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市第二实验小学的教学建设

2024-05-08

1. 常州市第二实验小学的教学建设

一、 在荒草地上建起一座美丽的校园时间回溯到1987年8月。当四位刚走出师范校门的青年踌躇满志地背着行囊,兴冲冲来到常师二实小报到时,他们愣住了:一幢孤零零还未竣工的教学大楼鹤立在市郊一大片荒草地和芦苇塘里。没有校门,没有操场,没有课桌椅,没有书籍课本,甚至没有校长。方圆一里之内,没有一条像样的路。万事开头难。没有钱,老总务钱莲芝从常州师范借来8张支票去置办课桌板凳、书籍簿本。雇不起汽车和搬运工,他们就找来两台拖拉机。4名小青年二话不说,跳上拖拉机充当了搬运工。他们从很远的地方将办学用品拉到学校后,又挑灯夜战,把成捆成捆的书本和一张张课桌卸下来。阳历八月,暑气逼人,他们挥汗如雨,饥渴难当,竟没人叫一声累。教学大楼还未正式起用,他们向附近的房产开发公司借了一间办公室用作招生。附近的居民不愿把孩子送到二实小上学,常州市教育局只好行政干预,把北环路以东地区硬性划为二实小施教区。1987年9月10日,没有鲜花,没有彩旗,没有喜庆的鼓乐,二实小首批到校的6名教师在临时代理校长王元生的带领下,匆匆忙忙迎来了首批来自附近20所小学的88名学生,这就算开了学。说来也许有人不信,建校后,二实小人打的第一场战役就是除草,向校园内一人多高的野草宣战,让学校真正像个学校的样子。他们发动全校师生(也就一百来号人)用铲铲,用手拔,用锹挖,用镰刀割,用火烧,干了十来天,好不容易才开辟出一块地方。他们从外面运来碎石、沙子铺在上面,学校才算有了个小操场。就这样苦干了一个月,终于除尽了校园里所有的野草。第二年春天,野草又疯了似的长出来。他们请来拖拉机先把地深翻一遍,再发动师生把草根拣出来,最后让土地暴晒,如法炮制,连续干了三年,校园里的野草才基本除净。接下来是搞绿化。买花秧树苗没有钱,他们就发动全校师生献计献策,多渠道筹集树苗。有人到附近苗圃把人家间苗间掉的花木苗拣回来,栽到校园里。有人看到小区里有多余的苗木,就跟人家磨嘴皮子,征得人家同意,挖点回来。他们还发动全校师生你带一棵芍药,他带一棵月季。终于将校园打扮得像了点样。难怪二实小校长邵兰芳说,二实小校园里的每一株树木,每一棵花草都浸透了二实小人辛勤的汗水!今天,当我们徜徉在二实小绿树成阴、四季鲜花盛开的校园里,漫步在二实小碧绿如茵的草坪上时,眼前仿佛又浮现出当年二实小人燕子衔泥般艰苦创业的情景。那是1992年。由于教学大楼墙壁油漆剥落,学校决定改造大楼墙壁。请人测算了一下,全部工程最少需要10万元。10万元,对当时这所账面上只有几千元的小学来说,不帝是个天文数字。到哪里去弄这笔钱呢?邵校长对全体教师说:“钱的事包在我身上。我就是变也要变出10万元钱。”很少为自己的事去求人,且自尊心极强的邵兰芳不怕碰钉子,不怕瞧冷脸,抱着磨破嘴、跑断腿也要弄到钱的决心,四处寻找赞助单位。她一家家跑,一遍遍说,说二实小人办学的艰难,说二实小人不畏千难万险争办一流学校的决心,讲到激动处,令人动容。这笔钱终于有了着落。钱到位后,他们立即请人在江西景德镇订做了瓷砖。钱和材料都到了位,想不到工程队却不愿干了。因为要保质保量贴瓷砖,必须把原来墙面上的油漆、水泥、石灰全部铲净。工作量大,太费时费力。怎么办?学校召开全体教师大会,商量解决办法。全校教师众口一词:人家不干,我们自己干,求人不如求自己!于是,青年教师连夜组成突击队,分片包干。每人一把锤子,一把凿子,从下午四点放学以后干起,整整铲、凿了5天带5个晚上。成百上千次的铲凿,满头满脸满身都是白灰。手上磨出了血泡,没人说个歇字。课间和中午,全校找不到一个闲人。在外面开了3天会的邵校长回校后发现所有墙壁被铲得干干净净,激动得心尖颤抖,眼泪簌簌掉下来。5天后,工程队负责人跑到学校一看,惊住了!他不相信劳动强度这么大的活竟是一群细皮嫩肉的文弱书生干 的。