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行业近几年是不行了么?你怎么看?

2024-05-12

1. 金融行业近几年是不行了么?你怎么看?

  传统意义上讲,金融的三驾马车:银行、券商、保险。 
    那两驾马车我没深入了解过,但银行我还是相对比较熟悉的。 
    站在基层,来说说银行业吧。 
     
   
   传统的模式受到冲击   近几年来,受到新兴产业、互联网+的影响,银行传统的模式确确实实受到了一定的冲击。各项业务逐步向线上发展,像之前的一些业务模式、经营模式也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自上而下的压力剧增   随着市场化的不断发展,各项业务越来越透明,竞争越发激烈,银行的盈利压力,可以说是压力剧增的。银行的工作人员,权利越来越小,压力越来越大。存款怎么拉?贷款怎么放?各项指标怎么完成?
   还记得前段时间,银行响应国家号召,大力推广ETC业务吗?在外人看,这是多么好的一件事啊,方便了客户,又方便了出行。又有多少人知道,那段时间银行的工作人员有多么大的压力。
   再参考宁波银行的那个悲剧,这是多么大的压力。
   相较互金公司来看   相较互联网公司,银行仍算稳定的。
   犹记得前几年,大力发展互联网金融的时候,有很多同事加入了P2P公司,在前几年确确实实的比银行赚钱多了一些。但这几年,随着P2P行业整顿,在P2P公司工作变成了违法行为,赚到的工资,属于非法所得,必须上交。
   收入降低已成事实   前段时间网传银行业普遍降薪,记得有些银行站出来辟谣——并没有降薪,而是根据市场化发展来改革薪酬。说白了,银行赚的少了,银行的员工也要赚的少。
   其实对于基层员工来说,大多收入不高,贫富差距也很大。以客户经理为例,收入受业绩影响,完成任务可以拿绩效,完不成任务还有可能扣工资。
   对于同一个银行的客户经理来说,有的人一个电话,就拉来上亿的存款,有的人累够呛也完不成任务,这样来说,收入相差是很高的。
   银行业也仍是我国比较赚钱的行业   就算存在各式各样的因素,银行业仍然是我国比较赚钱的行业。哪怕是在今年这个特殊的时期里,银行的整体利润、总资本、同比上升等相较其他行业,仍然处于前排位置,也就是说,银行业仍然是盈利能力较强的行业。
    因此,不能简单的说,金融业、银行业近几年不行了,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换一种方式继续发展而已。 
   金融行业近几年是不行了吗?你怎么看?
   金融行业好比一个国家经济的血液,只有景气和不景气之说,但是是有周期性的,暂时的困难并不意味着来日不会好起来。
   如果你说的是金融行业当中的银行业,最近几年的表现确实不佳,那是因为:
   1:存贷差不断收窄,直接挤压了银行的利润空间;
   2:企业直接融资的通道不断扩大,比如公司通过上市,发债等等方式绕开银行,使得银行的获利渠道进一步收窄;
   3:因为疫情的原因,使得我国经济运行趋缓,呆坏账增加;
   4:居民存款增长开始停滞,使银行获得低成本资金的难度进一步加大。
   如果你指的是证券和保险,他们遇到的困难是同样的,即
   投资渠道过窄,获利能力不强,靠天吃饭的弊病不除,即使有钱也无法获得令投资者满意的回报,更不要说为自己获得可观的利润了。
   个人认为,中国的监管部门不能总是盯着风险,护着罩着国内的金融行业,因为在树底下是长不成大树的。
   只有加速开放金融业,在向国外同行学习的同时,也促使国内金融行业获得更宽广的获利渠道,进一步促使中国的金融业强大起来。
   那个时候,你就没有金融业不行了的感觉了。
   金融行业大部分真的是很普通的民工。
   记得从帝都top3金融专业毕业出来时是很有年少轻狂的感觉的,六七年前金融还是很火爆赚钱的人不少,觉得自己千军万马杀过来已经拿到了金融高薪的入场券,马上就要拿到百万年薪走上人生巅峰。
   但...但,,事实证明学生确实是容易幻想太过于naive。
   金融从业者是容易在泡沫中疯狂投机赚钱到钱的,更多的资金,更多的投融资活动,金融从业者活跃其中赚上一笔。10-15年四万亿的大宽松,正是这样一个容易捞钱的年代。
   但金融急速膨胀后,出现了杠杆率飙升、脱虚向实、资金空转等问题,监管认识到了这点,于是便开始了16年的运动式去杠杆时代,影子银行、银行理财新规、资管新规、严禁刚性兑付、去通道等等,每一点都摁在了金融虚胖的命门上,金融狗们也就跟着没了脾气。
   金融的核心在于资产端和资金端,对应着投资和募资,而这两个核心环节,都超越了普通人能够胜任的水平。潮水过后,大部分普通从业人员,也都发现了自己在裸泳,以前较为轻松赚的钱,不过是时代或政策带来的红利罢了,自己并没有太多的本事,在做一份可能很普通的工作,之前的优越感和良好感基本消失殆尽。
   我把以上一段话发给很多金融同行朋友,包括做投行的、PE的、券商研究员、基金经理、信托经理等等,他们都觉得很符合他们的感受。是啊,任何一个行业都不可能保持着超额利润,都会回归平均收益,前几年金融行业从业人员,比较走运罢了。
   我看到身边的金融同行们,每天工作得很忙很累,996,997的都有,有的同胞甚至每周七天24小时standby,在这两年金融行情下拿的钱也不过如此,但工作强度和劳累度十分之大;抑或像一些岗位实则极其无聊,除了工作比较体面后很索然无趣。
   那种所谓指点江山挥斥方遒的资本大佬范儿?是没有的,有的只是一月跑遍十省求爷爷告姥姥去募资的艰辛,有的只是被无数的监管问题搞得焦头烂额深夜翻法规担心项目要黄的战战兢兢,有的只是起早摸黑去研究年报和报告仍然面对净值波动资金巨额赎回的无奈....
