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密牛角挂书是什么?

2024-05-13

1. 李密牛角挂书是什么?

隋炀帝第一次进攻高丽,被打得大败。一百多万隋军兵士,逃回来的只有二千七百人。这样的惨败,并没有使这个骄横的暴君死心。才隔一年,他又发动第二次对高丽的进攻。他亲自率领大军攻打辽东,派大臣杨玄感在后方黎阳督运粮草。
杨玄感的父亲杨素,原是隋炀帝的亲信,帮助炀帝夺取皇位。后来受到炀帝猜忌,郁郁不乐地死去。杨玄感为这个对隋炀帝早就不满,这一回看到局势混乱,就想利用这个时机推翻隋炀帝。
杨玄感用督运粮草的名义,征发了年青力壮的民夫、船工八千多人,要他们运粮到辽东前线。那些年青人怨透了劳役,听说叫他们远离家乡去干苦差使,更加气愤。
有一天,杨玄感把民夫集合在一起,说:“当今皇上不顾百姓的死活,让成千上万的父老兄弟死在辽东,这种情况不能再忍受下去。我也是被逼来干这件事的。现在我决心跟大伙一起,推翻暴君。你们看怎么样?”
大伙儿一听有人带头反对朝廷,怎么不愿意,顿时响起一片欢呼声。
杨玄感把八千民夫编成队伍,发给武器,准备进攻隋军。他发现他身边缺少一个谋士帮他出谋划策,不禁想起了正在长安的好朋友李密。
李密的上代是北周和隋朝的贵族。李密少年时候,被派在隋炀帝的宫廷里当侍卫。他生性灵活,在值班的时候,左顾右盼,被隋炀帝发现了,认为这孩子不大老实,就免了他的差使。李密并不懊丧,回家以后,发愤读书,决定做个有学问的人。
有一回,李密骑了一条牛,出门看朋友。在路上,他把《汉书》挂在牛角上,抓紧时间读书。正好宰相杨素坐着马车在后面赶上来,看到前面有个少年在牛背上读书,暗暗奇怪。
杨素在车上招呼说:“哪个书生,这么用功啊?”
李密回过头来一看,认得是宰相,慌忙跳下牛背,向杨素作了一个揖,报了自己的名字。
杨素问他说:“你在看什么?”
李密回答说:“我在读项羽的传记。”
杨素跟李密亲切地谈了一阵,觉得这个少年人很有抱负。回家以后,杨素跟他儿子杨玄感说:“我看李密这孩子的学识、才能,比你们几个兄弟强得多。将来你们有什么紧要的事,可以找他商量。”
打那以后,杨玄感就跟李密交上了朋友。
这回杨玄感要找谋士,想起他父亲的叮嘱,就派人到长安,把李密接到黎阳来。
李密到了黎阳,杨玄感向他请教:要推翻隋炀帝,这个仗该怎么打法。
李密说:“要打败官军,有三种办法。第一,皇上现在在辽东,我们带兵北上,截断昏君退路。他前有高丽,后无退路,不出十天,军粮接济不上,我们不用打也能取胜,这是上策。第二是向西夺取长安,抄他们的老巢。官军如果想退军,我们就拿关中地区做根据地,凭险坚守,这是中策。第三是就近攻东都洛阳。不过这可是一条下策。因为朝廷在东都还留着一部分守兵,不一定能很快攻得下来。”
杨玄感急于求成,听完这三条计策,觉得前两条都太费时间,说:“我看你说的下策,倒是个好计策。现在朝廷官员家属,都在东都。我们攻下东都,把家属都俘虏起来。官军军心动摇,保管能取胜。”
杨玄感立刻从黎阳出兵攻打东都,一路上,有许多农民踊跃参加起义军,队伍扩大到十万人,接连打了几个胜仗。隋炀帝正在带领大军猛攻辽阳,得到告急文书,连夜退兵,派大将宇文述等带领大军分路攻杨玄感。杨玄感抵挡不住,想往西退到长安去。宇文述带兵跟踪追击,最后,把杨玄感的人马围住。杨玄感没路可走,终于被杀。
李密从混乱中逃了出来,想偷偷地逃回长安。但是隋军搜捕得很紧,李密还是被抓住了。
隋将派兵把李密押送到隋炀帝的行营去。半路上,李密跟十几个犯人一商量,把他们随身带的钱财都送给押送的隋兵,供他们吃喝。隋兵受了他们的贿赂,喝酒作乐,防备松懈下来。李密他们就趁隋兵酒醉糊涂的时候,瞅个机会跳墙逃跑了。
李密脱离危险以后,想另找机会,反抗隋朝。他想找个起义军的首领作靠山,但是有的起义军首领看他是个文弱书生,不大重视他。李密没办法,只好改姓换名,东躲西藏,几次险点儿被官府抓去。最后,他听说东郡(今河南滑县东)瓦岗寨有一支起义军,兵力很强。带头的叫做翟(音zhái)让,为人厚道,又喜欢结交英雄,就决定上东郡去投奔瓦岗军。

