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开设师范生教育名著阅读课程的必要性研究

2024-05-20

1. 试论开设师范生教育名著阅读课程的必要性研究

 试论开设师范生教育名著阅读课程的必要性研究
                       论文关键词:师范生 青少年名著计划 阅读指导  
     论文摘要: 学生对名著的阅读需要教师的指导和帮助,对“准教师”阅读的指导和训练就显得尤为重要。借鉴美国“青少年名著计划”经验,指导师范生阅读名著应注重培养专门教师队伍,开发相应的教学资源。          所谓指导学生阅读名著,就是从名著的宝库中撷取一些著作,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师生共同的阅读、讨论和感悟,用这些人类最美好的精神食粮,滋养学生的品德和审美情趣,帮助他们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指导师范生阅读教育名著,不仅是在培训学生,更是在培训未来的教师,不仅要让他们享受到阅读之醇美,感悟到教育之真谛,更要使他们喜欢上阅读、能有效地阅读、能有效地指导学生阅读。笔者从美国“青少年名著计划”借鉴经验,并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谈一谈指导师范生阅读教育名著的方式和方法。      一、名著阅读需要指导培训      (一)阅读不能仅凭兴趣     我国中小学阶段,学生的名著阅读采用的是“添加模式”,即把名著指导添加到 语文 课程之中,并没有专门的人或机构来负责指导学生的名著阅读[1](陈巍2009)。大学阶段,师范生同样缺少专门的课程和教师来进行阅读培训,使得这些准教师在阅读内容的选择上有娱乐化的倾向,阅读多以休闲为目的[2](李静2008)。笔者曾对所在的师范学院116名师范类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77.1%的学生选择双休日和寒暑假自主阅读名著,8%的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阅读,2%的学生和朋友、同学一起阅读;47%的学生从来不和其他同学讨论名著的内容,68%的学生遇到读不懂的名著就选择放弃;84%的学生不能完全理解所读名著的内容。这种自发的、娱乐休闲式的、不求甚解的阅读方式,难以实现“用最美好的精神食粮,滋养学生的品德和审美情趣,帮助他们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当这些准教师走向工作岗位时,将难以驾驭和指导学生的“名著阅读”,这将是一个可怕的恶性循环。     (二)有效阅读需要培训     推动青少年学生阅读经典名著,从来不是一件简单轻易的事情,早在1944年,在赫钦斯(Robert M. Hutchins)和阿德勒(Mortimer J. Adler)等人的倡导下,美国开始出现以阅读古典名著和名著讨论为主要学习方式的名著运动(Great Books Movement),后来发展为享誉世界的“青少年名著计划”。该计划由“名著基金会”(Great Books Foundation)推动,1992年美国教育部正式将它作为一项卓有成效的计划加以开展。阿德勒为推动计划开展,曾走遍全国,指导各地学生的“名著阅读研讨会”,并出版专著《如何阅读一本书》来指导学生阅读经典著作[3]。近年来刘新武、于丹、易中天等老师在《百家讲坛》迅速走红,受到人们的追捧和热议,正折射出当今的中国国民其实对名著有很高的兴趣。目前的中国必须要有专门的人和组织来推动名著的阅读,这才能使中国不会与名著越走越远。     但大学生,尤其是师范生的阅读训练必须跳出“名师解读名著”的圈子,有效的名著阅读,并不是在学生的脑海中复制名著的思想和内容,而是希望推动学生掌握提问、倾听、讨论的技巧,在与同学、教师、名著作者的思想对话过程中,学会自己去理解、感悟名著的内涵,培养他们“研讨”和批判思维的能力。要很好地组织学生“研讨”,要求教师或组织者必须具备一定的组织能力,掌握有效倾听的'策略和提问的技巧,能科学地评价学生的反应,使整个研讨会既生动活泼,又能紧密地围绕中心议题不跑题。     (三)“名著资源”需要选择和开发     世界文明源远流长,无论中国的《论语》、《老子》、《诗经》,还是欧洲的《荷马史诗》、《理想国》可被称为“经典”或是“名著”。在教育理论发展的历史过程中,不少中外教育理论家、思想家也留下了许多名著。如我国教育家陶行知的全集或文选,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赞科夫、巴班斯基的著作,以及瑞士的皮亚杰、美国布鲁纳、奥苏贝尔、加涅、布鲁姆、罗杰斯等教育家心理学家的著作,它们都是公认优秀的“教育名著”,阅读它们对我们有着“普遍的、永恒的”借鉴价值。看一个伟大的人是怎样面对问题,看一个伟大的心灵是怎样思考问题,必将有助于学生去理解“教育教学”这一职业、这一事业[4]。     让师范生去阅读一个伟大心灵写下的伟大作品,这对于尚处于学习阶段的未来教师来说,是培训专业能力,形成专业情意的重要渠道。由此,在众多教育名著中,师范生选择阅读材料的标准应有三个:首先,阅读的材料必须能唤起“准教师”的职业情意,使他们能感悟到教育之真、善、美,使他们愿意在这项事业上坚持发展下去;其次,阅读材料应适合共同探究的学习方法,老师和学生都能提出一些真正的问题,可以起到锻炼思维的作用;最后阅读材料长度必须适中,适合学生在课堂或课余阅读。      二、提升指导水平,需要一个教学团队      笔者所在的师范学院,有多位教师开设了诸如《当代作家名篇赏析》、《西方经典作家作品赏析》、《儒学与中国社会》、《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等与阅读有关的课程。虽然这些课程有较浓厚的“解说”性质,注重教师对原著的讲解和阐释,而较少关注学生思考和参与。但诸位教师对原著内涵的把握却有独到之处,对学生思维和境界提升有很大的启发作用。在与几位教师商议沟通之后,笔者组织学生先行阅读有关文献,然后酝酿和选择问题,带着问题去旁听相关教师的课程。学生们开始还安于“旁听”的角色,逐渐就有大胆者敢于当堂向教师发问,甚至一度引起与原班学生的激烈冲突。任课教师向笔者抱怨“你的学生破坏了我原有的教学秩序,抢夺了我学生的话语权”,但同时也赞赏“你的学生确实胆子大,有想法,思路敏捷也很开阔”。     在经历了几次不算成功的尝试之后,却也引发了教师和学生的共鸣——教学方法和学习方式应该有所改进!目前由笔者主持,几位教师共同参与的校级研究课题《指导师范生阅读名著的行动研究》,已获得立项。所有课题组成员还自发组织阅读研讨活动,其目的:一是真正作为一个阅读者来感悟阅读的真与美;二是在研讨中思考如何驾驭“研讨”。在这一课题背景之下,必能推动阅读指导团队的建设和发展,为师范生的阅读培训打下良好理论基础。      三、推动名著阅读,需要学校支持      面向全体师范生开设的名著指导课程,往往以全校公选课的形式开放,选课的学生动辄好几十人,甚至一百多人。而以“青少年名著计划”的经验来看,要很好地组织学生发言和交流,却以三十人为最宜。笔者正于学校积极沟通,期望将教学班的人数控制在20人至30人,视选课学生的数量分班教学。另外,本课程期望分设初级、中级和高级三个班,由多名教师共同进行教学。考虑到每位教师都还承担着各自的专业教学,团队越强,教学效果越好,选课学生越多,教师负担就越重。若要在教学质量、教学管理、教师负担三者之间取得一个最佳平衡,确实需要管理者和教师具有高超的智慧和很好的沟通。               