   表面光鲜、但工作十年了拿着不多工资、上升路径看不到的金融从业人员也大有人在的...长远看下来,金融总体人均薪酬貌似不错,但落在普通民工身上的着实不多,叫做民工是不为过的。虽然俺做金融那么多年没赚到啥钱,但经过这两年的思考反省心态倒是挺好的,自己能够赚多少钱,还是和自己做了什么事儿创造了什么价值成正比。
   有个好的职业心态把。这是一份和普通行业无大异的行业、但总体还算可以的行业。任何优越感和过高的期待都是被蒙蔽的表现。做好当下的事儿、实事求是尽可能多创造价值才是我们需要去做的事儿。民不民工的称谓,都是无所谓的。
   ------------
   以上。
   我是小贝老师,200+金融、咨询、快消等业内人士职场交流的集中地。
   同名公众号:小贝人才工作室(xbcareer),希望我的文字对你找准方向、拿到满意offer、更稳步的职场发展有所帮助。
   其实疫情当下,中国成了世界眼中的经济“避风港” 。
   美股动荡中,多家西方投行把中国称为经济“避风港”,从衡量资本市场是否表现稳定的波动率指数中可以清楚地看到西方资本转向投资中国资产的现象。 
   中国加速金融对外开放和国际经济合作给经济增长带来巨大空间。为应对和对冲疫情,中国结合结构性政策工具和普惠性政策工具,采取灵活适度的稳健货币政策。目前已经有3000亿专项贷款和5000亿支农支小再贷款,政策性金融更是针对制造、出口和三农精准施策。而在MLF、TMLF、LPR改革等货币政策工具下,我国也有足够的降准降息政策空间。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协同发力,为疫后经济增长带来及时雨和助推器。 
   中国正在通过深化改革来“稳增长”,全球金融业和资金正在快速涌入中国市场。中国增长潜力巨大的资本市场刚起航,刚刚落地的注册制及其配套的多项改革举措正在加速推进,养老金也在逐步增加在股市的投资,体量巨大的资本市场平台吸引着来自国内外的资金做大做强资本市场。
   你所说的金融行业太宽泛,银行、证券、保险、基金、信托等等都属于金融行业,加上近些年兴起的一些多元金融类公司,像互联网金融公司,都算是金融行业。
   我简单讲讲自己的经历,还有身边的一些朋友的现状,或许对你有一些帮助。
   我本人是金融类院校科班出身,毕业后先后在基金公司、银行、互金公司、证券公司工作过,简单讲讲各种不同公司的工作环境、工作状态、收入待遇等等的区别。正规的基金公司相对来说对学历、专业要求更高一些,你是向往基金经理方向发展的话,但是专业度高,和高学历并不代表你就有高收入,这取决于你们团队管理的产品所产生的实际收益。如果你是一线的基金销售人员,对学历要求相对没有那么高,主要的是看你个人的人际交往能力和 社会 资源,一般没有资源的人,做这份工作会比较难,公募基金门槛低,你也没什么销售收入,我主要是讲私募基金,以前是100万的认购门槛,你说普通人有多少人有这个实力,更何况是高风险投资。所以,如果能力强,资源广的人,收入是不菲的。但是每年因为管理不善,各种问题倒闭的基金公司很多,我本人在的公司就是因为产品和自营产品出现大幅亏损清盘的,公司倒闭。
   银行,有不同的工作岗位,不同的工作岗位具体情况也有差异,商业银行和五大行又有区别。五大行,给人的确实体验就是,工作稳定,收入稳定,人际关系复杂,我相信说到这所有人都能理解了吧。我主要想说一下商业银行,柜台,重复性工作,工作比较枯燥和单一,收入也比较固定和稳定。大堂经理,比较辛苦,每天和各色各样的人打交道,处理各种繁琐的事情,办理各种各样的业务,而且有业绩指标也任务,压力会比较大一些,收入比柜台会有一些浮动。理 财经 理,分普通,和高级,主要以服务理财需求的客户为主,引导客户购买银行的理财,基金,纪念币,纪念钞,等等,代销理财,基金,保险,贵金属等等,只要你服务好,沟通能力强,工作起来也还算轻松,收入也相对较高。但是随着传统银行业收各种兴起多元金融的冲击,银行从业者压力也越来越大,收入也相对比起以前少了不少,特别是国有几大行。
   证券公司,看你在的是什么地方的什么部门工作,不同的工作地点和工作岗位都不一样。公司总部的部门,那自然要求很高,从学历到能力,自然收入也很可观。但是大部分人都是在不同省市的营业部工作,大的券商营业部相对好一些,能有投研部、财富部、市场部、办公室等等,不同的公司有不同的称呼吧。但是大部分的营业部是没有那么多细分的,都是全员营销的状态,你的工资收入取决于你能开多少户,有多少资产,产生多少佣金,压力会非常的大,每个月都有数不尽的开户,资产,产品销售的任务。如果你做的好,那收入也是非常乐观的。近些年国家慢慢开始放开外资券商的进入,对国内券商还是有冲击和压力,而且这个行业自己内部本省竞争就非常大,最后肯定会形成大鱼吃小鱼的局面。
   互金公司,除了在上面做技术,产品,和风控的那些部门,最多的就是一线的营销人员,门槛低,工作也比较辛苦,压力也非常大,再加上基本都是私企,对于加班这个事情那是家常便饭。做的不好的,也混不了多长时间,做的好的收入也挺不错。但是这种公司存在一个巨大的风险就是你得担心这个公司会不会跑路,只要有重要的项目暴雷,那么就可能出现多米诺骨牌效应,导致整个公司都出大问题。心理压力我觉得比工作压力更难以让人承受吧。
   至于金融行业是否不行了,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吧,永远没有人说华尔街不行了吧,同样也永远没有会说硅谷不行了吧。
   中国的经济体量超级巨大,能保持5-6个百分比增长,已经是相当厉害了。
   查了一下 印度今年GDP表现 ,上半年下滑明显,跌至5.4%,三季度的还没出来,但 全年肯定不到6% ,而中国今年的整体预期是6.1-6.2%,横向一比貌似还行。
   原先根据6%增速估算,我们GDP跃居世界第一大概是2028年,实际情况肯定没这么乐观,我按5%的复合增速去算,要2035年之后,感觉这依然有些乐观,按4%的复合增速去算,要到2044年。
   望天佑中华,国祚永昌。
   