李密牛角挂书是什么?

2. 李密是怎样“牛角挂书”的?

原文:
密以薄鞯乘牛,挂《汉书》一帙角上,行且读。越国公杨素适见于道,按辔蹑其后,曰:“何书生勤如此?”密识素,下拜。问所读,曰:“《项羽传》。”因与语,奇之。归谓子玄感曰:“吾观密识度,非若等辈。”玄感遂倾心结纳大业九年,玄感举兵黎阳,遣人入关迎密。
译文:
李密用薄草做的鞍鞯骑牛,在牛角上挂一卷《汉书》,一边走一边看书。越国公杨素正巧在路上看见,慢慢地跟在他后面,问:“哪来的书生这般勤奋?”李密认识杨素,从牛背上下来参拜。杨素问他读的是什么,他回答说:“《项羽传》。”
杨素于是和他交谈,觉得很惊奇。回家后对儿子杨玄感说:“我看李密的见识风度,不是你们这些等闲之辈所具有的。”玄感因此就倾心结交李密 。隋炀帝九年,杨玄感在黎阳起兵,派人入函谷关迎接李密。
出处:《新唐书·李密传》

“牛角挂书”之后
玄感通过“牛角挂书”明白了李密的重要性,派人将李密接到黎阳,李密向他献了上、中、下三策:上策是袭据涿郡,扼临渝关 (今河北秦皇岛市东山海关),使隋军溃败在关外;中策是攻取长安,安抚官民,据关中与炀帝对抗;下策是袭取洛阳,军事冒险性最大。玄感恰恰采用了下策,开始虽接连取胜,队伍扩大到10万人,但接着即被隋军围追堵截,兵败自杀。
李密被俘,押送途中用计谋逃离了险境。他隐姓埋名,东奔西走,想找支起义军,一同反抗隋朝。后来,他听说东郡 (今河南滑县东) 瓦岗寨有一支强大的义军,首领是翟让,于是决定去东郡投奔瓦岗军。

3. 李密牛角挂书出自哪里?

原文:
密以薄鞯乘牛,挂《汉书》一帙角上,行且读。越国公杨素适见于道,按辔蹑其后,曰:“何书生勤如此?”密识素,下拜。问所读,曰:“《项羽传》。”因与语,奇之。归谓子玄感曰:“吾观密识度,非若等辈。”玄感遂倾心结纳大业九年,玄感举兵黎阳,遣人入关迎密。
译文:
李密用薄草做的鞍鞯骑牛,在牛角上挂一卷《汉书》,一边走一边看书。越国公杨素正巧在路上看见,慢慢地跟在他后面,问:“哪来的书生这般勤奋?”李密认识杨素,从牛背上下来参拜。杨素问他读的是什么,他回答说:“《项羽传》。”
杨素于是和他交谈,觉得很惊奇。回家后对儿子杨玄感说:“我看李密的见识风度,不是你们这些等闲之辈所具有的。”玄感因此就倾心结交李密 。隋炀帝九年,杨玄感在黎阳起兵,派人入函谷关迎接李密。
出处:《新唐书·李密传》

