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建议的介绍

2024-04-29

1. 审计建议的介绍

审计建议是指审计机关根据审计情况,按照国家有关财经法律法规,为加强财政财务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有针对性提出的改进工作的措施及办法。

审计建议的介绍

2. 对审计部的建议

本人从事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工作16个年头 ,认为审计就业的途径非常广,主要有以下几种:

1、可以去企业干会计工作,也可以在企业内审部门做内部审计人员,因为学审计的,肯定也学过会计方面的课程;

2、去会计师事务所做审计工作,刚毕业去会计师事务所需要先从审计助理做起。如果能考过注册会计师前景更好。以后可以晋升为项目经理、高级经理甚至是合伙人。在本土的会计师事务所做审计工作,在一线城市,刚开始大概月薪4000元;项目经理月薪10000元以上,如果干得好年薪30万元+不是梦;如果去国际四大会计师事务所,工资会更高。研究生刚毕业如果被国际四大所录用,月薪会在10000元左右。我有许多朋友在国际四大所做到5年以上的,大部分年薪在60万元左右。



3、学审计专业也有很多人去政府部门或事业单位,如果你有强大的人脉关系,可以去审计局或者国家审计署。也有的在学校当老师。

总之,审计可以就业的途径非常多,既可以做会计工作,也可以在各类型的单位做审计工作!看了我上面对审计的就业途径介绍,是不是有一种眼前一亮的感觉!

3. 如何科学合理撰写审计报告意见建议

一、针对性原则。审计机关“开出”审计意见和建议的“处方”是“对症”的,被审计单位通过采纳审计机关提出的审计意见和建议,就能有效地改进其在财政财务收支以及与财政财务收支相关联的体制、机制、制度和决策、经营、管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为此,审计机关必须对被审计单位在财政财务收支以及与财政财务收支相关联的体制、机制、制度和决策、经营、管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有比较深刻和本质的认识,不能只知表现现象或者被假象所迷感,要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切中要害、对症下药,做到“药”到“病”除。在这一点上,切忌语不中的、左顾右盼而言他。

  二、建设性原则。审计机关提出的审计意见和建议,不仅要有效地改进被审计单位在财政财务收支以及与财政财务收支相关联的体制、机制、制度和决策、经营、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而且要在对“症”下“药”的基础上,更全面、更深刻地为被审计单位及其主管部门乃至宏观经济调控部门提出更富远见卓识、更具创造性和跳跃性,具有“防”“治”结合、“强身健体”、标本兼治功效的审计意见和建议,从而使被审计单位在财政财务收支以及与财政财务收支相关联的体制、机制、制度和决策、经营、管理等方面上层次、上水平。为此,审计机关不仅要了解被审计单位在财政财务收支以及与财政财务收支相关联的体制、机制、制度和决策、经营、管理等方面的现状,而且要熟知国内外先进的体制、机制、财政财务收支运行模式、核算技术、决策及经营理念、管理思想和控制手段等,并把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既符合客观实际又极具创新价值的审计意见和建议,为被审计单位所积极采纳。

  三、实用性原则,也称可操作性原则。审计机关提出的审计意见和建议,内容必须具体、办法必须可行、过程必须简明、效果必须明显,被审计单位在采用时,没能“无所适从”和“雾里看花”的感觉,要让被审计单位一看就能明白,一明白就能赋于实施,一实施就能取得成效。为此,审计机关和审计工作者,必须以对被审计单位高度负责的责任感和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切实为被审计单位纠正、改进和完善在财政财务收支以及与财政财务收支相关联的体制、机制、制度和决策、经营、管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促进被审计单位在财政财务收支以及与财政财务收支相关联的体制、机制、制度和决策、经营、管理等方面上层次,上水平提出便于操作的审计意见和建议,杜绝一切空洞无物、华而不实、不着边际、口号式的审计意见和建议,使审计机关的免疫系统功能和建设性作用、促进性作用真正发挥出来。

如何科学合理撰写审计报告意见建议

4. 管理建议书与审计报告有何区别?

