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马俑发髻在左侧地位高还是右侧

2024-05-20

1. 兵马俑发髻在左侧地位高还是右侧

秦兵马俑并不是以发髻方向辨别地位,而是以发髻的编扎方式来区别兵种。兵马俑雕塑采用绘塑结合的方式,虽然年代久远,但在刚刚发掘出来的时候还依稀可见人物面部和衣服上绘饰的色彩。
在手法上注重传神,构图巧妙,技法灵活,既有真实性也富装饰性。正因为如此,秦兵马俑在中国的雕塑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从已整理出土的一千多个陶俑、陶马来看,几乎无一雷同。 

扩展资料数以千计的陶俑、陶马都经过精心彩绘。陶俑的颜面及手、脚面颜色均为粉红色,表现出肌肉的质感。特别是面部的彩绘尤为精彩。白眼角,黑眼珠,甚至连眼睛的瞳孔也彩绘的活灵活现。陶俑的发髻、胡须和眉毛均为黑色。整体色彩显得绚丽而和谐。
同时陶俑的彩绘还注重色调的对比,个体整体间均有差异,不同色彩的服饰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增强了艺术感染力。陶马也同样有鲜艳而和谐的彩绘,使静态中的陶马形象更为生动。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兵马俑

兵马俑发髻在左侧地位高还是右侧

2. 秦始皇兵马俑的发髻有什么说道吗

从秦俑发型的塑造中可以看出秦人对头发的重视和考究,每个士兵的头发都梳理得整整齐齐,梳成的发髻有圆髻和扁髻之分,这两种发髻又因有各种不同的形状和不同的盘法而更显得丰富多彩,真实地反映了秦人的生活面貌。
  
圆髻 
  秦俑坑出土的战袍武士俑及一部分铠甲武士俑,都在头顶的右侧梳着圆丘形发髻,因文献中对此种盘结方法的发型没有准确的名称记载,所以在此我们根据其盘结的形状而称之为圆髻。圆髻的形状大体相似,但又有单台、双台和三台之分。 
 
秦俑发辫的盘结方法多种多样,有的是三条发辫盘结呈十字交叉形的,有的呈丁字形、卜字形、大字形、一字形、枝桠形、倒丁字形等等,其中以十字交叉形和枝桠形的数量最多,其余所占比例较小。发辫在脑后盘结,既整齐美观,又起着束发的作用。盘结后的小辫合拢于头顶右侧,用发带从根部束扎,再将其折叠成圆丘形并用发绳扎结。单台、双台和三台的差别在于发髻底部台阶的数量不同。


扁髻  
 秦俑坑出土的军吏俑、御手俑、骑兵俑,以及一部分铠甲武士俑,都在脑后梳扃髻。扁髻的称法是因其形状、相对于圆髻而言的。扁髻的形状和盘结方法有两种:一是六股宽辫形扃髻;二是不编成宽辫形的扁髻。梳六股宽辫形扁髻的陶俑一般都戴冠饰,把扁髻顶端圆锥形小髻置于冠室中。头戴鹗冠的高级军吏俑的扁髻是不梳成六股宽辫形的,而是将头发全部拢于脑后上折,再把多出的余发盘成圆锥形小髻,用笄固定。 

 仔细观察秦俑的发髻可以发现,头上还扎有发带、发绳和发卡,它们都是用来束发的。发带的质地轻软,像是丝织品;颜色大都是橘红色或朱红色。发带束发后两端的带头飘洒于头顶的前侧,颇有动感。发绳似用三股线拧成,颜色有朱红色和粉紫色,其中朱红色较多。发卡的形状一般为正方形,似为白色的骨制品。

归纳总结秦俑的发型可以看出,头顶右侧梳圆丘形发髻的,是俑坑中的轻装步兵俑、一部分重装步兵,及头戴介帻的步兵俑。而发髻梳于头顶右侧这一点,或许与秦尚右的习俗有关。头顶梳圆形发髻的发式从殷周至明代一直都比较流行。但陕西凤翔出土的春秋时期秦的石俑、铜川枣庙村春秋至战国早期秦墓出土的泥俑,以及汉唐时代的陶俑和其他艺术表现形式反映人物头上圆髻的,多是在头顶正中而非右侧,只有秦俑坑出土的陶俑把发髻梳在头顶的右侧。这或许说明尚右虽然是—贯的习俗,但并未在社会上流行,而只是在当时的军队中盛行。

