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发展的历史是什么?

2024-05-13

1. 中国共产党发展的历史是什么?

新的产生和旧的灭亡

中国共产党发展的历史是什么?

2. 朝鲜问题形成的历史溯源

三八线是位于朝鲜半岛上北纬38度附近的一条军事分界线。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时,美国、苏联在朝鲜半岛商定以北纬38°作为接受日军投降的范围的界限。北部为苏军受降区,南部为美军受降区。

三八线北部为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南部为大韩民国。长度248公里,宽度大约4公里。双方一度都有重兵把守,并互相播放广播。近几年局势缓和,基本没有冲突,双方的广播对峙也已经停止。

三八线与朝鲜战争密切相关,这是人所共知的事实。然而,三八线究竟是如何划定的?划分三八线本身到底说明了什么?三八线与朝鲜战争之间内在的和本质上的联系在哪里?这些问题在历史上都有不同的说法,其结果对于分析战后远东局势的走向又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而是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探讨的。

中日甲午战争之后,朝鲜这个曾在某种程度上依附于中国的王国便受到了日本的统治。1910年日本帝国主义吞并朝鲜,使它成为一个被征服的省份。第二次世界大战即将结束的时候,盟国首脑在商议战后国际安排时也谈到了朝鲜的命运。在1943年11月的开罗会议上,罗斯福、蒋介石和丘吉尔共同签署的《开罗宣言》对朝鲜问题是这样说的:“我三大国轸念朝鲜人民所受之奴役待遇,决定在相当期间,使朝鲜自由独立。” 在紧接着召开的德黑兰会议上,罗斯福又与斯大林讨论了朝鲜的前途问题。斯大林说他看到了《开罗宣言》,并说朝鲜应该获得独立。他还同意在朝鲜能获得完全独立以前,需要有那么一段准备时间,也许需要40年。 1945年2月的雅尔塔会议再次谈到朝鲜问题。2月8日罗斯福与斯大林举行会晤,在两人谈过苏联参加对日作战的条件以后,罗斯福提出讨论领土托管问题,并向斯大林提出,在朝鲜人民做好自治的准备之前,“朝鲜要由一个苏联代表、一个美国代表和一个中国代表实行托管”,“托管期愈短愈好”。大概是鉴于英国外交大臣艾登曾拒绝过美国在1944年3月提出的战后对朝鲜和印度支那进行托管的方案,罗斯福认为“没有必要邀请英国参加朝鲜的托管”。斯大林同意托管的方案,但他建议还是应该邀请英国参加托管。于是,战后由中、美、苏、英四国对朝鲜实行临时托管的方案便在雅尔塔会议上确定下来。但会议文件并未具体谈到托管朝鲜的问题,只是在提到对哪些领土将实行托管时说,“这将是有待以后达成协议的事情”。 杜鲁门继任美国总统后,于1945年5月底派特使霍普金斯去见斯大林,斯大林表示没有改变四国托管朝鲜的政策。

然而,由于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引起了远东军事和政治局势的突然变化,于是在四大国尚未就朝鲜的托管问题达成具体协议之前,首先要解决美国和苏联分别在朝鲜半岛对日本军队进行受降以及实行军事占领的问题。这时,便引出了三八线的划分问题。
北纬38度线原本是一条自然的和地理的划线,虽然在朝鲜境内的这条长约300公里的无形的划线将朝鲜半岛分为面积大体相同的两部分,但是其本身并没有任何军事上、政治上和经济上的意义。人为地从军事或政治上利用这条划线,最早是由日本和沙皇俄国提出来的。1896年日俄密谋瓜分朝鲜,日本曾向沙俄秘密提出以三八线为分界线。1904年日俄战争前夕,沙皇也曾做出决定,俄国只控制三八线以北,听凭日本在三八线以南任何地方登陆。但这两次划分均因双方利害冲突而未能实现.

真正使三八线成为从军事角度利用的分界线,是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对朝鲜驻军的兵力部署进行调整时实现的。1945年2月,日本把部署在朝鲜半岛的日军以三八线为界划分为两部分,北部的军队归关东军指挥,南部的军队为大本营所属。后来,针对苏联可能参加对日作战的情况,日本大本营提出了把全部驻朝日军划归关东军指挥,并由朝鲜总督兼任关东军总司令官的方案。但5月7日参谋总长梅津美治郎带着这个方案去见裕仁天皇时,遭到天皇拒绝。 这样,三八线在实际上就为后来苏联在中国东北和北朝鲜对日本关东军作战,而美国则在南朝鲜和日本列岛与大本营直接指挥的日军作战提供了客观依据。

然而,三八线事实上被美苏两国加以利用,又有其突然性和偶然性。在苏联出兵对日作战之前,美苏两国没有就各自的作战区域进行明确划分。在1945年7月的波茨坦会议上,美英苏三国军事首脑曾同意,在苏联参加对日作战以后,应当在朝鲜整个地区就美苏两国的空军和海军的作战范围划一条界线。其目的显然在于避免在战争中发生误会而混淆各自承担的责任。至于在地面上的作战或占领区域问题,则根本没有讨论。对于美国来讲,太平洋战争的核心是解决日本问题。因此,尽管当时的三军参谋长马歇尔要求杜鲁门授权麦克阿瑟在战争结束后的短时间内,派一个师在釜山登陆,此外还应占领汉城和清津,但那都是在结束对日作战之后的事。在波茨坦会议上,苏军总参谋长告诉马歇尔,苏联在对日宣战后将进攻朝鲜,并问美军是否可以为配合这次进攻,在朝鲜海岸实施军事行动。马歇尔明确回答,在日本未被摧毁,日本在南朝鲜的军事力量未被消灭以前,美国不准备对朝鲜实施两栖作战。 据杜鲁门回忆,那是因为当时没有人想到,不管是美国的或者是苏联的地面部队,会在短期内进入朝鲜。杜鲁门确信,国际会议上从来没有讨论过以三八线作为在朝鲜的分界线这个题目。