管理建议书面向内部管理者,审计报告面向社会公众。
管理建议书与审计报告的主要区别
1、对象不同。管理建议书与审计报告是同一委托项目的不同结果,管理建议书是针对与审计相关的内部控制提出的;审计报告是针对被审计单位的会计报表提出的。
2、责任不同。管理建议书可以提出,也可以不提出,是一种非法定业务。审计报告是针对会计报表提出的,是必须出具的,是法定业务,具有法定责任。
4、影响程序不同。管理建议书仅提供给被审计单位管理当局,供内部参考,不对外报送,影响面小,而审计报告要向外报送,影响大。

扩展资料:
管理建议书的主要内容
1、标题。管理建议书的标题应当统一规范为“管理建议书”。
2、收件人。管理建议书的收件人应为被审计单位管理当局。
3、会计报表审计目的及管理建议书的性质。管理建议书应当指明审计目的是对会计报表发表审计意见。管理建议书仅指出了注册会计师在审计过程中注意到的内部控制重大缺陷,不应被视为对内部控制发表的签证意见。所提建议不具有强制性和公证性。
4、内部控制重大缺陷及其影响和改进建议。管理建议书应当指明注册会计师在审计过程中注意到的内部控制设计及运行方面的重大缺陷,包括前期建议改进但本期仍然存在的重大缺陷。
5、使用范围及使用责任。管理建议书应当指明其仅供被审计单位管理当局内部参考,因使用不当造成的后果,与注册会计师及其所在会计师事务所无关。
6、签章。管理建议书应当由注册会计师签章,并加盖会计师事务所公章。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财务审计报告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管理建议书