梳扁髻戴冠饰的秦俑一般都有笄,不戴冠者无笄。这与古文献的记载略有不同。古人使用笄有两种作用:一是安发之笄,男子和妇女都用;二是冠笄,只有男子用而妇女不用。《释名》:“笄,系也,所以系冠使不坠也。”笄,又称簪。秦俑坑出土的戴冠俑的笄,纯粹用于固着发髻,而不是起与冠相连的作用,所以应是安发之笄,而非冠笄。秦俑的冠是用冠带系在颔下而固定在头上的。 

秦俑发型造型的多种多样,是秦俑表现手法上一个突出的特点,它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秦代武士的精神风貌。

3. 秦兵马俑为什么是楚国发髻

秦兵马俑中的一部分武士俑,头上盘有一种罕见的发髻,它偏向头顶一侧,与历代汉人的装束习惯大相径庭。通过对比历史文献和考古记录,本书作者大胆推测:梳“歪髻”的兵马俑与我国南方的楚文化有着微妙的联系,秦始皇曾祖父秦昭王之母芈氏(秦宣太后)恰恰是楚人,兵马俑可能是后者主政时期的产物。  “歪髻”武士不似汉人  作为一种民间习俗,古人对头部的各种装束,历来都给予高度重视。就秦人的衣冠服色而言,从来都是崇尚俭朴、反对奢华的。在《荀子·强国》中,有“应侯问孙卿,入秦何见?孙卿曰:……入境观其风俗,其百姓朴,其声乐不流污,其服不挑”的记载。参照这种说法,秦俑头顶一侧,梳起一个歪髻,确是一种典型的奇装。  歪髻的形象,往往是和丑角联系在一起的。在我国西南省份,有的面具艺人,会将古代先人捏成“头梳歪髻、斜眉扯眼、歪嘴咧牙、五官失调”的样子。虽然不能说梳“歪髻”的人群本身真的属于“丑类”,但它至少能反映出他们与汉人之间,确实存在某些风俗习惯上的重大差异。不管怎么讲,“歪髻”这种奇特的发型,在几千年来整个汉文化的发展演变史上,是找不到多少痕迹的。  经过努力探索,在这个谜团上有了新的发现。研究者在《皇清职贡图》一书上,找到了“土人结髻于右,汉种结髻于中”的明确记载。土人,是指生活在边远地区的一部分被称为“土著”的少数民族。也就是说,头顶偏于一侧的“歪髻”的真正源头,应该是汉民族之外的“土人”或者与“土人”有血统关系的人群。换句话说,如果要找秦俑“歪髻”的根,就要从“土人”或者与“土人”有血统关系的人群中去找。  有了“土人”这个大方向,我们就可以到少数民族地区,去寻获有关“歪髻”的线索了。不久,人们就从《贵州通志·卷七》中,找到了镇远等地的苗民中,有梳“偏髻”的记载,在吴家萃的《苗族服饰》一书中,关于贵州的“歪梳苗”人,就有各种“歪髻”的文字和图形资料。看来“歪髻”的发源地,就是在这里了。  秦宣太后的神秘角色  1984年7月出版的《楚文化考古大事记》一书中,有“湖北江陵马厂一号楚墓中,发现墓主人梳有偏髻”的材料。材料中交代:“该墓的墓主人……头发乌黑,梳有偏髻,仰身直肢葬,手脚用锦带捆缚。”这里的“偏髻”和“歪髻”意思是相同的。此外,在湖南罗子国芈姓楚人的墓葬中,也发现梳有“偏髻”的陶俑头像。  通过查阅记录,可知在河南省三门峡市,曾出土梳着偏髻、束冠、身着长袍、腰系宽带的陶俑。在山西省长治市,也曾出土一件陶舞俑,其头顶左上方梳着“偏髻”。在陕西省铜川市出土的另一尊泥俑,头上亦梳着“偏髻”。由此可见,这些“土人”特有的“歪髻、偏髻”,在一个漫长的历史时期内,由苗人推向楚人,由楚人推向楚地,由楚地推向四方。  果然,“歪髻、偏髻”在秦都咸阳露面了:在陕西历史博物馆中收藏的一个男性玉人,头顶梳的就是“偏髻”。另外,出土于阿房宫遗址内,现由西安市文物局收藏的一批男性玉人,头上也梳着“偏髻”,与其一起出土的还有各种王家礼器。从阿房宫“北司”遗址发现有“芈”字的铭文看,头顶梳有“歪髻、偏髻”,和楚地的习俗密切相关。
  楚地少数民族,其主体是三苗的遗裔。其中的芈姓家族,一直是楚人的构成核心。秦惠文王的爱妃芈氏恰恰是楚人,也是秦始皇曾祖父秦昭王的生母。《汉书》记载,阿房宫由秦惠文王修建,未成而亡;随后,芈氏(秦宣太后)执掌朝政达41年之久。如上所述,大量王室玉器和楚苗式样“歪髻、偏髻”玉人的出土,都暗指阿房宫工程是由她主导续建的。同样,有着“歪髻、偏髻”的秦俑坑,也与她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节选自《兵马俑真相》

