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均贸易规模下降的原因

2024-05-13

1. 平均贸易规模下降的原因

您好,亲很高兴为您解答[大红花][心][心]平均贸易规模下降的原因是人民币升值。人民币升值给我国的进出国贸易带来非常大的影响,使得我国出国产品竞争力下降,进口产品更加吸引人,贸易顺差下降。劳动力成本上升。我们国家主要以制造业出口为主,劳动力成本上升使得生产成本增加。国际经济形势。伴随国际金融危机,欧美等国家经济环境变差,对我们出口产品的需求有所下降。从一定程度上说,我们国家也许有意识的缩减一点贸易的顺差,过大的顺差本身并不完全意味着一件好事。[心]【摘要】
平均贸易规模下降的原因【提问】
您好,亲很高兴为您解答[大红花][心][心]平均贸易规模下降的原因是人民币升值。人民币升值给我国的进出国贸易带来非常大的影响,使得我国出国产品竞争力下降,进口产品更加吸引人,贸易顺差下降。劳动力成本上升。我们国家主要以制造业出口为主,劳动力成本上升使得生产成本增加。国际经济形势。伴随国际金融危机,欧美等国家经济环境变差,对我们出口产品的需求有所下降。从一定程度上说,我们国家也许有意识的缩减一点贸易的顺差,过大的顺差本身并不完全意味着一件好事。[心]【回答】
亲亲 受yiqing影响,2020年全球货物贸易量下滑5.3%,但这一表现好于去年10月世贸组织对全球货物贸易量下滑9.2%的预测。世贸组织认为,关于新冠疫苗的利好消息、多个经济体实施的财政和货币政策、中国等亚洲经济体实施有效疫情管控措施并遏制经济下滑等因素。[心]【回答】

平均贸易规模下降的原因

2. 进出口贸易量减少 最直接受影响的行业有哪些?

从统计的角度看,进口增速而出口减速的确影响经济总量,但对外贸易对经济的影响并不仅仅体现在统计上,通过影响实体经济的其他变量从而间接影响经济增长同样值得注意,所以需要全面辩证看待进出口对国民经济的影响。
从当前对外贸易发展的趋势看,受国内外经济环境的影响,2008年出口放缓进口增加,顺差增长率下降将拖累GDP增长速度,如果以投资和消费增长比例不变为前提粗略估计,顺差增长下降10%,对经济增长贡献率将下降约1.23个百分点。值得注意的是贸易顺差减少并不意味着一定是出口数量减少或出口增速降低,还可能是进口增速快于出口增速。
对外贸易对实体经济的传导效应会间接影响GDP的增速。经济计量方法检验的结果显示,进口对消费和投资有明显的正传导效益,而出口的传导效应却并不明显。所以进口效应明显说明进口增加虽然在统计上会降低GDP增长,但在实体经济中会起到促进经济增长的作用。而出口的传导效应不明显是由于我国边际消费倾向还不高、出口企业管理低效影响外贸乘数、出口产品技术含量还较低等等诸多原因。这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说明出口增速降低不会对实体经济有多大传导作用。所以,出口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主要体现在统计方面,而进口对实体经济的积极作用能够适当对冲统计上的负面影响,所以说净出口减少对GDP增长的影响可能比计算出来的数值要小。
尽管进出口贸易在宏观经济总量中的作用不断加大,但对外贸易并非是决定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在进出口对消费和投资的影响不明显的前提下,对外贸易增速减小并不意味着经济增长会有多大程度的减少。因此,我认为,2008年我国经济增长各变量中只是出口可能放缓,但由于消费和投资增速不会降低,那么经济增长也应该不会明显回落。
考察外贸对GDP的增长的影响,一方面是从统计角度看净出口影响GDP增长的大小,另一方面还要看出口和进口的传导作用对实体经济的影响。出口的下降无疑将拖累我国GDP增长速度,但我们也应关注进口增长对我国投资和消费的促进作用。

