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历最宠爱的儿子福王是怎么死的

2024-05-20

1. 万历最宠爱的儿子福王是怎么死的

1630年,郑贵妃在凄苦郁闷中死去,带着无比的绝望与怨恨走进了银泉山下一座孤零零的坟墓。而她的儿子福王朱常洵,倒真是一个祸患,就藩洛阳后,朱常洵昏庸无道,鱼肉人民,在郑贵妃死去11年后,为李自成农民军所杀,尸体跟鹿肉掺在一起,被做成福禄酒肉,供军士填了肚子。

万历最宠爱的儿子福王是怎么死的

2. 哪一年明朝灭亡a.崇祯十七年b.隆庆十五年c.万历十三年d

明朝(1368-1644年[1]  )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由汉族建立的大一统中原王朝,共传十二世,历经二十帝,享国276年。[2-4] 
元末爆发红巾起义,朱元璋加入郭子兴队伍。[5]  1364年朱元璋称吴王,建立西吴。

3. *明代长篇小说的鼎盛时期是( ) A.洪武至成化 B.弘治至嘉靖C.隆庆至万历 D.泰昌至崇祯

C.隆庆至万历 明代长篇小说的鼎盛时期是隆庆至万历;主流是神魔小说,如《封神演义》、《西洋记》、《钟馗全传》等。

*明代长篇小说的鼎盛时期是( ) A.洪武至成化 B.弘治至嘉靖C.隆庆至万历 D.泰昌至崇祯

4. 从秦始皇到清朝的灭忘经历了那些朝代、有过那些统治者、出过那些有名的人物。

夏(约公元前21—前16世纪) 

禹—启—太康—仲康—相—少康—杼—槐—芒—泄—不降—扃—廑—孔甲 
—皋—发—履癸(桀) 



商(约公元前16—前11世纪) 

汤—外丙—仲壬—大甲—沃丁—大庚—小甲—雍已—大戊—仲丁—外壬— 
河禀甲—祖乙—祖辛—沃甲—祖丁—南庚—阳甲—盘庚—小辛—小乙—武 
丁—祖庚—祖甲—禀辛—庚丁—武乙—太丁—帝乙—帝辛(纣) 

周 帝 王 年 表 

帝 王 即位元年 退位元年 
(西周) 
武王 B.C.1134 B.C.1116 
成王 B.C.1115 B.C.1079 
康王 B.C.1078 B.C.1053 
昭王 B.C.1052 B.C.1002 
穆王 B.C.1001 B.C.947 
共王 B.C.946 B.C.935 
懿王 B.C.934 B.C.910 
孝王 B.C.909 B.C.895 
夷王 B.C.894 B.C.879 
厉王 B.C.878 B.C.828 
宣王 B.C.827 B.C.782 
幽王 B.C.781 B.C.771 
平王 B.C.770 B.C.720 

(东周) 
桓王 B.C.719 B.C.697 
庄王 B.C.696 B.C.682 
僖王 B.C.681 B.C.677 
惠王 B.C.676 B.C.652 
襄王 B.C.651 B.C.619 
顷王 B.C.618 B.C.613 
匡王 B.C.612 B.C.607 
定王 B.C.606 B.C.586 
简王 B.C.585 B.C.572 
灵王 B.C.571 B.C.545 
景王 B.C.544 B.C.521 
悼王 B.C.520 B.C.545 
敬王 B.C.519 B.C.476 
元王 B.C.475 B.C.469 
贞定王 B.C.468 B.C.442 
哀王 B.C.441 B.C.441 
思王 B.C.441 B.C.441 
考王 B.C.440 B.C.426 
威烈王 B.C.425 B.C.402 
安王 B.C.401 B.C.376 
烈王 B.C.375 B.C.369 
显王 B.C.368 B.C.321 
慎靓王 B.C.320 B.C.315 
赧王 B.C.314 B.C.256 
惠王 B.C.255 B.C.249 




秦 帝 王 年 表 

帝 王 即位元年 退位元年 
庄襄王 B.C.249 B.C.249 
始皇帝 B.C.246 B.C.210 
二世 B.C.209 B.C.207 
三世 B.C.207 B.C.207 



汉 帝 王 年 表 

帝 王 即位元年 退位元年 
(西汉) 

高 祖 B.C.206 B.C.195 
惠 帝 B.C.195 B.C.188 
少帝恭 B.C.188 B.C.184 
少帝弘 B.C.184 B.C.180 
文 帝 B.C.180 B.C.157 
景 帝 B.C.157 B.C.141 
武 帝 B.C.141 B.C.87 
昭 帝 B.C.87 B.C.74 
宣 帝 B.C.74 B.C.49 
元 帝 B.C.49 B.C.33 
成 帝 B.C.33 B.C.7 
哀 帝 B.C.7 B.C.1 
平 帝 B.C.1 A.D.5 
孺子婴 6 9 
(新)王莽 9 23 
(西汉)更始帝 23 25 
(东汉) 
光武帝 25 57 
明 帝 57 75 
章 帝 75 88 
和 帝 88 105 
殇 帝 105 106 
安 帝 106 125 
北乡侯 125 125 
顺 帝 125 144 
冲 帝 144 145 
质 帝 145 146 
桓 帝 146 167 
灵 帝 167 189 
弘农王 189 189 
献 帝 189 220 

三 国 帝 王 年 表 

帝 王 即位元年 退位元年 
(魏) 
文帝 220 226 
明帝 226 239 
齐王 239 254 
高贵乡公 254 260 
元帝 260 265 
(蜀) 
昭烈帝 221 223 
后主 223 263 
(吴) 
大帝 222 252 
会稽王 252 258 
景帝 258 264 
乌程公 264 280 


晋 帝 王 年 表 

帝 王 即位元年 退位元年 
(西晋) 
武帝 265 290 
惠帝 290 306 
怀帝 306 311 
愍帝 313 316 
(东晋) 
元帝 317 322 
明帝 322 325 
成帝 325 342 
康帝 342 344 
穆帝 344 361 
哀帝 361 365 
废帝 365 371 
简文帝 371 372 
孝武帝 372 396 
安帝 396 418 
恭帝 418 420 


