规划,做事周全,让自己能有效地控制局面,也提前做好失败的准备。
  
  
 只有拥有“向死而生”的思维,才能即使遇到阻碍,也能逢山开路,遇水搭桥。
  
  
  有很强的钝感力 
  
 知乎上有个问答:“过分敏感的人,究竟是什么样的?”
  
  
 有人回答说:
  
  
 “外界可能只是平凡的一次聚会,而敏感的人内心,却早已上演了一场跌宕起伏的连续剧。”
  
  
 有心者有所累,无心者无所谓。
  
  
 很多时候,让自己迟钝一点,对外界的评价慢一点,人生之路反而更加宽阔。
  
  
 素有“小孟小冬”美称的京剧名角王佩瑜天资聪敏,26岁便成为上海京剧院副团长的她,本可以按部就班成为老艺术家。
  
  
 可看着京剧在走下坡路,她决定将京剧带到更大的舞台上。
  
  
 她开始辗转于各大综艺节目里,在节目上宣传京剧,获得了不少好评,可掌声的背后往往伴随着质疑声。
  
  
 不仅业内人士批评她,网友也认为她让艺术家掉了价,这不是艺术家该有的行为,甚至指责她为了出名,唱功都下降了。
  
  
 无论话有多难听,她都置之不理,坚定地把京剧推到公众的视野。
  
  
 成长路上注定是孤独的,当你对杂音耿耿于怀时,想要的生活只会擦肩而过。
  
  
 只有适时地“装聋作哑”,方能心无杂念地向上攀登。
  
  
 那些厉害的人,之所以总能心无旁骛地完成自己的目标,并不是他们不在意他人的看法和评价,而是他们拥有很强的钝感力。
  
  
 这种钝感力,能让他们快速忘却不快,自动过滤不友好的信息,始终将注意力集中在目标上,朝理想生活奔赴。
  
  
 人生路漫漫,当你拥有很强的钝感力,屏蔽了那些无所谓的评价和杂音,任何人也无法阻止你向上成长。
  
 清醒地认识到自己的能力有限
  
  
 俗话说:
  
  
 “没有那么大的头,就别戴那么大的帽子。”
  
  
 一个人最怕的,不是能力不够,而是太过高估自己的能力。
  
  
 越是无能的人,越觉得自己无所不能。
  
  
 而真正厉害的人,却总能清醒地认识到自己的能力有限,不突破自我,行稳致远。
  
  
 华为发展初期时,房地产正处于红利期,短期取得的收益远比走技术这条路要快很多。
  
  
 有职员私下建议任正非,想让华为进军房地产领域。
  
  
 但他的建议却被任正非拒绝了。
  
  
 太绝对与其贸然进军自己不熟悉的行业,不如沉下心来做大华为。
  
  
 也正是因为任正非看清自己的局限性,专注自己擅长的领域,他才能带领华为一步步走向世界。
  
  
 老话说得好:“人贵在有自知之明。”
  
  
 少一点眼高手低,就能多一分脚踏实地。
  
  
 真正聪明的人,总能清晰地分析自己的能力,看清自己的不足,他们不会做超越自己能力界限的事情。
  
  
 他们深知与其好高骛远,幻想那些自己抵达不了的高处,不如认真做好自己分内的事情,一步一个脚印地向上走。
  
  
 一个人最睿智的活法是,认清自己的能力局限,做好自己精通的事情,去高处欣赏绝美的景色。

有“向死而生”的思维

2. “向死而生”——寻找生命的意义

古今中外人们对于生命的意义的探寻从来没有停止过,这是一个哲学问题。不同的时期,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
  
  
 放眼西方,爱因斯坦说“人只有献身于社会,才能找出那实际上是短暂而有风险的生命的意义”。荣格认为关于生命是否有意义是无法获得统一和最终的答案的。最好的答案在于我们对生命的追寻过程。不同的个体对意义的理解是不同的,这也正是对生命的意义追寻的答案无法做到统一的最大原因。和对幸福的看法一样,在一个人眼中可能极有意义的一件事,在另外一个个体眼中,可能毫无意义。这也像米兰昆德拉《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里面描述的状态,对于男女主人公而言,他们彼此所看重的东西不一样。男主人公托马斯习以为常的“性友谊”原则,对于女主人公特丽莎而言却是难以承受的,她觉得灵与肉是不可分的。乔布斯说活着就是为了改变世界。
  