3. 我国贸易条件恶化的原因

贸易条件恶化的因素包括:本币升值,本国的劳动力等生产要素价格上升,出口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不强等因素。2、“过高的贸易顺差或贸易逆差都会给我国对外贸易带来不利影响,小幅度的贸易逆差是正常的,但也暴露了中国在国际市场中竞争力的一些问题,短期内中国贸易还是应该坚持质量效益好字当头的发展方针,长远而言则要继续力促结构调整转变。3、商务部“外贸形势白皮书”主要起草者之一,李雨时认为,目前中国外贸逆差增加,主要原因是进口增长迅猛。他分析,进口超过出口增长的主要原因是国内经济迅速发展,需要大量进口原材料。国内原材料价格过快增长,也助推了进口大幅增长。“但是,随着宏观经济调控措施实施,钢铁、铝等工业品价格回落,中国对原材料的进口需求也将减少。因此,中国的贸易逆差将逐步减少,最后将趋于平衡”。《财经时报》报道说,商务部的一份研究报告根据中国海关公布的进出口价格指数,编制了中国贸易条件指数。报告认为,从1993年至2000年,以1995年为基期的中国整体贸易条件指数下降了13%。经贸专家对于中国贸易条件恶化的解释是,就出口方面而言,是企业过度竞争、低价竞销造成的拓展资料:可逆性的全球化全球化之所以可逆,是因为存在两个反对全球化的群体。一是全球化中的受损群体。全球化会带来明显的利益,正是对全球化利益的追求推动了全球化不断前进。但是,全球化使一部分群体受益的同时,却使另一部分群体受到损害。因而,当支持全球化的群体或其代表在政策制定中居于主导地位时,全球化就会快速推进;当反对全球化的群体或其代表在政策制定中占据主导地位时,全球化就会受阻甚至倒退。法律依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法》第十五条国务院对外贸易主管部门基于监测进出口情况的需要,可以对部分自由进出口的货物实行进出口自动许可并公布其目录。实行自动许可的进出口货物,收货人、发货人在办理海关报关手续前提出自动许可申请的,国务院对外贸易主管部门或者其委托的机构应当予以许可;未办理自动许可手续的,海关不予放行。进出口属于自由进出口的技术,应当向国务院对外贸易主管部门或者其委托的机构办理合同备案登记。

我国贸易条件恶化的原因

4. 进出口贸易量减少 最直接受影响的行业有哪些?

从统计的角度看,进口增速而出口减速的确影响经济总量,但对外贸易对经济的影响并不仅仅体现在统计上,通过影响实体经济的其他变量从而间接影响经济增长同样值得注意,所以需要全面辩证看待进出口对国民经济的影响。
从当前对外贸易发展的趋势看,受国内外经济环境的影响,2008年出口放缓进口增加,顺差增长率下降将拖累GDP增长速度,如果以投资和消费增长比例不变为前提粗略估计,顺差增长下降10%,对经济增长贡献率将下降约1.23个百分点。值得注意的是贸易顺差减少并不意味着一定是出口数量减少或出口增速降低,还可能是进口增速快于出口增速。
对外贸易对实体经济的传导效应会间接影响GDP的增速。经济计量方法检验的结果显示,进口对消费和投资有明显的正传导效益,而出口的传导效应却并不明显。所以进口效应明显说明进口增加虽然在统计上会降低GDP增长,但在实体经济中会起到促进经济增长的作用。而出口的传导效应不明显是由于我国边际消费倾向还不高、出口企业管理低效影响外贸乘数、出口产品技术含量还较低等等诸多原因。这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说明出口增速降低不会对实体经济有多大传导作用。所以,出口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主要体现在统计方面,而进口对实体经济的积极作用能够适当对冲统计上的负面影响,所以说净出口减少对GDP增长的影响可能比计算出来的数值要小。
尽管进出口贸易在宏观经济总量中的作用不断加大,但对外贸易并非是决定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在进出口对消费和投资的影响不明显的前提下,对外贸易增速减小并不意味着经济增长会有多大程度的减少。因此,我认为,2008年我国经济增长各变量中只是出口可能放缓,但由于消费和投资增速不会降低,那么经济增长也应该不会明显回落。
考察外贸对GDP的增长的影响,一方面是从统计角度看净出口影响GDP增长的大小,另一方面还要看出口和进口的传导作用对实体经济的影响。出口的下降无疑将拖累我国GDP增长速度,但我们也应关注进口增长对我国投资和消费的促进作用。