南 北 朝 帝 王 年 表 

帝 王 即位元年 退位元年 
(宋) 
武 帝 420 422 
少 帝 422 424 
文 帝 424 452 
孝武帝 452 464 
废 帝 464 465 
明 帝 465 472 
后废帝 472 477 
顺 帝 477 479 
(齐) 
高 帝 479 482 
武 帝 482 493 
林 王 493 494 
海陵王 494 494 
明 帝 494 498 
东昏侯 498 501 
和 帝 501 502 
(梁) 
武 帝 502 549 
简文帝 549 551 
豫章王 551 552 
元 帝 552 554 
贞阳侯 554 555 
敬 帝 555 557 
(陈) 
武 帝 557 559 
文 帝 559 566 
临海王 566 568 
宣 帝 568 582 
后 主 582 589 
(北魏) 
道武帝 386 408 
明元帝 409 423 
太武帝 424 452 
南安王 452 452 
文成帝 452 465 
献文帝 465 471 
孝文帝 471 499 
宣武帝 499 515 
孝明帝 515 528 
孝庄帝 528 530 
敬 帝 530 531 
节闵帝 531 531 
出 帝 531 532 
孝武帝 532 534 
(东魏) 
孝静帝 534 550 
(西魏) 
文 帝 535 551 
废 帝 551 553 
恭 帝 554 556 
(北周) 
孝闵帝 557 557 
孝明帝 558 560 
武 帝 560 578 
宣 帝 578 579 
静 帝 579 581 
(北齐) 
文宣帝 550 559 
废 帝 559 560 
孝昭帝 560 561 
武成帝 562 565 
后 主 565 577 
幼 主 577 577 


隋 帝 王 年 表 


帝 王 即位元年 退位元年 
文帝 581 604 
炀帝 604 618 
恭帝 617 618 

唐 帝 王 年 表 

帝 王 即位元年 退位元年 
高 祖 
618 626 
太 宗 626 649 
高 宗 649 683 
中 宗 683 684 
睿 宗 684 684 
(周) 
武 后 684 710 
睿 宗 710 712 
玄 宗 712 756 
肃 宗 756 762 
代 宗 762 779 
德 宗 779 805 
顺 宗 805 805 
宪 宗 805 820 
穆 宗 820 824 
敬 宗 824 826 
文 帝 826 840 
武 帝 840 846 
宣 帝 846 859 
懿 宗 859 873 
僖 宗 873 888 
昭 宗 888 904 
哀 帝 904 907 


五 代 帝 王 年 表 

帝 王 即位元年 退位元年 
(后梁) 
太 祖 907 913 
末 帝 913 923 
(后唐) 
庄 宗 923 925 
明 宗 925 933 
闵 帝 933 934 
废 帝 934 936 
(后晋) 
高 祖 936 942 
出 帝 942 947 
(后汉) 
高 祖 947 948 
隐 帝 948 950 
(后周) 
太 祖 951 954 
世 宗 954 959 
恭 帝 959 959 

北 宋、辽 帝 王 年 表 

帝 王 即位元年 退位元年 
(北宋) 
太 祖 960 976 
太 宗 976 997 
真 宗 997 1022 
仁 宗 1022 1063 
英 帝 1063 1067 
神 宗 1067 1085 
哲 宗 1085 1100 
徽 宗 1100 1125 
钦 宗 1125 1127 
(辽) 
太 祖 907 925 
太 宗 925 947 
世 宗 947 951 
穆 宗 951 969 
景 宗 969 982 
圣 宗 982 1031 
兴 宗 1031 1055 
道 宗 1055 1101 
天祚帝 1101 1125 


南 宋、金 帝 王 年 表 


帝 王 即位元年 退位元年 
(南宋) 
高 宗 1127 1162 
孝 宗 1162 1189 
光 宗 1189 1194 
宁 宗 1194 1224 
理 宗 
1224 1264 
度 宗 
1264 1274 
恭 宗 1274 1276 
端 宗 1276 1278 
卫 王 1278 1279 
(金) 太 祖 
1115 1123 
太 宗 1123 1135 
熙 宗 1135 1149 
帝 亮 1149 1161 
世 宗 1161 1188 
章 宗 1188 1208 
永 济 1208 1213 
宣 宗 1213 1223 
哀 宗 1223 1234 

元 帝 王 年 表 

帝 王 即位元年 退位元年 
太 祖 1206 1229 
太 宗 1229 1241 
海迷失 1241 1246 
定 宗 1246 1248 
海迷失 1248 1251 
宪 宗 1251 1260 
世 祖 1260 1294 忽必烈 
成 宗 1294 1307 
武 宗 1307 1311 
仁 宗 1311 1320 
英 宗 1320 1323 
晋 宗 1323 1328 
天顺帝 1328 1328 
文 宗 1328 1329 
明 宗 1329 1329 
文 宗 1329 1332 
宁 宗 1332 1332 
顺 帝 1333 1367 


明 帝 王 年 表 

帝 王 即位元年 退位元年 
太 祖 1368 1398 
惠 帝 1398 1402 
成 祖 1402 1424 
仁 宗 1424 1425 
宣 宗 1425 1435 
英 宗 1435 1449 
景 帝 1449 1457 
英 宗 1457 1464 
宪 宗 1464 1487 
孝 宗 1487 1505 
武 宗 1505 1521 
世 宗 1521 1566 
穆 宗 1566 1572 
神 宗 1572 1620 
光 宗 1620 1620 
熹 宗 1620 1627 
思 宗 1627 1644 


清 帝 王 年 表 

帝 王 即位元年 退位元年 
太 祖 1616 1626 
太 宗 1626 1643 
世 祖 1643 1661 
圣 祖 1661 1722 
世 宗 1722 1735 
高 宗 1735 1796 
仁 帝 1796 1820 
宣 宗 1820 1850 
文 宗 1850 1861 
穆 宗 1861 1874 
德 宗 1874 1908 
宣统帝 1908 1911 