苏联突然宣布对日作战和与此同时日本天皇决定无条件投降这两件事, 使情况发生了急促变化。当苏联军队向满洲和朝鲜的日本关东军大举进攻时,距离朝鲜最近的美国地面部队还远在600英里以外的冲绳岛。因而日本战争机构的突然崩溃,在朝鲜半岛造成了真空局面。正是在这种紧急的情况下,由美国方面迫不及待地提出了美苏双方分别占领朝鲜和接受日军投降的具体分界线问题。
至于把三八线作为分界线问题的提出,有几种不同的说法。

韩国外交协会会员金基兆提供的情况是:1945年8月10日凌晨6时左右,美国窃听到日本大本营发出的电报,电文内容是日本御前会议决定接受无条件投降宣言。不久又截获驻朝日军司令官发给大本营的电报,电文说:“苏联军队正大批进入朝鲜。如果美军进入这个地区,全体日本军队就可能向美军投降”。马歇尔获知这种情况后,立即召见作战局长赫尔及林肯准将,命令他们划出一条苏联攻入朝鲜时南下的界线,并指示美军也要即刻制订向南部朝鲜进军的计划。据说林肯准将接受命令后回到办公室,偶然地从《纽约时报》上得到了划定三八线的启示。因为,《纽约时报》在报道苏军进攻情况时刊登的那幅地图,只画出了三八线以北的地区。于是,美国将军这个偶然的发现,便成为美国提出以三八线为界的根据。

施纳贝尔提供了另一种情况:日本突然投降促使美国迅速起草关于投降程序的“总命令第一号”,而这个命令的第一段便涉及到受降区域的划分问题,陆军部作战局为尽快搞出一份文件,一直工作到8月10日深夜。讨论的结果是盟国应在远东分几个区域受降,并且明确规定这些区域地理上的界线。政策组的负责人博尼斯蒂尔上校只有30分钟来起草命令第一段,国务院-陆军部-海军部协调委员会正在急切地等待着结果。最初,博尼斯蒂尔曾设想按朝鲜的行政区划来划分受降界线,但身边一时没有资料。后来他注意到北纬38度线差不多从朝鲜中部穿过,而且汉城及其附近的集中营都在三八线以南,于是他决定用三八线作为受降区域的分界线。
还有一种说法是:在得知日本决定投降和苏军已对日宣战并大举“涌进”朝鲜半岛的消息后,8月10日深夜,美国国务院-陆军部-海军部协调委员会在五角大楼举行紧急会议。主要议题是在朝鲜的受降问题。出席会议的有助理国务卿邓恩、陆军部助理部长约翰•麦克洛伊和海军部高级官员巴德等五人。会上,邓恩提出美国军队应赶到尽可能北面的地区去受降。但马歇尔的一位年轻参谋人员迪安•腊斯克上校指出,军方缺乏可供立即投入使用的兵力,加上时间和空间的因素,美国军队在苏军进入朝鲜北部地区之前抵达北部纵深地区有困难。这时,麦克洛伊便请腊斯克和另一位上校查尔斯•博尼斯蒂尔到第三休息室去,要求他们搞出“一条尽可能向北推进”,但又不致“被苏联拒绝”的界线。于是,三八线就这样在一次会议上,匆忙地由两位美国上校提出来了。

从资料来源看,第三种说法的真实性更可靠一些。不过,这些细节上的差别对于我们分析问题没有本质的影响。总之,这个关于以三八线划界的建议迅速得到美国军方和国务院的同意, 并于8月14日为杜鲁门批准。次日,杜鲁门便给斯大林发出密电,通报了已经杜鲁门批准的给盟军最高司令官道格拉斯•麦克阿瑟的有关日本武装部队投降细节的“总命令第一号”,该命令的内容之一即是以三八线为分界线,确定了美苏双方在朝鲜半岛的受降区域。8月16日,斯大林复信表示,“基本上不反对命令的内容”,对于有关朝鲜分界线的问题也没有提出异议。9月2日,麦克阿瑟在东京湾密苏里号舰上举行的日本投降签字仪式后,发布了“总命令第一号”,其内容根据斯大林提议略有修改。命令提到:“驻北纬38度线以北的韩国、满洲、库页岛、千岛列岛等地的日本军高级指挥官以及陆、海、空军和辅助部队,应向苏联远东军最高司令官投降;日本帝国政府大本营和驻日本本土及其周围诸岛以及驻北纬38度线以南的韩国、琉球列岛等地的日本军高级指挥官以及陆、海、空军和辅助部队,应向美国太平洋地区陆军最高司令官投降。”

就这样,三八线作为美苏两国在朝鲜受降和实行军事占领的分界线便被明确地规定下来。受降命令传到战地时,分兵进击的苏联军队已经越过三八线,正沿着公路向汉城运动。但他们一接到关于分界线的命令,就迅速撤回到三八线以北。9月8日,首批抵达朝鲜的美国军队第7步兵师在仁川登陆。这是美苏两国在朝鲜半岛的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名副其实的合作。

这条约300公里长的分界线斜穿朝鲜半岛,它截断了75条小溪和12条河流,以不同的角度越过重山峻岭,穿过181条小路、104条乡村土路、15条道际公路和8条高级公路,以及6条南北铁路线。 显然,对于行政管理和经济发展来说,以及从地理的角度来看,三八线都是一条极不合理的分界线。但是,这并不表明匆忙划出的这条分界线没有政治上的考虑。