当时90%的年轻女教师皮肤过敏,手上、脸上、身上生满红斑,奇痒无比,一个多月后才消失。后来学校又新建了第三幢教学大楼、塑胶跑道、装备了多媒体教室、体现以学生为本的阅览室、图书馆、多功能教室。15年艰苦创业,二实小人在几任校长的率领下,摸爬滚打,一直处在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的状态中,每前进一步,都要付出比别人大得多的代价。邵兰芳曾多次说,二实小办学贵在有一点精神,这种精神叫“四千精神”——千方百计、千言万语、千辛万苦、千锤百炼。这“四千精神”,浓缩了二实小人办学的经验,道破了二实小人成功的秘密!二、 追求课堂教学的理想状态——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学稍有一点办学常识的人都知道,学校硬件建设可以抢时间赶速度,但是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可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必须有一个过程。二实小抓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首先是从抓课堂教学开始的,抓课堂教学又是从转变教师观念入手的。1997年10月的一天,邵兰芳在《教育研究》上读到华东师范大学叶澜教授的一篇题为《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的文章。这篇文章把“教”与“学”的关系提高到教师和学生生命质量的体现、生命价值的释放的高度来认识,大有耳目一新、顿开茅塞之感。她如获至宝地把它推荐给学校中层以上干部阅读,随后组织全校教师学习讨论。全校教师受到了很大启发和震撼,迫切地感到要更新学生观、课堂教学观、教材观,改革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树立带着学生走向教材的意识。这篇文章对于二实小的课堂教学改革起到了革命性的意义,“以学生为本”、“带着学生走向教材”、“以学生为主体”等观念很快深入人心,课堂教学改革出现了空前活跃的局面。什么叫积极主动地学?怎样才能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学?走进二实小课堂,你就能找到答案。二实小人对过去的课堂教学进行了深刻反思。他们认为,过去学生之所以学得被动,是因为教师没有充分认识到学习是一种主观能动的不可替代的认知活动,包办代替太多,只重学习的结果,不重学习的过程。即使提问,也如同钓鱼,“钓”到答案,也就达到了教学的最终目的,根本不留时间让学生思考、感悟。找到问题的症结后,老师们就大胆的在自己的课堂上试。白露老师上的《珍贵的教科书》最先尝到改革的甜头,课上出现了从未有过的生动活泼的景象。青年教师马燕芬教《赵州桥》时,试图让学生在对照图画的反复朗读中领悟并讲述赵州桥的美。当第三次读课文时,一个小男生突然站起来说:“老师,赵州桥太美了,我真想把它的美用画笔画下来!”老师满足了他的要求。同样由马老师执教的寓言《揠苗助长》,则是让学生用表演课本剧的形式来揭示课文寓意的。生教生,生考生,生评生,是二实小课堂上常见的一种教学方式。为了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检验教师的教学效果,巩固所教知识,老师们设计了“我想提醒大家,让我考考你”这一教学环节。请学生在学完新知识后,将自己认为比较重要或比较难掌握的知识点拎出来,给大家提个醒。最后,学生自由提问考大家并点名回答,答对者可以继续考别人。这样学,学生感到新鲜,学习热情高涨。