5. 我国贸易条件恶化的原因

贸易条件恶化的因素包括:本币升值,本国的劳动力等生产要素价格上升,出口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不强等因素。2、“过高的贸易顺差或贸易逆差都会给我国对外贸易带来不利影响,小幅度的贸易逆差是正常的,但也暴露了中国在国际市场中竞争力的一些问题,短期内中国贸易还是应该坚持质量效益好字当头的发展方针,长远而言则要继续力促结构调整转变。3、商务部“外贸形势白皮书”主要起草者之一,李雨时认为,目前中国外贸逆差增加,主要原因是进口增长迅猛。他分析,进口超过出口增长的主要原因是国内经济迅速发展,需要大量进口原材料。国内原材料价格过快增长,也助推了进口大幅增长。“但是,随着宏观经济调控措施实施,钢铁、铝等工业品价格回落,中国对原材料的进口需求也将减少。因此,中国的贸易逆差将逐步减少,最后将趋于平衡”。《财经时报》报道说,商务部的一份研究报告根据中国海关公布的进出口价格指数,编制了中国贸易条件指数。报告认为,从1993年至2000年,以1995年为基期的中国整体贸易条件指数下降了13%。经贸专家对于中国贸易条件恶化的解释是,就出口方面而言,是企业过度竞争、低价竞销造成的拓展资料:可逆性的全球化全球化之所以可逆,是因为存在两个反对全球化的群体。一是全球化中的受损群体。全球化会带来明显的利益,正是对全球化利益的追求推动了全球化不断前进。但是,全球化使一部分群体受益的同时,却使另一部分群体受到损害。因而,当支持全球化的群体或其代表在政策制定中居于主导地位时,全球化就会快速推进;当反对全球化的群体或其代表在政策制定中占据主导地位时,全球化就会受阻甚至倒退。法律依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法》第十五条国务院对外贸易主管部门基于监测进出口情况的需要,可以对部分自由进出口的货物实行进出口自动许可并公布其目录。实行自动许可的进出口货物,收货人、发货人在办理海关报关手续前提出自动许可申请的,国务院对外贸易主管部门或者其委托的机构应当予以许可;未办理自动许可手续的,海关不予放行。进出口属于自由进出口的技术,应当向国务院对外贸易主管部门或者其委托的机构办理合同备案登记。

我国贸易条件恶化的原因

6. 全球贸易增速放缓有哪些原因

全球货物贸易增速放缓的十大原因

  1、需求因素。由于贸易增速的较强波动性,在分析其增长或下降时,首要的应是从短期因素加以考虑。2012年,世界经济增速3.37%,2013年增速为3.28%,2014年预计增速为3.3%。与此同时,2010年和2011年世界经济增速均超过4%。全球经济增长放缓,收入增长缓慢,自然最终需求不足,众多研究文献强调了需求因素的重要性。如Eaton等人在2011年NBER的工作论文中就强调了需求下降对贸易灾难的重要贡献。该文献运用国际贸易中经典的Eaton-Kortum模型对此作了数值模拟分析。

  2、中国加入WTO对世界贸易的拉动效应减弱。2001年,中国加入WTO是全球金融危机前世界贸易快速增长的重要外在推动力。这不仅使中国出口高速增长,也使得中国进口快速增加,从而带动整个世界的贸易增速。近两年,中国贸易开始进入个位数增长时代,对世界贸易的拉动作用明显减弱。

  3、全球价值链分工模式的背景因素。现有研究普遍认为,全球价值链分工模式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繁荣起来,这一分工模式的重要特点是产品的不同生产环节位于不同的国家。这一分工模式往往能对贸易增长或下降起到放大效应。比如,1单位美国对中国产品最终需求的下降不仅导致中国出口下降,也会导致中国进口中间品的下降,从而导致不同生产环节国家的进出口均会收到影响,从而使得贸易增速下滑比GDP下滑更加严重。当然,如果GDP增速提升,贸易增速提升幅度往往也会更大。当然前提是,全球价值链得到修复。金融危机之后的两年贸易增速恢复迅速,但随即陷入低迷。这可能是全球价值链尚未完全修复的缘故。