尽管美苏两国军队进驻朝鲜半岛时曾一致声明,三八线仅仅是两国军队在朝鲜驻扎时所划定的界线,并不具有政治意义。 但是事实上,特别是后来历史的发展表明,三八线对于所谓受降的军事意义只是表面的和暂时的,美苏两国对三八线的确认本身已经包含着深远的政治意义。

很多研究者认为,三八线的划定只具有军事意义。如金基兆就认为,“以北纬38度线把朝鲜半岛一分为二的决定性因素”,是“为阻止苏军南下”。他还引证说,驻南朝鲜美军司令官约翰•霍奇1947年10月27日和11月7日曾说过,以三八线分割朝鲜半岛,是由于驻朝日军的编制和部署所致;美国陆军部作战局局长沃尔特在1949年6月16日也说过:分界线是在日本军队的两部分之间划出来的。 原苏联学者斯拉文斯基也断言,“接受日军投降是把朝鲜一分为二的唯一目的”,后来在冷战中,三八线才“成为南北朝鲜的边界”。 俄国朝鲜问题专家托尔库诺夫和乌菲姆采夫在刚刚出版的一部专著中仍然认为,三八线的划分“是一种非常性的临时措施,其目的是彻底击溃盘踞在那里的日本部队,并接受他们的投降”。 如此来说明美苏两国对三八线的划定只是从军事意义上考虑的,显然不能说服人。美国提出以三八线划界,首先考虑的是阻止苏军南下的军事意义,这一点无可置疑,但这不是最终的也不是决定性的考虑。如果不是孤立地或表面地看问题,那么就应该指出在军事意义背后隐藏着的政治意义。

第一,正如我们在前面讲到的,美苏等盟国对朝鲜问题的考虑,本身就是从国际政治角度出发的。只是由于当时没有想到日本会立即宣布无条件投降,才在形势突变的情况下仓促提出受降及实行军事占领的分界线问题。

第二,美国方面在提出朝鲜分界线时就是有政治考虑的。早在1944年3月美国就开始考虑在朝鲜的军事占领问题。尽管朝鲜问题不是罗斯福战后远东政策的核心部分,但是他必须阻止苏联战后在朝鲜发挥统治作用的意图。罗斯福力图通过外交途径来实现这一目的,他曾对国务卿科德尔•赫尔说,朝鲜可以置于国际托管之下,由中国、美国以及其他一两个国家参加。他还曾向英国提出了这一建议。而美国国务院的计划甚至走得更远,它要求战后由美国对朝鲜实行统治,这意味着美国应该在武力解决朝鲜问题上发挥决定性作用。国务院的一份文件指出:美国参与在朝鲜及其周围地区的军事行动将大大加强它对朝鲜内部事务和对临时政府实行国际监督中发挥主要作用。该报告预计美国可能要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对朝鲜实行军事占领,而且可能会与将占领这个国家相当一部分面积的苏联共同实行军事占领。5月,国务院的另一份文件警告说,如果苏联独自占领朝鲜,美国认为这将会危及未来太平洋地区的安全。这份文件及其他文件都提议,任何占领必须通过一个由各方参加的中央政府实行,而不是几个区域性政府分治。 可见,美国在考虑军事问题的时候,首先想到的是它的政治后果。

第三,美国在提出以三八线划界的方案时,绝不仅仅像金基兆所说,是“起因于一个美国军官的偶然发现”。尽管三八线的提出带有偶然性和突然性,而且也确实是首先针对受降问题的,但是这并不妨碍人们从政治角度考虑问题。事实上,美国陆军上校们在划定分界线时,前提是要满足国务院的“政治方面的考虑”。 三八线的划定,恰恰将朝鲜的旧都汉城和仁川、釜山两个重要港口都包括在美军受降的南部地区之内,这不是偶然的。提出三八线方案的腊斯克上校后来谈起过这件事,他在1950年7月的一份备忘录中承认:“如果这条线为苏联所拒绝,美军按实力并不可能到达这些地区。但我们认为把朝鲜的首都包括在美军管辖区内是很重要的,因此还是提出了这条线。” 显然,对于首都汉城的考虑与国务院设想的“任何占领必须通过一个由各方参加的中央政府实行”的方案是有直接联系的。很明显,如果这两个考虑都能实现,那么未来朝鲜的临时中央政府驻地就将在美军管辖区内。这难道还不具有典型的政治意义吗?我们将会看到在这个问题上苏联是怎样与美国勾心斗角的。