   这个问题比较广,个人感觉近几年并不是不行了,而是震荡休整阶段,休整过后会有一轮的暴发,特别是中国A股,我们都知道近期外围美欧主流国家指数跌幅比较大,但A股的跌幅是有限的,这是什么原因呢?我们可以做一个对比:
   1.首选我们看一下2016年到目前为止美国道琼斯指数的走势,16然后的时候,指数在16000点左右,到19年年底的时候,最高点30000点左右,什么概念?短短几年的时间涨幅超过80%,属实大牛,整体来说非常稳定,中间也有过几次调整,包括中美贸易战期间,虽然有影响,但一直以来还在上涨通道当中,今年春节过后,全球市场发生变化,月线跌破60月线,上行通道跌破。
   2.亚太地区日本,不得不说日本经济自从上世纪90年代房产泡沫巨大冲击过后,到目前来看整体还是比较稳定的,指数16年15000点左右到2019年24000点左右,涨了60%左右,次于美指,中间出现过大调整过后还能够反弹走高,还是不错的。
   3.中国香港恒生指数2016年最低位19000点左右,2018年最高点33000点左右,上涨14000点,涨幅达70%左右,2019年到目前为止24000点到30000点之间通道运行,也算比较稳定,其实个人感觉恒生指数受A股拖累还是比较大的。
   4.A股2016年最低位2638点,很多人认为这个位置是超级大底了,但在2019年年初给破掉了,最低2440点,整体到目前为止,涨幅9%左右,这个真是让人有点无语了,明明GDP的增速还可以,明明个方面都算比较稳定的,中间可能有贸易点的影响,但也不至于只涨这么点阿,跟外围主流指数差的不是一星半点。
   从上面几个指数不难看出,如果都按照2016年最低点计算,下跌空间最大的是美国,其次是日本,然后恒生指数,最后是A股,也就是说A股目前在最底位,它根本没有涨,那如果美指,日经,恒指都出现大幅调整,A股也可能会跟着调一下,但我认为不会太多,因为根本没有涨,你在跌真是有点不象话了。金融行业近几年是不行了么?我认为还行,至少在A股短短30年的时间内,有过两次高潮,中间跨度大约8年左右,2015年到现在2020年,5年过去了,估计下一波牛市在2021到2023年左右,所以要有信心,就算没有大牛的出现,难不成指数还能跌没了。
   