历代帝王 
· 炎帝 
· 黄帝 
· 少昊 金天氏 
· 颛顼 高阳氏 
· 帝喾 高辛氏 
· 帝挚 高辛氏 
· 唐尧 
· 虞舜 
▲夏 
· 禹 
· 启 
· 太康 
· 仲康 
· 相 
· 少康 
· 予 
· 槐 
· 芒 
· 泄 
· 不降 
· 扃 
· 廑 
· 孔甲 
· 皋 
· 发 
· 癸 
▲商 
· 汤 
· 太丁 
· 外丙 
· 中壬 
· 太甲 
· 沃丁 
· 太庚 
· 小甲 
· 雍己 
· 太戊 
· 中丁 
· 外壬 
· 河亶甲 
· 祖乙 
· 祖辛 
· 沃甲 
· 祖丁 
· 南庚 
· 阳甲 
· 盘庚 
· 小辛 
· 小乙 
· 武丁 
· 祖庚 
· 祖甲 
· 廪辛 
· 康丁 
· 武乙 
· 文丁 
· 帝乙 
· 帝辛 
▲周 
西周 
· 周文王 姬昌 
· 周武王 姬发周武王 
· 周成王 姬诵 
· 周康王 姬钊 
· 周昭王 姬瑕 
· 周穆王 姬满 
· 周共王 姬繄扈 
· 周懿王 姬囏 
· 周孝王 姬辟方 
· 周夷王 姬燮 
· 周厉王 姬胡 
· 周宣王 姬静 
· 周幽王 姬宫涅 
东周 
· 周平王 姬宜臼 
· 周桓王 姬林 
▲春秋 
· 周庄王 姬佗 
· 周厘王 姬胡齐 
· 周惠王 姬阆 
· 周襄王 姬郑 
· 周顷王 姬壬臣 
· 周匡王 姬班 
· 周定王 姬瑜 
· 周简王 姬夷 
· 周灵王 姬泄心 
· 周景王 姬贵 
· 周悼王 姬猛 
· 周敬王 姬匄 
· 周元王 姬仁 
· 周贞定王 姬介 
· 周哀王 姬去疾 
· 周思王 姬叔 
· 周考王 姬嵬 
· 周威烈王 姬午 
▲战国 
· 周安王 姬骄 
· 周烈王 姬喜 
· 周显王 姬扁 
· 周慎靓王 姬定 
· 周赧王 姬延 
· 周惠王 
▲秦 
· 秦昭襄王 嬴则 
· 秦孝文王 嬴柱 
· 秦庄襄王 嬴楚 
· 秦始皇 嬴政 
· 秦二世 胡亥 
· 秦三世 子婴 
▲汉 
西汉 
· 汉高帝 刘邦 
· 汉惠帝 刘盈 
· 汉高后 吕稚(太后称制) 
· 汉少帝 刘恭 
· 汉少帝 刘弘 
· 汉文帝 刘恒 
· 汉景帝 刘启 
· 汉武帝 刘彻 
· 汉昭帝 刘弗陵 
· 昌邑王 刘贺 
· 汉宣帝 刘询 
· 汉元帝 刘奭 
· 汉成帝 刘骜 
· 汉哀帝 刘欣 
· 汉平帝 刘衍 
· 孺子 刘婴 
· 更始帝 刘玄 
新朝 
· 王莽 
东汉 
· 汉光武帝 刘秀 
· 汉明帝 刘庄 
· 汉章帝 刘炟 
· 汉和帝 刘肇 
· 汉殇帝 刘隆 
· 汉安帝 刘祜 
· 汉少帝 刘懿 
· 汉顺帝 刘保 
· 汉冲帝 刘炳 
· 汉质帝 刘缵 
· 汉桓帝 刘志 
· 汉灵帝 刘宏 
· 汉后少帝 刘辩 
· 汉献帝 刘协 
▲三国 
魏 
· 魏武帝 曹操 
· 魏文帝 曹丕 
魏明帝 曹睿 
· 魏少帝 曹芳 (邵陵厉公) 
· 高贵乡公 曹髦 
· 魏元帝 曹奂 
蜀汉 
· 汉昭烈帝 刘备 
· 汉后主 刘禅 
吴 
· 长沙桓王 孙策 
· 吴大帝 孙权 
· 吴废帝 孙亮 
· 吴景帝 孙休 
· 吴末帝 孙皓 
▲西晋 
· 宣帝 司马懿 
· 景帝 司马师 
· 文帝 司马昭(以上三帝为追谥,生前未即位) 
· 武帝 司马炎 
· 惠帝 司马衷 
· 怀帝 司马炽 
· 愍帝 司马邺 
▲东晋 
· 元帝 司马睿 
· 明帝 司马绍 
· 成帝 司马衍 
· 康帝 司马岳 
· 穆帝 司马聃 
· 哀帝 司马丕 
· 海西公 司马奕 
· 简文帝 司马昱 
· 孝武帝 司马曜 
· 安帝 司马德宗 
· 恭帝 司马德文 
▲十六国 
成汉 
· (成)景帝 李特 
· (成)武帝 李雄 
· (成)哀帝 李班 
· (成)幽公 李期 
· (汉)昭文帝 李寿 
· (汉)末主 李势 
汉(前赵) 
· (汉)光文帝 刘渊 
· (汉)昭武帝 刘聪 
· (汉)隐帝 刘粲 
· (前赵)刘曜 
后赵 
· 明帝 石勒 
· 海阳王 石弘 
· 武帝 石虎 
· 义阳王 石世 
· 新兴王 石尊 
· 石鉴 
· 石祗 
前凉 
· 武公(明王) 张轨 
· 元公 张实 
· 成王 张茂 
· 忠成公(文王) 张骏 
· 敬烈公(桓王) 张重华 
· 哀公 张耀灵 
· 威王 张祚 
· 敬悼公(冲王) 张玄靓 
· 悼公 张天锡 
后凉 
· 懿武帝 吕光 
· 隐王 吕绍 
· 灵帝 吕纂 
· 建康公 吕隆 
西凉 
· 武昭王 李暠 
· 李歆 
· 李恂 
南凉 
· 武王 秃发乌孤 
· 康王 秃发利鹿孤 
· 景王 秃发傉檀 
北凉 
· 建康公 段业 
· 武宣王 沮渠蒙逊 
· 哀王 沮渠牧犍 
前燕 