第四,苏联在接受三八线为界的方案时,也不是没有政治考虑的。的确,正如腊斯克估计的,按照当时的军事态势,苏联完全可以拒绝三八线,提出以三七线甚至更南面的一条线为军事受降分界线,而美国从实际出发也不得不接受这种修正方案。但是斯大林没有这样做,而是毫不犹豫地同意了三八线的提议。这一点,不仅使当事人腊斯克和美国陆军部感到惊奇 ,而且也使后来的一些研究者感到迷惑 。的确,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苏联的军事实力已经空前加强,以致斯大林可以踌躇满志地声称:“这次战争不比从前了。现在是,谁的军队到达哪里,谁就占领土地,也就在那里实行谁的社会制度。” 那么,斯大林为什么会接受三八线呢?实际上,作为政治家,斯大林有更深远的考虑,他在接受三八线的提议时是有交换条件的。人们应该注意到,斯大林在8月16日给杜鲁门回电表示同意美国的受降方案时,还提出了两个重要的修正意见:(1)将属于日本的整个千岛群岛交给苏联军队;(2)将属于日本本土的北海道北部交给苏联军队。斯大林还特别强调了第二点,他认为:“如果俄国军队在日本本土的任何部分没有占领区,俄国舆论就会大哗。”斯大林最后还以强硬的口气对杜鲁门说:“我迫切希望上述的适中的意见不会遭到任何反对。” 显然,斯大林是试图以苏联对日本部分领土的占领来交换美国对朝鲜半岛部分领土的占领。可惜,斯大林忘记了,美国可以放弃朝鲜,但对日本则是志在必得,决不容苏联插手其间。在8月18日给斯大林的绝密电中,杜鲁门同意了斯大林的第一点意见,即将千岛群岛划入苏军受降地区,但对斯大林的第二点意见,则巧妙地加以拒绝。杜鲁门说,麦克阿瑟将军指挥的盟国部队,“包括苏军在内”。 斯大林一方面在8月22日复电中对美国拒绝苏联的要求表示遗憾,一方面却在回电之前,即8月20日向苏联军队下达了命令,要求苏联陆、海军全力进驻日本北海道,理由是北海道位于北纬38度线以北。就在斯大林下达命令的同时,苏联驻日代表库兹马•杰列维扬科中将拜访了麦克阿瑟,并声称不管美国是否同意,苏军将进驻北海道。麦克阿瑟当场以强硬的口气驳斥道:没有我的许可,哪怕是一兵一卒登上北海道,就将立即逮捕包括你在内的苏联驻日代表团全体人员。 这样,苏联进驻北海道的计划终于受挫。但苏联在此前已同意在朝鲜半岛以三八线划界,覆水难收。于是,斯大林只得接受既成事实,把问题留待以后寻找机会解决。所以说,苏联接受三八线也是有政治目的的,只是没有完全实现罢了。

从以上的分析中,我们可以得出如下结论:三八线的划定,对于美苏双方来说,从一开始便有其深远的政治考虑,虽然表面上问题是从军事角度提出来的;三八线的划分,埋下了朝鲜民族长期分裂的种子,而且由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美苏两国之间已出现分庭抗礼的趋势,这颗苦种是必定要发芽的;三八线的划定为美苏两国在远东和朝鲜半岛的冷战格局奠定了基础,三八线成为美苏两国势力在朝鲜半岛对垒的既定疆界。

如果这些结论成立,那么就完全可以推断说,朝鲜战争爆发的最深刻的根源——美苏势力在远东的对抗,就表现为三八线的划定。历史证明,后来朝鲜半岛的紧张局势以及朝鲜民族的分裂也正是围绕这条纬线发展起来的。而涉及三八线的军事行动做为一条主线,也贯穿了朝鲜冲突和朝鲜战争的全过程:南北朝鲜的军事冲突是沿着三八线展开的;北朝鲜军队越过三八线的进攻引起了美国全面卷入战争;联合国军越过三八线向北进击又迫使中国出兵朝鲜;中国军队因未接受停火协议而打过三八线,被联合国扣上了“侵略者”的罪名;麦克阿瑟也因再次主张越过三八线等战争叫嚣,被杜鲁门总统所罢免;停战谈判是沿三八线的停火而开始的;最后,战争的结局仍然是大体以三八线做为南北朝鲜的分界线。周而复始,终点即是起点,这就是围绕三八线而进行的朝鲜战争的始末。

当然,从逻辑上讲,三八线的出现只是为未来南北朝鲜冲突以至爆发战争提供了一种可能性。如果没有美苏在远东的对抗,如果朝鲜民族的内部冲突没有激化,如果世界没有出现冷战局面,那么这种可能性就难以转化为现实性。可惜,历史是朝着与这些假设相反的方向发展的。