5. 浅议如何写好审计报告中的审计评价

可以看出审计评价是审计报告中重要组成部分。审计机关审计评价是按照确定的审计目标以审计结果为基础,对被审计单位财政、财务收支真实、合法、效益进行分析判断,并发表审计意见的行为。审计评价需要审计人员具备较强的政策水平、较好的业务素质和较高的综合水平,审计评价水平的高低,既体现审计工作质量的好坏,又关系审计部门的形象和权威,同时又直接关系到被审计对象的形象。
  一、审计评价存在的主要问题
  审计评价超出审计职责范围并且前后自相矛盾。在撰写审计评价时,由于忽视基础工作,没有完全掌握情况,详细占有素材,或确定目标不准确,使审计评价无文章可做,就根据被审单位提供的工作总结,评价为:什么工作怎样做的,达到什么要求,取得了什么成绩等。特别是在搞财务审计的时候,也将没有经过审计的业务数据拿出作评价,超出审计职责范围的内容。同时,审计报告中的内容与做出的审计决定内容相矛盾。如:评价为,某单位较好地执行了国家财经法规,收支合法。但在审计决定中却又认为:该单位偷漏国家税收问题严重、存在着巨额的帐外资金、“小金库”。审计评价存在前后自相矛盾现象。
  审计评价主观片面。某些审计项目审计评价意见,未经过必需的审计检查和测试,而是在对部分情况审计查证后,在主观推理基础上得出的片面结论。如部分项目审计评价为:某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比较健全,某单位执行国家财经法规较好等情况,凭主观推断给出评价意见,没有相应的审计工作底稿作为依据。
,审计评价一个样,没有按照被审计单位的具体情况,审计项目确定的审计目标和被审计单位提供的会计资料真实、合法、效益性及被审计单位的相关内部控制制度进行评价,而是作一些单一笼统的评价,或不予评价,或统一评价为帐帐相符、帐表相符。
  审计评价用词不当、不严谨。审计评价在用词上把握不好,存在着用词不恰当的问题。如有的单位存在一定的违纪违规问题,甚至是比较严重的违纪违规问题,但在审计评价时往往顾及被审计单位的形象,或者迁就被审计单位,或是为了审计决定能够较快较好地落实,于是就把审计评价中的:基本真实、基本合法、基本健全,夸大为:真实、合法、健全。还有的审计评价在对某些重大问题发表肯定意见时,风险防范意识差,不用任何前缀词加以限制,语言表达过于绝对。如有的审计评价为:通过审计,某单位真实地反映了年度财务收支情况;通过审计,某单位无违纪违规问题;通过审计,某个人清正廉洁,无任何经济问题。在目前法制尚不健全、被审单位和个人守法意识不强、经济业务活动错综复杂而审计受到诸多客观条件限制的审计环境下,审计从范围、深度、广度上,都不能做到百分之百,因此这类评价存在着巨大的审计风险。
  二、存在问题的原因
  审计评价规范及评价准则相对落后。随着形势发展,审计评价准则相对落后。无论审计对象自身,还是国家对于审计对象的管理以及财务会计制度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从审计自身的发展看,审计的领域不断拓宽,经济责任审计、对公共财政管理的审计正不断加强,但与此相关的审计评价准则尚待建立,而现有审计评价规范过于抽象,操作性、实用性不够强。同时,由于新的审计评价准则等的规章制定相对建设缓慢,现有的审计评价规范规定不具体,较为抽象。只能以真实、基本真实、不真实三种概念来定性,至于何种情况,依据什么“量”来定性不明确,使审计人员难以有章可循,把握不好审计评价。
  审计人员对审计评价的重要性认识不高。由于部分审计人员对审计评价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导致关于审计评价方面的许多重要内容在审计查证环节就被疏忽,更没有加工整理资料,对这些材料进行筛选和分类,不能使审计评价“典型、真实、新颖、充分”,在评价时不可避免的难为“无米之炊”,只能单一笼统的含糊其词,应付过关,也造成了评价无依据。
  受主客观条件的制约。由于部分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不够强、审计技术手段、审计方法相对落后等客观因素以及被审计单位配合、提供支持等主观因素的影响,审计评价所涉及到的较多内容,要么无从涉及,要么流于形式,要么含糊其词,也造成了评价无依据。
三、解决问题的对策
  一是增强审计人员对审计评价工作的重视性认识,把握好“认识关”。审计人员应充分认识审计评价事关审计工作的全局,不能漫不经心,等闲视之。能否客观地对被审单位和被审事项进行评价,既体现了审计部门依法行政水平的高低,又体现了具体审计项目的广度和深度、审计质量的好与坏,进而影响整个审计工作的质量,最终影响审计部门的形象和威信。审计评价工作做得好,可以树立审计部门依法行政的形象和权威,反之,会引起行政复议和诉讼,如果复议和诉讼失利,必然会带来一系列的负面影响。只有把好“认识关”,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审计评价不实的问题。
  二是增强审计人员的整体业务素质,把握好“调查取证关”。在实际工作中要提高审计人员掌握科学审计方法和现代审计手段的能力,增强审计人员的综合分析和逻辑思维能力。要严格按照审计工作实施方案,熟练运用各项辅助审计手段,对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进行健全性、符合性测试,全面详细审计被审计单位的财务会计资料,对被审计单位的财务会计资料的真实性进行判断。同时,确定审计重点,进行抽样审计。运用合理的审计技术方法,查深查透被每一个具体审计事项、具体环节,保证关键点的深入挖掘,判断和评价被审计单位具体财务收支活动的合法性和效益性。最后,利用好审计取证,做出合理评价。审计人员应努力提高分析判断能力、逻辑思维能力,通过综合思考、分析问题,根据《审计评价准则》对被审单位和事项做出客观公正、实事求是的评价。
  三是增强防范审计评价环节风险工作,把握好“复核关”。目前,审计机关的复核机构和复核人员往往比较注重复核审计程序是否正确、到位,审计查处的问题的定性和处理是否恰当,引用的法律法规是否正确,而往往忽视了对审计评价的复核。因此,作为审计机关的复核人员,必须重视对审计评价工作的复核,把对审计评价的复核与对审计程序的复核、对审计查出问题的定性和处理的复核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加大对审计评价意见的复核力度,彻底纠正审计评价方面存在的问题,把好“复核关”,从而有效地防范和降低审计评价环节的风险。