为了出考题考别人又不被别人考倒,他们整堂课注意力高度集中,思维自始至终处于活跃状态,学会了倾听,学会了表达,学会了评价。另外。这种从学生实际出发的重点难点的突破,更具有了针对性。“你的回答妙极了 !”肯定和鼓励是调动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法宝。要说二实小的课还有什么特点,那就是老师们对学生始终充满了期待、理解和鼓励。他们说,一节课中其他环节都可以省,惟独这一环节不能省。教师的鼓励是学生学习热情的激发器和催化剂,小学生非常在乎老师的评价,一旦得到老师的鼓励,他就敢想、敢说、敢问。三、 主题作业——沟通“书本世界”与“生活世界”的桥梁有人说,今天的孩子是在做各种各样练习册中长大的。但在二实小教师办公室,记者被这样一些五花八门、别出心裁的作业吸引住了。语文作业有:画画、制作、观察日记、收集、表演等形式;数学作业有:操作作业、观察作业、访问作业等,其形式都是儿童感兴趣的。例如学习了《瀑布》一文后,要求学生收集中外著名瀑布的图片、诗文以及介绍瀑布名称、地理位置、宽度、高度等科普知识的资料,制作一本《瀑布集锦》,在班级举行一次“瀑布展”。作业一布置,同学们就忙开了。结果,这次全部由学生独立完成的作业——“瀑布展”搞得很成功!二实小人将这种作业叫做“主题作业”,认为它是学生沟通书本世界与生活世界的桥梁。过去二实小教师的精力大都放在上好40分钟的一堂课上,对作业这一环节比较忽略,布置作业只是简单的几句话,即要求学生完成若干道练习题,结果大部分学生仅仅为作业而作业,成了解题的“操作工”,造成作业重量轻质、重书面轻口头、重知识轻能力,损伤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了减轻学生过重的作业负担,让学生愿意做作业,喜欢做作业,并相信自己能做好作业,他们将那些传统意义上的的作业加以改造,使其成为内容上覆盖原有的作业,形式上具有一定的主题性和情境性的主题作业。教师在批改主题作业时,评价方式也跟批一般作业不一样。不再用分数和等第评价,而采用描述性语言评价,给予鼓励、奖励和提醒。如有些学生设计的作业与生活特别贴近,教师的评语是“你真是学习和生活的有心人!”四、 “数学医院”——养成学生终身受用的良好习惯在二实小教师办公桌上,记者还看到这样一种不同一般的学生作业本。它们有的取名为“数学医院”,有的取名为“小镜子”,还有的取名为“数学病历卡”、“马虎国的故事”等等。教师告诉记者,这种充满童趣的自省类作业本是该校改革作业批改方式,提高学生学习策略水平,让学生学得更明白、更主动的产物。教师对学生的作业,只在过程和结果正确的题目上打“√”,而对那些过程或结果错误的题目,如错误带有“全局性”的则用“——”将它划出来;如错误是“局部性”的,就用“?”表示。作这样一些记号的目的,就是让学生自己去寻找错误的原因,根据错误进行有针对性的反省。反省的内容是“错在哪里”、“为什么会出错”、“现在能否正确解决”等。当学生完成反省后,教师要求学生把正确的解题过程或结果重新写在另备的订正本上,本子的名字由学生自取,这就有了上述种种名字。教师在批改过程中,还因人而异地写上各种各样批语。为了巩固每天的反省效果,进一步强化成功,教师还引导学生每周写“反省日记”。周记要求家长阅读签字。家长们对这一举措很是赞赏,认为每周总结,不仅是订正一些解题错误,更为重要的是使学生清楚地知道自己在干什么,干得怎样,目标在哪里,形成反馈习惯和反省能力,这种习惯一旦养成,将终身受用。为了在班级中形成反省氛围,他们还将每周五的数学课改为“学习反省课”。课的前20分钟让学生谈学习的成功经验和反省体会,后20分钟根据学生的反省,作巩固性练习。如果有谁一周没有错误,就被评为“数学明星”,另外,还设有“学有进步奖”等。反省课的功能一是“纠错”,二是“强化成功”,三是促进学生相互学习,相互启发,学会策略性地学习。后来,这一做法已迁移到其他学科。