 看回中国,司马迁说“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司马迁的人生意义类似余秋雨所描述的“他以自己残破的生命,换来了一个民族完整的历史;他以自己难言的委屈,换来了千万民众宏伟的记忆;他以自己莫名的耻辱,换来了华夏文化无比的尊严。”关羽以“兴汉室,忠义报国”为自己的生命意义。毛泽东17岁便忧国忧民,写下“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最终率领中国人民缔造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木心在《素履之往》中谈及生命好在毫无意义,才容得下各自赋予意义。假如生命是有意义的,这个意义却不合我的志趣,那才尴尬狼狈……
  
 纵观古时儒家学子把“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当做自己人生目标和人生准则。他们带着使命来到人间,把天下苍生,把教化民众,把圣人之学,把江山社稷视为人生追求的终极目标。然而在当今社会却有一帮“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将生命的意义拉到一个狭隘、渺小的境地。
  
 北大教授钱理群提出的“精致的利己主义”概念谈到“我们的一些大学,包括北京大学,正在培养一些‘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他们高智商,世俗,老到,善于表演,懂得配合,更善于利用体制达到自己的目的。这种人一旦掌握权力,比一般的贪官污吏危害更大。”这类人言行狭隘、极度自私、精于算计且功利,有其卑鄙和可怕的一面,在浓厚的市场气息下他们唯一想的是利用游戏规则将自己的利益最大化,理想、人文和伦理亲情都是浮云。除了切身的实际利益之外没有什么能够打动他们。这类人的产生受到社会环境(唯利是图的社会气氛)、家庭教育(功利家庭主义)、自身人性(膨胀的物欲)等方方面面的影响。为了避免成为这样的人,我们应该借鉴古代圣贤的做法,格物致知、知行合一,立志高远、取法乎上。
  
 如何去寻找生命和人生的意义,这对于每一个人来说都是值得深思的问题。
  
 人的一生能够留下的唯有事迹和口碑,这是你对他人,对这个世界、社会或者你所在的群体/组织表现出来的价值度和影响力。造福了别人还是伤害了别人,这是意义的一种体现。今年年初美国篮球巨星科比去世的时候不仅是篮球界,美国整个社会乃至全球的球迷都陷入深深的悲恸之中。科比的离开,用乔丹的话来说也带走了他人生的一部分(When Kobe Bryant died, a piece of me died)。科比不仅将自己的事业和人生做到了极致,他的存在也帮助、启发和点亮了更多人的人生,这是当代的人生意义的体现,科比虽逝,但曼巴精神永存。
  
 绝大多数人没有办法活得像圣人,没办法活得像科比一样,绝大多数人很难回答自己的人生目标和意义是什么。作为一个平凡普通的人,只要孜孜不倦地追求人生目标,极度认真地度过每一天,平凡的人也可以变成非凡的人。有一种方法是将人生当做公司一样来研习、经营,在经营之初就需要探寻和界定人生的目标、使命、愿景和价值观。这个探索过程漫长而艰难,可能很多人终其一生也不能寻找到自己的人生目标,但是还是不能停止对生命意义的探索,因为人生的过程和结果同样重要。
  
 
  
 I went to the woods because I wanted to live deliberately. 
  
 I wanted to live deep and suck out all the marrow of life.
  
 To put to rout all that was not life, 
  
 and not, when I had come to die, discover that I had not lived.
  
 ——《Walden》Henry David Thoreau

3. 如何理解“向死而生”?

你修过死亡学分吗?我虽然没有,但是我很感恩看到了李开复老师写的《向死而生》这本书。
你有想过你的生命假如只剩100天么?如果这是真的,你要怎样度过呢?跟谁度过呢?我们来静静地思考三秒钟。。。,在这个浮躁的时代,高效和迅速似乎是被推崇的主流的做法,但是你有没有想过我们不断地学习,不停的奋斗的初心是什么?写文章,学课程,参加各种活动究竟是跟风还是你内心最真实的需求呢?