· 襄公 慕容廆 
· 文明帝 慕容皝 
· 景昭帝 慕容儁 
· 幽帝 慕容暐 
后燕 
· 成武帝 慕容垂 
· 惠愍帝 慕容宝 
· 昭武帝 慕容盛 
· 惠文帝 慕容熙 
西燕 
· 慕容泓 
· 威帝 慕容冲 
· 段随 
· 慕容觊 
· 慕容望 
· 慕容忠 
· 慕容永 
北燕 
· 惠懿帝 高云 
· 文成帝 冯跋 
· 昭成帝 冯弘 
南燕 
· 献武帝 慕容德 
· 末主 慕容超 
夏 
· 武烈帝 赫连勃勃 
· 平原王 赫连昌 
· 昌定王 赫连定 
前秦 
· 苻洪 
· 景明帝 苻健 
· 厉王 苻生 
· 宣昭帝 苻坚 
· 苻宏 
· 哀平帝 苻丕 
· 高帝 苻登 
· 末主 苻崇 
后秦 
· 武昭帝 姚苌 
· 文桓帝 姚兴 
· 末主 姚泓 
西秦 
· 宣烈王 乞伏国仁 
· 武元王 乞伏乾归 
· 文昭王 乞伏炽盘 
· 末主 乞伏慕末 
冉魏 
· 武悼天王 冉闵 
代国 
· 拓跋猗卢 
· 拓跋普根 
· 拓跋始生 
· 平文帝 拓跋郁律 
· 惠帝 拓跋贺傉 
· 炀帝 拓跋纥那 
· 烈帝 拓跋翳槐 
· 昭成帝 拓跋什翼犍 
吐谷浑 
· 拓跋吐谷浑 
· 吐延 
· 叶延 
· 碎奚 
· 视连 
· 视罴 
· 乌纥提 
· 树洛干 
· 阿豺 
· 慕璝 
· 利延 
· 拾寅 
· 度易侯 
· 伏连筹 
· 夸吕 
· 世伏 
· 允伏 
· 顺 
· 诺曷钵 
▲南北朝 
南朝 
宋 
· 武帝 刘裕 
· 少帝 刘义符 
· 文帝 刘义隆 
· 太子 刘劭 
· 孝武帝 刘骏 
· 前废帝 刘子业 
· 明帝 刘彧 
· 后废帝 刘昱 
· 顺帝 刘淮 
齐 
· 高帝 萧道成 
· 武帝 萧赜 
· 郁林王 萧昭业 
· 海陵王 萧昭文 
· 明帝 萧鸾 
· 东昏侯 萧宝卷 
· 和帝 萧宝融 
梁 
· 武帝 萧衍 
· 临贺王 萧正德 
· 简文帝 萧纲 
· 豫章王 萧栋 
· 武陵王 萧纪 
· 元帝 萧绎 
· 闵帝 萧渊明 
· 敬帝 萧方智 
· 宣帝 萧言 
· 明帝 萧岿 
· 后主 萧琮 
陈 
· 武帝 陈霸先 
· 文帝 陈蒨 
· 废帝 陈伯宗 
· 宣帝 陈顼 
· 后主 陈叔宝 
北朝 
北魏 
· 道武帝 拓跋珪 
· 明元帝 拓跋嗣 
· 太武帝 拓跋焘 
· 南安王 拓跋余 
· 文成帝 拓跋浚 
· 献文帝 拓跋弘 
· 孝文帝 元宏 
· 宣武帝 元恪 
· 孝明帝 元诩 
· 幼主 元钊 
· 孝庄帝 元子攸 
· 长广王 元晔 
· 节闵帝 元恭 
· 安定王 元朗 
· 孝武帝 元攸 
东魏 
· 孝静帝 元善见 
西魏 
· 文帝 元宝炬 
· 废帝 元钦 
· 恭帝 拓跋廓 
北齐 
· 文宣帝 高洋 
· 废帝 高殷 
· 孝昭帝 高演 
· 武成帝 高湛 
· 后主 高纬 
· 安德王 高延宗 
· 幼主 高恒 
· 范阳王 高绍义 
北周 
· 文帝 宇文泰 
· 孝闵帝 宇文觉 
· 明帝 宇文毓 
· 武帝 宇文邕 
· 宣帝 宇文赟 
· 静帝 宇文衍 
▲隋 
· 隋文帝 杨坚 
· 隋炀帝 杨广 
· 隋恭帝 杨侑 
· 隋秦王 杨浩 
· 隋越王 杨侗 
▲唐 
· 唐高祖 李渊 
· 唐太宗 李世民 
· 唐高宗 李治 
· 武后 武曌(太后称制) 
· 唐中宗 李显 
· 唐殇帝 李重茂 
· 唐睿宗 李旦 
· 唐玄宗 李隆基 
· 唐肃宗 李亨 
· 唐代宗 李豫 
· 唐德宗 李适 
· 唐顺宗 李诵 
· 唐宪宗 李纯 
· 唐穆宗 李恒 
· 唐敬宗 李湛 
· 唐文宗 李昂 
· 唐武宗 李炎 
· 唐宣宗 李忱 
· 唐懿宗 李漼 
· 唐僖宗 李儇 
· 唐昭宗 李晔 
· 唐哀帝 李拀 
南诏 
渤海国 
· 渤海高王 大祚荣 
· 渤海武王 大武艺 
· 渤海文王 大钦茂 
· 大元义 
· 渤海成王 大华屿 
· 渤海康王 大嵩璘 
· 渤海定王 大元瑜 
· 渤海僖王 大言义 
· 渤海简王 大明忠 
· 渤海宣王 大仁秀 
· 大彝震 
· 大虔晃 
· 大玄锡 
· 大玮瑎 
· 大諲撰 
▲五代十国 
五代 
后梁 
· 太祖 朱温 
· 末帝 朱瑱 
后唐 
· 庄宗 李存勖 
· 明宗 李亶 
· 闵帝 李从厚 
· 末帝 李从珂 
后晋 
· 高祖 石敬瑭 
· 少帝 石重贵 
后汉 
· 高祖 刘知远 
· 隐皇帝 刘承佑 
后周 
· 太祖 郭威 
· 世宗 柴荣 
· 恭帝 柴宗训 
十国 
吴越 
(904年-978年) 
· 太祖 钱鏐 
· 世宗 钱元瓘 
· 成宗 钱弘佐 
· 忠逊王 钱弘倧 
· 忠懿王 钱弘俶 
闽国 