浅议如何写好审计报告中的审计评价

6. 如何写好审计报告

审计调查报告是国家审计机关或内审机构对专项资金、某一事项或某一行业进行广泛深入的审计和调查后撰写的一种反映真实情况、揭露存在问题、提出建议的一种审计文书。它不仅要有一定的审计深度,更要有一定的审计广度。同时对审计组长分析数据、归纳现象、表述结论、提出建议等各方面的能力均有较高要求。
 1、调查前的思索关系全局接到审计调查任务后,首先,要反复体会,吃透任务精神;其次,要查阅历年档案,弄清该项资金的归集途径、管理方式、使用范围;第三,要向上级审计机关和兄弟单位请教,了解该项资金在管理过程中经常出现的漏洞和问题;最后要深入思考,确定调查的重点和方式。做到这些后,主审对调查的范围、重点、方法、步骤、目的等都应该比较明确。审计调查要采用何种方式、调查哪些方面、报告要反映什么情况、分析什么数据等也已是成竹在胸,调查报告的基本框架自然形成。
 2、对账外情况的了解至关重要在调查中,审计人员出于职业习惯,对账务情况十分重视,将大量精力放在查账上,对账外情况的了解却往往停留在查阅合同、会议记录等文字材料上,有的甚至忽视这部分工作,这是一个很大的误区。审计调查与审计的最大区别就在于,审计调查在发现问题之外,还要追根溯源,找出问题的根源所在,从而发现制度缺陷,提出完善管理的建议。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重视对资金运作过程的了解,即不仅要清楚资金于何处、用于何处,发现资金收支上的问题,更要了解资金是如何收集、下拨、使用的,从而发现资金在使用效益上的问题。换句话说,就是要从资金进入视线开始,一直跟踪到最终的目的地,全过程地进行审查。如对教育收费的调查,就不仅仅要到学校,更重要的是必须到一定数量的学生家中进行了解,这样才能发现真实情况,才能说对资金的运作有了全面的了解,调查报告的分析部分才有亮点,不至泛泛而谈。
 3、用数据的汇总与分析揭示问题数据是最有说服力的。一是数据要具体。在审计项目中,一般只对资金总的收
支情况进行反映,审计调查与此不同。调查必须对资金的来源和结构(各项收入所占比例)、资金的流动情况及拨途径、使用范围和效益进行详细分析,这就要求数据要尽可能细分,数据越具体,后期的分析和对比就越容易,结论就越准确;二是思路要开阔。不能局限于项目之内,要把项目审计取得的数据放在更大的区域内来看。如区内数据要放到全市、全省仍至全国范围来看,与本地年度的情况作比较,与其他地区作横向比较,与经济发展的大趋势作比较。通过多方对比,情况就会逐渐明朗。
 4、避免问题的零散反映审计调查项目由于审计的时间长、涉及的范围广,问题往往多而复杂。调查报告因此容易出现以下三个问题:一是单个罗列。即不将问题归类,直接一个一个地列出。这种方法十分简单,无需动脑筋,也不能说错误。然而,这样的表述割裂了问题之间的联系,无法集中深入地揭示问题和剖析问题形成的原因,自然也就无法提出好的对策和建议;二是轻重不分。即十分严重的问题和较轻的问题杂陈罗列,而不是按照从重到轻的顺序排列,使阅读者抓不住主要问题,往往读完全篇仍无法领会作者意图;三是分类错误。即虽然将问题归类处理,
但类别之间不具备逻辑性,或重复,或交叉,或漏项,不得要领。这种错误容易造成阅读者思维混乱,对后文的分析结果不易接受。要避免这一问题,主审人员应具备一定的逻辑学知识,按逻辑关系对问题进行分类。
5、有针对性地提出建议通过上述步骤,调查报告已初具雏形,只剩下建议这一部分了。建议最常见也最忌讳的毛病就是针对性不强,泛泛而论。如我们经常见到的“建议加强法律法规学习,提高自觉遵守国家法律法规的意识”、“建议进一步完善制度,加强管理”等等,都属此类。这样的建议既没有特定的对象,也没有明确的做法,一般不会产生任何效果。要使建议落到实处,产生实实在在的效果,就要有明显的针对性。一是针对具体单位,即向相关责任单位和责任人直接提出建议;二是针对具体问题,即针对前文提出的问题及问题产生的原因,具体指出如何完善制度,加强管理。这样的建议才真正具有可操作性,能提示、引导有关单位从治标和治本两方面实实在在作出改进。