“牛角挂书”之后
玄感通过“牛角挂书”明白了李密的重要性,派人将李密接到黎阳,李密向他献了上、中、下三策:上策是袭据涿郡,扼临渝关 (今河北秦皇岛市东山海关),使隋军溃败在关外;中策是攻取长安,安抚官民,据关中与炀帝对抗;下策是袭取洛阳,军事冒险性最大。玄感恰恰采用了下策,开始虽接连取胜,队伍扩大到10万人,但接着即被隋军围追堵截,兵败自杀。
李密被俘,押送途中用计谋逃离了险境。他隐姓埋名,东奔西走,想找支起义军,一同反抗隋朝。后来,他听说东郡 (今河南滑县东) 瓦岗寨有一支强大的义军,首领是翟让,于是决定去东郡投奔瓦岗军。

李密牛角挂书出自哪里?

4. 李密牛角挂书是怎么回事

    李密牛角挂书
     李密家庭的上几代是北周和隋朝的贵族,但是到了他这一代,常常散发家产。在杨广登基没多久,就任命为宫廷的侍卫。有一次,杨广看到他,对他产生了好奇,左看右看,并问身边的宇文述说:“刚才那个黑脸小孩是个什么人?”宇文述回答他:“是已故的蒲山公之子李密。”杨广说:“刚才我看这个小孩神态很不正常,还是别让他在宫中当侍卫吧。”于是,宇文述就去跟李密说,将其免职让他回家,李密并没有因为失去职位而沮丧,而是想回家之后,好好读书,做一个有学问的人。
     李密牛角挂书典故
     有一次,李密骑着个牛,出门去看一个朋友。在途中,他为了节约时间,就把《汉书》挂在牛角上,自己继续阅读。碰巧当朝宰相杨素正好路过,坐着马车从后赶上去,就看到有位少年坐在牛背上看书,觉得很好奇,便问道:“是哪位书生,这么用功读书啊?”李密转头一看,发现是当朝宰相,就慌忙下了牛背,行了一个礼,自报了名字。
     杨素继续问道:“你是在看什么书呢?”
   