(909年-945年,当中包含殷943年-945年) 
· 太祖 王审知 
· 嗣王 王延翰 
· 惠宗 王延钧 
· 康宗 王昶 
· 景宗 王曦 
· 殷帝 王延政 
荆南(南平) 
(906年-963年) 
· 武信王 高季兴 
· 文献王 高从诲 
· 贞懿王 高宝融 
· 荆南侍中 高保勖 
· 荆南侍中 高继冲 
楚国 
(907年-951年,创立者马殷实际自897年开始地方割据) 
· 武穆王 马殷 
· 衡阳王 马希声 
· 文昭王 马希范 
· 废王 马希广 
· 恭孝王 马希萼 
· 马希崇 
吴国 
(904年-937年) 
· 太祖 杨行密 
· 烈宗 杨渥 
· 高祖 杨渭 
· 睿帝 杨溥 
南唐 
(937年-975年) 
· 烈祖 李升 
· 元宗 李璟 
· 后主 李煜 
南汉 
(917年-971年) 
· 高祖 刘岩 
· 殇帝 刘玢 
· 中宗 刘晟 
· 后主 刘鋹 
北汉 
(951年-979年) 
· 世祖 刘旻 
· 睿宗 刘钧 
· 少主 刘继恩 
· 英武帝 刘继元 
前蜀 
(907年-925年) 
· 高祖 王建 
· 后主 王衍 
后蜀 
(934年-965年) 
· 高祖 孟知祥 
· 后主 孟昶 
▲宋 
北宋 
· 宋太祖 赵匡胤 
· 宋太宗 赵光义 
· 宋真宗 赵恒 
· 宋仁宗 赵祯 
· 宋英宗 赵曙 
· 宋神宗 赵顼 
· 高太后 宣仁太后高氏(太后垂帘) 
· 宋哲宗 赵煦 
· 宋徽宗 赵佶 
· 宋钦宗 赵桓 
南宋 
· 宋高宗 赵构 
· 宋孝宗 赵眘 
· 宋光宗 赵淳 
· 宋宁宗 赵扩 
· 宋理宗 赵昀 
· 宋度宗 赵禥 
· 谢太后 谢道清(太后垂帘) 
· 宋恭帝 赵显 
· 宋端宗 赵昰 
· 赵昺 
辽 
· 辽太祖 耶律阿保机 
· 辽应天后 述律平(太后称制) 
· 辽东丹王 耶律倍 
· 辽太宗 耶律德光 
· 辽世宗 耶律阮 
· 辽穆宗 耶律璟 
· 辽景宗 耶律贤 
· 辽萧太后 萧绰(萧撒葛只) 
· 辽圣宗 耶律隆绪 
· 辽兴宗 耶律宗真 
· 辽道宗 耶律洪基 
· 天祚帝 耶律延禧 
西夏 
· 太祖 李继迁 
· 太宗 李德明 
· 景宗 李元昊 
· 毅宗 李谅祚 
· 惠宗 李秉常 
· 崇宗 李乾顺 
· 仁宗 李仁孝 
· 桓宗 李纯佑 
· 襄宗 李安全 
· 神宗 李遵顼 
· 献宗 李德旺 
· 末帝 李睍 
金 
· 金太祖 完颜阿骨打 
· 金太宗 完颜晟 
· 金熙宗 完颜亶 
· 海陵王 完颜亮 
· 金世宗 完颜雍 
· 金章宗 完颜璟 
· 卫绍王 完颜永济 
· 金宣宗 完颜珣 
· 金哀宗 宛颜守绪 
· 金末帝 完颜承麟 
▲元 
· 元太祖 铁木真 (成吉思汗) 
· 元睿宗 拖雷 (监国) 
· 元太宗 窝阔台 
· 马乃真后 (称制) 
· 元定宗 贵由 
· 海迷失后 (称制) 
· 元宪宗 蒙哥 
· 元世祖 忽必烈 
· 元成宗 铁穆耳 (完泽笃汗) 
· 元武宗 海山 (曲律汗) 
· 元仁宗 爱育黎拔力八达 (普颜笃汗) 
· 元英宗 硕德八剌 (格坚汗) 
· 泰定帝 也孙铁木儿 
· 天顺帝 阿速吉八 
· 元文宗 图帖睦尔 (札牙笃汗) 
· 元明宗 和世剌 
· 元宁宗 懿璘质班 
· 元顺帝 妥懽帖睦尔 (元惠宗)(乌哈图汗) 
▲明 
· 明太祖 朱元璋 
· 明惠帝 朱允炆,年号建文 
· 明成祖 朱棣, 年号永乐 
· 明仁宗 朱高炽,年号洪熙 
· 明宣宗 朱瞻基,年号宣德 
· 明英宗 朱祁镇,年号正统/天顺 
· 明代宗 朱祁钰,年号景泰 
· 明宪宗 朱见深,年号成化 
· 明孝宗 朱佑樘,年号弘治 
· 明武宗 朱厚照,年号正德 
· 明世宗 朱厚熜,年号嘉靖 
· 明穆宗 朱载垕,年号隆庆 
· 明神宗 朱翊钧,年号万历 
· 明光宗 朱常洛,年号泰昌 
· 明熹宗 朱由校,年号天启 
· 明思宗 朱由检,年号崇祯 
顺 
· 李自成,年号永昌 
大西 
· 张献忠,年号大顺。 
南明 
· 福王 朱由崧,年号弘光 
· 唐王 朱聿键,年号隆武 
· 桂王 朱由榔,年号永历 
▲清 
· 清太祖 爱新觉罗努尔哈赤 
· 清太宗 爱新觉罗皇太极 
· 清世祖 爱新觉罗福临,年号顺治, 
· 清圣祖 爱新觉罗玄烨,年号康熙, 
· 清世宗 爱新觉罗胤禛,年号雍正, 
· 清高宗 爱新觉罗弘历,年号乾隆, 
· 清仁宗 爱新觉罗颙琰,年号嘉庆, 
· 清宣宗 爱新觉罗旻宁,年号道光, 
· 清文宗 爱新觉罗奕詝,年号咸丰, 
· 清穆宗 爱新觉罗载淳,年号同治, 
· 清德宗 爱新觉罗载湉,年号光绪, 
· 清逊帝 爱新觉罗溥仪,年号宣统,