秦兵马俑为什么是楚国发髻

4. 秦始皇兵马俑发型中竟有秘密,为什么有的是“歪髻

秦兵马俑中的一部分武士俑,头上盘有一种稀有的发髻,它倾向头顶一侧,与历代汉人的装束习气截然不同。经过比照历史文献和考古记载,本书作者大胆估测:梳“歪髻”的兵马俑与中国南边的楚文化有着奇妙的联络,秦始皇曾祖父秦昭王之母芈氏(秦宣太后)恰恰是楚人,兵马俑可能是后者主政期间的产品。

“歪髻”武士不似汉人
作为一种民间习俗,古人对头部的各种装束,向来都给予高度重视。就秦人的衣冠服色而言,历来都是崇尚简朴、反对奢华的。在《荀子强国》中,有“应侯问孙卿,入秦何见?孙卿曰:……入境观其风俗,其大众朴,其声乐不流污,其服不挑”的记载。参照这种说法,秦俑头顶一侧,梳起一个歪髻,确是一种典型的奇装。

歪髻的形象,往往是和丑角联系在一起的。在我国西南省份,有的面具艺人,会将古代先人捏成“头梳歪髻、斜眉扯眼、歪嘴咧牙、五官失调”的样子。虽然不能说梳“歪髻”的人群本身真的属于“丑类”,但它至少能反映出他们与汉人之间,确实存在某些风俗习惯上的重大差异。不管怎么讲,“歪髻”这种奇特的发型,在几千年来整个汉文化的发展演变史上,是找不到多少痕迹的。

经过努力探索,在这个谜团上有了新的发现。研究者在《皇清职贡图》一书上,找到了“土人结髻于右,汉种结髻于中”的明确记载。土人,是指生活在边远地区的一部分被称为“土著”的少数民族。也就是说,头顶偏于一侧的“歪髻”的真正源头,应该是汉民族之外的“土人”或者与“土人”有血统关系的人群。换句话说,如果要找秦俑“歪髻”的根,就要从“土人”或者与“土人”有血统关系的人群中去找。

有了“土人”这个大方向,我们就可以到少数民族地区,去寻获有关“歪髻”的线索了。不久,人们就从《贵州通志卷七》中,找到了镇远等地的苗民中,有梳“偏髻”的记载,在吴家萃的《苗族服饰》一书中,关于贵州的“歪梳苗”人,就有各种“歪髻”的文字和图形资料。看来“歪髻”的发源地,就是在这里了。

秦宣太后的神秘角色
1984年7月出版的《楚文化考古大事记》一书中,有“湖北江陵马厂一号楚墓中,发现墓主人梳有偏髻”的材料。材料中交代:“该墓的墓主人……头发乌黑,梳有偏髻,仰身直肢葬,手脚用锦带捆缚。”这里的“偏髻”和“歪髻”意思是相同的。此外,在湖南罗子国芈姓楚人的墓葬中,也发现梳有“偏髻”的陶俑头像。

通过查阅记录,可知在河南省三门峡市,曾出土梳着偏髻、束冠、身着长袍、腰系宽带的陶俑。在山西省长治市,也曾出土一件陶舞俑,其头顶左上方梳着“偏髻”。在陕西省铜川市出土的另一尊泥俑,头上亦梳着“偏髻”。由此可见,这些“土人”特有的“歪髻、偏髻”,在一个漫长的历史时期内,由苗人推向楚人,由楚人推向楚地,由楚地推向四方。

果然,“歪髻、偏髻”在秦都咸阳露面了:在陕西历史博物馆中收藏的一个男性玉人,头顶梳的就是“偏髻”。另外,出土于阿房宫遗址内,现由西安市文物局收藏的一批男性玉人,头上也梳着“偏髻”,与其一起出土的还有各种王家礼器。从阿房宫“北司”遗址发现有“芈”字的铭文看,头顶梳有“歪髻、偏髻”,和楚地的习俗密切相关。

楚地少数民族,其主体是三苗的遗裔。其中的芈姓家族,一直是楚人的构成核心。秦惠文王的爱妃芈氏恰恰是楚人,也是秦始皇曾祖父秦昭王的生母。《汉书》记载,阿房宫由秦惠文王修建,未成而亡;随后,芈氏(秦宣太后)执掌朝政达41年之久。如上所述,大量王室玉器和楚苗式样“歪髻、偏髻”玉人的出土,都暗指阿房宫工程是由她主导续建的。同样,有着“歪髻、偏髻”的秦俑坑,也与她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5. 不同发型的兵马俑有什么区别?