试论开设师范生教育名著阅读课程的必要性研究

2. 作为一名教育研究者,你想对师生名著阅读状况开展研究。1.请拟定一个合适的选题,阐述选题的意义,2.

亲,您好[开心]选题为:如何培养初中生名著阅读的兴趣。意义:古今中外古典名著是人类文化最重要的一部分也是我们增长智慧、提高修养的良好土壤。通过对名篇名著的赏析,是学生获得精神愉悦和审美享受。产生对世界文学艺术宝库的愿望和兴趣。并从中吸取丰富的文化艺术内涵,和历史人文等方面的知识,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情趣和价值观,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规范和高尚的情操。【摘要】
作为一名教育研究者,你想对师生名著阅读状况开展研究。1.请拟定一个合适的选题,阐述选题的意义,2.根据问卷设计的基本原理与要求,针对该选题,设计一份调查问卷【提问】
亲,您好[开心]选题为:如何培养初中生名著阅读的兴趣。意义:古今中外古典名著是人类文化最重要的一部分也是我们增长智慧、提高修养的良好土壤。通过对名篇名著的赏析,是学生获得精神愉悦和审美享受。产生对世界文学艺术宝库的愿望和兴趣。并从中吸取丰富的文化艺术内涵,和历史人文等方面的知识,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情趣和价值观,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规范和高尚的情操。【回答】
亲,您好[开心]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学生实际,参照语文板教材中“名苦引读”评介的书目,遵循经典、循序渐进和课内外结合的原则,选定课外名著必读书目如下:《西游记》、《童年》、《水浒传》、《鲁滨逊深流记》、《家》、《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上述书目要求全体学生按时按量共同阅读,教师进行统一的指导和评价。【回答】
亲,您好[开心]另外,推荐《三国演义》《汤姆索亚历险记》等数十部中外名著作为选读书目,鼓励那些学有余力的学生按照自己的类趣选择阅读)这样的安排不仅拓展了学生的视野,而且给学生打开了阅读名著的窗口。想象文章描写的情景,感受古典名著的魅力。激发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从而进一步拓展阅读,丰富积累,大量阅读名家名篇,提升学生对古典文化的以识和喜爱。【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