3. 姓氏"沙"的溯源以及其历史

一、姓氏渊源:
1、源于子姓,出自周武王克商后给殷纣王庶兄微子的封地,属于以封邑名称为氏。
商朝末年,殷纣王庶兄开(一名启)被封于微,世称微子。周武王克商后,封微子于商丘,建立宋国。微子的后裔有人被封于沙邑(今河北大名),他们便以地名为姓氏,成为沙氏。
2、源于姜姓,出自神农氏炎帝之后代,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
炎帝为部落首领时,其下有大臣夙沙氏,后省文简化改为沙氏。
3、源于子姓,出自春秋时宋国的沙随,属于省文简化改姓为氏。
沙随是春秋时宋国的领地,位于今河南省宁陵东北部。据史籍《春秋》中记载,周成公十六年,晋国会诸侯于沙随,指的就是那个地方。古代诸侯公爵,凡失国或没爵后,即称为公沙氏或沙随氏,其后人省文简化为沙氏。
4、源于古沙侯国,属于以国名为氏。
西周有沙侯国,西汉时期改为沙县,在今河北省涉县一带。居住在那里的人便有以沙为氏。
5、源于各民族变姓,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历史上的百洛国(今朝鲜)有沙氏。
沙氏为“回族十三姓”之一,是回族中的大姓,故《千家姓》称:“今回族多此姓,别为一族。”该姓大多取自经名首音和尾音。
史籍《元史》中记载:元朝初期的沙全,其“父沙的,世居沙漠……(沙)全初名抄儿赤,甫五岁,为宋军所虏。年十八,留刘整幕下,宋人以其父名沙的,使以沙氏,而名曰全。”
史籍《回教民族说》中记载:再如,“马合马沙或阿思兰沙或木八儿沙之后裔姓沙。”
在回族经名中,带有“沙”的比较多。如《新元史?也黑迭儿传》中记载:“也黑迭儿,西域人……子马谋沙……子密儿沙,次木八人喇沙……次忽都鲁沙……次阿鲁浑沙。”这都是沙氏之源。
另外,史籍《回回姓氏考》中记载:“沙在波斯语义为王。正如突厥语族称王为汗。如在波斯王国旧称‘沙因沙’,意为‘万王之王’……因此,回族沙氏族源多来自波斯。”
沙氏中也有赐姓。如《回回历史与伊斯兰文化》中记载:“舍班,古里国回回,入附授南京锦衣卫镇抚,明宣宗宣德五年(公元1430年)出使西域,以功迁到千户,赐姓沙,名班。”当时给舍班赐姓沙,还有着另一个原因,即“舍”和“沙”谐音。
沙氏回族主要分布在中国的西北、江浙地区。
二、得姓始祖:神农氏。
从史籍《万姓统谱》和《百家姓考略》两书记载考证,沙氏系出沙随氏,源于百济国,百济国是建于东汉年间,位于现在朝鲜半岛的一个古国。汉朝时有一名为沙公穆的人,他的后世子孙去公以沙为氏。至唐高宗时即距今一千三百余年前,百济被大唐皇朝所灭,百济人也就变成了中国人,百济的沙氏,也就理所当然地变成了中国的一个姓氏。不过,长久以来,出现于我国历史的许多外来姓氏之中,以沙为姓,实际上并非仅有来自百济国的那一支,另外几支来自夏姓,像沙吒氏、沙陀氏、沙氏等。由此看来,我国的沙氏家族组织相当复杂,有的是来自东北的百济国子孙,有的是来自北方鲜卑族(沙陀氏)之后,也有的是来自西北的突厥族(沙金氏)之裔。沙氏后人奉神农氏为沙氏的始祖。
三、历史名人:
沙世坚:(生卒年待考),河北涉县人。著名北宋将领。
有文武韬略,曾任东莞太守。公元1127年护宋高宗南渡,知梧州。
广西苗民大起义时,他改知宜州,镇压义军十万,击杀首领莫文察,广西河池有“白土平蛮碑”一尊,即其所勒。为江浙沙氏世迁祖,沙神芝、沙元炳均其后。
沙 玉:(生卒年待考),著名明朝官吏。
涉县知县,劝民备耕抢收,涉民丰衣足食。尝于禾稼熟时,督民昼夜收获,未毕,飞蛾大至,临邑禾食尽,涉民得保全。
沙良佐:(生卒年待考),著名明朝官吏。
新城知县,廉慎爱民,笃于学校,未几,人足衣食,庭无讼者,百姓戴之。
沙书玉:(公元1816~1881年),又名玉书,字石庵,祖居武进,父入丹徒籍(今江苏镇江)。著名清朝医学家。
祖传世医,家学渊源。他精通内、外、喉科,声振大江南北,著有《医原纪略》和《疡科补直》等医学著作。
沙书玉擅治温病,喜用辛凉、甘寒之剂,用石膏多至半斤;亦喜用西瓜。
贺季衡曾谓:石庵治病,重在救逆,深得仲景法。其于伤寒,温病之胃家实,尝用仲景急下存阴法,不必如《温病条例》所云舌起芒刺,呼吸俱粗始用下法,惟脉沉实,即急下之,更以鲜生地、石斛善其后。
以大承气汤挽救垂危,为沙门独得之秘。其于外症,外疡初,以内服药消散;排脓引流,擅用火针;外用药末合成简单,疗效显著。著有《医源纪略》、《疡科补苴》。
其子沙用圭,字桐君,嗣其医,亦名噪一时。
沙神芝:(生卒年待考),字笠甫,号青岩子;浙江嘉兴人。著名清朝书法家。
沙神芝工篆、隶,学怀素狂草,以狂草最有名,豪迈雄放,神逸无拘,在书画界备受称赞。
沙神芝还擅画梅花,兼善篆刻。有鹤千(张日中)、六泉(贝点)风韵。
沙神芝所著艺文通览,经神芝博考碑版,继志编校而成。能于笔筒内刻书、画,曾刻紫檀香第一事,内刻陶靖节小像,一古松偃卧,颇得势。题曰抚孤松而盘桓。其款刻于笛底,青赤金填,光泽可鉴。仅高三寸余,径八分余,真绝技也。
沙元炳:(公元1864~1927年),字健庵;江苏如皋人。著名近代教育家、实业家。
生于一个世代书香仕宦之家。他天资聪慧,勤于攻读,1891年乡试中举,次年会试取为贡士,1894年殿试成进士。连中三元的他,深得帝师翁同和的赏识,经翁推荐,入庶馆深造,授翰林院编修。
正当他准备一展抱负时,发生了震惊全国的“戊戌政变”。面对维新志士的鲜血,他以双亲年高为由,辞官回乡,改书斋“四印堂”为“志熙堂”,从此致力于兴办实业,造福桑梓。
沙元炳作为一名维新派,主张“启迪民智,御侮图强,洗雪国耻,振我华夏”。他认为救国必须振兴教育,培养具有“事事之实”的专门人才。为此,他决心从兴办师范堂入手,首先解决师资问题。其时适逢清廷废举、兴学校。他同张藩等筹划创办如皋师范学堂,还邀请张謇等到如皋商讨有关事宜。经他四处奔走,延聘教师,筹措经费,勘探校址,规划校舍,于1903年9月正式开学授课。
如皋师范学堂是全国公立师范学堂中最早创办的一所。此后他还创办了如皋师范学堂附属高等小学、如皋私立乙种商业学校等。
后来他在“实业救国”思潮的影响下,追随张謇创办实业。他向南通的大生纱厂、广生油厂、新生面粉厂、资生铁厂投资;还向上海的长江大达轮船公司、通扬内河轮船公司以及沿海各垦牧公司投资。
在如皋,他于公元1895年集资创办广丰腌腊制腿公司,聘请兰溪师傅来如皋主持腌腊加工,所制火腿与金华火腿齐名,远销美洲。此后,他还集资创办皋明电灯公司、如皋公立医院、鼎丰碾坊、裕如钱庄和广生德中药铺等。
辛亥革命爆发后,他被推举为如皋县民政长。1913年又当选为江苏省议会议长,他坚辞不就。其后,他担任过如皋县水利会会长,清丈局局长和款产处主任等职,并主持总纂《如皋县志》,著有《志熙堂诗文集》传世。
沙 风:(公元1917~今),原名吕济人;浙江新昌人。著名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少将。
1937年参加八路军。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抗日战争时期,任豫皖苏边区萧县常务队营政治教导员、营长,苏皖纵队第一团副团长,新四军第一师第九旅作战科科长、参谋处处长。
解放战争时期,任华东野战军第二纵队第六师第十八团团长,师参谋长,第三野战军第二十一军第六十三师副师长,特种兵纵队战车第一团团长。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副师长、师长,装甲兵技术部部长,第一坦克学校副校长,装甲兵工程学院副院长、院长,中国人民解放军装甲兵副司令员兼参谋长,国务院农林部部长,中国人民解放军装甲兵副司令员。是中国共产党第十、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
1955年被授予大校军衔,1964年晋升为少将军衔。荣获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
沙 克:(公元1907~1993年),辽宁丹东人。著名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少将。
1927年毕业于东北陆军讲武堂。曾任东北军第五十三军第六四七团团部副官,连长,第六九一团团部副官,代营长。1936年参加东北武装抗日救亡先锋队。193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抗日战争时期,任冀中人民自卫军特种兵团团长,冀中军区第三军分区司令员,冀中军区司令部参谋处处长,冀中军区副参谋长、参谋长,晋察冀军区副参谋长。
解放战争时期,任冀热辽军区副司令员兼参谋长,安东军区副司令员,辽东军区参谋长,东北民主联军第四纵队副司令员,安东军区司令员,东北野战军第三纵队副司令员,第四野战军特种兵司令部炮兵第二师师长。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训练部副部长,军训部部长,空军学院副院长。
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荣获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88年7月被中央军委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1993年因病在北京逝世,终年八十六岁。
沙基昌:(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国人民解放军技术少将,国防科技大学军事运筹学教研室主任。2000年晋升。