不同发型的兵马俑有什么区别?

6. 楚国人的发髻是歪的,秦国人的发髻在正中间,兵马俑的形象到底是哪国的?

秦始皇兵马俑是秦始皇陵里的重要陪葬品。殉葬制度是阶级产生以来,原始社会的一项血腥遗留。
随着人类的文明程度越来越高,人殉逐渐被废除,转而使用陶俑或者木俑来代替。殉葬品,寄托了活着的人对死者的一种尊重和缅怀,像生前一样地对待死者。这是后人研究当时历史的珍贵史料。秦始皇是我国第一个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国家的第一任皇帝。

1
他灭六国,统一天下,创建皇帝制度等一系列集权制度,极大地推动了历史进程。他的陵墓耗时39年才修建完工。秦始皇兵马俑是按照真人比列打造,对研究秦朝的服饰、军制、军事等都有重要意义。
秦始皇兵马俑中有的士兵梳歪髻,有的则不梳,这是一种国家统一后,民族融合的现象。

2
秦朝实施的是征兵制,根据《睡虎地秦墓竹简》所记的情况看,男子十七岁“傅籍”,以后根据战争需要,随时可征集入伍,到六十岁才能免役。秦时还常把罪犯或徒隶充兵,称为“谪戍”。秦朝律法严苛,国家统一之后,没有那个地方是不服秦律的。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服役当兵的都是秦国人。
但为什么造型会不同呢?歪髻并非秦国本土的打扮。《皇清职贡图》记载:“土人结髻于右,汉种结髻于中”。秦国民风淳朴,不尚奢华,多随主流,梳髻于中。一些南方的偏远地区的土著有梳歪髻的习俗。《贵州通志》中能找到苗族人有梳歪髻的记载可以证实。

3
随着秦国的统一和时间的推移,梳歪髻的习俗也传入了秦国。抑或是,梳歪髻地区的人民也在秦朝的军队里服役。更值得注意的一点是,兵马俑中戴冠不戴冠,是区分士兵和军吏的一个标志。这是否意味着秦朝的统一之下,对阶级划分的标志被灭的六国人们也已经接受了?秦国的统一化工作进行到哪一步了呢?这值得我们继续思考。

7. 细观兵马俑什么五官,发型

我记得小学课本有描述
【那数千名手执兵器的武士,数百匹曳车的战马,一列列、一行行,构成规模宏伟、气势磅礴的阵容。有的头挽发髻,身穿战袍,足登短靴,手持弓弩,似为冲锋陷阵的锐士;有的免盔束发,外披铠甲,手持弓弩,背负铜镞,似为机智善射的弓箭手;有的头戴软帽,穿袍着甲,足登方口浅履,手持长铍,似为短兵相接的甲士。还有的身穿胡服,外着铠甲,头带软帽,跨马提弓的骑士;有头带长冠,两臂前伸,双手握髻,技术熟练的御手;有头戴长冠,穿战袍,着长甲,手执吴钩的下级指挥官;有头戴鶡冠,身着彩色鱼鳞甲,双手扶剑,气度非凡的将军。这栩栩如生的千百个官兵形象,尤其在神态、个性的刻画方面,显得逼真、自然,而富有生气。如将军俑的形象:身材魁梧,身着双重短褐,外披彩色鱼鳞甲,头带双卷尾长冠,昂首挺胸,巍然伫立,有非凡的神态和威严的魅力。一般战士的神态:有的嘴唇努起胡角反卷,内心似聚结着怒气;有的立眉圆眼,眉间的肌肉拧成疙瘩,似有超人的大勇;有的浓眉大眼,阔口厚唇,性格憨厚纯朴;有的舒眉秀 眼,头微低垂,性格文雅;有的侧目凝神,机警敏锐;有的垂着首,似乎若有所思。两者虽然得刻画一个“思”字,由于表现手法不同,前者给人的印象是气宇轩昂略带傲气,后者沉静文雅。秦俑表现的是古代军事题材,它既没有选择两方交战、将士厮杀的战争场面,也没有选择将士修整屯兵防守的场面。而是捕捉了将士披甲,直兵列阵地,严阵以待的临阵场面。尽管我在这个井然有序的静态军阵营,艺术家们在单个陶俑的雕塑上,还是力求“偶动与静之中”。使那一件件披甲之锐的武士俑昂眉张目,肃然伫立,神态坚定而勇敢,他们好似整装待发,又好似处于临战状态,还有那一件件驾车的御手俑,双臂前伸,紧握髻绳,目视前方,待命而发;那一匹匹曳车的陶马,膘肥体壮,张鼻嘶鸣,双目圆睁,两耳竖立;那一件件骑士俑,右手牵马,左手提弓,机警的立于马前,一旦令下,就将驰骋疆场。】