   “金融”是一个很大的行业,门类繁多,不好用一句话概述行还是不行。
   前几年,做现货原油,白银这一类的投资者很多,但大多亏钱收场。借此机会,有关部门对这一类的金融市场整顿了一波,剔除了一些“垃圾公司”,造成了市场短暂的“低潮”。打骚扰电话,加VX的人少了,可能给了我们金融不行的感觉。
   事实上,自从我国的经济发展起来之后,金融从来都是“行”的,就没有不行的时候。到现在我们都可以随时看到“某某公司上市后,市值保证多少多少”这一类的消息,不绝于耳,我国金融集资的能力从来都没有减弱。减弱的只是个人投资者“股票,期货,现货,P2P”等等这些个人投资版块。其他一切OK,都在正常轨道中。
   
   不是,是要转型了
   金融行业中金融从业人员确在未来面临着巨大的竞争压力,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技术的变革,比如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使得传统金融行业中自身中介属性面临很大的冲击,比如金融行业中最基础的信息处理,信息分析,目前已经有大量的人工智能系统开始替代人工。
   2-未来经济 社会 在技术和信息的加持下,变化速度急剧加快,而金融行业需要对复杂的环境和变化的速度做出及时响应,技术就是最好的替代。
   3-大规模的信息自动化取代了人工,更精准的同时也给市场波动带来了更大的不可控风险。

金融行业近几年是不行了么?你怎么看?

2. 金融行业怎么样

金融界里有很多外人看不到的误区,去金融行业混,能出头的是万里挑一,里面考验和关卡不计其数。作为一名金融业的资深人士,可以明白的告诉你金融圈分四个层级。

3. 怎样看待金融行业?

金融行业一向属于全行业中薪酬待遇较高并且薪酬增速最快的行业,但是金融危机对金融行业的薪酬增长也产生了很大影响,2008年9月成为金融行业薪酬变化的“分水岭”。当时各行业总体平均加薪幅度为12.2%,其中以基金业为首,增幅达到20.9%,而银行和寿险业紧随其后,分别达到14.2%和11.4%。而此时各公司预测2009年薪酬的增长幅度仍不会低于9%。  不过随着9月过后美国的金融危机对全球多个市场产生影响,企业对未来薪酬预算增长预期也开始松动。全行业的薪酬增长预算由9.8%调整为7.5%,其中,房地产业的薪酬增长预算由9.4%调整为5.9%;高科技行业的薪酬增长预算由9.7%调整到8.3%。而以银行业为首的金融行业,薪酬增长预算由12.5%调整为10.7%,可见金融行业在2009年的整体薪酬会有所下降。  ★ 虽然金融危机影响了金融行业薪酬增长,但是作为“朝阳产业”的金融行业,在2009年依然会吸引很多人才加入。不过,金融行业并非每个领域都有好的发展前景,2009年金融行业内将呈现出“冰火两重天”的景象。受股市和经济环境影响较深刻的基金证券业,2009年的发展依然面临诸多困难。而受金融危机影响较少的银行保险业,则成为2009年金融行业中的一抹亮色,发展情况会较为平稳。
希望采纳

怎样看待金融行业?