姓氏"沙"的溯源以及其历史

4. 中国共产党是历史上第几个共产党

一)北欧五国的共产主义政党和组织

北欧社会民主党的力量很强,共产主义政党和组织本来就较弱,经历苏东剧变,他们的力量和影响进一步削弱。在剧变中,有些党已消失(例如丹麦共产党),有的党已改名易帜(例如冰岛共产党已改为社会党性质的人民联盟),但经过努力,仍有一些党保存下来了。

1.芬兰共产党。其主席为哈卡宁,总书记为维达涅米,现在仍然拥有分布在300个基层组织的1万名党员。主要成份是工人、职员和知识分子。中央委员会有50名委员,政治局有10名成员,每两年召开一次代表大会,出版发行机关报《通讯员报》周报。该党目前是北欧力量最大的共产党,在社会上有一定的影响力。1987年大选中,以其成立的竞选组织“民主选择”名义获得4个议席。1991年大选中,参加芬兰左翼联盟,共同获得19个议席,但1995年该联盟参政需要与社民党协调一致,故把芬共开除出盟。

2.芬兰共产主义工人党。其主席是拉赫登麦基,总书记是曼尼科。现有党员1000人,其成份主要是抱怨芬共“僵化”的前芬共党员、退休工人和职员。他们主要在首都赫尔辛基和乌西马省开展一些活动。最高权力机构是每年召开一次的党代会,中央委员会由27名委员和13名候补委员组成,内设由11人组成的政治局。出版机关报《工人新闻》。该党从未获议席。

3.挪威共产党。成立于1923年,但长期发展不大。它在1945年6-10月支持本国工党的施政纲领,曾经参加本国联合政府,并谈判两党联合。此后在同年进行的大选中,获得11.9%的选票和11个议席,但并没有能够再次入阁,也未能实现与工党的联合,从此该党不断走下坡路。1953年大选中只得3个议席,1957年只得1个议席,1961年完全没能够进入议会。1971年其十三大提出要走适合本国的社会主义道路,1973年与挪威社会主义人民党等组成选举联盟,共同获得了16个议席,其中自己占1个议席,但1975年丢失了该议席,1977年大选中只得0.4%的选票。冷战结束后,在形势的冲击下,该党继续削弱。但由于它仍然坚持维护社会最底层的人们的利益,现在仍然有大约1000名党员,在1997年的大选中获得大约0.1%的选票。该党目前有完善的领导机构,即中央委员会,并且出版机关报《自由报》。

4.挪威工人党。主席是索尔维·欧姆达尔。1990年改称现名,其前身为挪威工人共产党(马列)。改名后继续出版发行机关报《阶级斗争》。在1983年大选中获得两万张选票,即1.2%的得票率,而在1993年大选中,得票率为1.1%,获得1个议席。在1997年大选中获得4万张选票,得票率为1.6%,但因为在奥斯陆选区得票率下降失去了唯一一个议席。

5.瑞典共产党。它在1995年11月召开了重建大会,通过了《瑞典共产党宣言》,这是冷战后重新活动的重要标志。该党现在有党员3000余人,其中工人占70%,最高权力机构是每3年召开一次的全国代表大会,组织分为中央、地区和地方3级,主要活动是利用党刊《方针报》宣传党的思想和主张。

6.丹麦共同路线党。有党员5000人,以工人和退休者为主,其中很多是不满丹共与社民党妥协的前丹共党员。每年举行一次全国会议,出版双月刊《路线》,主办人民电台,1989 年获哥本哈根市议会两个议席,1993年减为1席。