常州市第二实验小学的教学建设

2. 常州市第二实验小学的面临问题

(一)教研组的人员结构1.团队中缺乏高层次的领衔人。近几年来,语文组连续有多名在校内外颇具影响力的语文领衔人外流。虽然语文组也人才济济,不乏有思想、有经验的老师,但大部分教师长期将目光停留在班级管理和语文课堂教学之中,对外缺乏打开局面的感召力,对内缺乏高瞻远瞩的战略意识。因此,一定程度上缺乏指导和引领。2.日常中缺乏集中研究的时空。随着新基础基地学校建设的不断深扩大,学科教学和学生工作的要求日益提高。语文教师都身兼班主任,两头的工作都需要投入大量的精力。老师们普遍反映工作头绪多,在校只能忙于日常工作的正常有序运作,静下心来研究的时间和精力都得不到保证。3.教师中缺乏稳定的研究队伍。近两年来,语文组由于教师退休、外流,人员结构波动大,队伍不稳定。据简单统计,从进入基地学校起,新进入的语文老师有10位,占语文组三分之一。除此之外,有7位女教师在近三年内生育。而且,老师的健康状况不佳。一个学期内,语文组先后有多人病假。这些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日常的教学研究往纵深发展。(二)教研活动的组织方式在新基础课型研究方面,语文组经历了专家组提供课型,各年级认领研究到各年级自主确立研究课型,学科组试图在某一课型上纵向形成系列,应该说大家对课型研究一直都缺乏明确的认识。几次研讨课的呈现和评议,包括基地学校活动,即便有专家组的参与,对大家的帮助也不很明显。同时,以年级为单位,各年级自主研究的情况也呈现出明显的差异。对整个学科组而言,研究的主题相对分散,研究的力量相对分散。共同研讨时缺乏能够促进互动生成的话题。另外,语文组团队较大,重心虽然下移了,但因为诸多原因,研究的实效性还不够。

3. 常州市第二实验小学的学校简介

常州市第二实验小学地处江苏常州市东郊城乡结合部的翠竹新村配套小学——常州师范第二附属小学(现为常州市第二实验小学)。学校开办于1987年,坚持科研兴校,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赢得了良好的办学声誉。1999年9月,学校加入华东师范大学叶澜教授领衔的“新基础教育”研究,2004年4月成为全国11所研究基地学校之一,开展成型性研究并于2009年5月结题,现已进入扎根性研究阶段。“教天地人事、育生命自觉”,学校正以此为精神力量,从科研兴校逐步迈向科研强校,为建设“动态的、开放的、充满生命活力的21世纪新型学校”而奋进!

常州市第二实验小学的学校简介

4. 常州市第二实验小学的近年变化

1.从“被动执行”到“主动策划”。前期,语文教研组的活动主题有两个来源,一是市教研室,二是学校领导层。上面要我们做什么,那么教研组就开展相应的活动,可以说是“被动执行”的成分多;而近两年大家都感受到教研组在变“被动”为“主动”,主动策划语文组的活动。从语文组研究课题的确立到推进、青年教师的培训活动、中老年教师的展风采活动等等,都展现着语文教研组独特的魅力。2.从“短期思考”到“长远规划”。以前,教研组常常是本周思考确定下周的活动主题,这样就容易造成以下缺陷:A.活动准备仓促,缺乏实效;B.活动缺乏序列性,不利于教师的成长。针对这些问题,教研组将活动策划的时间提前,将活动的周期拉长。开学前,根据教师、学生的成长需求,团队的发展需要,制定一个学期的活动内容。有些活动周期拉长到以“月、学期”为单位,甚至是学年,像青年教师的培训活动、学生语文活动都已成为语文教研组的传统,将一直沿袭下去。因为只有成事,才能成人。3.从“自上而下”到“上下联动”。以往,教研组的构成从教研组长到组内教师像是一条自上而下的绳索,仅靠教研组长的辐射力远远不能取得长足效应,而大组活动时组员的参与面小,很多人无机会参与或呈观望状态;而当以年级组为单位的备课组成立后,这种局面就明显得到改善。很多学习、讨论放到备课组内或各年段里,讨论变激烈了,研究的针对性增强了,教研活动的实效也就得到了保障。所以各个备课组就像是教研组这条绳索上的一个个横向连接点,这样上下联动也就调动了每个教师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提高了整个教研组的战斗力。 4.从“整齐划一”到“差异互动”。在教研组组内建设上,我们变“整体划一”为“差异互动”。以往活动中往往要求全员参与,要求一致,但事实上每个教师的需求不一样,这样大而笼统的培训不利于教师的成长。只有挖掘教师之间的差异资源,才能既轻松又最大程度地促进教师的提升。除了第一梯队的教师向第二、第三梯队的教师开放课堂、师徒结队等,我们还会组织“中年教师展风采”活动,让中年教师宝贵的经验得以延续,让语文教师有不走出校门就能领略大家风采的机会;而青年教师的培训形式也发生了变化,变以往单兵作战为今日的联手出击,既培养合作意识,又能取长补短,得到了青年教师的赞同。