4. 金融行业怎么样?

现在正在进入互联网金融
2014年,互联网金融进入一个野蛮生长的时期:P2P网贷平台一边以惊人的速度涌现,一边又惊现倒闭潮;”宝”类产品在经过一番凶猛的疯长后,收益渐趋平缓;众筹的玩法越来越多,涉及的领域越来越多,并出现许多VC、PE进入众筹创业领域……在经历了一年的狂欢之后,2015年,整个互联网金融行业将进入一个沉淀、理性思考的阶段,呈现出一些新的发展趋势。
P2P:从喧嚣中沉淀
2014年,P2P行业十分热闹,大量的P2P平台在一年里经历了从出生到死去,整个行业在”你方唱罢我登场”的热闹中,实现了行业的自我淘汰。进入2015年,P2P在热闹之后,将逐渐回归理性,依稀显露出行业的发展方向。
1、行业快速洗牌
2014年,P2P行业一方面是涌现大量的线上平台,一方面则是”倒闭潮”席卷整个行业。这是整个行业在初期发展阶段正常的优胜劣汰现象,与投资人非理性追求高息、政策监管不严、违法成本低等多方面原因有关。
目前,大部分的P2P平台都还缺乏资质认证,P2P业内,政策监管的呼声一直不断。据银监会创新部副主任杨晓军透露的时间表,P2P监管细则或将于2015年初出台,届时,一批不规范的P2P平台将面临着淘汰。
另一方面,大量资本涌入P2P行业。2014年,据不完全统计,仅1月到10月,已有30余家P2P平台获得投资,这些吸引到资本投资的P2P平台实力将大大提高,加速行业的优胜劣汰。
2、去担保化成趋势
2014年,P2P行业去担保化一直是业内争论不休的一个话题。目前,P2P平台与担保公司合作已经成为普遍现象,但这种模式已经成为P2P行业发展的阻碍,去担保化已经成为必然。
一些P2P平台没有风险控制和管理能力,但由于有担保公司作为挡箭牌,依然能够吸引大量投资者。一旦担保公司出现问题,P2P平台就不堪一击,瞬间失守,出现倒闭、跑路等恶性事件。其次,第三方担保公司的担保费用很高,通常都在2%-5%左右,间接提高了融资成本。从这两个角度来说,担保制度反而成为P2P行业自我发展、强健的一个阻碍。
3、大数据征信成核心竞争力
P2P平台去担保化,就意味着要回归其作为中介的本质,而作为一个网贷中介平台,风险管控能力,将是它未来的核心竞争力。
现在已经有一些P2P平台开始尝试利用客户在社交媒体、电商交易平台上留下来的数据,建立自己的数据库。未来,一些P2P网贷平台将借助技术和大数据的力量,建立起自己的数据化风控模型,采用大数据来分析和判断个人或者企业是否具备偿还能力。这也将成为P2P平台的核心竞争力,甚至在未来,会有一部分P2P平台在大数据征信方面具备足够的实力之后,向专业征信机构转型。
4、产业精细化
目前,P2P行业已经成为一片红海,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利用各自的优势,进行产品精细化,走差异化路线,是未来P2P突围的关键。
现在,整个P2P市场规模在不断扩大,专业市场区间已经开始划分,包揽市场的业务模式将很难持续,单个P2P平台也没有能力覆盖各大专业市场,只有精细化、专业化才是P2P企业生存下去的唯一出路。
实际上,目前行业内领先的P2P企业都有自己精准的市场定位,一些平台主要为环保企业融资,一些平台与拍卖行合作推收藏品融资,还有的侧重医疗、汽车、旅游等行业的融资。
众筹平台走向综合服务
2014年4月19日,众筹平台点名时间宣布放弃众筹模式,转而成为智能硬件的首发平台,未来,点名时间将针对一些优秀的众筹项目,为其提供全方位的众筹支持,包括项目包装、媒体公关、投资人推荐、渠道对接”绿色通道”等一系列专业的定制服务。不仅是点名时间,像股权众筹平台天使汇、云筹,都选择撕掉众筹的标签,强调自己的非众筹属性。
这并非众筹已经没落,而是众筹平台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众筹平台将不再局限于单一的融资环节,而是将服务延伸到整个链条。这不仅抓住了项目方的需求,也有利于保障投资人的利益。对于众筹平台来说,也打破了盈利模式的桎梏。
移动支付带动虚拟货币的发展
随着NFC(近场通讯)技术的突破,苹果、三星、华为等推出的高端机型已经全面覆盖NFC功能,尤其是iphone6推出的ApplePay,凭借着iphone的市场地位,它在移动支付市场占据得天独厚的优势,并有可能与虚拟货币一起,对传统的纸币提出挑战。
据了解,目前全美已有22万商家加入ApplePay的阵营,占全美商家的5-10%;12家银行宣布与ApplePay合作,这12家银行负责全美83%的信用卡指出。ApplePay有望成为移动支付领域的老大。
而虚拟货币也将受益于移动支付。虚拟货币植根于互联网,消费者只要有移动设备,就可以进行虚拟币的交换,而ApplePay的出现,将培养消费者移动支付的习惯。
与传统货币相比,虚拟货币具有去中心化、高度流动的特点,它不属于某一个银行,无需经过金融监管机构的审核认证;只要技术支持,都可以通过简单的操作来进行虚拟货币的转移和交易。这些都是虚拟货币优于传统货币的特点,移动支付的快速出现,令虚拟货币如虎添翼,实现大的飞跃。
现在,Blocktrail、Coinalytics等比特币分析初创公司已经拿到融资,他们将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比特币。当人们越来越多地发现虚拟货币的优点时,也许传统纸币将逐渐被取代。
移动互联网金融元年
如果说,2013年是互联网金融元年的话,2015年或将迎来移动互联网金融的元年。