上述保持下来的共产党,仍然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和为共产主义奋斗的目标。主张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本国实践相结合,在斗争中加强自身的改革和建设。芬兰共产党宣称自己是芬兰工人阶级的革命政党,其理论基础是马克思主义,即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的思想理论,其最终目标是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其组织原则是民主集中制,但必须保障每个党员享有充分的民主权利,表示坚持无产阶级国际主义。芬兰共产主义工人党宣称自己是芬兰唯一的马列主义革命党。挪威共产党宣称自己是以马列主义为基础、以民主集中制为原则的工人阶级政党,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挪威工人共产党在1995年召开的代表大会上,坚持提出实现共产主义是自己的奋斗目标,阶级斗争是手段。丹麦共同路线党则声称其活动基础是社会主义和马克思、列宁的学说,党的目标是赢得政治和经济权力并达到社会主义和建立没有剥削和压迫的无阶级社会。

各个党根据本国情况进行探索,提出了各自的政策和策略。芬兰共产党主张实行高度的政治开放和多党制。规定自己当前的战略是实现共产党与环境保护组织的“红绿合作”,以“红绿政策”替代资产阶级政策,粉碎芬兰社会中的“右派霸权”,维护芬兰人民的社会保障。提出要扩大公民的民主权和自治权以及劳动者对企业管理的参与权,要实行公平分配,保障公民的基本权益和福利,节约利用自然资源和能源以保护环境。其近期的目标是通过管理资本和金融市场对市场经济进行调控,反对国家金融机构和主要经济部门的私有化。要求保证失业者、退休工人和学生的基本福利,要求补充立法保障青年人的学习、就业、收入和住房,批评政府在减少失业方面工作不力,要求政府尽快解决失业问题,要求实现6小时工作制度等。芬兰共产主义工人党提出其政治目标是通过民主改革和基本生产资料的社会化争取工人阶级掌握政权并向社会主义过渡。在国内政治方面,主张加强左翼力量的民主合作,主张建立广泛的民主阵线,要求对银行、保险公司、大工业企业等实行国有化和取消金融垄断,要求实现社会充分就业和男女同工同酬。瑞典共产党提出,创建反映平等、集体思想和团结的社会主义社会是自己的目标。挪威共产党主张通过国有化、扩大民主监督和市政自治等革新措施限制垄断资本权力,向社会主义和平过渡,建立一个民主的人民政权。

多数党认为苏东剧变后,尽管目前世界共运面临巨大困难,但国际社会主义不会消亡。中国等国仍在坚持社会主义,反对资本主义,争取社会主义的政治运动正在各国重新兴起。在当今的形势下,所有共运和工运力量应从苏共的失败中吸取教训,互相交流、往来和支持,并联合起来共同对付帝国主义和资本主义的进攻。对国际形势特别是西北欧的形势,多数党主张维护国家的独立和中立地位。主张实现国际和平、缓和、裁军和共同安全。反对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支持第三世界争取民族自决权和维护民族独立的斗争。反对推行欧洲一体化政策,反对本国政府加入欧洲联盟、西欧联盟和欧洲经济货币联盟等。芬兰共产主义工人党不赞成芬兰加入欧盟和纳入欧洲一体化,反对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赞同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丹麦共同路线党则要求丹麦退出欧盟和北约。挪威共产党主张挪威退出北约。

(二)英国的共产主义政党和组织

英国的共产主义政党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的初期有过一段高涨时期,但在冷战结束前已经严重衰落,对国家政治几乎不产生任何影响。在苏东剧变时老英国共产党演变成为“民主左翼”组织。现在仍坚持共产主义方向的力量不仅很弱,而且在组织上处于四分五裂状态。目前,还存在的两个主要的共产主义政党,一个是英国共产党(也称为“晨星报派”),另一个是新英国共产党。两党加在一起约有党员1500人,但它们的刊物的读者达两万多人。

1.目前组织上基本稳定并开始略有回升。

早在80年代,老英国共产党内就有一部分党员对当时党的状况很不满意。他们终于在1988年退党,另立组织;而因为他们控制老英国共产党的机关报《晨星报》,也被称为“晨星报派”。在老英国共产党在1991年演变成为“民主左翼”组织后,晨星报派逐渐地把英国共产党这个名称和旗帜接过来了。近几年来,该党在总书记希克斯的领导下,坚持高举共产党的旗帜,在工会中的影响扩大,力量有所回升,党员人数达1200人左右。该党也克服了种种困难,坚持出版发行现在已经成为西方唯一一份有共产党背景的英文日报《晨星报》,发行量为8000份,读者达两万人。

新英国共产党的党员大部分是在70年代从老英国共产党里分裂出来的。他们在1977年成立了新英国共产党。该党长期被各种困难特别是经济困难所困扰,一度欠债高达4—5万英镑。通过募捐等活动和工作,现在已经基本上做到收支相抵,正在走出经济困难。现在有党员300人左右,出版发行党报《新工人报》(周报,发行量达2000份)。总书记为安迪·布鲁克斯。

2.在坚持马列主义前提下,调整路线政策。

英国共产党对原党的纲领《英国走向共产主义的道路》进行了修改。它提出要坚持以马列主义为理论基础,坚持共产主义方向,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它剔除了原纲领里对共运形势的错误分析和估计,坚持党的基本方针,从本国实际出发,调整政策,表示要广泛争取左翼和劳工运动的支持,要注意同其他进步力量结成广泛的反垄断联盟,开展议会内外的斗争。

新英国共产党表示要继续坚持马列主义,重申自己是一个马列主义政党,自己的主要目标是帮助工人阶级获得国家政权,建设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在英国国内政治中,新英国共产党在选举中不提出自己的候选人,而表示支持英国工党,同时要求工党加强同工会的关系。

3.吸取苏联崩溃经验教训,增强对社会主义的信心。

在对苏联东欧剧变进行反思时,英国共产党认为,该剧变是世界工人阶级运动的严重挫折,有许多经验教训值得总结,但社会主义并没有失败。

在苏联东欧剧变后,新英国共产党批判了戈尔巴乔夫的“新思维”。提出社会主义没有失败,社会主义是解决资本主义危机的唯一出路。

5. 扯白糖的历史溯源是什么?