  4、全球价值链已发展到足够深的程度,边际深化程度有限。这一原因是WTO提供的解释,《世界经济黄皮书》做了引用,即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价值链分工模式发展迅速,在此过程中,贸易增速较高。但是,由于现在全球价值链已发展到足够深的程度,很难再深化,因此这一提升贸易增速的动力不复存在,从而造成现在的贸易低迷。如果这一判断成立,那么贸易增速低迷将是长期存在的现象。我们认为,全球价值链确实已深化到一定程度,再继续深化虽有较大潜力,但需要深层次的因素来推动,因此,边际深化难度加大。一般来讲,可以使用增加值出口和总值出口的比率(VAX Ratio,简写为VAXR)来衡量各国全球价值链分工程度,该值越大,说明分工程度越低;该值越低,则分工程度越高。平均而言,世界整体的VAXR略大于0.6,世界上VAXR最低的经济体只有0.4,且属于小型经济体,因此,全球价值链往后继续深化确实有较大难度。

  5、生产和贸易结构。在认识危机期间GDP和货物贸易增速的差异时,还有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是生产和贸易结构的不同。我们在本文中仅分析货物贸易,而不包括服务贸易,这是现有关注危机期间贸易表现文献的通常做法。那么,很显然,GDP作为生产面,不仅包括商品生产,也包括服务生产,而服务贸易占总贸易比重是有限的,尤其是对于广大发展中国家而言。货物贸易中的耐用消费品一般容易受到危机冲击,即在危机来临时,消费者对必需品的消费下降较少,而大幅削减对耐用品的消费。但是,对于GDP而言,商品生产占其一部分,服务业的稳定可以熨平GDP增速的波动。

  6、价格效应。金融危机之后,大宗商品价格波动明显。以现价美元计价大宗商品价格指数2008年达到峰值水平298.6,同年12月底跌到谷底186(《黄皮书》,p.237)。由于各国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刺激,2010年和2011年大宗商品价格反弹起来,2012年和2013年大宗商品价格则又开始下跌。这将会导致以货币单位衡量的贸易额下降。此外,危机期间,出口往往困难,出口商为促进出口,往往采用价格竞争的方式进行竞争,从而导致制造品价格也会不同程度的下降。2012年以来,美元坚挺也会导致以美元计价的贸易额增速受到影响。近两年,美元指数整体呈现上涨态势。

  7、融资受阻。这也是现有文献较多关注的一个原因。金融危机期间,首先受到影响的是金融业,导致贸易信贷紧张,企业融资难,企业融资成本上升。即使危机之后,短期内也难以恢复。受此影响,出口和进口企业往往难以顺利获得生产或进口需要的资金,从而导致生产面的出口和需求面的进口均受到影响。

  8、贸易保护。危机期间,贸易保护程度甚于平常时期,也会影响全球贸易增速。根据已有的研究,包括反倾销、反补贴在内的贸易保护措施往往对企业出口的种类数和已有种类的出口数量都造成显著的影响。近两年的贸易保护程度并没有下降,出口面临的国际环境没有好转,使得贸易增速受到影响。

  9、贸易和投资的替代关系。在贸易保护较为严重的危机时期,各国企业往往转而通过对外投资来供应当地市场,从而减少出口。这种替代关系也是贸易受阻的一个因素。上述已经指出,危机期间,各国往往出现金融困难,从而相比往常更加欢迎外商投资带来的资金,使得企业更加易于投资(同等条件下)。

  10、贸易增速放缓的最后一个原因是贸易自由化受阻。多哈回合谈判启动后,一直没有完成,世界贸易自由化进程一直没有明显进展。在此背景下,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开始启动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但是近两年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也未取得明显进展。由此,世界贸易一直缺乏贸易自由化这一重要引擎的推动,在金融危机后世界经济增长低迷的情况下,贸易自由化受阻对贸易增速的负面影响便显现出来。

  综上所述,全球贸易增速放缓出现在2012年和2013年,持续下去的可能性不大,2015年之后世界贸易增速又会高于经济增速。本文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提出的十大原因叠加在一起促成了近两年的贸易低迷,即需求因素、中国加入WTO后对世界贸易的拉动效应减弱、全球价值链分工模式、全球价值链趋于饱和、生产和贸易结构、价格效应、融资受阻、贸易保护、贸易和投资的替代、贸易自由化受阻。

7. 在我国贸易水平大幅提高的同时也存在着哪些不足?