目前,以支付宝、财付通为代表的第三方支付已经开始朝着支付宝钱包和微信支付转移。据支付宝钱包公开数据显示,目前支付宝移动支付日交易笔数超过4500万笔,在支付宝整体占比中已经超过50%;有97%的用户在转账时,都是在手机上进行操作的。过去传统的理财产品,也从理财页面向App转化。
互联网金融移动化的另一个催化因子,是支付宝等产品的出现,使得原来高大上的金融开始将触角伸向屌丝人群,让金融理财与大众的日常生活接轨,人们随时都可以通过智能手机、pad等智能终端,随时随地进行投资理财,移动支付、购买保险等。当一个领域与日常生活越接近,它的移动化程度也越快。

5. 金融业怎么样?

金融业指的是银行与相关资金合作社,还有保险业,除了工业性的经济行为外,其他的与经济相关的都是金融业。

金融业怎么样?

6. 金融业发展前景现在怎么样

  前景不错,参考《中国金融行业创新趋势与企业发展战略分析报告》显示,金融业正在兴起,在未来十年内都将有一个不错的发展。说起来,金融行业其实是一个很宽泛的行业。它主要包括基金业、证券业、保险业、银行业四大类别。
  截至今年3月份,已有19个国家和地区的62家银行在华设立了195家金融机构,国内的金融市场逐步壮大,市场发展潜力巨大。从整个国内金融人才市场看,目前顶级金融人才报价已在百万元以上,而一般中级人才在30万至50万元。
  目前国内金融市场,对金融人才的需求很大,尤其是急缺金融分析师、金融工程师、特许财富管理师、基金经理、精算师、副总裁级高管、稽查监管人员、产品开发人员、后台工作人员(在财务、结算、税务方面有经验)等九大类人才。

7. 中国金融业 未来会怎样?