5. 明朝货币的问题

明朝的货币主要有哪些?各自的币值如何换算(比如说一两金值多少两银、一两银是多少吊钱)?
元末群雄并起,各自为政,并自铸货币,俨然一朝之政,但这些政府都是昙花一现,铸造的货币也是显现一时,后来均臣伏朱氏大明。
元末张士诚据高邮,号大周,自至正十三年改元天佑、毁铜佛铸天佑通宝。
徐寿辉铸天启,天定二钱。
除友谅杀徐寿辉后,改元大义,铸大义通宝。
朱元璋起兵后,铸大中通宝。
以上各钱,除大中之外,均极少见。明代币制以纸币为主,但也铸造了不少铜钱,且品类繁杂。朱氏铸钱,自大中始,开始背文纪地纪值,这是明代铜钱的一个特征,一直影响到清末铸钱。且明代钱币,一反往朝,均为通宝,而无元宝,主要避朱元璋之“元”字讳。
自洪武之后又铸了永乐、宣德、弘治、嘉靖、隆庆、万历、仄昌、天启、崇祯等货币。
到了明朝末期诸候封王,各自为政,割据称雄,自铸货币展示出一朝暮景。
鲁王铸大明,福王在南京造弘光。唐王据福州铸隆武,永明王在肇庆改元永历,铸永历通宝。明末,李自成与张献忠,雄据南北,加速了明的灭亡,李自成在西安称王时曾铸永昌通宝,张献忠在成都即位,改元大顺,铸大顺通宝。张献忠义子孙可望入滇进黔,称东平王,铸兴通宝。
1674年吴三桂铸利用通宝,耿精忠在福建铸裕民通宝;1678年吴三桂昭武通宝;吴世番铸洪化通宝

明朝货币的问题

6. 明朝 皇帝

不算。。还是16个.不过南明还有三个黄帝.我给你列个表出来你看
明太祖 朱元璋,年号洪武 
明惠帝 朱允炆,年号建文 
明成祖 朱棣,年号永乐 (庙号初为明太宗) 
明仁宗 朱高炽,年号洪熙 
明宣宗 朱瞻基,年号宣德 
明英宗 朱祁镇,年号正统/天顺 
明代宗 朱祁钰,年号景泰 
明宪宗 朱见深,年号成化 
明孝宗 朱佑樘,年号弘治 
明武宗 朱厚照,年号正德 
明世宗 朱厚熜,年号嘉靖 
明穆宗 朱载垕,年号隆庆 
明神宗 朱翊钧,年号万历 
明光宗 朱常洛,年号泰昌 
明熹宗 朱由校,年号天启 
明思宗 朱由检,年号崇祯

顺 
李自成,年号永昌 

大西 
张献忠,年号大顺 

南明 
福王 朱由崧,年号弘光 
唐王 朱聿键,年号隆武 
桂王 朱由榔,年号永历

7. 金钱,共同面对的话题

1、最早的钱币是海里的贝壳。
2、变化:贝壳、金币、银币、铜币、铁币、布币、纸币、电子货币。
3、金属货币作为辅助货币,纸币和电子货币唱主角。
4、货币起源和发展的情况,与之相关的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
(1)货币起源
货币是商品交换的媒介,是商品生产发展的必然产物, 中国货币的起源,有据可查的是商汤时期的“铜贝”,而在此之前的夏商,骨贝,石贝,陶贝已经开始流通。贝壳自装饰品发展为货币可以上溯到黄帝时期,中国货币从使用贝至今已有四五千年货币文明史。
    金属货币的起源,应是殷商,中国先民掌握了冶炼金属技术之后的事,在一些殷商墓葬中曾出土青铜块,这些也许是最早的金属货币。
    早期仿形货币是中国经过了长时间的以物易物贸易阶段之后产生的。随着地域经济的不同,不同的部落使用的早期货币都不一样,现今出土的一些有争议的青铜器:如斧、馨、鱼、网状器,它们与实用器形似而体积小,有的成小批量出土,且出土墓葬均在秦以前殷商墓葬中出现。因而许多古钱收藏研究者均把这些实物当作早期殷商货币。 
(2)先秦货币
在秦统一中国前的西周、东周时期。由于各部落(国家)生活居住环境不同,其铸币在经过一段不定型时期之后开始,并以其主要的生产工具为原型进行铸币。据考证,有四个主要的起源:生活在森林区的,以刀斧、戈等削、利器为原型的仿形铸币,这些铸币根据地域的不同,多少出现了以地名为主的文字或字符号,这种标名铸地的作法,一直延续到了清朝及民国时期。另外一大类型是生活在农区的铲、布仿形铸造逐步成熟的轨迹。生活在湖水面较多区域的部落,以猎捕鱼为业,其铸币有似图腾,有似地名,有似计重,不一而足。在一些手工业发达的区域,同时期货币,显示出与其文明程度相适应的方孔圆钱或圆孔圜钱。这种货币是仿纺锤,还是仿玉器,至今还是一个难解之谜。但可以肯定,使用圆钱部落比较文明、发达。 
(3)秦汉货币
在秦统一中国之前的春秋战国时期,中华先祖创铸了一种外形暗含天圆地方观的方孔圆形计重钱币。文字粗朴,书用大篆,轻重大小不一的半两货币,现俗称先秦半两或战国半两。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在统一衡制基础地以秦衡为基础,统一秦半两。但不久,由于暴政与巨额军费开支,铸造货币不断地减重、变轻。
    汉刘邦起兵之初,为了筹集军晌便自行铸钱。钱文袭用秦半两旧名。但实际重量仅三铢左右。并允民间自行铸造。因而大部分轻薄小型,文字浅平的小篆体半两,均为汉半两。半两钱由于官民同铸,异时异地,因而品种繁杂,以致不能搜罗之全。由于半两钱一再减重,信用降低,汉武帝又穷兵黩武,国用不足,因而发行轻钱来转嫁经济危机,首先下令罢半两钱而铸三铢,同时对内又发行白鹿皮币(时值四十万),对外则发行百金三品,以银锡铸造,的龙、马、龟三种分别值三千、五百、三百,利用不足值货币来搜刮民财。汉元狩五年(公元18年),始铸五铢,至唐高祖武德四年(公元621年),五铢钱历时近七八百年。是我国铸期最长的货币。留世数量巨大,品类繁杂。
(4)王莽时期的货币
莽自居摄二年(公元七年)开始,先后实行了三次币制改革,铸造了举世瞻目的精美货币。王莽第一次改币,主要铸造了“大泉五十”及“契刀”、“错刀”三种高额虚值币,第二次(公元九年)废刀钱、禁五铢,行大小泉,“大泉五十”与“小泉直一”,因此,该二种币,至今流传甚广。第三次改革,始于建国二年(公元十年),实行宝货制。区五物(金、银、铜、龟、贝),六名(朱货、贝货、布货、龟宝、银货、黄金)共二十八品。
    虽然钱制混乱,但其铸钱质量却是一代鼎盛,因而王莽有第一铸钱高手之称。王莽钱书法采用悬钱篆,铸钱无论圆钱,布币、刀币,外廓高挺,因而对文字保护甚佳,使流传下来的货币,人见人爱,不忍释手。 
(5)三国货币
魏、蜀、吴史称三国,此时期币制复杂,再加上战火纷飞,史记不详,如今被断为三国时期货币,其铸地和铸时,难以解分。
    三国时候,不同地域钱制各有差异;
    魏得五铢
    蜀铸五铢外,另有直百五铢.
    吴有大泉五百,大泉当千,大泉二千,大泉五千等。
    另有太平百钱,及定平一百,亦主尖归三国时候,太平百钱为益州刺史越廉所铸,定平一百亦可能为蜀所铸。 
两晋南北朝货币