细观兵马俑什么五官,发型

8. 兵马俑头上不同的发型是怎么做出来的?这些发型有哪些含义?

可能我们去兵马俑坑看兵马俑,虽说是现场观看但还是会漏掉一些细节。这些兵马俑看似都长一个样,实际上他们的服饰、动作、发型可能都不同,同时蕴藏了很多讯息。没错有很多兵马俑的发型也会不一样,标志着他们的级别也不一样。下面会给大家展示出几张兵马俑发型的特写图,你会发现这些发型雕刻的还挺精致,辫子就像是手工编织出来的一样,很难想象在2000多年前就有如此细致的工艺。那下面就为大家仔细讲讲这发型里的秘密吧,赶快一起来看看。
     
 秦始皇帝陵兵马俑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二十世纪考古史上最伟大的发现”之一。自1974年它被发现并开始试掘与发掘以来,共发现各类陪葬坑、陪葬墓等600余处,陶俑、陶马7000余件。
 
 这7000余件兵马俑分布在了三个不同的陪葬坑内,它们面东背陵组成了一个庞大阵列,其磅礴的气势、严整的队列,为后世展现了大秦帝国强大的军事实力。
 
 观众走进秦始皇帝陵兵马俑(以下简称“兵马俑”),除了被它宏大的气势和精美的雕塑艺术所震撼外,还会被它千军万马中“千人千面”栩栩如生的形象所迷惑——兵马俑中没有完全相同的两个陶俑。
 
 那么,如何在这众多的兵俑中一眼识别出它们的身份、地位与官阶——谁是高级将领、谁是马前卒?
     
 今天,就请小伙伴儿们跟我一起走近兵马俑,去细解它们身上所附带的身份密码。在文章的最后,还将为小伙伴儿们贴上一组陶俑的发辫图片,这些诡异的发辫造型暗含着什么喻意?小伙伴中的高人们赶快来破解!
 
 兵马俑身上所附带的身份密码主要集中在它的头饰与铠甲上。
 
 由于普通观众只能站在坑边儿往坑里看,并不能进入到坑内兵俑的身边,因此以铠甲的形状(鱼鳞甲等)以及纹饰等特点来判断其身份的方法显然不实用。因此,我们重点来看它们头饰上的区别。
 
 上图为头戴鹖冠(音“赫”)、身披彩色鱼鳞甲的高级军吏俑,是秦俑坑中目前出土的级别最高的陶俑(图片来源:官方出版物。以下同)。
     
 鹖冠(背视)
     
 鹖冠(侧视)
     
 头戴双板长冠、身披铠甲的中级军吏俑。他们有的立于“将军”身边,似为“将军”的副手,有的立于士兵俑的队列中,似为士兵的领队。
     
 双板长冠(背视)
     
 头戴单板长冠、穿铠甲的重装步兵(或不穿铠甲的轻装步兵),其铠甲上没有彩色花纹。
     
 单板长冠
     
 不穿铠甲、不戴头盔的战袍武士俑。这些武士俑头顶梳着圆锥形发髻、身背箭箙、手持弓弩,少数俑手持戈、矛等长兵器。战袍武士俑一般位于军阵的前锋或外围,他们行动敏捷,便于奇袭。
     
 战袍武士俑的锥形发髻。
 
 了解了不同身份兵俑的头饰(发髻)特征,你再从坑边儿向坑内看时,谁是“将军”、谁是“马前卒”便一目了然了。进而你会发现身份、地位的不同,其陶俑的“品质”不同。通常,职位高阶的将军俑被塑造得精细精美,而低阶的兵俑则相对简单简陋。
     
 最后来看一组兵俑的发辫图——如此造型诡异的发辫是怎么编出来的?外星人编的?它暗含了什么密码?
             
 小伙伴儿们,从这些发辫中你看出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