在度过全球金融危机后的今天,无论是从中国的角度还是从全球视野看来,中国金融行业都是更具有吸引力的投资领域。那么,中国金融领袖在创建世界级金融机构中应该注意哪些事项?怎样才能成为“世界一流的金融机构”?中国的金融领导者应如何把握机遇、培养能力,从而将其组织上升到新的高度?《中国金融业的新未来》一书也许会给你新的启发。 该书为全球知名管理咨询公司博斯公司咨询业务负责人柯安德先生所著。柯安德先生不仅是博斯公司的金融咨询业务负责人,更是博斯大中华区总裁,为亚洲、欧洲各国的金融公司及监管机构提供了逾20年的咨询服务。在《中国金融业的新未来》一书中,柯安德先生阐述了其在战略方向、组织设计、风险管理、业务创新等多方面的丰富经验。这本书能带领中国全体金融从业者及金融机构重新审视自己所处的环境、必须应对的问题,并指导中国金融领域的改革、创新。 本书首先细谈了一个众所周知的道理,即中国能够为金融服务提供广阔的市场—— 一个具有高度多样性、可变性及创新性的市场。那么应该怎么来面对这个广阔的金融市场呢? 该书把重点放在金融机构对待风险的态度、对帮助中国经济摆脱危机所起的作用以及它们对全球金融界的看法上,探讨全球金融危机对金融机构造成的影响。除此之外,该书还为金融机构提供了一些见解,帮助其寻找通过满足不同客户的实际需求及其变化而盈利的途径,并解决如何培养能力以力压群雄这一问题。在书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崭新的未来国际金融中心,一个能够满足中国经济在危机过境后的特殊需求的金融中心。 同时,书中还详细分析了中小企业金融这一重要问题。缺乏发展的中小企业金融通常被视为高风险行业,而此行业却得到了政策的大力支持,并一直是中资银行所关注的领域。另一方面,在农村人口多于城市人口的国度中,农村金融服务同样是重要的盈利渠道。为此,本书将侧重21世纪农村的个人及企业需求,从而为银行业务指明一条盈利之路。 遭受金融海啸的沉重打击后,全球金融行业都陷入了不同程度的困境,许多金融从业者更是处于迷茫状态。不可否认,金融危机加速了中国金融业在全球金融领域的迅速崛起。而在崛起过程中,发展金融业的“技术指导”是必要的,但金融从业者的信心、积极进取的态度更是不可或缺的无形资产。所以,从这一方面来看,《中国金融业的新未来》无疑对整个中国金融行业的发展带来了信心和希望,也为中国金融从业者乃至整个中国经济社会带来了振奋人心的“好消息”。 精彩摘录 现有保险商的能力、众多全球领先保险商的市场地位以及保监会对资金和监管的要求,使得从零开始进入保险领域变得困难,且代价高昂。在战略方面,新进者需要制定一条清晰的路线,以便为自身建立客户细分、渠道或产品等方面的显著优势。他们需要确定在哪些关键地区能开始建立一套备受信赖的组织架构及销售网络。新进者在吸引、发展并挽留所有职能部门的员工时,在建立销售网络时,在外资保险公司遵照相关规章与中资伙伴合作时,也面临着一系列来自组织架构的挑战。已占据市场地位的保险公司具有优势,而边缘性的保险公司则步履维艰:小型本土保险商需要确定可持续的业务重点,随后迅速建立独特的能力,从而为实现盈利并满足监管方的期望奠定基础。通过多年的合资经验,许多外资保险商也需要制定清晰的市场定位及业务模式,从而产生利润。 那些强化管理能力、扩大规模,并凭借全国范围内的品牌经营、关系管理及投资技巧不断地扩大他们本已强大的区域优势的保险公司,将成为最终的获胜者。在这种情况下,他们长期持续的盈利能力将不断发展,而进入中国这一潜在的全球最大保险市场并参与竞争的代价将只会越来越高。

中国金融业 未来会怎样?

8. 现在金融行业前景怎么样?

作为师兄,说一下经验:现在比前两年好多了,如果是11或12年毕业的更糟糕。
   金融行业找工作的话,看你做股票还是炒黄金白银的。炒股的要有证券从业资格证,就是过了两本书就OK了(一共5本书)。你有亲朋好友炒股的那就容易了,叫他转账户到你的公司,对他没损失的,只是换一间公司。如果你要炒黄金白银的,就不要加入那些炒外汇的公司,就是资金都转账到国外账户来炒的。进入在国内炒黄金白银的公司,有点保障,客户开户不用钱,但是激活账户要10万以上,那些几千块就可以激活的,基本都亏死你,因为基本资金太低。
   不管炒股还是黄金白银的,一般不是著名本科学校的毕业生都做业务员,有亲戚炒股的,劝你去证券公司;炒黄金白银的,就找个开宝马的亲戚,一般有三个客户你就月入4000了。当然,做业务的还是要看脸,看口才。
   找工作挺简单的,只是人家收不收你而已。直接到证券公司问,或者在网上投简历,一开始可能比较害羞,你面试一两次就没问题了。炒黄金的收人要求很低,是人就收。炒股的要有个证券从业资格证。就这样。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