    史书关于西晋铸钱只字未提,当时主要行用五铢钱。西晋统一中国时,府库充实,国力强盛,因此,除了沿用汉代旧钱之外,应有自行铸钱。时至今日,要辩别魏晋铢已非易事。
    西晋末年,八王之乱后,各少数民族各自为政,许多还自行铸钱。
    巴族首领李特,李流等,建汉于四川,铸“汉兴”,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枚以年号命名的货币。
    石勒取代匈奴隶建立前赵而自立为王,史称后赵,铸“丰货”。
    前凉张轨铸“凉造新泉”。
    南朝时期,把汉旧五铢剪成小钱,风行一时,并私铸成风。宋文帝元嘉七年(公元430年)铸四铢。流传甚少,后又改铸孝建四铢,此泉文字纤秀,篆文笔势飞动,有如翩翩舞袖,甚为美观。公元465年,又曾铸永光,数月后改元景和,又铸景和,二钱存世极罕。
    梁武帝期间,主要铸有轮与无轮二种五铢,其中无轮者称“女钱”。梁元帝迁都江陵之后,改铸当十之“二柱五铢”,梁敬帝在太平二年改铸“四柱五铢,”当二十使用,二者现均稀少。陈文帝在天嘉年间,为抵制小钱铸大型五铢,以一当十,陈宣帝铸太和五铢,此泉篆文匀称瑰丽、制作绝妙,居南朝泉品之冠军。西魏铸永安五铢,北周铸永通万国,五行大布,布泉,此三泉品,俗称“北周三品”书法精美,铸工精良,是继王莽之后又一铸钱巅峰。

(6)隋唐货币

    隋文帝平陈之后,隋五铢为统一法定货币,隋五铢之“五”字左多一竖有若“凶”字,小样者常见。
    唐初,仍用隋代旧钱,至唐高祖武德四年(公元621年)下令废五铢,铸开元通宝,自始结束了我国铢两货币的历史而进入宝文制货币。
    “开元通宝”四字钱文由书法家欧阳询制词并书,文字端庄凝重,展示出大唐一代兴盛太平的风范。
    “开元通宝”在唐代先后铸行二百多年,一直比价稳定,变化微小,商民乐用,该钱在清末中仍有使用,亦是钱币寿星之一,开元钱铸量巨大,今流传甚广,版别众多。
    唐高宗时(乾封元年(公元666年)),由于奢风渐炽,军费激增,曾改铸乾封泉宝,以一当十,但遭商民拒绝,一年之后被迫停铸,因而传世较少。
    安史之乱,史思明据东都铸顺天,得壹大钱,以一当百。俗词云“顺天易得,得一难求”。
    安史之乱后,唐代经济遭到严重破坏,为了支付军费,唐肃宗于乾元元年,新铸乾元重宝以一当十,后又以一当五,以一当三,最终以一当一,与开元同行。这是钱文中重宝钱的开端。乾元钱铸造自肃宗始一直铸至唐末、因而流传也广,版式也繁。
    唐代宗大历年间(公元766-779)铸大历元宝
    唐德宗建中年间(公元780-783)铸建中通宝
    此二泉常出土于新疆地区。
    唐武宗会昌五年(公地845年)裁减天下佛寺,收废寺铜材铸钱,杨州节度使李绅于新钱后加昌字以纪年号。于是各州铸炉皆以本州郡名为背文,现有昌、京、洛、益、荆、襄、兰、越、宣、洪、潭、兖、润、鄂、平、兴、梁、广、梓、福、桂、丹、永等23种。
    唐懿宗咸通十一年(公元870年)、桂阳监王彤新铸“咸通玄宝。”但此泉不久停废,因而传世及出土极罕。

(7)五代十国货币

    公元九零七年朱温灭唐,建立后梁,开始了我国历史上纷乱割据的五代十国局面。
    朱温灭唐,改国号为梁、迁都汴京、建元开平。传世有开平元宝,开平通宝各一枚。
    后唐李嗣源,在天成年间(公元926-930)铸天成元宝,仿模开元,而精美不及。
   后晋天福三年(公元938)因通贷不足,财用匮乏,铸铜钱以天福元宝为文,今凡天福元宝多为私铸质量很差。
    后汉铸钱以“汉元通宝”改名,形制全仿开元,唯“汉”字不同,因此,实际上是一种改范钱。存世少见。
    后周太祖郭威建元广顺(951-953)于柴荣显德二年(955),废天下寺院3336所,取铜铸“周元通宝”。
    五代战乱,各地藩镇纷纷自立,建号铸钱,以广财用,前后铸永平,通正、天汉、光天、乾德、咸德、广政、大蜀等,许多仅存孤品。
    南唐,徐知浩于公元937年建国大齐,铸“大齐通宝”,世仅二枚,后改称“大唐”,铸保大,永通泉贷,唐国与大唐通宝,存世均不多见。
    楚马殷占据湘楚大地,铸有天策符宝铜铁钱,乾封泉宝铅铁钱,乾元重宝大铁钱,小铜钱,开元铜钱等。
    南汉曾铸乾亨重宝铅、铁钱及乾亨通宝铜钱,后者极为罕见。
    闽王氏政权在此期间铸开元背“闽”大小铅钱及永隆通宝铅铁钱。天德重宝铜铁钱也由闽王所铸。
    纵观五代十国货币,以铅、铁为主,劣币较多,精美者少见,反映了当时政局动荡,经济萧条,民不聊生的局势。 
两宋货币