5. 常州市第二实验小学的介绍

常州市第二实验小学位于常州市天宁区翠竹新村11号。是江苏省实验小学、常州市模范小学。学校现有32个教学班,1919名学生。在102名教职员工中,有省特级教师1名,市特级教师后备人才2名,市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教学能手和教坛新秀47名,常州市名教师工作室领衔人2名,占全校教师总人数的52.5%,有102人次在全国、省市课堂教学竞赛中获一、二等奖。江苏省中小学优秀校园网站评比中,校网站获省二等奖。

常州市第二实验小学的介绍

6. 常州市第二实验小学的所获荣誉

学校获得荣誉情况一览表   序号  获得荣誉名称  获得时间  1  市文明卫生单位  1992.3  2  市教育委员会文明单位  1992.3  3  全国“双有”主题教育先进集体  1994.11  4  省手拉手活动先进学校  1995.10  5  市级文明单位  1993-1998  6  市十佳手拉手好学校  1996.5  7  市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学校  1996.12  8  江苏省实验小学  1997.12  9  市级文明卫生模范单位  1997-1998  10  市文明单位标兵  1998.12  11  市校产校具管理先进单位  1999  12  市德育先进学校  1999  13  市教委“九龙杯”教育创五优竞赛优秀奖  1999.3  14  市教育委员会“希望杯”储蓄先进集体  1999.3  15  市红旗大队  1999.6  16  市教育委员会宣传报道先进集体  1999.12  17  市教委首批好班子称号  2000、2001  18  校党支部被评为先进基层党组织  2000.6  19  市教委校产校具管理先进单位  2000.4  20  市教委命名为校本培训基地  2000.12  21  市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先进集体  2000.12  22  市教委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集体  2000.12  23  市劳动竞赛活动优胜单位  2001  24  市少先队教育现代化示范学校  2001  25  《让学生充分享受愉快的童年生活》在1999—2001年度市教科研课题评比中,获一等奖  2001  26  《让学生充分享受愉快的童年生活》获九五课题一等奖  2001  27  市依法治校先进单位  2001  28  省优秀家长学校  2001  29  1999---2001年度教科研工作先进集体  2001  30  全国“创新杯”少先队活动“最佳奖”  2001  31  写字比赛获市一等奖  2001  32  省教育厅命名该校为“江苏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  2001  33  校刊《体验》获江苏省少年儿童研究会第十八次年会二等奖  2002  34  “新竹服务公司总经理招聘会“获江苏省少先队“新世纪我能行”体验教育小课题展示活动特等奖  2002  35  被命名为“全国少儿实践研究基地”  2002  36  荣获常州市人民政府范燕青市长授予的“常州市先进集体”称号  2002  37  校大队部被评为“江苏省少先队红旗大队”  2002