上大学的时候曾一度把开复老师的另一本书《世界因我而不同》金句作为我很长一段时间的座右铭:一个世界有你,一个世界没有你,让两者的不同最大,就是你一生的意义。也就是说让自己的影响力最大化,通过自己的努力让世界因我而不同。但今天看完他得知自己得了四期淋巴癌之后写的这本书,我对这句话有了不一样的理解。星云大师对病中的开复说:我们人很渺小的,多一个我,少一个我,世界都不会增减。开复老师在生病之后,才发现珍贵的生命旅程应该抱着初学者的心态,对世界保持儿童般的好奇心,好好体验人生。

说到这里联想到我的妈妈,妈妈也曾一度是我崇拜的对象。妈妈是今年年初修过死亡学分的人,但是修过死亡学分的她却没有参悟到死亡给她上的生动的一课。她是一个严于律己,也严于律人的人,在妈妈的字典里没有拖延症,也不需要所谓的时间管理,所有的事情全部可以高效完成。但妈妈对别人要求和对他自己一样高,这样的人一般都有个特点就是脾气暴躁。妈妈也曾想不明白,为什么得病的是她,直到康复出院还觉得无法接受,我想用书中的话告诉她“不需要把每件不如意的事都看成一个“果”,好像我们做错了什么,所以遭受惩罚。我们所有的遭遇,必有其道理,或许这个灾难是一个因,是让自己学习成长的机会”希望常有愤怒、焦虑的你也能静下心来感受每次挫折,委屈或者疾病背后的善意。还有,请珍惜健康,拒绝晚睡!

如何理解“向死而生”?

4. 意识到死亡,才更要积极享受人生

        一直在考虑如何接受死亡的问题,或者如何才能接受死亡。其实正因为会死,所以人活着的这段时间才显得有意义。只有这样想,才能给死亡带来积极的意义。
  
         所以,我认为,人类只有意识到死亡的的威胁,才会更珍惜生命,用有限的时间去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因为时刻意识到死亡,所以才能够有危机意识,让我们去积极的享受人生。像这样给死亡定义后,人就不会去选择自杀,更不用整天忐忑不安的害怕死亡。我们只要在死亡来临的那一瞬间之前,尽情的享受自己的人生就好。因为活着,才是其他一切事物的前提。
  
 
  
                                          
        很多人一生都在追求“人生意义”,甚至很多人会因为感觉人生毫无意义,毫无留恋而选择死亡。其实对于大部分人而言,最好放弃追求不切实际的“人生意义”。人类的一生对于好汉的宇宙而言,不过短短一瞬。所以享受每一天的生活,才是最重要的。人生的意义就在于此。扔掉那些让你感觉沉重的负担,只有这样,你才能体会人生真正的快乐。

5. 关于生命与死亡的思考

生命是一个很美丽的事物,死亡总是让人感到沉重。但是有生命就会有死亡,就像阴阳的两极。
  
 生命中有很多东西是我们无法控制的,比如生命的延续或周围人的相遇或分离。我们所能控制的,也许只有珍惜每一秒钟的幸福,珍惜在身边的人。即便有一天,他们丧失了,我们也仍旧有幸福的记忆。
  
 正如加缪所说:要在这世上活下去,唯有靠那一点点幸福、自由却又短暂的回忆。
  
 一个人只要学会了回忆,就再不会孤独,哪怕只在世上生活一日,你也能毫无困难地凭回忆在囚牢中独处百年。
  
 我们应该把每一天当作生命的最后一天度过。
  
 德国哲学家、数学家莱布尼茨说:“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我们每一天的生命都是独一无二的。
                                          
 孔子说,朝闻道夕死可也。这话已经很明确的说出了一个道理,即人都会死,但重要的不是知道这个,而是明白人生的意义,让自己获得充实,即是闻道。
  
  
 当一个人真正经历过死亡或死亡的威胁,他就会明白“这世上除了生死,其他都是小事”。
  
 生命本身就含着死亡的种子,凡生者必死。生命开始,死亡的种子也就开始发芽了。生命与死亡本就是不可分割的关系。
  
 思考死亡尽管徒劳,但可以让人看到生命的全景和人生的限度,用超脱的眼光看待成败得失。
  
  
 比如汶川地震,比如郑州7.20暴雨,比如延续两年的新冠疫情。珍惜生命,才能向死而生。
  
 生命享有多至高无上的地位,那么同样,死亡也应当作为生命的另一种形式被尊重。死亡于生命而言,只是不同的存在形式罢了。
  
 人生苦短,譬如朝露。活着总有太多无奈和痛苦,但是,只要你勇敢的活着,就已经很了不起!
  