扯白糖是绍兴旧俗中颇受欢迎的,据说起源于明朝年间。 

 
  扯白糖在上海被称作麦芽糖,是用饴糖(麦芽糖)与白糖溶解后熬成拔丝状,然后趁糖还未硬化时拉扯而做成的一种糖果。由于在糖中溶入了清淡而有鲜味的饴糖,甜而不腻,又富有营养价值。 
 
  扯白糖需要相当的力气,一般扯糖的师傅舀一斗雪白的砂糖,倒进锅里,也有的可再放入一点饴糖,加热、搅拌,砂糖渐渐就变成了糖浆,将滚烫已成为拔丝状的糖浆捞起,飞快地拉过来扯过去,拉扯过程中糖浆由黄渐渐变白,由短渐渐娈长,由原来粗粗的一大条变成了像银丝缠绕的线团一样。粗大滚烫的糖条在师傅手里上下翻飞,自如得像是绕着毛线,最后切成小块,放入口中含着,如蜜一般甜。

扯白糖的历史溯源是什么?

6. 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经历了哪几个历史阶段

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人民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过程中,经历了北伐战争(1924—1927年)、土地革命战争(1927—1937年)、抗日战争 (1937—1945年)和全国解放战争 (1945—1949年)四个历史阶段。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合作共同抗击侵略者,赢得了抗战胜利。1945年,国民党发动内战,中国共产党经过三年解放战争,于1949年推翻了国民党政府。 
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历史分为以下几个时期。(1)社会主义革命时期: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进入社会主义革命时期,50年代,中国人民继续追歼国民党残余部队,组织抗美援朝,镇压反革命,进行土地改革,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权。同时采取有效措施,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1953年,开始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1956年底,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着我国基本建立社会主义制度。(2)社会主义建设时期:1957年,社会主义建设开始在探索中前进,这其中取得了重大成绩,也犯过严重的“左”倾错误,文革期间“以阶级斗争为纲”,给我国造成了重大的损失。(3)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1978年底,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标志着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改革开放的实行,使我国在政治、经济、文化、民族关系和外交领域都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国际地位不断提高,国势蒸蒸日上。我国综合国力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明显改善。“一国两制”由构想变为现实,祖国和平统一大业取得历史性进展。

7. 党的发展历史简介

中国共产党的最早组织是在上海首先建立的。1920年8月,上海共产党早期组织正式成立。参加者有陈独秀、李汉俊、李达、陈望道、俞秀松等,陈独秀任书记。上海共产党早期组织成立后,实际上成为各地建党活动的联络中心,起着中国共产党发起组的重要作用。
中国共产党,历经多年国共内战,中国共产党在中国大陆和绝大多数沿海岛屿取得全面胜利,率领中国人民解放军打败中华民国国军,迫使中华民国政府退守台澎金马,并在1949年于北京建立实行社会主义制度的中华人民共和国。
1949年10月至今为代表工人阶级领导工农联盟和统一战线,在中国大陆实行人民民主专政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唯一执政党。

扩展资料
中国共产党名称由来
1920年8月,陈独秀在上海发起成立了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早期组织。1920年9月1日,陈独秀在《新青年》发表的《对于时局之我见》一文中,曾称“吾党”为“社会党”,后来才改称为“共产党”。
最早提出“中国共产党”这一名称的是蔡和森。1920年8月13日和9月16日,正在留法勤工俭学的他,在给毛泽东写的两封信中,详细地研讨了共产党问题,提出:
“先要组织党——共产党,因为它是革命运动的发动者、宣传者、先锋队、作战部。”他在对西欧各国共产党特别是俄国共产党考察的基础上,提出了具体的建党步骤,其中包括“明目张胆正式成立一个中国共产党”。
在此前后,陈独秀在上海,李大钊、张申府在北京也通过信函讨论了党的名称问题,决定采用“共产党”作为中国无产阶级政党的名称。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国共产党

党的发展历史简介

8. 中国共产党重大历史事件,共产党的艰辛历史

1、南昌起义。 八一南昌起义常简称南昌起义或者八一起义,指在1927年8月1日中共联合国民党左派,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揭开了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和创建革命军队的序幕。

2、秋收起义。秋收起义是毛泽东在湖南东部和江西西部领导的工农革命军举行的一次武装起义,1927年9月9日,秋收起义部队在文家市会师,毛泽东主持前委会议,是继南昌起义之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又一次著名的武装起义。

3、遵义会议。这次会议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独立自主地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解决问题的路线、方针政策的会议。这次会议开始确立实际以毛泽东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路线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挽救了党、挽救了中国革命,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4、新中国成立。1949年10月1日、下午3时,北京30万群众齐集天安门广场,举行隆重的开国大典。毛泽东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上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向世界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回顾党艰辛发展的建设历史,坚定推进伟大事业的恒心
从新中国成立到完成社会主义三大改造,从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到实行改革开放,从“两个凡是”到“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一步一个脚印,在艰辛探索中前行,在与时俱进中革新,最终揭开了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序幕。
路漫漫其修远兮,新中国建设的伟大事业从来不是一蹴而就,而今在推进新时代伟大事业的进程中,必然更需要我们持之以恒、艰苦奋斗,在困境中永不懈怠,在逆境中克难攻坚,在绝境中变革创新,与时代同呼吸、共命运,坚定不移推进伟大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