7. 常州市第二实验小学的发展计划

活动总结走过春天,播下的是希望;走过秋天,收获的是丰收。同样,接受“新基础”基地学校建设的中期评估,留给我们的是这样两句话:(一)团队合作,大局为重“红花更需绿叶配。”红花因绿叶的衬托而娇艳,更因绿叶的无私奉献而芳泽。在这次评估活动中给我们感受最深的是语文教研组团队成员之间的团结合作意识。个人的得失、个人的困难,在“新基础”面前都显得不再重要。1.智囊团。在课程部长分身乏术的情况下,我们给三个上课教师各配备了一个智囊团,由主教的老师为其出谋划策。可以说三十五颗心拧成了一股绳,听课、评课、重建,走到哪,心里装的都是上课的内容。由于语文教师都身兼班主任,上班时候很难抽出整段的时间用来商讨,因此大家更多的是牺牲了自己的休息时间,午间、下班后、休假日,这些本该是闲聊休息、带孩子、陪老人的时间,都被我们用在了研讨、修改教案上,而没有听到大家一句怨言。这股精神、这股凝聚力深深地感染了每个教师,也成为了大家前行的动力。分管组长作为各组的召集者、引领者,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常常陪伴上课教师到最后,或研究教案,或斟字琢句地修改说课稿。尤其是陆轩老师,在自身六年级课务、负担较重的情况下,跨年级,带领高年段老师一起为赵菊玉老师献计献策。2.先行者。在这次活动中,涌现出了一批甘挑重任的老师。他们不是“新基础”活动课堂教学的最后呈现者,但缺之不可。当最初的教案成形后,为了让上课教师从伙伴那儿找到灵感,辨析教学环节的可操作性,是他们——毛如静、王小娟、朱江月老师,勇挑重担,先上课给开课教师看。在开放中,大家再寻找理念和实践的融合点,一次次验证教案,有可吸取的精华,也有思考还不够成熟有待改进的,为开课教师送上了一份沉甸甸的厚礼。他们是试金石,是先行者。3.支援者。当然,我们还忘不了给予我们帮助的组外的支援者。谢丹、谢忠恕、殷春华老师,给予我们技术上的帮助,使上课课件更精益求精。所以,一次活动,一堂课凝聚的是关心这次活动的每一个老师的心血。(二)精益求精,质量为先大家经历一天的检阅;而事实上,我们更是经历了一场长达几个月的洗礼。从任务布置下来,从上课教师名单确定下来,“质量”这个词就一直盘旋在大家的脑海里。为了上好这三节课,大家一遍又一遍地修改教案、试教、听课、评课,为的就是拿出一节令自己满意的课。高老师一次又一次地推翻教学设计,这种勇气、这种研究意识值得大家敬佩。正是有了这一次次的打磨,三位教师最后课堂的呈现得到了专家的肯定,方海红和赵菊玉老师无论是教案设计还是教师的状态和试教时比较可谓是一次比一次有进步,而高老师的专业素养也得到了专家的赞扬。 课堂是学生的课堂,学生是课堂的灵魂,一流的课应是学生出采的课堂。10月24日,走进这三位教师的课堂,大家能感受到孩子们训练有素,有着良好的学习习惯。方老师班上学生韵味十足的朗读,高老师班上学生丰富的语言积累,赵老师班上学生敏捷的思维,都让人耳目一新,看得出三位教师平时就非常注重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正是应了这样一句话:“梅花香自苦寒来,宝剑锋自磨砺出。”也许这样一个过程是磨人的,但这更是一个提升自己的过程,因为大家都有一个共同的信念:精益求精,质量为先。

常州市第二实验小学的发展计划

8. 常州市五星实验小学的办学成果

学校积极推进校务政务公开、民主评议制度,确保学校工作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积极实施《省规范管理》,提高管理水平和教学质量。近三年来,我校入学率、巩固率达100%,学校已创建成“区教育收费规范学校”、“市五四普法先进单位”、“市示范图书馆”、“市一级校园网”、“市两条一规先进学校”、“市德育先进学校”、“省文明单位”、“省文明单位先进集体”。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