近年来虽然我国服务贸易取得了较快的增长,具有良好的发展势头,但由于我国服务业起步较晚,服务贸易 还存在许多不足,服务贸易竞争力水平明显较低。我国产业内贸易指数较高,服务业对外 开放度、服务业外资依存度、服务业劳动生产率服务业、就业出口效应都处于较低水平,另外我国服务贸易出口结构优化度也较低,这些指标说明我国服务贸易竞争 力水平较低。

在我国贸易水平大幅提高的同时也存在着哪些不足?

8. 贸易差是怎么影响国家的

经济学者指出,中国外贸巨额顺差的出现,其基本背景是全球经济复苏。但由于中国经济在世界舞台上的特殊地位,900亿美元的贸易顺差使中国外贸承受了巨大压力。商务部规划财务司副司长李荣灿说:“回顾全年,大量的净出口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国内投资需求减弱可能带来的经济波动,但贸易顺差过大的负面影响也开始显现。”

  最大的负面效应就是贸易摩擦的急剧增多。2005年前三季度,我国遭遇的各类贸易摩擦涉案金额达到89亿美元,比2004年前三季度的11.1亿美元增长超过7倍。

  李荣灿说,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贸易保护主义的主要受害者之一。一些主要经济体以“高失业率”为借口,实施贸易保护,对商品和其他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产生了较大不利影响。

  今年以来,以纺织品“设限”为代表的一系列贸易摩擦一直困扰着中国企业。此外,反倾销、反补贴、保障措施也直接阻碍了中国外贸的正常进行。针对中国出口产品的技术性贸易壁垒花样翻新,劳工标准问题也成为导致贸易摩擦的原因之一。

  其次,巨额顺差加重了人民币升值的压力。在第98届广交会上,大多数行业都直接感受到了人民币汇率机制调整给出口带来的直接影响。李雨时说,中国出口已连续4年保持快速增长,受国际市场空间和贸易保护的限制,出口继续保持快速增长的难度较大。
 一定时期内一国出口总额与进口总额之间的差额,叫做贸易差额。
  贸易差额用来表明一国对外贸易的收支情况。
  当出口总额超过进口总额时,成为贸易顺差,我国也称为出超。
  当进口总额超过出口总额时,称为贸易逆差,我国也称为入超。
  贸易顺差就是在一定的单位时间里(通常按年度计算),贸易的双方互相买卖各种货物,互相进口与出口,甲方的出口金额大过乙方的出口金额,或甲方的进口金额少于乙方的进口金额,其中的差额,对甲方来说,就叫作贸易顺差,反之,对乙方来说,就叫作贸易逆差。 一般就贸易双方的利益来讲,其中得到贸易顺差的一方是占便宜的一方,而得到贸易逆差的一方则是吃亏的一方。可以这麽看,贸易是为了赚钱。而贸易顺差的一方,就是净赚进了钱;而贸易逆差的一方,则是净付出了钱。   简单说,贸易逆差是一国进口大于出口.
要说影响是多方面的,最明显的是货币影响,一国如果顺差的话,那么它的货币就会持续走强,反之亦然;
比如,中国美国的逆差达到400亿,如此大的逆差,使美圆对人民币发软,最近破七了,就足以说明贸易对一国的货币有很大影响.
随之而来的是它带给制造业的影响,中国对美国是顺差,人民币升值,对在外投资的制造品来说形成汇率成本,和劳动力成本,在制造业的市场占有率和利润上属于劣势.
我感觉美国除了次贷危机带给经济上的打击还是次要的,主要是有意让中国在贸易上形成顺差,同时抬高中国货币,以前众所周知,中国轻工业纺织在美国的市场占有率很好,因为便宜,劳动力便宜货币成本便宜,由于连续的顺差导致中国的外汇储备很高,美圆对人民币贬值,在某种意义上讲我国外汇开始缩水,这样做的好处,可以逆转中美贸易逆差,使中美贸易平衡,这就讲到,贸易逆差对一个国家的制造业有帮助,和上述说法相反,可以抑制成本的上升,甚至物价的上升.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