     李密回答道:“我在看有关项羽的传记,觉得很有意思。”
     之后,两个人就坐下来交流了一会,杨素就觉得这个年轻人非常的有意思,欣赏他的才华。回家之后,就跟自己的儿子杨玄感说:“我觉得李密这个孩子,很有才华,至少比你们这些兄弟好很多,以后有什么事情可以去找他商量。”至此之后,两个年轻人就走在,关系日益紧密。
     隋唐李密
     李密作为隋唐时期一个重要的人物,他对整个时期具有推动作用,可以说没有李密,隋朝灭亡的速度会减缓,但是灭亡的趋势是不受李密所影响。
     李密出生于582年,字玄邃,从小就在西安长大。他的家庭是四世三公,可谓是贵族,并且其曾父亲身为隋朝的上柱国,并且封为蒲山郡公。因此,开皇的时候,就继承了父亲的官爵,当了蒲山郡公,并且他的志向很远大,常常把家里的钱财分给他人,门下门客众多,对贤能之才,都是不吝啬钱财,自己对知识都甚为感兴趣,喜欢兵书,常常如痴如醉。他原本在包恺门下学习,只要听到了《史记》之类的书,就会达到痴迷的状态,远远超过其他包恺的学生。
     早年的李密,没有想到自己有宏图霸业的野心。直到隋末,杨广执政,连番攻打高丽,搞得民不聊生,他深知隋朝已经走向灭亡。还不如造反,刺杀杨广不成,就转投到瓦岗,瓦岗作为当时有名的盗寇。李密就这样成了瓦岗军的首领,被人称为魏公,并率领着瓦岗军屡胜隋军,甚至阻断了杨广回京的道路,使其停留在江都,致使杨广被下属所谋杀。
     本来瓦岗军的气势如日中天,很多人都看好他们,甚至瓦岗的原首领翟让要把自己的位置让给李密,但是遭到他的哥哥的阻拦,导致李密只好杀了翟让,想要统领瓦岗。但是翟让一死,瓦岗内部就不稳,屡次被隋军所战败,不复当年的勇猛。之后在跟宇文化及的拼杀中,导致瓦岗军损失惨重。被隋将王世充所击败,只好率着残余军队投奔到李唐。
     本以为李密就这样在李唐手下做事,他的野心怂恿着,导致他又背叛李唐想要自立,但是被盛彦师率军队,斩于马下。
     李密反唐
     本来李密在大败之后,只好率领瓦岗余部投靠到李唐,这对于 李渊 ,又或者是自己来说,都各有好处。甚至 李渊 在他投奔之后,就封他为邢国共,并没有因为他之前背叛隋朝,而有多少间隙,还跟李密以兄弟相称,可见对李密的重视。但是李密是个有野心的人,不会长久居于人下,对自己目前的境况是特别的不满,这就为他反唐埋下了伏笔。 
     《隋唐英雄》里的李密
     同年年底, 李渊 派遣李密前往黎阳,让他去安抚一下以前的下属,并让王伯随之前往,这就让多疑的心起了戒心。之后,李密带着一行人往东走到了稠桑驿的时候,突然接到 李渊 的命令,把他召回去。至此,李密的多疑性格就爆发了,深为恐惧,就决定要叛乱。随同的王伯肯定是劝阻他不要叛乱,但是李密不听,率众攻打临近的桃林县,并掠夺了多数的粮食,逃亡至熊耳山,想要投奔到身处襄城的张善相。
     此时,熊州的副将是盛彦师,得知此事,就派兵埋伏在陆浑县,等着李密前来。直到腊月的时候,李密才率部前来,当场被盛彦师所斩杀,并将首级传回长安。 李渊 收到首级之后,直接派人将其送往到黎阳,想要安抚那些将士们,之后黎阳守将希望把李密的首级还给他,就举城投降,得到了 李渊 的许可,将李密葬于黎阳城附近。
     同样是李家后人,这两个人就好像一座山上的两只老虎,即使是大老虎同意了,那么二老虎心中也会很不自然,反叛只不过是必然的事情,只是迟早罢了。
   

5. 李密牛角挂书的故事是怎么样的

隋炀帝第一次进攻高丽,被打得大败。一百多万隋军兵士,逃回来的只有二千七百人。这样的惨败,并没有使这个骄横的暴君死心。才隔一年,他又发动第二次对高丽的进攻。他亲自率领大军攻打辽东,派大臣杨玄感在后方黎阳督运粮草。

杨玄感的父亲杨素,原是隋炀帝的亲信,帮助炀帝夺取皇位。后来受到炀帝猜忌,郁郁不乐地死去。杨玄感为这个对隋炀帝早就不满,这一回看到局势混乱,就想利用这个时机推翻隋炀帝。

杨玄感用督运粮草的名义,征发了年青力壮的民夫、船工八千多人,要他们运粮到辽东前线。那些年青人怨透了劳役,听说叫他们远离家乡去干苦差使,更加气愤。

有一天,杨玄感把民夫集合在一起,说:“当今皇上不顾百姓的死活,让成千上万的父老兄弟死在辽东,这种情况不能再忍受下去。我也是被逼来干这件事的。现在我决心跟大伙一起,推翻暴君。你们看怎么样?”