7. 浅议如何写好审计报告中的审计评价

可以看出审计评价是审计报告中重要组成部分。审计机关审计评价是按照确定的审计目标以审计结果为基础,对被审计单位财政、财务收支真实、合法、效益进行分析判断,并发表审计意见的行为。审计评价需要审计人员具备较强的政策水平、较好的业务素质和较高的综合水平,审计评价水平的高低,既体现审计工作质量的好坏,又关系审计部门的形象和权威,同时又直接关系到被审计对象的形象。
  一、审计评价存在的主要问题
  审计评价超出审计职责范围并且前后自相矛盾。在撰写审计评价时,由于忽视基础工作,没有完全掌握情况,详细占有素材,或确定目标不准确,使审计评价无文章可做,就根据被审单位提供的工作总结,评价为:什么工作怎样做的,达到什么要求,取得了什么成绩等。特别是在搞财务审计的时候,也将没有经过审计的业务数据拿出作评价,超出审计职责范围的内容。同时,审计报告中的内容与做出的审计决定内容相矛盾。如:评价为,某单位较好地执行了国家财经法规,收支合法。但在审计决定中却又认为:该单位偷漏国家税收问题严重、存在着巨额的帐外资金、“小金库”。审计评价存在前后自相矛盾现象。
  审计评价主观片面。某些审计项目审计评价意见,未经过必需的审计检查和测试,而是在对部分情况审计查证后,在主观推理基础上得出的片面结论。如部分项目审计评价为:某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比较健全,某单位执行国家财经法规较好等情况,凭主观推断给出评价意见,没有相应的审计工作底稿作为依据。
,审计评价一个样,没有按照被审计单位的具体情况,审计项目确定的审计目标和被审计单位提供的会计资料真实、合法、效益性及被审计单位的相关内部控制制度进行评价,而是作一些单一笼统的评价,或不予评价,或统一评价为帐帐相符、帐表相符。
  审计评价用词不当、不严谨。审计评价在用词上把握不好,存在着用词不恰当的问题。如有的单位存在一定的违纪违规问题,甚至是比较严重的违纪违规问题,但在审计评价时往往顾及被审计单位的形象,或者迁就被审计单位,或是为了审计决定能够较快较好地落实,于是就把审计评价中的:基本真实、基本合法、基本健全,夸大为:真实、合法、健全。还有的审计评价在对某些重大问题发表肯定意见时,风险防范意识差,不用任何前缀词加以限制,语言表达过于绝对。如有的审计评价为:通过审计,某单位真实地反映了年度财务收支情况;通过审计,某单位无违纪违规问题;通过审计,某个人清正廉洁,无任何经济问题。在目前法制尚不健全、被审单位和个人守法意识不强、经济业务活动错综复杂而审计受到诸多客观条件限制的审计环境下,审计从范围、深度、广度上,都不能做到百分之百,因此这类评价存在着巨大的审计风险。
  二、存在问题的原因
  审计评价规范及评价准则相对落后。随着形势发展,审计评价准则相对落后。无论审计对象自身,还是国家对于审计对象的管理以及财务会计制度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从审计自身的发展看,审计的领域不断拓宽,经济责任审计、对公共财政管理的审计正不断加强,但与此相关的审计评价准则尚待建立,而现有审计评价规范过于抽象,操作性、实用性不够强。同时,由于新的审计评价准则等的规章制定相对建设缓慢,现有的审计评价规范规定不具体,较为抽象。只能以真实、基本真实、不真实三种概念来定性,至于何种情况,依据什么“量”来定性不明确,使审计人员难以有章可循,把握不好审计评价。
  审计人员对审计评价的重要性认识不高。由于部分审计人员对审计评价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导致关于审计评价方面的许多重要内容在审计查证环节就被疏忽,更没有加工整理资料,对这些材料进行筛选和分类,不能使审计评价“典型、真实、新颖、充分”,在评价时不可避免的难为“无米之炊”,只能单一笼统的含糊其词,应付过关,也造成了评价无依据。
  受主客观条件的制约。由于部分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不够强、审计技术手段、审计方法相对落后等客观因素以及被审计单位配合、提供支持等主观因素的影响,审计评价所涉及到的较多内容,要么无从涉及,要么流于形式,要么含糊其词,也造成了评价无依据。
三、解决问题的对策
  一是增强审计人员对审计评价工作的重视性认识,把握好“认识关”。审计人员应充分认识审计评价事关审计工作的全局,不能漫不经心,等闲视之。能否客观地对被审单位和被审事项进行评价,既体现了审计部门依法行政水平的高低,又体现了具体审计项目的广度和深度、审计质量的好与坏,进而影响整个审计工作的质量,最终影响审计部门的形象和威信。审计评价工作做得好,可以树立审计部门依法行政的形象和权威,反之,会引起行政复议和诉讼,如果复议和诉讼失利,必然会带来一系列的负面影响。只有把好“认识关”,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审计评价不实的问题。
  二是增强审计人员的整体业务素质,把握好“调查取证关”。在实际工作中要提高审计人员掌握科学审计方法和现代审计手段的能力,增强审计人员的综合分析和逻辑思维能力。要严格按照审计工作实施方案,熟练运用各项辅助审计手段,对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进行健全性、符合性测试,全面详细审计被审计单位的财务会计资料,对被审计单位的财务会计资料的真实性进行判断。同时,确定审计重点,进行抽样审计。运用合理的审计技术方法,查深查透被每一个具体审计事项、具体环节,保证关键点的深入挖掘,判断和评价被审计单位具体财务收支活动的合法性和效益性。最后,利用好审计取证,做出合理评价。审计人员应努力提高分析判断能力、逻辑思维能力,通过综合思考、分析问题,根据《审计评价准则》对被审单位和事项做出客观公正、实事求是的评价。
  三是增强防范审计评价环节风险工作,把握好“复核关”。目前,审计机关的复核机构和复核人员往往比较注重复核审计程序是否正确、到位,审计查处的问题的定性和处理是否恰当,引用的法律法规是否正确,而往往忽视了对审计评价的复核。因此,作为审计机关的复核人员,必须重视对审计评价工作的复核,把对审计评价的复核与对审计程序的复核、对审计查出问题的定性和处理的复核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加大对审计评价意见的复核力度,彻底纠正审计评价方面存在的问题,把好“复核关”,从而有效地防范和降低审计评价环节的风险。