  
 所以,不必替人大高材生伍继红嫁入山沟而遗憾,也不必为北大“数学天才”柳智宇遁入空门而惋惜。每个人的选择都无所谓对错,只要跟随自己的心,无愧于心,活成自己喜欢的样子,我们就应该祝福他们。
  
 有理想在的地方,地狱也是天堂。
  
 下面,我们一起感同身受一下:在仙境一般的湖边散着步,对“生命与死亡”的思考的体验吧——
  
 “湖边和小径四处可见倾倒或死去的树枝。能真切感受到死亡其实是生命里的一部分,不可或缺。
  
 在原生态的大自然里,绿叶和枯树的共存,构成一个生生不息的美丽世界。
                                          
 
  
  
 再移目格外地注视那些或倾倒或早已枯死的树枝,你会对它们升起一份由衷的敬意。它们坦然地接受一切的发生及发生的一切,融入在身边的世界里。有的化作了泥滋养大地,让其它树木绿树成荫;有的树皮剥落,静静地躺在水边,任水儿轻拍风儿轻抚;有的倾倒在湖里又长出了新的树枝;有的枯枝在水中变成了野鸭的游乐场……”
  
                                                                                  
 在这样一个空灵的仙境里,你可以不受干扰、心无旁骛地静静地看着大自然中的一切,诞生与凋谢,得到与失去,生命与死亡,其实都只是生命的一种转换,都永远值得我们尊敬与赞美!
  
 当我们把自己小小的生命溪流汇入到大自然的生命长河里时,环顾四望,入眼皆是永恒的美丽。
                                          
 有人会说,一日三餐、柴米油盐,生活怎可能处处是童话故事、空灵仙境?
  
 是啊,每日忙着工作,忙着家庭,甚至忙着自我成长,真的会忘记慢下脚步、慢下心情,无暇去感受大自然赐予我们的生生不息的生命力。
  
 那么,此时此刻,如果这些文字和图片让你感到了心情愉悦,让你体会到了活着的美丽,不妨摁一下“暂停键”:
  
 静坐或站立,
  
 闭目或远眺,
  
 身体放轻松,
  
 思绪也放空,
  
 深呼吸——
  
 也许能感受到弥漫的丝丝香甜的空气,
  
 一呼一吸都是美好的。
                                          
 正如法国著名思想家蒙田所言:“生之本质在于死,因此只有乐于生的人,才能真正不感到死之苦恼。”

关于生命与死亡的思考

6. 如何理解「向死而生」?

我的理解是向死而生是你要把死亡看做是可能性。
人生毫无疑问是一步一步在走向死亡,假如你把它看做是一个从存在到不存在的一个过程,我不考虑它,海德格尔说不对,你是在面向可能性啊!你要面向可能性筹划选择自己的人生啊。他提倡“提前到死中去”,“向死而在”!“提前到死中去”不是叫你去自杀。
它恰恰类似于我们所说的叫做“置之死的而后生”!你不要等到七老八十了之后才想我这一辈子过得真不值,如果让我再重新来一遍,你不要想。为了不要在那个时候才说这样的后悔话,我们现在就应该想!我们想为什么自己想做的事情做不了,哎呀前怕狼后怕虎,庸庸碌碌。
有句话叫做“连死都不怕还怕困难?”其实你想一想,人都要面临终有一死,有什么事情你不能去做呢?有什么事情你不能去尝试,去实现你自己去呢?

正因为我们真切地认识到了死,我们才会更好地把握当下,为明天的一切可能性有所作为,不再选择庸庸碌碌,也不会迷失在那些看似重要实则次要的事情中无法自拔!
我们知道人生苦短,尽最大的努力来不枉此生!说到这里我们想到有句话一提到生死问题,一提到名利问题,叫做“赤条条来去无牵挂”,财富名利,生不带来死不带去,让你对人生要看开一些。但是我们反过来思考,来之后去之前,恰恰是你有牵挂的人生!
你何不去牵挂一把,人生终有一死,当然我说“也许”只此一生,因为另一个世界的事情我们不知道,不在考虑范围之内。你只有这一次机会,你怎么让它过得轰轰烈烈,怎么让它过得有意义有价值?而这个意义和价值并没有非得要一个客观标准,你财富积累到什么样的程度你才叫成功?
你把公司办到多大你才叫成功?没有,只要你自己达到一种自我完善,实现自己的这样一个程度,这就足够了!