大伙儿一听有人带头反对朝廷,怎么不愿意,顿时响起一片欢呼声。

杨玄感把八千民夫编成队伍,发给武器,准备进攻隋军。他发现他身边缺少一个谋士帮他出谋划策,不禁想起了正在长安的好朋友李密。

李密的上代是北周和隋朝的贵族。李密少年时候,被派在隋炀帝的宫廷里当侍卫。他生性灵活,在值班的时候,左顾右盼,被隋炀帝发现了,认为这孩子不大老实,就免了他的差使。李密并不懊丧,回家以后,发愤读书,决定做个有学问的人。

有一回,李密骑了一条牛,出门看朋友。在路上,他把《汉书》挂在牛角上,抓紧时间读书。正好宰相杨素坐着马车在后面赶上来,看到前面有个少年在牛背上读书,暗暗奇怪。

杨素在车上招呼说:“哪个书生,这么用功啊?”

李密回过头来一看,认得是宰相,慌忙跳下牛背,向杨素作了一个揖,报了自己的名字。

杨素问他说:“你在看什么?”

李密回答说:“我在读项羽的传记。”

杨素跟李密亲切地谈了一阵,觉得这个少年人很有抱负。回家以后,杨素跟他儿子杨玄感说:“我看李密这孩子的学识、才能,比你们几个兄弟强得多。将来你们有什么紧要的事,可以找他商量。”

打那以后,杨玄感就跟李密交上了朋友。

这回杨玄感要找谋士,想起他父亲的叮嘱,就派人到长安,把李密接到黎阳来。

李密到了黎阳,杨玄感向他请教:要推翻隋炀帝,这个仗该怎么打法。

李密说:“要打败官军,有三种办法。第一,皇上现在在辽东,我们带兵北上,截断昏君退路。他前有高丽,后无退路,不出十天,军粮接济不上,我们不用打也能取胜,这是上策。第二是向西夺取长安,抄他们的老巢。官军如果想退军,我们就拿关中地区做根据地,凭险坚守,这是中策。第三是就近攻东都洛阳。不过这可是一条下策。因为朝廷在东都还留着一部分守兵,不一定能很快攻得下来。”

杨玄感急于求成,听完这三条计策,觉得前两条都太费时间,说:“我看你说的下策,倒是个好计策。现在朝廷官员家属,都在东都。我们攻下东都,把家属都俘虏起来。官军军心动摇,保管能取胜。”

杨玄感立刻从黎阳出兵攻打东都,一路上,有许多农民踊跃参加起义军,队伍扩大到十万人,接连打了几个胜仗。隋炀帝正在带领大军猛攻辽阳,得到告急文书,连夜退兵,派大将宇文述等带领大军分路攻杨玄感。杨玄感抵挡不住,想往西退到长安去。宇文述带兵跟踪追击,最后,把杨玄感的人马围住。杨玄感没路可走,终于被杀。

李密从混乱中逃了出来,想偷偷地逃回长安。但是隋军搜捕得很紧,李密还是被抓住了。

隋将派兵把李密押送到隋炀帝的行营去。半路上,李密跟十几个犯人一商量,把他们随身带的钱财都送给押送的隋兵,供他们吃喝。隋兵受了他们的贿赂,喝酒作乐,防备松懈下来。李密他们就趁隋兵酒醉糊涂的时候,瞅个机会跳墙逃跑了。

李密脱离危险以后,想另找机会,反抗隋朝。他想找个起义军的首领作靠山,但是有的起义军首领看他是个文弱书生,不大重视他。李密没办法,只好改姓换名,东躲西藏,几次险点儿被官府抓去。最后,他听说东郡(今河南滑县东)瓦岗寨有一支起义军,兵力很强。带头的叫做翟(音zhái)让,为人厚道,又喜欢结交英雄,就决定上东郡去投奔瓦岗军。

李密牛角挂书的故事是怎么样的

6. 李密牛角挂书的故事

  故事:在现实认知观的基础上,对其描写成非常态性现象。是文学体裁的一种,侧重于事件发展过程的描述。以下是我为大家收集的关于李密牛角挂书的故事,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隋炀帝第一次进攻高丽,被打得大败。一百多万隋军兵士,逃回来的只有二千七百人。这样的惨败,并没有使这个骄横的暴君死心。才隔一年,他又发动第二次对高丽的进攻。他亲自率领大军攻打辽东,派大臣杨玄感在后方黎阳督运粮草。
  