浅议如何写好审计报告中的审计评价

8. 管理建议书与审计报告有何区别?

管理建议书面向内部管理者,审计报告面向社会公众。
管理建议书与审计报告的主要区别
1、对象不同。管理建议书与审计报告是同一委托项目的不同结果,管理建议书是针对与审计相关的内部控制提出的;审计报告是针对被审计单位的会计报表提出的。
2、责任不同。管理建议书可以提出,也可以不提出,是一种非法定业务。审计报告是针对会计报表提出的,是必须出具的,是法定业务,具有法定责任。
4、影响程序不同。管理建议书仅提供给被审计单位管理当局,供内部参考,不对外报送,影响面小,而审计报告要向外报送,影响大。

扩展资料:
管理建议书的主要内容
1、标题。管理建议书的标题应当统一规范为“管理建议书”。
2、收件人。管理建议书的收件人应为被审计单位管理当局。
3、会计报表审计目的及管理建议书的性质。管理建议书应当指明审计目的是对会计报表发表审计意见。管理建议书仅指出了注册会计师在审计过程中注意到的内部控制重大缺陷,不应被视为对内部控制发表的签证意见。所提建议不具有强制性和公证性。
4、内部控制重大缺陷及其影响和改进建议。管理建议书应当指明注册会计师在审计过程中注意到的内部控制设计及运行方面的重大缺陷,包括前期建议改进但本期仍然存在的重大缺陷。
5、使用范围及使用责任。管理建议书应当指明其仅供被审计单位管理当局内部参考,因使用不当造成的后果,与注册会计师及其所在会计师事务所无关。
6、签章。管理建议书应当由注册会计师签章,并加盖会计师事务所公章。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财务审计报告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管理建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