7. 如何理解向死而生


如何理解向死而生

8. 如何理解向死而生

前几天在微博看到了一个朋友以《向死而生,这就是命》为题写了一篇文章
  
 读完有一种压抑感,我在想,向死而生,是一种生的力量,怎么会被冠上消极的宿命论呢,那我试着来研究一下如何理解向死而生。
  
 
  
                                          
 Being-towards-death 向死而生,另外的解释是向死而在,在是存在的意思
  
 也符合这句话的原作者海德格尔的存在主义立场
  
 海德格尔所指的“死亡”不是生理学意义上的死亡(海氏称为“亡故”),而是“向死亡的存在”(Being-towards-death)。
  
 从出生的一刻起,我们就是向死存在 的方式存在着。
  
 其中“在”并不是一个瞬时的状态,它包含着过去(曾在)-现在-未来不断变化的过程,理解一个事物存在的意义,不是去追问在或者不在,而是理解存在的过程,向死而生意味着在朝向死亡的恐惧下理解存在。
  
 海德格尔说
  
 人是被抛入世界(非自主的来到人间)、能力有限、处于生死之间、对遭遇莫名其妙、在内心深处充满挂念与忧惧而又微不足道的受造之物。这个受造之物对世界要照料,对问题要照顾,而自己本身则常有烦恼。他/她处于众人中,孤独生活,失去自我,等待良心召唤,希望由此成为本身的存在。
  
 海德格尔认为,人(此在)往往沉沦于“在者”之中,失去了独立的人格,脱离了本真,被一个异己的他人占有了。
  
 就是人总是缺乏独立性,总是跟在其他存在 思考,享乐,行事,总是行迹于他人之间,也就是处于沉沦的状态。
  
 这个沉沦表现有:
  
 1、闲谈,没有自己的语言,人云亦云,不去思考,沦为他人舆论的传声筒。
  
 2、好奇,不是单纯的好奇或者求知,而是只是出于猎奇,盲目跟风追新,忽视自己的责任和追求
  
 3、踌躇,没有稳定的目标,主见,不能把握好自己
  
 人是搭挂在自己所编织的意义网络之上的动物, 我们会赋予所有生活的琐碎意义,这个意义构建成一个关系整体,这个关系属于你的生活世界。
  
 你不能离开自己的生活世界,所以人的第一层存在意义来自于生活世界
  
 但是琐碎的生活意义并不是人生的全部。海德格尔认为人要追求本真的意义,而不仅处于生活的表面。
  
 因为人最无法避免的事是——死,那么一个人的生活究竟应该在生活世界之中还是应该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呢
  
 海德格尔创造了属己性即本真性这个概念,即是否能真诚的面对自己,而在生活世界里因为其他存在异见,难免不能活出本真。只有面对极限情景时候
  
 比如绝望、失去亲人,即当你处在极限情景时候,你的痛哭也无法缓解一丝痛苦和处境 以至于你可以因此忘掉整个生活世界,只有这个时候你的心灵才事真诚对待自己,没有外在的干扰,这个时候你就是属己的存在,当生活世界中的原本一切的包裹和自我安全感都崩溃时候,才会知道自己本真想要的
  
 这种极限情景最特殊的就是死亡:他认为人最大的 畏是畏死,这并不是贪生怕死
  
 而是清楚认识到人是“向死的存在”。只有真正意识到了死亡,才能做出追求本真的决断,选择,只有畏死,人才能筹划自己,建设自己。因此,“向死而生”就是提前到死中去,你要面对死亡,你才会知道自己的生命有什么特色,有什么可贵的地方。
  
 懂得这一点,就能直面死亡,获得高度自由,也就可以自由地选择人生,实现一切可能性,能够真诚认真面对自己短暂、有限的一生,为自己负责,做出一个本真的抉择。并从对死亡的醒悟中,反观自己人生的价值和意义。
  
 “向死而生”不是对生命的有限产生焦虑,更不是宿命论,反而是把有限化作无限,横向去拓展生命的维度和视野,使生命绽放出应有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