   杨玄感的父亲杨素,原是隋炀帝的亲信,帮助炀帝夺取皇位。后来受到炀帝猜忌,郁郁不乐地死去。杨玄感为这个对隋炀帝早就不满,这一回看到局势混乱,就想利用这个时机推翻隋炀帝。
  
   杨玄感用督运粮草的名义,征发了年青力壮的民夫、船工八千多人,要他们运粮到辽东前线。那些年青人怨透了劳役,听说叫他们远离家乡去干苦差使,更加气愤。
  
   有一天,杨玄感把民夫集合在一起,说:“当今皇上不顾百姓的死活,让成千上万的父老兄弟死在辽东,这种情况不能再忍受下去。我也是被逼来干这件事的。现在我决心跟大伙一起,推翻暴君。你们看怎么样?”
  
   大伙儿一听有人带头反对朝廷,怎么不愿意,顿时响起一片欢呼声。
  
   杨玄感把八千民夫编成队伍,发给武器,准备进攻隋军。他发现他身边缺少一个谋士帮他出谋划策,不禁想起了正在长安的好朋友李密。
  
   李密的上代是北周和隋朝的贵族。李密少年时候,被派在隋炀帝的宫廷里当侍卫。他生性灵活,在值班的时候,左顾右盼,被隋炀帝发现了,认为这孩子不大老实,就免了他的差使。李密并不懊丧,回家以后,发愤读书,决定做个有学问的`人。
  
   有一回,李密骑了一条牛,出门看朋友。在路上,他把《汉书》挂在牛角上,抓紧时间读书。正好宰相杨素坐着马车在后面赶上来,看到前面有个少年在牛背上读书,暗暗奇怪。
  
   杨素在车上招呼说:“哪个书生,这么用功啊?”
  
   李密回过头来一看,认得是宰相,慌忙跳下牛背,向杨素作了一个揖,报了自己的名字。
  
   杨素问他说:“你在看什么?”
  
   李密回答说:“我在读项羽的传记。”
  
   杨素跟李密亲切地谈了一阵,觉得这个少年人很有抱负。回家以后,杨素跟他儿子杨玄感说:“我看李密这孩子的学识、才能,比你们几个兄弟强得多。将来你们有什么紧要的事,可以找他商量。”
  
   打那以后,杨玄感就跟李密交上了朋友。
  
   这回杨玄感要找谋士,想起他父亲的叮嘱,就派人到长安,把李密接到黎阳来。
  
   李密到了黎阳,杨玄感向他请教:要推翻隋炀帝,这个仗该怎么打法。
  
   李密说:“要打败官军,有三种办法。第一,皇上现在在辽东,我们带兵北上,截断昏君退路。他前有高丽,后无退路,不出十天,军粮接济不上,我们不用打也能取胜,这是上策。第二是向西夺取长安,抄他们的老巢。官军如果想退军,我们就拿关中地区做根据地,凭险坚守,这是中策。第三是就近攻东都洛阳。不过这可是一条下策。因为朝廷在东都还留着一部分守兵,不一定能很快攻得下来。”
  
   杨玄感急于求成,听完这三条计策,觉得前两条都太费时间,说:“我看你说的下策,倒是个好计策。现在朝廷官员家属,都在东都。我们攻下东都,把家属都俘虏起来。官军军心动摇,保管能取胜。”
  
   杨玄感立刻从黎阳出兵攻打东都,一路上,有许多农民踊跃参加起义军,队伍扩大到十万人,接连打了几个胜仗。隋炀帝正在带领大军猛攻辽阳,得到告急文书,连夜退兵,派大将宇文述等带领大军分路攻杨玄感。杨玄感抵挡不住,想往西退到长安去。宇文述带兵跟踪追击,最后,把杨玄感的人马围住。杨玄感没路可走,终于被杀。
  