    赵匡胤“陈桥兵变”,建立宋朝,自此中国又恢复了基本统一的局面,人民得到休养生息,经济上明显得以恢复。
    两宋的币制,主要为铜钱,但兼以铁、铅。白银及银币在支付和购买上较前朝较为重要。纸币开始正式产生和推行,这是两宋时期币制的最大特点。
    南北宋铜铁钱明显不同,北宋铜钱多而铁钱少,南宋铁钱多而铜钱少。北宋铜钱小平钱多而大钱少,南宋铜钱小平少而大钱多,北宋以年号为钱文,而南宋不但以年号为钱文,且有纪年、纪监。另两宋货币较以前最大的区别在于钱文书法,许多为各朝皇帝御书,或书法大家所写。真行隶篆草俱备。是我国货币书法艺术的颠峰。
    北宋自宋太祖始,经太祖、太宗、真宗、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微宗、钦宗共九朝,历时168年,铸有宋元、太平、淳化、至道、咸平、天圣、明道、景佑、皇宋、康定、庆历、至和、嘉佑、治平、熙宁、元佑、绍圣、元丰、元符、圣宋、崇宁、大观、政和、重和、宣和、靖康等二十六种货币,南宋之初,继承了北宋遗风,钱文有几种书体,且成对钱,之后基本上在书体上变化较少,但增加纪年、纪监、且铸钱质量日益低下,毛砂钱,大钱时有出现。
    南宋历经高宗、孝宗、光宗、宁宗、理宗、度宗等朝,历时153年,铸有建炎、绍兴、隆兴、乾道、淳熙、绍熙、庆元、嘉仄、开禧、嘉定、大宋、绍定、端平、嘉熙、淳佑、皇宋、开庆、景定、咸淳十九种年号铜铁钱。

(8)元代货币

    蒙古人统治中国时,对中国的币制,带来了一种基本的变革,也就是使中国从此采用白钱为价值的尺度。中国的币制,如果以质地来划,则唐代是铜钱的分水线,唐以上是铢两货币。蒙古人过去游牧时期主要采用物物交换办法,采用白钱制主要受邻近中亚外国民族影响,也是对外贸易的产物。蒙古在建元之前,就曾开始铸造汉文货币,如“大朝通宝”争、铜币。在取得对中国统治权后,主要以纸币为主,但也铸造了不少铜银辅币。至元之后,铸造了许多汉文、或蒙文或蒙汉文的铜钱。有至元、元贞、大德、至大、皇庆、延佑、至冶、仄定、至顺、元统、至正等元宝、通宝铜钱,除了至大、至正、蒙文大元之外,其它数量很少,很难遇见。

(9)明代货币

    元末群雄并起,各自为政,并自铸货币,俨然一朝之政,但这些政府都是昙花一现,铸造的货币也是显现一时,后来均臣伏朱氏大明。
    元末张士诚据高邮,号大周,自至正十三年改元天佑、毁铜佛铸天佑通宝。
    徐寿辉铸天启,天定二钱。
    除友谅杀徐寿辉后,改元大义,铸大义通宝。
    朱元璋起兵后,铸大中通宝。
    以上各钱,除大中之外,均极少见。明代币制以纸币为主,但也铸造了不少铜钱,且品类繁杂。朱氏铸钱,自大中始,开始背文纪地纪值,这是明代铜钱的一个特征,一直影响到清末铸钱。且明代钱币,一反往朝,均为通宝,而无元宝,主要避朱元璋之“元”字讳。
    自洪武之后又铸了永乐、宣德、弘治、嘉靖、隆庆、万历、仄昌、天启、崇祯等货币。
    到了明朝末期诸候封王,各自为政,割据称雄,自铸货币展示出一朝暮景。
    鲁王铸大明,福王在南京造弘光。唐王据福州铸隆武,永明王在肇庆改元永历,铸永历通宝。明末,李自成与张献忠,雄据南北,加速了明的灭亡,李自成在西安称王时曾铸永昌通宝,张献忠在成都即位,改元大顺,铸大顺通宝。张献忠义子孙可望入滇进黔,称东平王,铸兴通宝。
    1674年吴三桂铸利用通宝,耿精忠在福建铸裕民通宝;1678年吴三桂昭武通宝;吴世番铸洪化通宝。

(10)清代货币

    清朝币制,大体上是银钱平行本位;大数用钱,小数用钱,且银铜之间比价大体维持在一千文一两上下。
    满人在入关之前,便开始铸钱,努尔哈赤在明神宗万历四十四年(公元1616年)就建国称帝;年号天命,铸汉文与满文天命钱。以后以常名铸钱,自顺治、唐熙、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宣统铸造了数以亿计的制钱。清钱的另一个特征是,虽然正面钱文一致,但背面以满文区别各地铸局。因时,因地、因铜料与技术不一,就产生多寡不一,版别复杂的特点,清钱第三个特点,因时代近,入土较少,大多流传于世,但历经几十年溶销,收缴、数量日渐少,不象唐宋钱,时有出土,近年来,清钱日受收藏家重视。
    清末,由于清庭腐败,爆发太平天国起义,太平天国义军所铸货币,至今流传下来的时可见到,但由于时期不同,铸地不同,许多珍稀版别,也只能望拓兴叹。太平天国钱币的显著特点是(一)钱称“圣宝”,有别于历代钱币。(二)钱币上无纪地、纪值、纪重标志。(三)钱文分书于正反两面。

金钱,共同面对的话题

8. 唐代皇帝及年号