   李密从混乱中逃了出来,想偷偷地逃回长安。但是隋军搜捕得很紧,李密还是被抓住了。
  
   隋将派兵把李密押送到隋炀帝的行营去。半路上,李密跟十几个犯人一商量,把他们随身带的钱财都送给押送的隋兵,供他们吃喝。隋兵受了他们的贿赂,喝酒作乐,防备松懈下来。李密他们就趁隋兵酒醉糊涂的时候,瞅个机会跳墙逃跑了。
  
   李密脱离危险以后,想另找机会,反抗隋朝。他想找个起义军的首领作靠山,但是有的起义军首领看他是个文弱书生,不大重视他。李密没办法,只好改姓换名,东躲西藏,几次险点儿被官府抓去。最后,他听说东郡(今河南滑县东)瓦岗寨有一支起义军,兵力很强。带头的叫做翟(音zhái)让,为人厚道,又喜欢结交英雄,就决定上东郡去投奔瓦岗军。

7. 李密牛角挂书的故事是怎么样的

隋炀帝第一次进攻高丽,被打得大败。一百多万隋军兵士,逃回来的只有二千七百人。这样的惨败,并没有使这个骄横的暴君死心。才隔一年,他又发动第二次对高丽的进攻。他亲自率领大军攻打辽东,派大臣杨玄感在后方黎阳督运粮草。

杨玄感的父亲杨素,原是隋炀帝的亲信,帮助炀帝夺取皇位。后来受到炀帝猜忌,郁郁不乐地死去。杨玄感为这个对隋炀帝早就不满,这一回看到局势混乱,就想利用这个时机推翻隋炀帝。

杨玄感用督运粮草的名义,征发了年青力壮的民夫、船工八千多人,要他们运粮到辽东前线。那些年青人怨透了劳役,听说叫他们远离家乡去干苦差使,更加气愤。

有一天,杨玄感把民夫集合在一起,说:“当今皇上不顾百姓的死活,让成千上万的父老兄弟死在辽东,这种情况不能再忍受下去。我也是被逼来干这件事的。现在我决心跟大伙一起,推翻暴君。你们看怎么样?”

大伙儿一听有人带头反对朝廷,怎么不愿意,顿时响起一片欢呼声。

杨玄感把八千民夫编成队伍,发给武器,准备进攻隋军。他发现他身边缺少一个谋士帮他出谋划策,不禁想起了正在长安的好朋友李密。

李密的上代是北周和隋朝的贵族。李密少年时候,被派在隋炀帝的宫廷里当侍卫。他生性灵活,在值班的时候,左顾右盼,被隋炀帝发现了,认为这孩子不大老实,就免了他的差使。李密并不懊丧,回家以后,发愤读书,决定做个有学问的人。

有一回,李密骑了一条牛,出门看朋友。在路上,他把《汉书》挂在牛角上,抓紧时间读书。正好宰相杨素坐着马车在后面赶上来,看到前面有个少年在牛背上读书,暗暗奇怪。

杨素在车上招呼说:“哪个书生,这么用功啊?”

李密回过头来一看,认得是宰相,慌忙跳下牛背,向杨素作了一个揖,报了自己的名字。

杨素问他说:“你在看什么?”

李密回答说:“我在读项羽的传记。”

杨素跟李密亲切地谈了一阵,觉得这个少年人很有抱负。回家以后,杨素跟他儿子杨玄感说:“我看李密这孩子的学识、才能,比你们几个兄弟强得多。将来你们有什么紧要的事,可以找他商量。”

打那以后,杨玄感就跟李密交上了朋友。

李密牛角挂书的故事是怎么样的

8. 李密牛角挂书意思是什么

牛角挂书,比喻读书勤奋。《新唐书·李密传》:“闻包恺在缑山,往从之。以蒲鞯乘牛,挂《汉书》一帙角上,行且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